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鏜孔專用機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鏜孔機床,尤其是用于鏜削機身或箱體兩側同軸度公差要求 高、且孔寬度較大的鏜孔專用機床,屬于金屬切削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加工同軸度要求高,且孔距較大時,如大型壓力機機身的兩側的曲軸支承孔,距 離較遠且孔的寬度較大,若采用普通鏜床加工,工作臺需旋轉一次,很難保證同軸度要求; 若采用長鏜桿,由于其剛性不足也不能滿足同軸度要求;采用數控機床加工成本高,且不能 實現一次裝夾即可同時完成兩孔加工。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方便、維修費用低的鏜孔專用機床,該機床 能加工同軸度要求高且間距超寬的孔,還能加工中心距要求高的孔。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鏜孔專用機床,包括切削裝置、進給裝置、動力驅動裝置、定位調節裝置,所述 切削裝置設置在工作臺上,所述進給裝置設置在底座上,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機械滑臺、設 置在底座一端的絲桿驅動裝置,所述機械滑臺與絲桿活動連接,工作臺和底座彼此獨立;動 力驅動裝置包括動力頭、減速箱,所述動力頭安裝在機械滑臺上,動力頭輸出軸和減速箱輸 入軸固定連接;所述切削裝置包括鏜桿、外鏜模座、內鏜模座、定位調節裝置,減速箱輸出軸 與鏜桿一端固定連接,外鏜模座、內鏜模座分別設置在工作臺兩端上,且位于工件的兩側, 鏜桿另一端穿過工件支承在外鏜模座上,所述定位調節裝置設置在外鏜模座、內鏜模座內。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鏜孔專用機床,其中所述定位調節裝置包括軸瓦、軸座、螺母,所述軸座固 定在內、外鏜模座內,軸座內孔為圓錐面;軸瓦套裝在軸座內,所述軸瓦的外圓與軸座的內 孔錐度相同,軸瓦內孔與鏜桿間隙配合,軸瓦一端制有螺紋,軸瓦另一端設有臺階,軸瓦一 端通過螺母,軸瓦另一端通過臺階固定在鏜模座上。前述的鏜孔專用機床,其中所述軸瓦的外圓沿軸向開有數條切縫;所述鏜桿上設 有數個鏜刀孔,鏜刀孔的間距與所需加工孔的間距一致。本實用新型的鏜桿穿過鏜模座與工件,通過工件兩側的內、外鏜模座定位,保證了 鏜桿具有良好的剛性,切削過程中鏜桿不會出現偏移中心線的情況,保證所需加工孔的同 軸度。數把鏜刀可同時鏜削同軸的多個孔,工作效率高;鏜刀除了粗、精鏜孔外,還可加工端 面,加工能力強;本實用新型可用于加工中心距要求較高的孔,只需鏜模座上的孔的位置與 所需加工工件孔的位置一致,加工范圍廣泛;定位調節裝置可調節鏜桿的間隙,通過轉動螺 母,使軸瓦軸向移動,利用軸瓦的外圓與軸座的內孔的錐度作用,微量改變軸瓦與鏜桿之間 的間隙,從而保證機床的精度,被加工孔的精度更高。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 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I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切削裝置10、進給裝置20、動力驅動裝置30、定位調 節裝置40,切削裝置10設置在工作臺11上,進給裝置20設置在底座12上,進給裝置20包 括設置在底座上的機械滑臺21、設置在底座12 —端的絲桿驅動裝置22,機械滑臺21通過 其下的螺母與絲桿23活動連接,絲桿23 —端與絲桿驅動裝置22固定連接,另一端支承在 工作臺11上,調節絲桿驅動裝置22的輸出轉速和轉向,可實現機械滑臺21的快速進退和 慢速工進,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滿足不同工況的需要。工作臺11和底座12彼此獨立,減少 了設備的制造成本。動力驅動裝置30包括動力頭31、減速箱32,動力頭31固定在機械滑 臺21上,動力頭輸出軸和減速箱輸入軸固定連接。切削裝置10包括鏜桿13、外鏜模座14、 內鏜模座15、定位調節裝置16,減速箱輸出軸與鏜桿13 —端通過聯軸器323固定連接,夕卜 鏜模座14、內鏜模座15分別設置在工作臺11兩端上,被加工的工件5定位于外鏜模座14、 內鏜模座15之間,通過支撐工裝50固定在工作臺11上,鏜桿13另一端穿過工件5支承在 外鏜模座14上,本實施例的鏜桿13上設有2個鏜刀孔131,可裝兩把鏜刀,鏜刀孔131的間 距與工件5上所需加工孔的間距一致。