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鐓鍛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一模兩沖鐓鍛
機、兩模兩沖鐓鍛機、兩模三沖鐓鍛機、三模三沖鐓鍛機等。
背景技術:
現有的鐓鍛機,凹模與凹模座是固定的,凹模位置前后不可隨意調整,這種結構的 鐓鍛機,第一是在凹模磨損后,一般需要更換凹模,延長了凹模的使用壽命;第二是工件有 時可能會與鐓鍛方向傾斜一定角度,這樣在鐓鍛時工件會頂死在凹模內,將凹模往后調整 一段距離,再拿出工件就容易了 ;第三是當工件頭部的厚度不一樣時,通過凹模的前后調 整,不需更換凹模,可節省模具費用,降低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于提供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解決凹
模磨損、用同一凹模鐓鍛頭部厚度不同的工件和工件被頂死在凹模內的問題。 —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包括沖模組件和凹模組件,凹模組件包括凹模座、
安裝在凹模座的凹模孔內的凹模、凹模鎖緊機構,還包括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凹模前后調整
機構包括調整滑塊,可使調整滑塊垂直凹模軸線方向運動的滑塊調整機構,調整滑塊朝向
凹模一側的端面為與凹模的軸線不垂直的滑塊調整斜面,調整滑塊背離凹模一側的端面與
凹模的軸線垂直,在凹模一側設有與滑塊調整斜面相貼合的凹模調整斜面。由于凹模位置
可前后調整,第一是在凹模磨損后,將凹模向凸模的方向調整被磨損的距離,凹模可以繼續
使用,延長了凹模的使用壽命;第二是工件有時可能會與鐓鍛方向傾斜一定角度,這樣在鐓
鍛時工件會頂死在凹模內,將凹模往后調整一段距離,再拿出工件就容易了 ;第三是當工件
頭部的厚度不一樣時,通過凹模的前后調整,不需更換凹模,可節省模具費用,降低成本。 作為改進,滑塊調整機構為調整螺釘,在凹模座上設有容置調整滑塊的容置孔,滑
塊調整斜面置于容置孔內;調整滑塊的延伸臂露出在容置孔外,在延伸臂上設有與凹模軸
線方向垂直、與調整螺釘配合的螺紋孔,調整螺釘穿過螺紋孔抵擋在凹模座上;在調整螺釘
靠近凹模座的一端安裝有鎖緊調整螺釘的螺帽,在調整滑塊上設有頂桿避空孔;凹模調整
斜面置于容置孔內。通過調整螺釘調節調整滑塊的位置,結構簡單,調整方便。 作為方案二的第一種改進,凹模調整斜面為凹模上朝向調整滑塊一側與滑塊調整
斜面相貼合的斜端面,凹模安裝在凹模孔內,斜端面置于容置孔內。將凹模調整斜面設置在
凹模上,結構簡單。 作為方案二的第二種改進,凹模朝向調整滑塊一側的底部端面為與凹模軸線垂直 的平面,在凹模與調整滑塊間設有一個端面與凹模底部端面貼合的調整件,凹模調整斜面 為調整件與滑塊調整斜面貼合的調整件斜面。增加調整件,使凹模的底部端面與凹模軸線 垂直,便于凹模的加工。 作為方案四的第一種改進,調整件的外輪廓線投影為圓形,調整件安裝在凹模孔內,調整件斜面置于容置孔內。這種調整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作為方案四的第二種改進,調整件的外輪廓線投影為矩形,調整件置于容置孔內,在調整件靠近調整螺釘的一側設有壓板,壓板固定在凹模座上;壓板和調整滑塊將調整件限位在容置孔內。這種調整件,加工方便。 作為方案一至方案六的第一種共同改進,凹模鎖緊機構包括設置在凹模側面上的調整凹槽和鎖緊螺釘,在調整凹槽上設有與凹模的軸線不平行的鎖緊斜面,在凹模座上設有鎖緊螺釘的螺紋孔,鎖緊螺釘穿過螺紋孔與鎖緊斜面抵接;鎖緊螺釘的軸線與鎖緊斜面垂直。這種凹模鎖緊機構,結構簡單,鎖緊效果好。 作為方案一至方案六的第二種共同改進,沖模組件包括第一沖模、第二沖模、第三
沖模,第三沖模為切邊沖模或鍛壓沖模,第三沖模安裝在大滑塊上,第一沖模和第二沖模安
裝在升降板上;凹模包括安裝在凹模座內的第一凹模和第二凹模,第一凹模對應第一沖模
和第二沖模,第二凹模對應第三沖模,第二凹模和第三沖模的軸線始終相對保持在同一直
線上。在曲軸每轉動兩次的工作過程中,也就是大滑塊來回運動鐓鍛兩次、成型一個工件的
過程中,第一次鐓鍛時,第一沖模鐓鍛第一凹模內的坯料,第三沖模鐓鍛第二凹模內的二鐓
半成品工件;第二次鐓鍛時,第二沖模鐓鍛第一凹模內的初鐓半成品工件,第三沖模空打;
大滑塊第一次鐓鍛時,只有第二頂桿機構有頂出動作;大滑塊第二次鐓鍛時,只有第一頂
桿機構有頂出動作。由于第二凹模和第三沖模的軸線始終相對保持在同一直線上,也就是
第三沖模的運動方向與大滑塊的運動方向始終保持一致,與大滑塊同步運動。由于第三沖
