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加工生產線工藝裝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 。
背景技術:
發動機缸蓋上設有許多帶角度的空間孔系。在生產線上像缸蓋類型的空間孔系通常使用普通的三軸加工中心加工,所要加工的缸蓋孔系中心線與機床主軸中心線之間形成兩個空間度數。具體的加工方法為首先通過使用帶角度的夾具將工件定位,使工件在某個方向上與機床臺面的形成角度,然后利用機床回轉托盤進行加工,最終實現所要求的空間孔系。在加工過程中,當操作者將工件吊運至帶角度的夾具上方時,必須調整吊運中工件的姿態,以使工件的定位面與帶角度的夾具定位面保持一致,然后再將工件垂落至夾具上,如果吊運中的工件的姿態未能及時調整,常常會出現工件與夾具發生磕碰現象,造成夾具或工件的損傷,直接影響到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
>J-U ρ α裝直。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包括支架I、預定位組件、固定滑臺組件和移動滑臺組件,支架I為具有四條支腳的長條桌狀。預定位組件的兩件托架20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在支架I頂面長度方向一側的邊緣,每件托架20的外側邊向外水平延伸,所述外側邊上設有直立的導向支柱21。兩件導向支柱21的頂部之間設有一根長導向條23Α,兩件導向支柱21的頂部之間通過直立的導向條安裝塊22設有一根短導向條23Β,長導向條23Α和短導向條23Β平行,且短導向條23Β的高度高于長導向條23Α的高度。預定位組件的長導向條23Α和短導向條23Β為尼龍材料。固定滑臺組件設于支架I的頂面上,移動滑臺組件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固定滑臺組件包括底座2,與支架I長度方向一側對應的底座2上部為斜面。斜面下部設有滑動支撐塊4。滑動支撐塊4為L形鋼,其頂面為滑道。滑動支撐塊4上方的斜面上設有安裝塊3,且安裝塊3平行于滑動支撐塊4。安裝塊3的橫截面呈倒T形,其頂部設有條狀的滾輪安裝塊7,且頂部左端設有擋塊5。滾輪安裝塊7長度方向的兩側面分別排列著滾輪組C26。與滑動支撐塊4相鄰的安裝塊3的一側面上分別均布設有兩根以上的連接鋼管8。兩根以上的連接鋼管8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滑動支撐塊4上方的外部,且兩根以上的連接鋼管8的外伸端分別連接著滾輪安裝軌I 9。滾輪安裝軌I 9的頂平面設有滾輪組D27。滾輪安裝塊7長度方向的兩側面的滾輪組C26軸心線共面,且垂直于滾輪安裝軌9頂平面的滾輪組D27的軸心線。安裝塊3的另一側面上固定連接著滾輪安裝板I 6的一側板面。滾輪安裝板I 6的橫截面為L形,滾輪安裝板I 6的另一側板面垂直于安裝塊3。滾輪安裝板I 6另一側板面的內側面上部設有滾輪組B25,另一側板面的端部設有滾輪組A24。滾輪組B25軸心線垂直于滾輪組A24軸心線。移動滑臺組件包括導向軌10,導向軌10由兩個橫截面為L形的鋼條連接而成,導向軌10 —側邊的端部分別均布連接著兩塊掛臂11,兩塊掛臂11的下部連接著滾輪安軌
II12,且滾輪安軌II 12平行于導向軌10。滾輪安裝軌II 12的底部分別均布設有滾輪組F29。滾輪安裝軌II 12的底部還分別連接板I 13的一端與連接板II 14的一端,連接板I 13的另一端連接著連接條18的上端面,連接條18的下端面連接著連接板III 15,連接板III 15的外側連接著滾輪安裝板III17。滾輪安裝板III17的外側面上部均布設有滾輪組G30,外側面中部還設有手柄19。連接板III 15的內側頂部設有滾輪安裝板II 16,滾輪安裝板II 16為直立板,滾輪安裝板II 16的頂端均布設有滾輪組E28。連接板II 14的另一端連接著滾輪安裝板II 16的中部。滾輪組F29軸心線平行于滾輪組E28軸心線。滾輪組F29軸心線垂直于滾輪組G30軸心線。導向軌10的兩內側面分別和固定滑臺組件上的滾輪組B25、滾輪組A24配合接觸。滾輪組E28的滾輪與固定滑臺組件的滑動支撐塊4的滑道接觸。 移動滑臺組件相對固定滑臺組件形成兩種位置狀態第一種為移動滑臺組件退回狀態,即移動滑臺組件完全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第二種為移動滑臺組件懸伸狀態,即移動滑臺組件長度方向的前3/5部分懸伸出固定滑臺組件的右方,其余部分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