如圖2所示,定位調節裝置40包括軸瓦41、軸座42、螺母43,軸座42通過數個緊 固件分別固定在外鏜模座14、內鏜模座15上,軸座42內孔為圓錐面,軸瓦41套裝在軸座 42內,軸瓦41的外圓與軸座42內孔錐度相同,軸瓦41內孔與鏜桿13間隙配合,軸瓦41 一 端設有螺紋端411,另一端設有臺階412,軸瓦41 一端通過兩個螺母413,另一端通過臺階 412、墊片413分別固定在外鏜模座14、內鏜模座15上。軸瓦41的螺紋端411與螺母43旋 合,另一端臺階412、墊片413抵靠在外鏜模座14或內鏜模座15上,使得軸瓦41得到軸向 固定。軸瓦41外圓沿軸向設有數個切縫,使軸瓦41具有彈性。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如果 鏜桿13與軸瓦41之間的間隙偏大,由于軸瓦41具有彈性,通過螺母43的旋合使軸瓦41 沿著錐面移動,從而調節鏜桿13與軸瓦41之間的間隙,保證機床的精度。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將工件5通過支撐工裝50定位固定在工作臺11上,鏜桿13 穿過工件50的毛坯孔、兩端分別支撐在外鏜模座14、內鏜模座15上,鏜桿13的端頭通過聯 軸器323與減速箱3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啟動絲桿驅動裝置22,機械滑臺21快速進給對 刀,調整結束,啟動動力驅動裝置30,通過動力頭31、減速箱32,將動力傳遞給鏜桿5使其 旋轉鏜孔,機械滑臺21改為慢速工進,使鏜桿13邊旋轉邊沿著軸向進給,鏜刀同時對工件 5兩側的毛坯孔進行鏜孔,按上述步驟即可完成孔加工,使用方便,定位精準,加工效果好。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 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鏜孔專用機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削裝置、進給裝置、動力驅動裝置、定位調 節裝置,所述切削裝置設置在工作臺上,所述進給裝置設置在底座上,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 機械滑臺、設置在底座一端的絲桿驅動裝置,所述機械滑臺與絲桿活動連接,工作臺和底座 彼此獨立;動力驅動裝置包括動力頭、減速箱,所述動力頭安裝在機械滑臺上,動力頭輸出 軸和減速箱輸入軸固定連接;所述切削裝置包括鏜桿、外鏜模座、內鏜模座、定位調節裝置, 減速箱輸出軸與鏜桿一端固定連接,外鏜模座、內鏜模座分別設置在工作臺兩端上,且位于 工件的兩側,鏜桿另一端穿過工件支承在外鏜模座上,所述定位調節裝置設置在鏜模座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鏜孔專用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調節裝置包括軸瓦、軸 座、螺母,所述軸座固定在鏜模座內,軸座內孔為圓錐面;軸瓦套裝在軸座內,所述軸瓦的外 圓與軸座的內孔錐度相同,軸瓦內孔與鏜桿間隙配合,軸瓦一端制有螺紋,軸瓦另一端設有 臺階,軸瓦一端通過螺母,軸瓦另一端通過臺階固定在鏜模座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鏜孔專用機床,其特征在于軸瓦的外圓沿軸向開有數個切縫。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鏜孔專用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鏜桿上設有數個鏜刀孔,鏜刀 孔的間距與所需加工孔的間距一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鏜孔專用機床,包括切削裝置、進給裝置、動力驅動裝置、定位調節裝置,切削裝置設置在工作臺上,進給裝置設置在底座上,包括機械滑臺、絲桿驅動裝置,機械滑臺與絲桿活動連接,動力驅動裝置包括動力頭、減速箱,動力頭安裝在機械滑臺上,動力頭和減速箱連接;切削裝置包括鏜桿、外鏜模座、內鏜模座、定位調節裝置,減速箱輸出軸與鏜桿一端固定連接,外鏜模座、內鏜模座分別設置在工作臺兩端上,鏜桿另一端穿過工件支承在外鏜模座上,定位調節裝置設置在外鏜模座、內鏜模座內。本實用新型保證鏜桿的良好剛性和加工孔的同軸度,工作效率高,并可調節鏜桿的間隙,從而保證機床的精度。
文檔編號B23B41/00GK201913269SQ201020653190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0日
發明者朱峰 申請人:光明沃得重型機床(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