模始終只作用在第二凹模上,而現有的兩模三沖鐓鍛機第二沖模往復運動作用在第一凹模
和第二凹模上,靠它把第一凹模上的初鐓半成品工件帶到第二凹模上,因此很受局限,外六
角切邊螺栓和圓柱頭內六角螺栓的初鐓半成品工件的形狀根本不適合由第二沖模攜帶,且
適合攜帶的其他工件也受長度影響,太長時會由于第二沖模攜帶時稍偏差而無法進入第二
凹模,而且現有的兩模三沖鐓鍛機的第三沖模由于與第一沖模、第二沖模一起安裝在升降
板上,其形狀和空間受到很大限制無法設計成大直徑,因此現有的兩模三沖鐓鍛機的第三
沖模無法完成切邊工作,本技術方案的第三沖模可以方便完成切邊工序,能同時完成一模
兩沖鐓鍛機和外六角切邊機成型外六角切邊螺栓工件的打頭和六角切邊工序,又能完成普
通一模兩沖鐓鍛機所能成型的其他標準或異形的緊固件工件,還能完成三模三沖鐓鍛機或
四模四沖鐓鍛機成型外六角切邊螺栓工件和圓柱頭內六角槽型螺栓工件,但節省了一個凹
模和現應配套的夾鉗。眾所周知,在成型外六角切邊螺栓工件和圓柱頭內六角槽型螺栓工
件的三道打頭工序中,初鐓和三鐓的變形量較小,故所需的鐓鍛力不大,而二鐓的變形量最
大,故所需的鐓鍛力最大,傳統的三模三沖鐓鍛機或四模四沖鐓鍛機由于是幾個沖模同時
對應幾個凹模進行鐓鍛,也就是初鐓、二鐓、三鐓都同時進行鐓鍛,其曲軸每轉一圈所需的
鐓鍛力就很大,本技術方案的兩模三沖鐓鍛機把初鐓和三鐓安排于第一次鐓鍛中,把所需
鐓鍛力最大的二鐓單獨安排于第二次鐓鍛中,所需的鐓鍛力被分解于二次鐓鍛中,因此曲
軸每轉一圈所需的鐓鍛力就大大變小,所以大大節省電機功率動力,減少設備體積。 作為方案一至方案六的第三種共同改進,還包括剪料夾料裝置,剪料夾料裝置包
括剪料桿,驅動剪料桿往復運動的剪料桿驅動機構,固定在剪料桿上的剪料刀,可轉動地樞
接在剪料刀上的夾料刀擺件,固定在夾料刀擺件一端的夾料刀,與剪料桿固定的夾料板,夾
料板滑座;在剪料刀和夾料刀相對應的端面上設有坯料的夾持容置部;還設有使夾料刀與剪料刀閉合夾持坯料、在剪切位置限制夾料刀擺件沿任何方向均無位移和坯料的夾持容置部不變化的夾料刀擺件的限位機構,使夾料刀與剪料刀張開、置放坯料在設定位置的夾料刀張開機構。 限位機構使夾料刀擺件在剪切位置沿任何方向均無位移,在剪切時,夾料刀相對于剪料刀完全保持固定,即坯料的夾持容置部不變化,這樣在剪切時,坯料無位移,不會偏斜和晃動,因此使被剪切的坯料的底部平整,等同全圓剪的效果。由于被剪切的坯料底部平整,被送到下一工序鐓鍛成型時,使作用在坯料上的力平衡,成型時坯料不會偏斜和晃動,工件的成型質量好和精度高,次品率低;對需變形大的工件,不易造成坯料有時填充于模具型腔這邊,有時又填充于模具型腔那邊,更有利于降低次品率;而且鐓鍛出來的工件尾部端面平整。夾料刀擺件樞接在剪料刀上,結構簡單,便于調試。 作為改進,夾料刀張開機構包括一端安裝在夾料刀擺件上、另一端安裝在剪料桿上的拉簧,和安裝在使沖模朝沖切方向來回運動的大滑塊上、坯料置放到設定位置使夾料刀擺件的限位機構與夾料刀擺件分離的頂件;在夾料板滑座內設有平行剪切方向的第一滑槽,夾料板可來回滑動的安裝在第一滑槽內;夾料板滑座固定在機體上;夾料刀擺件限位機構安裝在朝向剪料刀的一側的夾料板上;夾料刀擺件限位機構包括擺件壓緊滑塊,擺件壓緊滑塊的下限位裝置,在剪料桿朝剪切位置運動時、使與夾料刀擺件分離的擺件壓緊滑塊回復到能抵接夾料刀擺件的擺件壓緊滑塊的復位裝置;在夾料板上設有垂直剪切方向的第二滑槽,擺件壓緊滑塊安裝在第二滑槽內;在剪切位置擺件壓緊滑塊頂死夾料刀擺件。夾料刀張開機構包括拉簧,結構簡單,復位效果好。由于擺件壓緊滑塊安裝在與剪切方向垂直的第二滑槽內,在剪切時,不管剪切力多大,壓緊滑塊無位移,而壓緊滑塊頂死夾料刀擺件,因此可確保在剪切時夾料刀擺件沿任何方向均無位移,使被剪斷的坯料斷面平整。將頂件安裝在大滑塊上,在剪料夾料裝置將坯料送到設定位置即第一成型凹模時,大滑塊朝向第一凹模運動,頂件上的斜面頂擺件壓緊滑塊,使擺件壓緊滑塊與夾料刀擺件分離,夾料刀擺件在拉簧的作用下帶動夾料刀相對剪料刀張開,因此將頂件安裝在大滑塊上,可利用大滑塊的運動來完成擺件壓緊滑塊與夾料刀擺件分離,結構簡單,運動可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凹模位置可前后調整,第一是在凹模磨損后,將凹模向凸模的方向調整被磨損的距離,凹模可以繼續使用,延長了凹模的使用壽命;第二是工件有時可能會與鐓鍛方向傾斜一定角度,這樣在鐓鍛時工件會頂死在凹模內,將凹模往后調整一段距離,再拿出工件就容易了 ;第三是當工件頭部的厚度不一樣時,通過凹模的前后調整,不需更換凹模,可節省模具費用,降低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升降板和大滑塊及其驅動機構、沖模組件、凹模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2從另一個方向投影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沿第二凹模組件的軸線位置剖切、第二凹模組件和第
