專利名稱:工具機的三片式離合器迫緊油路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工具機的三片式離合器迫緊油路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具機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工具機的三片式離 合器迫緊油路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工具機三片式離合裝置,如圖4、 5所示,是設有一刀塔座60, 于刀塔座60前端面的周圍凹設一裝設槽601,裝設槽601是圓環形狀的溝 槽,于刀塔座60的中心以可旋轉形態穿置一中心軸61,中心軸61的外端 是朝外延伸,并且于周圍套設一固定盤62,固定盤62是圓盤體并且結合 于刀塔座60外端面的中間,固定盤62對應裝設槽601內側的部分,于后 面以環繞的形態形成一凹部621 ,
于固定盤62的周圍以可轉動形態套設一刀盤63,于刀盤63后端的周 圍朝裝設槽601的周圍內伸設一延伸環631,于刀塔座60的外面朝內穿設 一嚙合供油路64,嚙合供油路64的內端穿抵于固定盤62,并且于凹部 621內周面的前端緣形成開口,又于刀塔座60外面朝內穿設一脫離供油路 65,脫離供油路65的內端是于裝設槽601內側的后面形成開口 ;
于裝設槽601的外側設有一結合于延伸環631的傳動齒盤66,傳動齒 盤66前面的內側形成一傳動嚙合齒661,對應傳動齒盤66的內側于裝設 槽601內固設一固定環67,其于前面形成一固定嚙合齒671 ;
于凹部621與延伸環631的內周面之間設有一連結環68,其于后面設 有一連結嚙合齒681,又于固定環67與裝設槽601的內周面之間設有一活 塞環69,其是圓環體并且以前面抵靠于連結環68后面的內側。
現有工具機三片式離合裝置使用時,請參看圖4至圖6,由于連結環 68離開傳動齒盤66與固定環67,此時刀盤63是被釋放的狀態,借由馬 達透過齒輪可轉動傳動齒盤66,旋轉調整刀盤63的位置。當需要固鎖刀 盤63定位時,是以嚙合供油路64提供注油,油液通過推動連結環68向 后移動,以連結嚙合齒681嚙合傳動嚙合齒661以及固定嚙合齒671,將刀盤63與傳動齒盤66 —同鎖上而固定位置。
前述操作雖可借由油壓將連結環68嚙合于傳動齒盤66與固定環67, 然而由于連結環68是單向朝后嚙合,因此可能因傳動齒盤66與固定環67 的厚度差異而造成嚙合力道仍不夠理想,影響整體構造的剛性,降低工具 機使用刀具加工的精密度以及確實性。
實用新型內容
由于現有工具機三片式離合裝置的嚙合力不佳,影響整體剛性并降低 工具機加工的精準度以及確實性。為此,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于嚙 合供油路另設有油路頂推傳動齒盤的后面,以前、后施力的手段提升嚙合 力。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工具機的三片式離合器迫緊 油路裝置,是設有一刀塔座,于該刀塔座前端面的中間結合一固定盤r于 該固定盤以及該刀塔座的中間以可轉動形態穿置一中心軸,于該刀塔座前 端面的周圍環繞凹設一裝設槽,對應該裝設槽,于該固定盤的后面以環繞 的形態形成一凹部,又于該固定盤的周圍以可轉動形態套設一刀盤,于該 刀盤后端的周圍朝裝設槽內的周圍伸設一延伸環;
于該裝設槽內的外側以及內側各設有一傳動齒盤與一固定環,該傳動 齒盤是以前面的周圍結合于該延伸環,該固定環是固設于該裝設槽內,于 該凹部與該延伸環的內周面之間,以可前、后滑動的形態設有可嚙合該傳 動齒盤與該固定環的一連結環,于該固定環與該裝設槽的內周面之間,以 可前、后滑動形態設有一活塞環,以該活塞環的前面抵靠于該連結環,其 特征在于
于該刀塔座的外面朝內穿設一嚙合供油路,其內端形成一第一流道以 及一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內端是穿抵于該固定盤,并于該凹部的前側形 成開口,第二流道的內端是于裝設槽的后面形成正對該傳動齒盤后面內側 的開口,對應第二流道的外端,于該裝設槽的后面凹設形成一置環部,該 置環部是圓環形的溝槽,并且與第二流道的外端相通,于該置環部內滑動 嵌設一壓環,又于該刀塔座外面朝內穿設一脫離供油路,該脫離供油路的 內端是于該裝設槽后面的內側形成正對該活塞環后面的開口。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將壓環設為后段寬度較窄的圓環體,于壓環后段的內周部以及外周部各嵌設一密封環,以各密封環抵靠于置環部的內周壁 以及外周壁。
