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00991閱讀:33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車身沖壓件加工及沖壓件模具設計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
背景技術
對于沖壓零件,由于零件的形狀等因素,導致部分零件的邊部局部位置加工后存在很大的回彈,為了有效的控制回彈,在模具開發過程中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在模具工藝確定之后,再想解決此類問題會更加困難。現有技術中,解決回彈的裝置結構復雜、價格過高。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在沖壓件加工前的設計階段計算并設計出比較準確的預回彈量,通過計算其局部的回彈量,設置預回 彈,目前此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應用不是很廣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設計了一種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在有限的成本支出條件下,有效的控制了沖壓件側面回彈,解決了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種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側整形旋轉斜楔機構,所述側整形旋轉斜楔機構包括斜楔塊機構(2)和側整形旋轉機構(4),工作時所述斜楔塊機構
(2)直線運動推動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轉動,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與側整形部位凹模(3)共同作用控制回彈實現整形。進一步,所述斜楔塊機構(2)安裝在上模基座(I)上,所述斜楔塊機構(2)下端一側面上設置有第一楔面(21);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設置在下模基座(5)上,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上設置有第二楔面(411)和整形面(412);所述第二楔面(411)與第一楔面
(21)配合工作,所述整形面(412)將零件發生回彈的部位與所述側整形部位凹模(3)貼合壓實達到局部整形。進一步,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包括旋轉部分和側整形下部基座(44),所述旋轉部分安裝在所述側整形下部基座(44)上,所述側整形下部基座(44)安裝在下模基座(5)上;所述第二楔面(411)和所述整形面(412)設置在所述旋轉部分上;所述側整形部位凹模
(3)安裝在下模基座(5)上位于所述旋轉部分的一側。進一步,所述旋轉部分包括成型鑲塊(41)、旋轉軸(42)和復位機構,所述成型鑲塊(41)通過所述旋轉軸(42)可轉動的安裝在側整形下部基座(44)上,所述成型鑲塊(41)位于所述旋轉軸(42)下方的部分通過所述復位機構與側整形下部基座(44)的下部連接;所述第二楔面(411)設置在所述成型鑲塊(41)的一側面上,所述整形面(412)設置在所述成型鑲塊(41)的另一側面上。進一步,所述復位機構是彈簧或氮氣缸。進一步,所述整形面(412)和所述側整形部位凹模(3)參與側整形的部位根據工件形狀及回彈量的大小進行設置。該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發明安裝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有效解決局部回彈,以達到產品要求。(2)本發明中側整形旋轉斜楔機構的整形面和側整形部位凹模參與側整形的部位在生產調試過程中可根據回彈量的大小進行現場調整,使用靈活方便、整形比較準確。


圖I :本發明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的結構示意 圖2 :圖I中A處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
I一上模基座;2—斜楔塊機構;21—第一楔面;3—側整形部位凹模;4一側整形旋轉機構;41一成型鑲塊;411一第二楔面;412—整形面;42—旋轉軸;43—彈簧;44一側整形下部基座;5—下模基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圖I示出了一種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包括一側整形旋轉斜楔機構,側整形旋轉斜楔機構包括斜楔塊機構2和側整形旋轉機構4,斜楔塊機構2通過螺釘和銷釘安裝在上模基座I上,側整形旋轉機構4通過螺釘和銷釘安裝在下模基座5上,側整形部位凹模3采用螺釘和銷釘安裝在下模座5上。如圖2所示,斜楔塊機構2的下端右側設置有第一楔面21 ;側整形旋轉機構4包括成型鑲塊41、旋轉軸42、彈簧43和側整形下部基座44,成型鑲塊41通過旋轉軸42可轉動的安裝在側整形下部基座44上,彈簧43安裝在側整形下部基座44的下部,彈簧43右端和成型鑲塊41下部連接,成型鑲塊41的上端左側設置有第二楔面411,當上下模具合模的時候,斜楔塊機構2通過第一楔面21與成型鑲塊41的第二楔面411逐漸接觸,推動成型鑲塊41繞著旋轉軸42轉動,側整形鑲塊41右側的整形面412和側整形部位凹模3共同作用成型,將零件發生回彈的部位壓緊與凹模3貼合壓實,從而達到局部整形的效果,同時,根據杠桿原理,成型鑲塊41的下部會壓縮彈簧43使其變形,當整形完成上下模具分開時,成型鑲塊41在彈簧43的作用下復位。根據整形尺寸和整形力的要求,可選擇合適的彈簧類型或是將彈簧更換為氮氣缸。生產調試過程中可根據回彈量的大小,將側整形部位凹模3參與側整形的部位掏空,形成負角,側整形鑲塊41的右側整形面412可以進行補焊,以控制回彈的大小。在沖壓件模具開發過程中,零件的局部位置經常出現回彈,通過增加此機構,安裝方便,簡單,成本低廉,可有效解決局部回彈,以達到產品要求。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發明的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側整形旋轉斜楔機構,所述側整形旋轉斜楔機構包括斜楔塊機構(2)和側整形旋轉機構(4),工作時所述斜楔塊機構(2)直線運動推動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轉動,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與側整形部位凹模(3)共同作用控制回彈實現整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塊機構(2)安裝在上模基座(I)上,所述斜楔塊機構(2)下端一側面上設置有第一楔面(21);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設置在下模基座(5)上,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上設置有第二楔面(411)和整形面(412);所述第二楔面(411)與第一楔面(21)配合工作,所述整形面(412)將零件發生回彈的部位與所述側整形部位凹模(3)貼合壓實達到局部整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整形旋轉機構(4)包括旋轉部分和側整形下部基座(44),所述旋轉部分安裝在所述側整形下部基座(44)上,所述側整形下部基座(44)安裝在下模基座(5)上;所述第二楔面(411)和所述整形面(412 )設置在所述旋轉部分上;所述側整形部位凹模(3 )安裝在下模基座(5 )上位于所述旋轉部分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部分包括成型鑲塊(41 )、旋轉軸(42 )和復位機構,所述成型鑲塊(41)通過所述旋轉軸(42 )可轉動的安裝在側整形下部基座(44)上,所述成型鑲塊(41)位于所述旋轉軸(42)下方的部分通過所述復位機構與側整形下部基座(44)的下部連接;所述第二楔面(411)設置在所述成型鑲塊(41)的一側面上,所述整形面(412)設置在所述成型鑲塊(41)的另一側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機構是彈簧或氮氣缸。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面(412)和所述側整形部位凹模(3)參與側整形的部位根據工件形狀及回彈量的大小進行設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解決沖壓件側面回彈的側整形機構,包括一側整形旋轉斜楔機構,側整形旋轉斜楔機構包括斜楔塊機構(2)和側整形旋轉機構(4),斜楔塊機構(2)通過螺釘和銷釘安裝在上模基座(1)上,側整形旋轉機構(4)通過螺釘和銷釘安裝在下模基座(5)上,側整形部位凹模(3)采用螺釘和銷釘安裝在下模座(5)上位于側整形旋轉機構(4)的右側。工作時,斜楔塊機構(2)直線運動推動側整形旋轉機構(4)的旋轉部分轉動將零件發生回彈的部位與側整形部位凹模(3)貼合壓實達到局部整形。本發明安裝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有效解決局部回彈,以達到產品要求。
文檔編號B21D22/02GK102699148SQ20121014519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1日
發明者丁發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