二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凹模鎖緊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夾鉗式遞料機構的立體示意圖。[0021] 圖6是圖5的部分結構從另一個方向投影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剪料夾料機構部分結構和其驅動機構的立體示意 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剪料夾料機構部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剪料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初鐓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二鐓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三鐓示意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剪料夾料裝置主要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剪料示意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初鐓示意圖。 圖1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二鐓示意圖。 圖1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三沖切邊示意圖。 圖1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沿第二凹模組件的軸線位置剖切、第二凹模組件和第 二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凹模鎖緊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1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剪料夾料裝置部分構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0是圖19從另一個方向投影的立體示意圖。 圖2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沿第二凹模組件的軸線位置剖切、第二凹模組件和第 二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凹模鎖緊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兩模三沖鐓鍛機,包括進料機構、剪料機構、遞料機構、 沖模組件、凹模組件、頂料機構、安裝沖模組件的大滑塊1和可在大滑塊1內上下往復運動 的升降板2、大滑塊1的驅動機構、升降板2的驅動機構。沖模組件包括第一沖模3、第二沖 模4、第三沖模5。第三沖模5為成型圓柱頭內六角槽型工件的鍛壓沖模,第三沖模5安裝 在大滑塊1上,第一沖模3和第二沖模4安裝在升降板2上。凹模組件包括安裝在凹模座 34內的第一凹模6和第二凹模7,第一凹模6對應第一沖模3和第二沖模4,第二凹模7對 應第三沖模5,第二凹模7和第三沖模5的軸線始終相對保持在同一直線上,也就是第三沖 模5的運動方向與大滑塊1的運動方向一致,第三沖模5與大滑塊1同步運動。 如圖2、圖3所示,升降板2的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二軸8上的第七凸輪9,升降驅 動板10,安裝在升降驅動板10上、位于第七凸輪9的兩側、與第七凸輪9頂接的滾輪11和 滾輪12,可在升降驅動板10上來回滑動的升降滑塊13和升降小滑塊14,升降小滑塊14的 復位彈簧15,固定在升降小滑塊14上的外擺件16,固定在外擺件16上的升降軸17,固定在 升降軸17上的內擺件18,安裝在內擺件18上的第四滾輪19 ;在升降板2上設有與第四滾 輪19配合的第二滑槽20 ;升降滑塊13樞接在二軸8上。 如圖4所示,鐓鍛機還包括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和凹模鎖緊機構。 