當連結環離開傳動齒盤與固定環時,刀盤是被釋放的狀態,此時可借 由馬達透過齒輪可轉動傳動齒盤,以此旋轉調整刀盤的位置。需要固鎖刀 盤定位時,是由嚙合供油路注油,油液通過第一流道推動連結環向后嚙合 傳動齒盤以及固定環,將刀盤與固定環一同鎖上而定位。
油壓推動連結環的同時,還會經由第二流道推動壓環向前,以壓環的 推力將傳動齒盤朝前頂推,使傳動齒盤緊密夾靠于連結環,如此,令本實 用新型能借由前、后相向的油壓施力,讓傳動齒盤、連結環與固定環的嚙 合更加確實,借此,能提升嚙合構造的剛性、工具機加工時的精密性以及 確實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放大的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 圖4是現有工具機三片式離合裝置的剖面圖。 圖5是現有工具機三片式離合裝置放大的剖面圖。 圖6是現有工具機三片式離合裝置的實施示意圖。
(io)刀塔本體(ll)刀塔座
(lll)中心軸孔(112)裝設槽
(113)活塞凹口(H4)肩部
(12)中心軸(13)固定盤
(131)凹部(14)刀盤
(141)延伸環(15)嚙合供油路
(151)第一流道(152)第二流道
(153)置環部(154)壓環
(155)密封環(16)脫離供油路
(20)傳動齒盤(21)傳動嚙合齒
(30)固定環(31)固定嚙合齒(32)活塞凹部 (41)連結嚙合齒 (50)活塞環
(60) 刀塔座
(61) 中心軸 (621)凹部 (631)延伸環 (65)脫離供油路 (661)傳動嚙合齒 (671)固定嚙合齒 (681)連結嚙合齒
(40)連結環 (42)推動溝
(601)裝設槽
(62) 固定盤
(63) 刀盤
(51)頂推凸部
(64)嚙合供油路 (66)傳動齒盤
(67) 固定環
(68) 連結環
(69) 活塞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一工具機的三片式離合器迫緊油路裝置,請參看圖1、 2的較佳實施 例,是包括
一刀塔本體10,是設有一刀塔座11,于刀塔座11前端面的中心朝后 向內穿設一中心軸孔111,又于刀塔座11前端面的周圍凹設一裝設槽 112,裝設槽112是圓環形狀的溝槽,并且環繞于中心軸孔111的周圍, 于裝設槽112內周面的前段凹設一活塞凹口 113,于活塞凹口 113的后端 形成一肩部114,肩部114是環繞為圓形的垂直表面;
于中心軸孔111以可旋轉形態穿置一中心軸12,中心軸12的外端是 朝外延伸,于中心軸12的周圍套設一固定盤13,固定盤13是圓盤體,并 且結合于刀塔座11外端面位于中心軸孔111與裝設槽112之間的部分, 固定盤13的周緣是位于裝設槽112中間的前方,對應裝設槽112內側的 部分,于固定盤13的后面以環繞的形態形成一凹部131 ;于固定盤13的 周圍以可轉動形態套設一刀盤14,對應裝設槽112外周的部分,于刀盤 14后端的周圍朝裝設槽112內伸設一延伸環141 ;
于刀塔座11的外面朝內穿設一嚙合供油路15,嚙合供油路15的內端 形成一第一流道151以及一第二流道152,其中,第一流道151的內端是 穿抵于固定盤13,并且于凹部131內周面的前端緣形成開口,第二流道 152的內端是于裝設槽112中間部分的后面形成開口,對應于第二流道152的外端,于裝設槽中間部分的后面凹設形成一置環部153,置環部153 是圓環形的溝槽,并且與第二流道152的外端相通,于置環部153內以可 前、后滑動的形態嵌設一壓環154,壓環154是后段寬度較窄的圓環體, 于壓環154后段的內周部以及外周部分別嵌設一密封環155,以各密封環 155抵靠于置環部153的外周壁以及內周壁;又于刀塔座11外面朝內穿設 一脫離供油路16,脫離供油路16的內端是于肩部114形成開口 ;
一傳動齒盤20,其是圓環體并且以可轉動的形態設于裝設槽112的外 側部分,傳動齒盤20的后端面是抵靠于裝設槽112的后面,并且以前面 的周圍結合于刀盤14延伸環141的后端,于傳動齒盤20前面的內側,以 環繞的形態形成一傳動嚙合齒21,傳動嚙合齒21的位置是對應壓環154 的正前方。
一固定環30,其是圓環體并且固設于裝設槽112的內側部分,對應傳 動嚙合齒21的前、后位置,于固定環30的前面形成一固定嚙合齒31,對 應活塞凹口 113,于固定環30內周面的前半段凹設一活塞凹部32。
一連結環40,其是圓環體并且以可前、后滑動的形態設于固定盤13 的凹部131與延伸環141的內周面之間,對應傳動嚙合齒21以及固定嚙 合齒31,于連結環40的后面形成一連結嚙合齒41,對應第一流道151內 端的開口,于連結環40前面的內側形成一推動溝42,以推動溝42與第一 流道151的內端相通。