1.本發明可以減少工人的吊裝距離,簡化并規范工人的動作,降低勞動強度;
2.本發明可以與帶角度的夾具直接對接,工件沿水平方向平穩輸送至夾具安裝面,避免了工件垂直下落造成的磕碰。
圖I為本發明專利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專利的主視圖。圖3為圖2的側視圖。圖4為固定滑臺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固定滑臺組件的側視圖。圖6為移動滑臺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移動滑臺組件的側視圖。圖8為預定位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專利的工作示意圖。圖中序號,支架I、底座2、安裝塊3、滑動支撐塊4、擋塊5、滾輪安裝板I 6、滾輪安裝塊7、連接鋼管8、滾輪安裝軌I 9、導向軌10、掛臂11、滾輪安裝軌II 12、連接板I 13、連接板II 14、連接板III15、滾輪安裝板II 16、滾輪安裝板III17、連接條18、手柄19、托架20、導向支柱21、導向條安裝塊22、長導向條23A、短導向條23B、滾輪組A 24、滾輪組B 25、滾輪組C 26、滾輪組D 27、滾輪組E 28、滾輪組F 29、滾輪組G 30、工件31、夾具32、機床33、連接桿34。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 施例對本發明專利作進一步地描述。實施例
參見圖I、圖2和圖3,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由支架I、預定位組件、固定滑臺組件和移動滑臺組件四部分組成。見圖9,支架I為具有四條支腳的長條桌狀,采用方鋼和鋼板焊接而成,支架I的四立柱支腳通過地腳螺栓固定于地面上。支架I的中部設有集油盤,支腳底部一側連接著連接桿34的一端,連接桿34的另一端與連接著機床33,以防止支架I與機床33之間相對位置移動,確保機床33上的夾具32的準確位置。預定位組件的兩件托架20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在支架I頂面長度方向一側的邊緣,參見圖8,每件托架20的外側邊向外水平延伸,外側邊上設有直立的導向支柱21。兩件導向支柱21的頂部之間設有一根長導向條23A,兩件導向支柱21的頂部之間通過直立的導向條安裝塊22設有一根短導向條23B,長導向條23A和短導向條23B平行。短導向條23B的高度高于長導向條23A的高度,其目的是用來放置下落的工件,使放置后的工件與支架I的頂面形成初始傾斜角度。長導向條23A和短導向條23B均采用尼龍材料。固定滑臺組件設于支架I的頂面上,移動滑臺組件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參見圖4和圖5,固定滑臺組件包括底座2,與支架I長度方向一側對應的底座2上部為斜面。底座2的斜面通過焊接定成特的角度,其目的是與機床內的夾具32角度保持—致。斜面下部設有滑動支撐塊4。滑動支撐塊4為L形鋼,其頂面為滑道。導向滑動支撐塊4的滑道其目的是用于支撐移動滑臺組件的滑動。滑動支撐塊4上方的斜面上設有安裝塊3,且安裝塊3平行于滑動支撐塊4。安裝塊3的橫截面呈倒T形,其頂部設有條狀的滾輪安裝塊7,且頂部左端設有擋塊5。擋塊5的作用是防止放置在固定滑臺組件上的工件從其左端滑落。滾輪安裝塊7長度方向的兩側面分別排列著滾輪組C26。與滑動支撐塊4相鄰的安裝塊3的一側面上分別均布設有兩根以上的連接鋼管8。兩根以上的連接鋼管8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滑動支撐塊4上方的外部,且兩根以上的連接鋼管8的外伸端分別連接著滾輪安裝軌I 9。滾輪安裝軌I 9的頂平面設有滾輪組D27。滾輪安裝塊7長度方向的兩側面的滾輪組C26軸心線共面,且垂直于滾輪安裝軌9頂平面的滾輪組D27的軸心線。滾輪組D27其功能是用于支撐工件的側面,滾輪組C26其功能是用于支撐工件的底面,滾輪組D27和滾輪組C26與工件各面的接觸均為滾動接觸。安裝塊3的另一側面上固定連接著滾輪安裝板I 6的一側板面。滾輪安裝板I 6的橫截面為L形,滾輪安裝板I 6的另一側板面垂直于安裝塊3。滾輪安裝板I 6另一側板面的內側面上部設有滾輪組B25,另一側板面的端部設有滾輪組A24。