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包括第一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和第二前后凹模調整機構,第一凹 模前后調整機構與第二凹模前后調整機構相同。第二凹模調整機構包括調整滑塊35,可使調整滑塊35垂直凹模6軸線方向運動的調整螺釘21,置于凹模6與調整滑塊35間、一個 端面與凹模6底部端面貼合、一個端面與調整滑塊35貼合的調整件22。調整滑塊35朝向 凹模6 —側的端面為與凹模6的軸線不垂直的滑塊調整斜面23,滑塊背離凹模6 —側的端 面與凹模6的軸線垂直。凹模6朝向調整滑塊35 —側的底部端面為與凹模6軸線垂直的 平面。在凹模座122上設有容置調整滑塊35的容置孔24,滑塊調整斜面23置于容置孔24 內;調整滑塊35的延伸臂露出在容置孔24夕卜,在延伸臂上設有與凹模6軸線方向垂直、與 調整螺釘21配合的螺紋孔25,調整螺釘21穿過螺紋孔25抵擋在凹模座122上;在調整螺 釘21靠近凹模座26的一端安裝有鎖緊調整螺釘21的螺帽27,在調整滑塊35上設有頂桿 避空孔28 ;調整件22的外輪廓線投影為圓形,調整件22安裝在凹模孔內,調整件斜面29置 于容置孔24內。 凹模鎖緊機構包括設置在凹模6側面上的調整凹槽36和鎖緊螺釘127,在調整凹 槽36上設有與凹模6的軸線不平行的鎖緊斜面33,在凹模座26上設有鎖緊螺釘30的螺紋 孔31,鎖緊螺釘30穿過螺紋孔31與鎖緊斜面33抵接。鎖緊螺釘30的軸線與鎖緊斜面33垂直。 如圖5、圖6所示,遞料機構為夾鉗式遞料機構,夾鉗式遞料機構包括左夾鉗43和 右夾鉗44,連接在左夾鉗43和右夾鉗44端部的使夾鉗閉合的拉簧45,安裝左夾鉗43和右 夾鉗44的第一滑座46,與左夾鉗43固定的左開合擺件48,與右夾鉗44固定的右開合擺件 47 ;在右開合擺件47和左開合擺件48上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傳動齒49、傳動齒50,安裝在 左開合擺件48上的滾輪51,與滾輪51頂接的壓塊52,固定在壓塊52上的擺件53,安裝在 擺件53和第一滑座46間的擺件回位彈簧54,與擺件53可轉動地樞接的擺件55,安裝在擺 件55上的滾輪56,與滾輪56頂接的第五凸輪57,安裝第五凸輪57的驅動軸58,第五凸輪 驅動軸58的驅動機構和第一滑座46的驅動機構。 如圖5所示,第五凸輪驅動軸58的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第五凸輪驅動軸58上的 第六圓錐齒輪59,與第六圓錐齒輪59嚙合的第七圓錐齒輪60,安裝在第七圓錐齒輪60上 的夾鉗傳動軸61,安裝在夾鉗傳動軸61另一端的第八圓錐齒輪62,與第八圓錐齒輪62嚙 合的第九圓錐齒輪63,第九圓錐齒輪63安裝在主傳動軸37上;第一滑座46的驅動機構包 括與第一滑座46可轉動地樞接的連接桿64,與連接桿64可轉動地樞接的擺桿65,擺桿復 位彈簧66、復位彈簧67,與擺桿頂接的第六凸輪68,第六凸輪68固定在主傳動軸37上。 如圖7、圖8所示,剪料機構包括剪料桿69,驅動剪料桿69往復運動的剪料桿驅動 機構,固定在剪料桿69上的剪料刀70,可轉動地樞接在剪料刀70上的夾料刀擺件71,固定 在夾料刀擺件71上的夾料刀72,與剪料桿69固定的夾料板73,安裝在夾料板73上的擺件 壓緊滑塊74, 一端安裝在夾料刀擺件71上、另一端安裝在剪料桿69上、使夾料刀72相對 剪料刀70張開的拉簧75,安裝在使沖模朝沖切方向來回運動的大滑塊1上、使擺件壓緊滑 塊74與夾料刀擺件71分離的頂件76,擺件壓緊滑塊74的復位裝置;在剪料刀70和夾料 刀72相對應的端面上設有坯料的夾持容置部77 ;在夾料板73上設有與剪切方向垂直的第 一滑槽78,擺件壓緊滑塊74可來回運動地安裝在第一滑槽78內。擺件壓緊滑塊74的復位 裝置包括安裝在夾料板73上的固定板79,安裝在固定板79上的拉桿,套裝拉桿80上的壓 簧81,壓簧80安裝在固定板79和擺件壓緊滑塊74間。 剪料桿驅動機構為連桿驅動機構,包括連桿接頭82、連桿83和滑板84,連桿83的一端固定在連桿接頭82上,另一端與滑板84可轉動地樞接。連桿接頭82可轉動樞接在大 齒輪40上,大齒輪40安裝在鐓鍛機的二軸8上,連桿接頭82的樞接軸與二軸8不同心。在 滑板84內設有L型的滑槽86,安裝在剪料桿69上的滑動軸85置于L型的滑槽86內,滑槽 86朝向機體32的一側彎曲。在機體32上方還固定有夾料板滑座87,夾料板73安裝在夾 料板滑座87的第一滑槽88內,在夾料板滑座87的上方固定有將夾料板73限位在滑槽內 的壓板89。在夾料板滑座87上固定有拉桿90,拉桿90限制夾料刀擺件71的轉動角度,避 免夾料刀擺件71擺動角度過大不能復位。 