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圓盤切邊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29203閱讀:20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圓盤切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軋鋼生產中帶材和板材的處理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板帶切邊設備。
背景技術
在金屬帶材和板材的生產過程中,切邊是非常常見的生產步驟,目前各生產線都是采用圓盤式的切邊裝置來對金屬帶材和板材進行切邊,對于圓盤式的切邊裝置而言,切邊質量的高低與每側刀盤側間隙和重疊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通過生產實踐可知,剪切同不同厚度的金屬帶材或板材,刀盤側間隙和重疊量的大小也不同,因此在生產不同厚度的金屬帶材或板材,需要對刀盤側間隙和重疊量進行調節。現有的技術中,刀盤側間隙和重疊量的調節都是采用蝸輪蝸桿加偏心輪的形式來實現,例如專利200720083199. 4,200720083198. X等。這種調節機構包含了渦輪、蝸桿、偏心輪等部件,系統非常復雜,安裝維護非常不方便。同時,這種調節機構對加工精度和裝配精度的要求也較高,因而制造成本較高。同時由于渦輪蝸桿存在咬合間隙,導致這種調節機構的調節精度不高。因此,需探索一種全新的可方便調節刀盤側間隙和重疊量圓盤切邊裝置,避開使用蝸輪蝸桿調節機構,以簡化裝置結構、方便安裝維護、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調節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圓盤切邊裝置,該裝置采用偏心軸及連桿結構實現刀盤側間隙和重疊量的調節,避免使用渦輪蝸桿調節機構,達到簡化裝置結構、方便安裝維護、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調節精度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圓盤切邊裝置,包括上刀架、下刀架、分別與上刀架和下刀架轉動配合的上刀軸、下刀軸、分別固定設置于上刀軸上和下刀軸上形成剪切結構的上刀盤、下刀盤和用于調節上、下刀盤側隙量及重疊量的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偏心軸I、偏心軸II、偏心軸III以及作用于偏心軸II和偏心軸III的連桿;所述上刀架上設置有與偏心軸I、偏心軸II和偏心軸III一一對應的軸孔,所述下刀架上設置有與偏心軸I 和偏心軸II 一一對應的軸孔,所述連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偏心軸II和偏心軸III一一對應的軸孔;所述偏心軸I分別與上刀架和下刀架轉動配合,偏心軸I的固定中心I與下刀架的相應軸孔同軸,偏心軸I的旋轉中心I與上刀架的相應軸孔同軸;所述偏心軸II分別與連桿的下端和下刀架轉動配合,偏心軸II的固定中心II與下刀架的相應軸孔同軸,偏心軸 II的旋轉中心II與連桿下端的軸孔同軸;所述偏心軸III與上刀架轉動配合并與連桿上端的軸孔以可轉動調節的方式固定配合,偏心軸III的固定中心III與上刀架的相應軸孔同軸,偏心軸III的旋轉中心III與連桿上端的軸孔同軸。進一步,所述偏心軸I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偏心軸I轉動的主調節電機,所述偏心軸II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偏心軸II轉動的副調節電機;[0008]進一步,所述偏心軸I的另一端沿周向固定配合設置主調節手輪,所述偏心軸II 的另一端沿周向固定配合設置副調節手輪;進一步,所述主調節手輪和副調節手輪上均設置有角度刻度;進一步,所述偏心軸III的一端設置用于扳手著力的凸臺,所述凸臺上設置有方向標示,所述連桿上端設置貫通軸孔孔壁與連桿上端面的調節縫,連桿上設置橫穿調節縫的鎖緊螺釘;進一步,所述偏心軸I、偏心軸II和偏心軸III上均設置兩處偏心段形成兩端支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圓盤切邊裝置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采用偏心軸代替渦輪、蝸桿、偏心輪,降低了設備的復雜度和對安裝維護的要求,同時,也降低了設備的制造成本;2)采用全偏心軸來調節刀盤的側間隙和重疊量,消除了原有技術中渦輪蝸桿之間咬合間隙的影響,提高了調節精度,同時,也降低了加工成本;3)偏心軸一端安裝電機,另一端安裝手輪,能非常方便地實現刀盤側間隙和重疊量的全自動和手動調節,具有很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D處局部放大圖;圖4為調節機構的原理示意圖;圖5為圖4的A處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4的B處局部放大圖;圖7為圖4的C處局部放大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的圓盤切邊裝置,包括上刀架1、下刀架2、分別與上刀架1和下刀架2轉動配合的上刀軸3、下刀軸4、分別固定設置于上刀軸3和下刀軸4上形成剪切結構的上刀盤5、下刀盤6和用于調節上、下刀盤側隙量 