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旋轉門冒頭異型孔加工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門窗加工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旋轉門冒頭異 型孔加工的模具。
背景技術:
旋轉門的冒頭上通常設計許多孔,有圓孔和異型孔,這些孔加工時很費時間,傳統 工藝通常采用鉆孔,對異型孔采用銑孔的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每次加工時,由于冒頭工 件整體呈弧形,并且工件尺寸大,工件的夾緊定位成為難題。因此,需要一種專用的加工工 具,提高冒頭孔,尤其是異型孔加工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旋轉門冒頭異型孔加工的模具, 達到冒頭異型孔的一次成型,提高生產效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旋轉門冒頭 異型孔加工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設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間的導柱,其特征在 于還包括上墊板、上凸模、下凹模和后側板,其中,上墊板固定設置于上模板下面,上凸模 固定于上墊板下面,下凹模正對上凸模的位置固定設置在下模板之上,上凸模和下凹模的 表面均為弧形,后側板固定于下模板上并設置于下凹模的一側。進一步,還包括一個活動卸料塊,活動卸料塊設置于下凹模中間。進一步,所述的下凹模的表面弧形為圓弧,該圓弧半徑為1477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為沖孔模具,并且 上凸模和下凹模的表面均為弧形,沖孔時不損壞工件弧度,提供了加工效率,尤其對于異型 孔效果更明顯,設置活動卸料塊進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 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 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 明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旋轉門冒頭異型孔加工的模具,包括模柄1、上模 板2、下模板9和設置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9之間的導柱5,實施時,還包括上墊板3、上凸模 4、下凹模8和后側板6,其中,上墊板3固定設置于上模板2下面,上凸模4固定于上墊板3下面,下凹模8正對上凸模4的位置固定設置在下模板9之上,上凸模4和下凹模8的表面 均為弧形,后側板6固定于下模板9上并設置于下凹模8的一側。實施時還包括一個活動 卸料塊7,活動卸料塊7設置于下凹模8中間。下凹模8的表面弧形為圓弧,該圓弧半徑為 1477mm。本模具為沖孔模具,并且上凸模4和下凹模8的表面均為弧形,采用沖孔的方式加 工冒頭工件10上的孔,沖孔時不損壞工件弧度,提供了加工效率,尤其對于異型孔效果更 明顯,設置活動卸料塊7進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 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 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一種用于旋轉門冒頭異型孔加工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設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間的導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墊板、上凸模、下凹模和后側板,其中,上墊板固定設置于上模板下面,上凸模固定于上墊板下面,下凹模正對上凸模的位置固定設置在下模板之上,上凸模和下凹模的表面均為弧形,后側板固定于下模板上并設置于下凹模的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轉門冒頭異型孔加工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 個活動卸料塊,活動卸料塊設置于下凹模中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旋轉門冒頭異型孔加工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下凹模的表面弧形為圓弧,該圓弧半徑為1477_。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旋轉門冒頭異型孔加工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設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間的導柱,還包括上墊板、上凸模、下凹模和后側板,其中,上墊板固定設置于上模板下面,上凸模固定于上墊板下面,下凹模正對上凸模的位置固定設置在下模板之上,上凸模和下凹模的表面均為弧形,后側板固定于下模板上并設置于下凹模的一側;采用本實用新型達到冒頭異型孔的一次成型,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1D28/34GK201720319SQ201020246259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5日
發明者李德清 申請人:天津市雙興自動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