當剪料夾料裝置從剪料的位置運動到第一凹模6的位置時,與沖模一起運動的頂 件76從下方頂擺件壓緊滑塊74,擺件壓緊滑塊74向上運動,與夾料刀擺件71分離并繼續 向上運動一段距離,同時夾料刀擺件71在拉簧的彈力作用下旋轉,夾料刀72相對剪料刀70 張開,同時沖模將坯料沖入第一凹模6內。坯料遞送完成后,剪料夾料裝置又從第一凹模6 位置向剪料位置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擺件壓緊滑塊74與頂件76分離,壓簧使擺件壓緊滑 塊74往下運動,擺件壓緊滑塊74使夾料刀擺件71反方向旋轉,從而使夾料刀72與剪料刀 70完全閉合并完全頂死夾料刀擺件71。如此往復運動。在剪料時,由于夾料刀擺件71被 擺件壓緊滑塊74完全頂死,夾料刀擺件71無任何方向的位移,坯料的夾持容置部不發生變 化,因此被剪切的坯料的剪切端面平整,完全可達到全圓剪的效果。 如圖9至圖12所示,第三沖模5為成型圓柱頭內六角槽型工件的鍛壓沖模。在第 一凹模6上設有成型工件初鍛小頭和二鐓大頭底部端面帶倒角93的第一型腔91 ;在第二 沖模4上設有成型工件二鐓大頭頂部端面凹陷部的凸出部92 ;在第二凹模7上設有能容置 工件大頭外周直徑的第二型腔94,容置二鐓半成品工件97大頭的第二凹模型腔94為圓柱 形,底部無倒角。 在第二凹模7上設有與工件大頭外周、大頭底部端面和小頭外周形狀完全一致的 第二型腔94,在第二凹模7上,大頭底部端面和小頭外周間無倒角。凹陷部大大減少成型圓 柱頭內六角槽型時金屬材料的流動,同時金屬材料會朝向工件的大頭底部端面倒角流動, 因此工件的大頭頂部端面不會產生隆起,頂部端面平整,產品質量好,精度高,大大降低次品率。
如圖9至12所示,本實施例的鐓鍛機的工作方法包括 曲軸41每轉動兩次,也就是大滑塊1來回運動鐓鍛兩次,成型一個工件; 大滑塊1第一次鐓鍛時,第一沖模3鐓鍛第一凹模6內的坯料95,鐓鍛完的初鐓半
成品工件96留在第一凹模6內;第三沖模5鐓鍛第二凹模7內的二鐓半成品工件97,鐓鍛
完的成品工件98被第二頂桿機構39頂出第二凹模7 ;大滑塊1第二次鐓鍛時,第二沖模4
鐓鍛第一凹模6內的初鐓半成品工件96,鐓鍛完的二鐓半成品工件97被第一頂桿機構38
頂出第一凹模6,第三沖模5空打; 第一凹模6內的二鐓半成品工件97被第一頂桿機構38頂出的時間和第二凹模7 內的圓柱頭內六角槽型的成品工件98被第二頂桿機構39頂出的時間是錯開的,即大滑塊 1第一次鐓鍛時,只有第二頂桿機構39有頂出動作;大滑塊1第二次鐓鍛時,只有第一頂桿 機構38有頂出動作。 也就是第一凹模6與第二沖模4完成二鐓半成品工件97的鐓鍛后,第一頂桿機構 38頂出二鐓半成品工件97 ;二鐓半成品工件97鐓鍛時,第二凹模7和第三沖模5處于空鐓狀態,此時夾鉗停留于第二凹模7位置并處于張開狀態,不與第三沖模5干涉,第二頂桿 機構39處于不工作狀態。第一凹模6與第一沖模3完成初鐓半成品工件96鐓鍛時,第一 頂桿機構38處于不工作狀態,此階段夾鉗遞送二鐓半成品工件97于第二凹模7與第三沖 模5完成三鐓成品的鐓鍛,第二頂桿機構39頂出成品工件。 第一次鐓鍛時,大滑塊1向凹模方向運動,線材99被剪斷成坯料95并送到第一凹 模6的凹模口,在第一沖模3的推動下被送進第一凹模6內,在第一凹模6內被第一沖模3 鐓鍛為頭部中間隆起的初鐓半成品工件96并留在第一凹模6內。第一沖模3鐓鍛完成后 向后退,也就是大滑塊l向背離凹模的方向返回,同時升降板2向上運動,第二沖模4被上 升到與第一凹模6同軸線的位置; 大滑塊1又向凹模方向運動開始第二次鐓鍛,初鐓半成品工件96在第一凹模6內 被第二沖模4鐓鍛為頭部頂部端面中心帶有凹陷部、頭部底部端面帶有倒角的二鐓半成品 工件97。 第二沖模4鐓鍛完成后向后退,大滑塊1向背離凹模的方向返回后,第一頂桿機構 38運動,第一頂桿機構38將第一凹模6內的二鐓半成品工件97頂出,同時夾鉗機構已經提 前運動到第一凹模6位置并張開,二鐓半成品工件97被完全頂出并被開始閉合的夾鉗夾持 住;夾鉗將二鐓半成品工件97遞送到第二凹模7的凹模口位置,此時大滑塊1上的升降板 2向下運動,第一沖模3被下降到與第一凹模6同軸線的位置;同時線材又被剪斷成坯料95 并遞送到第一凹模6的凹模口,在第一沖模3的推動下被送進第一凹模6內開始第二輪初 鐓半成品工件96的鐓鍛,此時被夾鉗機構遞送到第二凹模7的凹模口位置的二鐓半成品工 件97在第三沖模5推動下被送進第二凹模7內完成鐓鍛,之后的三鐓成品被第二頂桿機構 39頂出。 第一頂桿機構38和第二頂桿機構39的頂出動作時間設定為第一頂桿機構38動 作時間,以大滑塊1上的第二沖模4鐓鍛完然后向遠離第一凹模6的方向退出一定的安全 距離之后,第一頂桿機構38開始啟動頂出動作;第二頂桿機構39動作時間,以大滑塊1上 的第三沖模5鐓鍛完然后向遠離第二凹模7的方向退出一定的安全距離之后,第一頂桿機 構38開始啟動頂出動作。