C及重疊量Δ的調節機構,上、下刀軸分別通過軸承安裝在上、下刀架上,上、下刀架采用分體式設置,下刀架固定在工作臺上,所述調節機構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偏心軸I 7、偏心軸
II8、偏心軸III 9以及作用于偏心軸II 8和偏心軸III 9的連桿10 ;所述上刀架1上設置有與偏心軸I 7、偏心軸II 8和偏心軸III 9 一一對應的軸孔,所述下刀架2上設置有與偏心軸 I 7和偏心軸II 8 一一對應的軸孔,所述連桿1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偏心軸II 8和偏心軸
III9 一一對應的軸孔;所述偏心軸I 7分別與上刀架1和下刀架2轉動配合,偏心軸I 7的固定中心I 7b與下刀架2的相應軸孔同軸,偏心軸I 7的旋轉中心I 7a與上刀架1的相應軸孔同軸;所述偏心軸II 8分別與連桿10的下端和下刀架2轉動配合,偏心軸II 8的固定中心II 8b與下刀架2的相應軸孔同軸,偏心軸II 8的旋轉中心II 8a與連桿10下端的軸孔同軸;所述偏心軸III9與上刀架1轉動配合并與連桿10上端的軸孔以可轉動調節的方式固定配合,偏心軸III 9的固定中心III 9b與上刀架1的相應軸孔同軸,偏心軸III 9的旋轉中心III 9a與連桿10上端的軸孔同軸,旋轉中心為偏心軸上偏心段的軸心,固定中心為非偏心段的軸心,偏心軸轉動時,旋轉中心公轉,固定中心自轉。該圓盤切邊裝置主要是通過安裝在上、下刀架上的三根偏心軸的旋轉來實現剪刃側隙和重疊量的調節,三根偏心軸在刀架上的位置及其幾何關系如圖4-7所示,其中偏心軸I和偏心軸II為剪刃側隙和重疊量調節用偏心軸,而偏心軸III為刀架安裝調試用偏心軸,調試好后鎖緊,以保持偏心軸III的偏心方向與連桿之間的夾角不變。保持偏心軸II和偏心軸III不動,僅旋轉偏心軸I,剪刃側隙和重疊量的大小會按照一定的規律變化。而改變偏心軸III偏心方向與連桿之間的夾角,在旋轉偏心軸I時,能讓剪刃側隙和重疊量按照不同的規律去變化,一般在安裝調試時根據生產的需要確定偏心軸III的安裝角度,并固定住,再旋轉偏心軸I。偏心軸II主要用于增加或減小剪刃的重疊量,旋轉偏心軸II,剪刃的重疊量會增加或者減小(增減與旋轉方向有關),而側隙不發生變化。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偏心軸I 7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偏心軸 I 7轉動的主調節電機11,所述偏心軸II 8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偏心軸II 8轉動的副調節電機12,調節電機采用步進電機等高精度電機,通過控制電機的運轉實現刀盤重疊量和側間隙的自動調節。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偏心軸I 7的另一端沿周向固定配合設置主調節手輪13,所述偏心軸II 8的另一端沿周向固定配合設置副調節手輪14,以便于進行手動調節,操作方便。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調節手輪13和副調節手輪14上均設置有角度刻度,以實現手動定量調節,該角度刻度根據角度與上、下刀盤側隙量C及重疊量Δ 之間的關系來設定,使調節更加直觀方便。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偏心軸III 9的一端設置用于扳手著力的凸臺9C,所述凸臺9c上設置有方向標示,所述連桿10上端設置貫通軸孔孔壁與連桿10上端面的調節縫10a,連桿10上設置橫穿調節縫IOa的鎖緊螺釘,通過上述結構可方便地對偏心軸III 9進行轉動調節,使其偏心方向與連桿之間的夾角達到所需角度,調節完成后通過擰緊鎖緊螺釘即可使其固定。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偏心軸I 7、偏心軸II 8和偏心軸III 9上均設置兩處偏心段形成兩端支撐,受力條件好,調節精度高。