一活塞環50,其是圓環體并且以可前、后滑動形態設于活塞凹口 113 與活塞凹部32之間,于活塞環50前面的周圍朝前凸伸一頂推凸部51,以 頂推凸部51抵靠于連結環40后面的內側。
當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請參看圖2、 3的較佳實施例,當連結環40離 開傳動齒盤20與固定環30時是釋放刀盤14,此時借由馬達透過齒輪轉動 傳動齒盤20可旋轉刀盤14的位置,當需要固鎖刀盤14定位時,是以嚙 合供油路15提供注油,油液通過第一流道151,推動連結環40向后移 動,以連結嚙合齒41同時嚙合傳動齒盤20的傳動嚙合齒21以及固定環 30的固定嚙合齒31,由于固定環30是固設于刀塔座11的構造,因此當 連結環40嚙合傳動齒盤20與固定環30時,會將刀盤14與固定環30 — 同鎖上而固定位置。
前述借由油壓手段固定刀盤14位置的同時,油液亦透過第二流道152將壓環154朝前推動,以壓環154的推力能將傳動齒盤20朝前頂推,使 傳動齒盤20緊密夾靠于連結環40,如此,借由前、后相向的油壓施力, 能讓傳動齒盤20、連結環40以及固定環30之間的嚙合更加確實,可提升 嚙合構造的剛性以及工具機加工時的精密性。當需要將連結環40退開 時,是由脫離供油路16注入油液,油壓推動活塞環50向前,以頂推凸部 51將連結環40朝前推動,使連結環40離開傳動齒盤20與固定環30,令 刀盤14被釋放而可再作旋轉的調整。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 新型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 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 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工具機的三片式離合器迫緊油路裝置,設有一刀塔座,于該刀塔座前端面的中間結合一固定盤,于該固定盤以及該刀塔座的中間以可轉動形態穿置一中心軸,于該刀塔座前端面的周圍環繞凹設一裝設槽,對應該裝設槽,于該固定盤的后面以環繞的形態形成一凹部,又于該固定盤的周圍以可轉動形態套設一刀盤,于該刀盤后端的周圍朝裝設槽內的周圍伸設一延伸環;于該裝設槽內的外側以及內側各設有一傳動齒盤與一固定環,該傳動齒盤是以前面的周圍結合于該延伸環,該固定環是固設于該裝設槽內,于該凹部與該延伸環的內周面之間,以可前、后滑動的形態設有可嚙合該傳動齒盤與該固定環的一連結環,于該固定環與該裝設槽的內周面之間,以可前、后滑動形態設有一活塞環,以該活塞環的前面抵靠于該連結環,其特征在于于該刀塔座的外面朝內穿設一嚙合供油路,其內端形成一第一流道以及一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內端是穿抵于該固定盤,并于該凹部的前側形成開口,第二流道的內端是于裝設槽的后面形成正對該傳動齒盤后面內側的開口,對應第二流道的外端,于該裝設槽的后面凹設形成一置環部,該置環部是圓環形的溝槽,并且與第二流道的外端相通,于該置環部內滑動嵌設一壓環,又于該刀塔座外面朝內穿設一脫離供油路,該脫離供油路的內端是于該裝設槽后面的內側形成正對該活塞環后面的開口。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機的三片式離合器迫緊油路裝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壓環是后段寬度較窄的圓環體,于該壓環后段的內周部以及外 周部各嵌設一密封環,以各密封環抵靠于所述置環部的外周壁以及內周 壁。
專利摘要一種工具機的三片式離合器迫緊油路裝置,是設有一刀塔座,于刀塔座前端面的周圍環繞凹設一裝設槽,又于刀塔座前方的周圍設有刀盤,以刀盤后端周圍的延伸環伸入裝設槽的周圍,于裝設槽的內、外兩側各設有結合于延伸環的傳動齒盤與固設于裝設槽的固定環,對應延伸環以及固定環的前方設有可嚙合的連結環,于刀塔座的外面朝內穿設能朝后推動連結環的嚙合供油路,其并設有一第二流道而能以油壓前推傳動齒盤;借此,本實用新型能以前、后施力的手段提供較佳的嚙合力以及迫緊效果,能改善整體構造的剛性,提升工具機加工時的精準性以及確實性。
文檔編號B23Q16/10GK201427267SQ20092015854
公開日2010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8日
發明者黃偉哲 申請人:臺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