由第一凸輪22和第二凸輪24配合大滑塊1動作完成頂出。加 裝第三凸輪23是為了將第三沖模5更換為沖切凸模時,配合大滑塊1沖切完成頂出動作, 不需重新調整凸模的角度,不需重新調機,只需將滾輪拆下來即可,實現方便的操作作業。 實施例2 如圖17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第三沖模123為切邊沖模。 如圖13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夾料刀擺件限位機構包括擺件壓緊滑塊101、 固定在夾料板滑座102上的復位塊103。在擺件壓緊滑塊101朝向復位塊103的一側設有 第一復位斜面104,第一復位斜面104位于擺件壓緊滑塊101的上部。在復位塊103上設 有與第一復位斜面104配合的第二復位斜面105,第二復位斜面105位于第一復位斜面104 上方。在夾料板109上設有垂直剪切方向的第二滑槽106,擺件壓緊滑塊101安裝在第二滑 槽106內,第二滑槽106與大滑塊42的運動方向垂直。在擺件壓緊滑塊101的一側設有凸 出部107,在凸出部107的正下方設有擋塊108,擋塊108固定在夾料板109上,擋塊108限 制擺件壓緊滑塊101向下的位移。在夾料板滑座102上設有限制夾料刀擺件112擺動角度 的調節螺釘113,調節螺釘113避免夾料刀擺件112在拉簧114的拉力下轉動角度過大,在剪切位置,擺件壓緊滑塊101不能使夾料刀110與剪料刀111閉合。 如圖18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凹模調整斜面為凹模116上朝向調整滑塊117 一側與滑塊調整斜面118相貼合的斜端面119,凹模116安裝在凹模孔內,斜端面119置于 容置孔120內。 如圖14至圖17所示,送料輪125將線材126送入到剪料模127內,剪料刀128和 夾料刀129共同作用將線材126剪斷為坯料130并將坯料130夾持到第一凹模121。 大滑塊第一次鐓鍛時,大滑塊向凹模方向運動,線材126被剪斷成坯料130并送到 第一凹模121的凹模口,在第一沖模131的推動下被送進第一凹模121內,在第一凹模121 內被第一沖模131鐓鍛為頭部中間隆起的初鐓半成品工件132并留在第一凹模121內;第 一沖模131鐓鍛完成后向后退,也就是大滑塊向背離凹模的方向返回,同時升降板向上運 動,第二沖模133被上升到與第一凹模121同軸線的位置; 大滑塊又向凹模方向運動開始第二次鐓鍛,初鐓半成品工件132頭部置于第二沖 模133和第一凹模121間,初鐓半成品工件132被鐓鍛為頭部為圓柱形的二鐓半成品134 工件; 第二沖模133鐓鍛完成后向后退,也即是大滑塊向背離凹模的方向返回后,第一 頂桿機構運動,第一頂桿機構將第一凹模121內的二鐓半成品134工件頂出,同時夾鉗機構 已經提前運動到第一凹模121位置并張開,二鐓半成品134工件被完全頂出并被開始閉合 的夾鉗夾持住;夾鉗將二鐓半成品134工件遞送到第二凹模122的凹模口位置,此時大滑塊 上的升降板向下運動,第一沖模131被下降到與第一凹模121同軸線的位置;同時線材又被 剪斷成坯料并遞送到第一凹模121的凹模口 ,在第一沖模131的推動下被送進第一凹模121 內開始第二輪初鐓半成品工件132的鐓鍛,此時被夾鉗機構遞送到第二凹模122的凹模口 位置的二鐓半成品134工件在第三沖模推動下被送進第二凹模122內完成切邊,之后的外 六角切邊三鐓成品135被第二頂桿機構頂出; 第一頂桿機構和第二頂桿機構的頂出動作時間設定為第一頂桿機構動作時間,
以大滑塊上的第二沖模133鐓鍛完然后向遠離第一凹模121的方向退出一定的安全距離之
后,第一頂桿機構開始啟動頂出動作;第二頂桿機構動作時間,以大滑塊上的第三沖模鐓鍛
至與第二凹模122最近的距離時,第二頂桿機構馬上及時啟動頂出動作,把工件頂進第三
沖模內再掉進出料槽,實現把沖切廢料與工件基于不同位置而分別排出。因此第二頂桿機
構由于被切邊的工件需經第三沖模的型腔才被頂出,實現工件和被切下來的廢料分離; 如圖14至圖17所示,本實施例的鐓鍛機的工作方法包括 曲軸每轉動兩次,也就是大滑塊來回運動鐓鍛兩次,成型一個工件; 大滑塊第一次鐓鍛時,第一沖模131鐓鍛第一凹模121內的坯料,鐓鍛完的初鐓半
成品工件留在第一凹模121內;第三沖模鐓鍛第二凹模122內的二鐓半成品134工件,鐓鍛
完的成品被第二頂桿機構頂出第二凹模122 ;大滑塊第二次鐓鍛時,第二沖模133鐓鍛第一
凹模121內的初鐓半成品工件132,鐓鍛完的二鐓半成品134工件被第一頂桿機構頂出第一