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圓盤切邊裝置,包括上刀架(1)、下刀架(2)、分別與上刀架(1)和下刀架(2)轉動配合的上刀軸(3)、下刀軸(4)、分別固定設置于上刀軸(3)和下刀軸(4)上形成剪切結構的上刀盤(5)、下刀盤(6)和用于調節上、下刀盤側隙量(C)及重疊量(Δ)的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機構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偏心軸I (7)、偏心軸II (8)、偏心軸111(9)以及作用于偏心軸II (8)和偏心軸111(9)的連桿(10);所述上刀架(1)上設置有與偏心軸I (7)、 偏心軸II (8)和偏心軸III (9) 一一對應的軸孔,所述下刀架(2)上設置有與偏心軸I (7)和偏心軸II (8) 一一對應的軸孔,所述連桿(1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偏心軸II (8)和偏心軸 111(9)一一對應的軸孔;所述偏心軸I (7)分別與上刀架(1)和下刀架(2)轉動配合,偏心軸 I (7)的固定中心I (7b)與下刀架(2)的相應軸孔同軸,偏心軸I (7)的旋轉中心I (7a) 與上刀架(1)的相應軸孔同軸;所述偏心軸II (8)分別與連桿(10)的下端和下刀架(2)轉動配合,偏心軸II (8)的固定中心II (8b)與下刀架(2)的相應軸孔同軸,偏心軸II (8)的旋轉中心II (8a)與連桿(10)下端的軸孔同軸;所述偏心軸III(9)與上刀架(1)轉動配合并與連桿(10)上端的軸孔以可轉動調節的方式固定配合,偏心軸111(9)的固定中心III(9b)與上刀架(1)的相應軸孔同軸,偏心軸111(9)的旋轉中心III(9a)與連桿(10)上端的軸孔同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切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軸I(7)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偏心軸I (7)轉動的主調節電機(11),所述偏心軸II (8)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偏心軸II (8)轉動的副調節電機(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圓盤切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軸I(7)的另一端沿周向固定配合設置主調節手輪(13),所述偏心軸II (8)的另一端沿周向固定配合設置副調節手輪(1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圓盤切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調節手輪(13)和副調節手輪(14)上均設置有角度刻度。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圓盤切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軸111(9)的一端設置用于扳手著力的凸臺(9c ),所述凸臺(9c )上設置有方向標示,所述連桿(10 )上端設置貫通軸孔孔壁與連桿(10)上端面的調節縫(10a),連桿(10)上設置橫穿調節縫(IOa) 的鎖緊螺釘。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圓盤切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軸I(7)、偏心軸II (8)和偏心軸III(9)上均設置兩處偏心段形成兩端支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圓盤切邊裝置,包括上刀架、下刀架、上刀軸、下刀軸、上刀盤、下刀盤和調節機構,調節機構采用偏心軸及連桿構成的多連桿調節機構,通過轉動偏心軸即可實現刀盤側間隙和重疊量的調節,本實用新型采用偏心軸代替了現有技術的渦輪、蝸桿和偏心輪調節機構,降低了設備的復雜度和對安裝維護的要求,同時,也降低了設備的制造成本;采用全偏心軸來調節刀盤的側間隙和重疊量,也消除了原有技術中渦輪蝸桿之間咬合間隙的影響,提高了調節精度,同時,也降低了加工要求,從而使加工成本降低;另外,偏心軸一端安裝電機,另一端安裝手輪,能非常方便地實現刀盤側間隙和重疊量的全自動和手動調節,具有很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B23D36/00GK202219349SQ20112035458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1日
發明者謝二虎 申請人: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