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氣瓶锪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深孔內底的切削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氣瓶內底锪底機。
背景技術:
氣瓶生產線原用锪底機在使用中存在設備整體剛性不足,切削過程中震動大,刀具刀片經常被打碎,嚴重影響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瓶锪底機,它結構簡單,剛性強,震動下,加工質量高。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齒輪箱和電機安裝在主軸箱的左端,電機通過齒輪箱驅動主軸箱,主軸箱的輸出軸上固定鏜桿,鏜桿由輔助支撐支撐,以減少鏜桿懸伸長度,增加鏜桿的剛度,鏜桿上安裝有刀具;氣瓶卡具通過導軌坐在數控機械滑臺上,氣瓶卡具通過螺母與鉸接在數控機械滑臺上的絲杠連接,絲杠由固定在數控機械滑臺上的伺服電機和減速箱驅動;所述的氣瓶卡具上固定有氣缸卡緊,用于固定待加工氣瓶。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優點1、鏜桿主軸采用高剛度的軸承組合結構,切削時的徑向力主要由前端兩列向心球軸承承受,軸向力主要由前端一列推力球軸承承受,并通過后端推力球軸承和向心球軸承對主軸進行適當預緊,提高了主軸的抗震性能。2、后端推力球軸承和向心球軸承之間的碟形彈簧組合用以控制主軸的預緊力并提供熱態補償。3、鏜桿主軸采用三支撐結構,中間輔助大間隙滑動軸承對主軸提供輔助支撐,進一步提高主軸主軸的彎曲剛度,并利用軸承間隙之油膜的阻尼特性,降低主軸的共振頻率。4、鏜桿本體采用高剛度抗震外形構造,最大限度滿足生產工藝要求,同時盡可能地減小鏜桿大懸臂布置造成的剛度不足的影響,提高切削速度和進給速度,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5、采用三菱伺服電機,配套三菱數控系統,采用半閉環數字控制,可方便地對加工過程進行編程控制,具有較高的工藝柔性。6、在工件裝卡位置下方裝有退料舉升機構,在工件加工完成后將工件送出工位。7、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設備具有自動加工功能,造價低而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適用于生產線批量生產產品的锪孔,并能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鏜桿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2所示,齒輪箱1和電機2安裝在主軸箱3的左端,電機2通過齒輪箱1驅動主軸箱3,主軸箱3的輸出軸上固定鏜桿16,鏜桿16由輔助支撐4支撐,以減少鏜桿16 懸伸長度,增加鏜桿16的剛度,鏜桿16上安裝有刀具;氣瓶卡具8通過導軌坐在數控機械滑臺9上,氣瓶卡具8通過螺母與鉸接在數控機械滑臺9上的絲杠連接,絲杠由固定在數控機械滑臺9上的伺服電機11和減速箱10驅動;所述的氣瓶卡具8上固定有氣缸卡緊7,用于固定待加工氣瓶。所述的數控機械滑臺9內底部固定退料舉升機構6,在氣瓶加工完成后將氣瓶送出工位。如圖3所示,所述鏜桿16的外端套裝鏜桿外套5,外套5的左端通過法蘭19與主軸箱3固定,法蘭19的軸心通過軸承座、軸承15與鏜桿16的左端固定,外套5的中部內孔中通過軸承與鏜桿16固定,外套5的右端內孔中通過軸承與鏜桿16右端固定。所述的鏜桿16與鏜桿外套5左端的軸承有向心球軸承12、止推球軸承14,在向心球軸承12和止推球軸承14之間有碟形彈簧13,以控制鏜桿16的預緊力并能實現熱態補償。所述的鏜桿16與鏜桿外套5右端的軸承有止推球軸承17、向心球軸承18。切削時的徑向力主要由向心球軸承18承受,軸向力主要由止推球軸承17承受。所述的伺服電機11采用三菱伺服電機,配套三菱數控系統,采用半閉環數字控制,可方便地對加工過程進行編程控制,具有較高的工藝柔性。
權利要求1.一種氣瓶锪底機,其特征在于齒輪箱⑴和電機⑵安裝在主軸箱⑶的左端,電機( 通過齒輪箱(1)驅動主軸箱(3),主軸箱(3)的輸出軸上固定鏜桿(16),鏜桿(16) 由輔助支⑷支撐,以減少鏜桿懸伸長度,增加鏜桿的剛度,鏜桿(16)上安裝有刀具;氣瓶卡具(8)通過導軌坐在數控機械滑臺(9)上,氣瓶卡具(8)通過螺母與鉸接在數控機械滑臺(9)上的絲杠連接,絲杠由固定在數控機械滑臺(9)上的伺服電機(11)和減速箱(10) 驅動;所述的氣瓶卡具(8)上固定有氣缸卡緊(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瓶锪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控機械滑臺(9)內底部固定退料舉升機構(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瓶锪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鏜桿(16)的外端套裝鏜桿外套(5),外套( 的左端通過法蘭(19)與主軸箱C3)固定,法蘭(19)的軸心通過軸承座、軸承(15)與鏜桿(16)的左端固定,外套(5)的中部內孔中通過軸承與鏜桿(16)固定,外套 (5)的右端內孔中通過軸承與鏜桿(16)右端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瓶锪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鏜桿(16)與鏜桿外套(5) 左端的軸承有向心球軸承(12)、止推球軸承(14),在向心球軸承(1 和止推球軸承(14) 之間有碟形彈簧(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瓶锪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鏜桿(16)與鏜桿外套(5) 右端的軸承有止推球軸承(17)、向心球軸承(1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深孔內底的切削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氣瓶內底锪底機。齒輪箱和電機安裝在主軸箱的左端,電機通過齒輪箱驅動主軸箱,主軸箱的輸出軸上固定鏜桿,鏜桿由輔助支撐支撐,以減少鏜桿懸伸長度,增加鏜桿的剛度,鏜桿上安裝有刀具;氣瓶卡具通過導軌坐在數控機械滑臺上,氣瓶卡具通過螺母與鉸接在數控機械滑臺上的絲杠連接,絲杠由固定在數控機械滑臺上的伺服電機和減速箱驅動;所述的氣瓶卡具上固定有氣缸卡緊,用于固定待加工氣瓶。它結構簡單,剛性強,震動下,加工質量高。
文檔編號B23B41/00GK201940639SQ20102060990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2日
發明者李振合, 李海山, 楊利芬, 楊彬, 王國強, 胡順利 申請人:新興能源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