凹模121,第三沖模空打; 大滑塊第一次鐓鍛時,只有第二頂桿機構有頂出動作;大滑塊第二次鐓鍛時,只有 第一頂桿機構有頂出動作。 大滑塊第一次鐓鍛時,大滑塊向凹模方向運動,線材被剪斷成坯料并送到第一凹模121的凹模口,在第一沖模131的推動下被送進第一凹模121內,在第一凹模121內被第 一沖模131鐓鍛為頭部中間隆起的初鐓半成品工件132并留在第一凹模121內;第一沖模 131鐓鍛完成后向后退,也就是大滑塊向背離凹模的方向返回,同時升降板向上運動,第二 沖模133被上升到與第一凹模121同軸線的位置; 大滑塊又向凹模方向運動開始第二次鐓鍛,初鐓半成品工件132頭部置于第二沖 模133和第一凹模121間,初鐓半成品工件132被鐓鍛為頭部為圓柱形的二鐓半成品134 工件; 第二沖模133鐓鍛完成后向后退,也即是大滑塊向背離凹模的方向返回后,第一 頂桿機構運動,第一頂桿機構將第一凹模121內的二鐓半成品134工件頂出,同時夾鉗機構 已經提前運動到第一凹模121位置并張開,二鐓半成品134工件被完全頂出并被開始閉合 的夾鉗夾持住;夾鉗將二鐓半成品134工件遞送到第二凹模122的凹模口位置,此時大滑塊 上的升降板向下運動,第一沖模131被下降到與第一凹模121同軸線的位置;同時線材又被 剪斷成坯料并遞送到第一凹模121的凹模口 ,在第一沖模131的推動下被送進第一凹模121 內開始第二輪初鐓半成品工件132的鐓鍛,此時被夾鉗機構遞送到第二凹模122的凹模口 位置的二鐓半成品134工件在第三沖模推動下被送進第二凹模122內完成切邊,之后的三 鐓成品135被第二頂桿機構106頂出; 第一頂桿機構和第二頂桿機構106的頂出動作時間設定為第一頂桿機構動作時 間,以大滑塊上的第二沖模133鐓鍛完然后向遠離第一凹模121的方向退出一定的安全距 離之后,第一頂桿機構開始啟動頂出動作;第二頂桿機構106動作時間,以大滑塊上的第三 沖模鐓鍛至與第二凹模122最近的距離時,第二頂桿機構106馬上及時啟動頂出動作,把工 件頂進第三沖模內再掉進出料槽,可實現把沖切廢料與工件基于不同位置而分別排出。由 第一凸輪和第二凸輪111配合大滑塊沖切動作完成頂出。 實施例3 如圖19、圖20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夾料板201為L型,直接固定在剪料桿 202上。第二滑槽203與大滑塊的運動方向平行;擺件壓緊滑塊204的復位裝置包括壓簧 (未示出),固定在夾料板201上的Z字形的彈簧壓板205, 一端穿過彈簧壓板205安裝在擺 件壓緊滑塊204上的拉桿206,壓簧安裝在拉桿206上,并置于擺件壓緊滑塊204和彈簧壓 板205間;頂件207頂擺件壓緊滑塊204的面208與大滑塊的運動方向垂直。 當剪料夾料裝置從剪料的位置運動到第一凹模的位置時,與沖模一起運動的頂件 207從頂件運動方向頂擺件壓緊滑塊204,擺件壓緊滑塊204與頂件207同方向運動,與夾 料刀擺件209分離,此時夾料刀擺件209在拉簧210的彈力作用下旋轉,夾料刀211相對剪 料刀212張開,同時沖模將坯料沖入第一凹模內。坯料遞送完成后,剪料夾料裝置又從第一 凹模位置向剪料位置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擺件壓緊滑塊204與頂件207分離,壓簧使擺件 壓緊滑塊204向頂件方向運動,擺件壓緊滑塊204使夾料刀擺件209反方向旋轉,從而使夾 料刀211與剪料刀完全閉合并完全頂死夾料刀擺件209。如此往復運動。在剪料時,由于夾 料刀擺件209被擺件壓緊滑塊204完全頂死,夾料刀擺件109無任何方向的位移,坯料的夾 持容置部不發生變化,因此被剪切的坯料的剪切端面平整,完全可達到全圓剪的效果。 如圖21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調整件213的外輪廓線投影為矩形,調整件 213置于容置孔214內,在調整件213靠近調整螺釘215的一側設有壓板216,壓板216固定在凹模座217上;壓板216和調整滑塊218將調整件213限位在容置孔214內。
權利要求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包括沖模組件和凹模組件,凹模組件包括凹模座、安裝在凹模座的凹模孔內的凹模、凹模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包括調整滑塊,可使調整滑塊垂直凹模軸線方向運動的滑塊調整機構,調整滑塊朝向凹模一側的端面為與凹模的軸線不垂直的滑塊調整斜面,調整滑塊背離凹模一側的端面與凹模的軸線垂直,在凹模一側設有與滑塊調整斜面相貼合的凹模調整斜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其特征在于滑塊調整機構為 調整螺釘,在凹模座上設有容置調整滑塊的容置孔,滑塊調整斜面置于容置孔內;調整滑塊 的延伸臂露出在容置孔外,在延伸臂上設有與凹模軸線方向垂直、與調整螺釘配合的螺紋 孔,調整螺釘穿過螺紋孔抵擋在凹模座上;在調整螺釘靠近凹模座的一端安裝有鎖緊調整 螺釘的螺帽,在調整滑塊上設有頂桿避空孔;凹模調整斜面置于容置孔內。