滾輪組B25軸心線垂直于滾輪組A24軸心線。參見圖6和圖7,移動滑臺組件包括導向軌10,導向軌10由兩個橫截面為L形的鋼條連接而成,導向軌10—側邊的端部分別均布連接著兩塊掛臂11,兩塊掛臂11的下部連接著滾輪安軌II 12,且滾輪安軌II 12平行于導向軌10。滾輪安裝軌II 12的底部分別均布設有滾輪組F29。滾輪安裝軌II 12的底部還分別連接板I 13的一端與連接板II 14的一端,連接板I 13的另一端連接著連接條18的上端面,連接條18的下端面連接著連接板Ill15,連接板III 15的外側連接著滾輪安裝板III 17。滾輪安裝板III17的外側面上部均布設有滾輪組G30,外側面中部還設有手柄19。連接板III 15的內側頂部設有滾輪安裝板II 16,滾輪安裝板II 16為直立板,滾輪安裝板II 16的頂端均布設有滾輪組E28。連接板II 14的另一端連接著滾輪安裝板II 16的中部。滾輪組F29軸心線平行于滾輪組E28軸心線。滾輪組F29軸心線垂直于滾輪組G30軸心線。滾輪組F29其功能是用于支撐工件的底面,滾輪組G30其功能是用于支撐工件的側面。滾輪組F29和滾輪組G30與工件各面的接觸均為滾動接觸;
移動滑臺組件相對固定滑臺組件形成兩種位置狀態第一種為移動滑臺組件退回狀態,即移動滑臺組件完全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第二種為移動滑臺組件懸伸狀態,即移動滑臺組件長度方向的前3/5部分懸伸出固定滑臺組件的右方,其余部分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滾輪組E28和導向軌10其功能是用于移動滑臺組件自身導向的移動,滾輪組E28的滾輪與固定滑臺組件的滑動支撐塊4的滑道滾動接觸,導向軌10在固定滑臺組件的滾輪 組B25與滾輪組A24上滑動,形成移動滑臺組相對固定滑臺組件懸伸狀態或退回狀態。移動滑臺組可攜工件移動伸向機床33內部與夾具32進行對接,移動滑臺組的移動方向由操作者通過手柄19控制。參見圖9,工作時,首先將工件31吊運垂落在預定位組件的長導向條23A和短導向條23B上,以使工件與支架I的頂面形成一個位置角度,再將工件緩慢逐漸靠在固定滑臺組件上使工件的底面與滾輪組C26接觸,與工件底面垂直的一側面與滾輪組D 27接觸。此時移動滑臺組件處在退回狀態,擋塊5的右側位置,然后將工件31從固定滑臺組件上滑動至移動滑臺組件上,使工件的底面與滾輪組F29接觸,與工件底面垂直的一側面與滾輪組G30接觸。打開機床33的操作門,通過手柄19將載有工件的移動滑臺組件送至機床33內部與夾具32對接,此時移動滑臺組件上的工件與機床內的夾具保持相同的角度位置,最后將工件31推入夾具32內,撤出移動滑臺組件,關閉機床33的操作門,完成上料。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包括支架(I)和預定位組件,支架(I)為具有四條支腳的長條桌狀;預定位組件的兩件托架(20)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在支架(I)頂面長度方向一側的邊緣,每件托架(20)的外側邊向外水平延伸,所述外側邊上設有直立的導向支柱(21);兩件導向支柱(21)的頂部之間設有一根長導向條(23A),兩件導向支柱(21)的頂部之間通過直立的導向條安裝塊(22)設有一根短導向條(23B),長導向條(23A)和短導向條(23B)平行,且短導向條(23B)的高度高于長導向條(23A)的高度,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滑臺組件和移動滑臺組件; 所述固定滑臺組件設于支架(I)的頂面上,移動滑臺組件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所述固定滑臺組件包括底座(2),與支架(I)長度方向一側對應的底座(2)上部為斜面;所述斜面下部設有滑動支撐塊(4);所述滑動支撐塊(4)是橫截面為L形的鋼條,其頂面為滑道;滑動支撐塊(4)上方的底座(2)的斜面上設有安裝塊(3),且安裝塊(3)平行于滑動支撐塊(4);所述安裝塊(3)的橫截面呈倒T形,其頂部設有條狀的滾輪安裝塊(7),滾輪 安裝塊(7)的頂部左端設有擋塊(5);所述滾輪安裝塊(7)長度方向的兩側面分別排列著滾輪組C (26);安裝塊(3)與滑動支撐塊(4)相鄰的一側面上分別均布設有兩根以上的連接鋼管(8);兩根以上的連接鋼管(8)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滑動支撐塊(4)上方的外部,且兩根以上的連接鋼管(8)的外伸端分別連接著滾輪安裝軌I (9);所述滾輪安裝軌I (9)的頂平面設有滾輪組D (27);安裝塊(3)的另一側面上固定連接著滾輪安裝板I (6)的一側板面;所述滾輪安裝板I (6)的橫截面為L形,滾輪安裝板I (6)的另一側板面垂直于安裝塊(3);滾輪安裝板I (6)另一側板面的內側面上部設有滾輪組B (25),所述另一側板面的端部設有滾輪組A (24); 所述移動滑臺組件包括導向軌(10),所述導向軌(10)由兩個橫截面為L形的鋼條連接而成,導向軌(10 )—側邊的端部分別均布連接著兩塊掛臂(11 ),兩塊掛臂(11)的下部連接著滾輪安裝軌II (12),且滾輪安裝軌II (12)平行于導向軌(10);所述滾輪安裝軌II (12)的底部分別均布設有滾輪組F (29);滾輪安裝軌II (12)的底部還分別連接板I (13)的一端與連接板II (14)的一端,連接板I (13)的另一端連接著連接條(18)的上端面,連接條(18)的下端面連接著連接板111(15),連接板111(15)的外側連接著滾輪安裝板III(17);所述滾輪安裝板111(17)的外側面上部均布設有滾輪組G (30),所述外側面中部還設有手柄(19);連接板III(15)的頂部設有滾輪安裝板II (16),滾輪安裝板II (16)為直立板,滾輪安裝板II(16)的一側面與連接板III(15)的內側面平齊,滾輪安裝板II (16)的另一側面緊貼著連接條(18)的一側面,滾輪安裝板II (16)的頂端均布設有滾輪組E (28);連接板II (14)的另一端連接著滾輪安裝板II (16)的中部;所述導向軌(10)的兩內側面分別和固定滑臺組件上的滾輪組B (25)、滾輪組A (24)配合接觸;所述滾輪組E (28)的滾輪與固定滑臺組件的滑動支撐塊(4)的滑道接觸; 移動滑臺組件相對固定滑臺組件形成兩種位置狀態第一種為移動滑臺組件退回狀態,即移動滑臺組件完全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第二種為移動滑臺組件懸伸狀態,即移動滑臺組件長度方向的前3/5部分懸伸出固定滑臺組件的右方,其余部分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安裝塊(7 )長度方向的兩側面的滾輪組C (26 )軸心線共面,且垂直于所述滾輪安裝軌(9)頂平面的滾輪組D (27)的軸心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安裝板I (6)另一側板面的內側面上部的滾輪組B (25)軸心線垂直于滾輪安裝板I(6)另一側板面的端部的滾輪組A (24)軸心線。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安裝軌II (12)底部的滾輪組F (29)軸心線平行于滾輪安裝板II (16)的頂端的滾輪組E (28)軸心線。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安裝軌II (12)底部的滾輪組F (29)軸心線垂直于所述滾輪安裝板111(17)的外側面上部的滾輪組G (30)軸心線。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位組件的長導向條(23A)和短導向條(23B)為尼龍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加工缸蓋的帶角度輔助上料裝置,由支架、預定位組件、固定滑臺組件及移動滑臺組件四個部分組成。支架為具有四條支腳的長條桌狀,預定位組件固定在支架頂面長度方向一側的邊緣。固定滑臺組件設于支架的頂面上,固定滑臺組件的底座的上部為斜面,且沿斜面方向分別排列著幾組滾輪組。移動滑臺組件掛設在固定滑臺組件上。移動滑臺組件相對固定滑臺組件可形成退回狀態與伸出狀態。本發明可預先使加工件的定位面與機床帶角度夾具的定位面方向形成一致的角度,然后通過移動滑臺組件將加工件沿水平方向平穩輸送至機床帶角度夾具上,避免了工件垂直下落與定位面找正時可能造成的磕碰。同時減少了工人的吊裝距離,簡化并規范了工人的動作,降低了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B23Q7/00GK102896548SQ20121042850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日
發明者黃浩, 曹金貴, 趙賀金, 段昌凱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