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制辦公推柜的柜體成型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辦公推柜制造成型工藝,特別涉及鋼制辦公推柜的柜體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鋼制推柜是現代辦公環境中常使用的一種移動靈活的小型辦公產品。該類辦公產品由柜體和多個推拉式抽屜構成。其中柜體由上蓋、兩側幫、連接上蓋和側幫的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構成。目前,柜體采用的成型工藝如下I、鋼板下料,分別制作上蓋板材件、側幫板材件、內加強筋板材件、后背板材件及底撐板材件;2、加工各板材件,制成上蓋、側幫、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 3、拼接上蓋和兩側幫,在上蓋和兩側幫的結合部位進行點焊,使上蓋和兩側幫固定連接,形成框架結構;4、打磨上述點焊部位;5、在框架結構上焊接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制成柜體。由上述成型工藝制成的柜體外表面上由于存在人為打磨處理過的痕跡,導致噴漆后產品表面的平整度和光亮度不一致,進而影響了產品的外觀質量,另外上述成型工藝的工序較多,導致產品的生產周期長、制作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減少工序、縮短生產周期,降低制作成本和提高產品外觀質量的鋼制辦公推柜的柜體成型方法。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鋼制辦公推柜的柜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I、鋼板下料,分別制作蓋幫板材件、內加強筋板材件、后背板材件及底撐板材件,其中蓋幫板材件的尺寸等于上蓋展開尺寸與兩側幫展開尺寸之和;2、在折彎機上加工蓋幫板材件,對上蓋與兩側幫的過渡部位分別進行折彎,形成蓋幫連體框架;加工內加強筋板材件、后背板材件及底撐板材件,制成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3、將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焊接在蓋幫連體框架上,制成柜體。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成型工藝相比于現有成型工藝,省去了對上蓋與兩側幫的結合處進行點焊的工序和對該點焊處進行打磨的工序,將上蓋和兩側幫做成連體結構,一方面節省了工序,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和降低了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產品的外部無焊點,從而保證噴漆后產品表面的平整度和光亮度的一致性,提高了產品外觀質量。
圖I是本發明所述柜體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蓋幫連體框架;1_1、上蓋;1_2、側幫;2、內加強筋;3、后背;4、底撐。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鋼制辦公推柜的柜體成型方法,包括如下工序I、鋼板下料,分別制作蓋幫板材件、內加強筋板材件、后背板材件及底撐板材件,其中蓋幫板材件的尺寸等于上蓋展開尺寸與兩側幫展開尺寸之和,其他各板材件的尺寸分別與對應件的展開尺寸一致;2、在折彎機上加工蓋幫板材件,對上蓋1-1與兩側幫1-2的過渡部位分別進行折 彎,形成蓋幫連體框架I ;加工內加強筋板材件、后背板材件及底撐板材件,制成內加強筋
2、后背3和底撐4 ;3、將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焊接在蓋幫連體框架上,制成柜體。綜上,本成型工藝相比于現有成型工藝節省了兩道工序上蓋與側幫的焊接及焊接后的打磨工序,從而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和降低了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焊點位于產品的內部和后部,后部一般不在使用者的視野范圍內,而使用者直接觀察到的外部無焊點,從而保證噴漆后產品表面的平整度和光亮度的一致性,提高了產品外觀質量。
權利要求
1.鋼制辦公推柜的柜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1)鋼板下料,分別制作蓋幫板材件、內加強筋板材件、后背板材件及底撐板材件,其中蓋幫板材件的尺寸等于上蓋展開尺寸與兩側幫展開尺寸之和; (2)在折彎機上加工蓋幫板材件,對上蓋與兩側幫的過渡部位分別進行折彎,形成蓋幫連體框架;加工內加強筋板材件、后背板材件及底撐板材件,制成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 (3)將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焊接在蓋幫連體框架上,制成柜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鋼制辦公推柜的柜體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1)鋼板下料,分別制作蓋幫板材件、內加強筋板材件、后背板材件及底撐板材件;(2)在折彎機上加工蓋幫板材件,對上蓋與兩側幫的過渡部位分別進行折彎,形成蓋幫連體框架;加工內加強筋板材件、后背板材件及底撐板材件,制成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3)將內加強筋、后背和底撐焊接在蓋幫連體框架上,制成柜體。本成型工藝相比于現有工藝,省去了對上蓋與兩側幫的結合處進行點焊的工序和對該點焊處進行打磨的工序,將上蓋和兩側幫做成連體結構,一方面節省了工序,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和降低了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產品的外部無焊點,保證噴漆后產品表面的平整度和光亮度的一致性,提高了產品外觀質量。
文檔編號B23P15/00GK102825432SQ201210341789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尤樹仁, 魏艷軍 申請人:天津市寧河縣仙達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