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其特征在于凹模調整斜面為 凹模上朝向調整滑塊一側與滑塊調整斜面相貼合的斜端面,凹模安裝在凹模孔內,斜端面 置于容置孔內。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其特征在于凹模朝向調整滑 塊一側的底部端面為與凹模軸線垂直的平面,在凹模與調整滑塊間設有一個端面與凹模底 部端面貼合的調整件,凹模調整斜面為調整件與滑塊調整斜面貼合的調整件斜面。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其特征在于調整件的外輪廓 線投影為圓形,調整件安裝在凹模孔內,調整件斜面置于容置孔內。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其特征在于調整件的外輪廓 線投影為矩形,調整件置于容置孔內,在調整件靠近調整螺釘的一側設有壓板,壓板固定在 凹模座上;壓板和調整滑塊將調整件限位在容置孔內。
7. 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其特征在于凹模 鎖緊機構包括設置在凹模側面上的調整凹槽和鎖緊螺釘,在調整凹槽上設有與凹模的軸線 不平行的鎖緊斜面,在凹模座上設有鎖緊螺釘的螺紋孔,鎖緊螺釘穿過螺紋孔與鎖緊斜面 抵接;鎖緊螺釘的軸線與鎖緊斜面垂直。
8. 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其特征在于沖模 組件包括第一沖模、第二沖模、第三沖模,第三沖模為切邊沖模或鍛壓沖模,第三沖模安裝 在大滑塊上,第一沖模和第二沖模安裝在升降板上;凹模包括安裝在凹模座內的第一凹模 和第二凹模,第一凹模對應第一沖模和第二沖模,第二凹模對應第三沖模,第二凹模和第三 沖模的軸線始終相對保持在同一直線上。
9. 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其特征在于還包 括剪料夾料裝置,剪料夾料裝置包括剪料桿,驅動剪料桿往復運動的剪料桿驅動機構,固定 在剪料桿上的剪料刀,可轉動地樞接在剪料刀上的夾料刀擺件,固定在夾料刀擺件一端的 夾料刀,與剪料桿固定的夾料板,夾料板滑座;在剪料刀和夾料刀相對應的端面上設有坯料 的夾持容置部;還設有使夾料刀與剪料刀閉合夾持坯料、在剪切位置限制夾料刀擺件沿任 何方向均無位移和坯料的夾持容置部不變化的夾料刀擺件的限位機構,使夾料刀與剪料刀 張開、置放坯料在設定位置的夾料刀張開機構。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其特征在于夾料刀張開機構 包括一端安裝在夾料刀擺件上、另一端安裝在剪料桿上的拉簧,和安裝在使沖模朝沖切方向來回運動的大滑塊上、坯料置放到設定位置使夾料刀擺件的限位機構與夾料刀擺件分離 的頂件;在夾料板滑座內設有平行剪切方向的第一滑槽,夾料板可來回滑動的安裝在第一 滑槽內;夾料板滑座固定在機體上;夾料刀擺件限位機構安裝在朝向剪料刀的一側的夾料 板上;夾料刀擺件限位機構包括擺件壓緊滑塊,擺件壓緊滑塊的下限位裝置,在剪料桿朝剪 切位置運動時、使與夾料刀擺件分離的擺件壓緊滑塊回復到能抵接夾料刀擺件的擺件壓緊 滑塊的復位裝置;在夾料板上設有垂直剪切方向的第二滑槽,擺件壓緊滑塊安裝在第二滑 槽內;在剪切位置擺件壓緊滑塊頂死夾料刀擺件。
專利摘要一種凹模可前后調整的鐓鍛機,包括沖模組件和凹模組件,凹模組件包括凹模座、安裝在凹模座的凹模孔內的凹模、凹模鎖緊機構、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凹模前后調整機構包括調整滑塊,可使調整滑塊垂直凹模軸線方向運動的滑塊調整機構,調整滑塊朝向凹模一側的端面為與凹模的軸線不垂直的滑塊調整斜面,調整滑塊背離凹模一側的端面與凹模的軸線垂直,在凹模一側設有與滑塊調整斜面相貼合的凹模調整斜面;優點是延長凹模的使用壽命和被頂死在凹模內的工件容易拿出;還有是當工件頭部的厚度不一樣時,通過凹模的前后調整,不需更換凹模,可節省模具費用,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B21K27/06GK201543759SQ200920263428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5日
發明者楊東佐 申請人:楊東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