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數控機床的領域,尤其是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的發展,機加工行業中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數控機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數控機床根據其夾具和刀具位置的不同,可分為臥式數控機床和立式數控機床。臥式數控機床就是指主軸中心與車床床身平行放置,其主軸、尾座等部件相對床身的布局形式與普通車床基本一致,而刀架和導軌的布局形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因為刀架和導軌 的布局形式將直接影響數控車床的使用性能及機床的結構和外觀所致。數控車床床身導軌與水平面的相對位置,可分為三種布局形式,分別為平床身和斜床身以及立床身。水平床身的工藝性好,便于導軌面的加工。水平床身配上水平放置的刀架可提高刀架的運動精度,一般可用于大型數控車床或小型精密數控車床的布局。但是水平床身由于下部空間小,故排屑困難。從結構尺寸上看,刀架水平放置使得滑板橫向尺寸較長,從而加大了機床寬度方向的結構尺寸。斜床身其導軌傾斜的角度分別為30°、45°、75°、90°、若傾斜角度小,排屑不便;若傾斜角度大,導軌的導向性差,受力情況差,導軌傾斜角度的大小還會直接影響機床外形尺寸高度與寬度的比例。立式數控機床主要是主軸垂直布置,并有一個很大的圓形工作臺,供裝卡工件之用,工作臺臺面在水平面內,工件的安裝調整比較方便,而且安全,工作臺由導軌支撐,剛性好,因而能長期地保持機床精度。基于上述幾種機床,由于各自存在缺陷,立式數控機床為最常用到的機床,由于目前使用的立式數控機床均為單立柱數控機床,其加工效率低、加工工件精度低、成本高,浪費大量的勞動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其工作效率高并且方便實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包括機床基座和設置在機床基座上的工作臺裝置,所述的機床基座兩側分別固定有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梁,所述的左立柱側邊安裝有控制柜,左立柱和右立柱的表面上分別設置有左導軌和右導軌,左、右導軌上滑動連接有橫梁,橫梁通過控制柜控制,所述的橫梁兩端分別設置有左控制器和右控制器,橫梁上開設有凹槽,凹槽內依次設置有左杠桿和右杠桿,左、右杠桿上分別滑動連接有左刀架組件和右刀架組件,所述的左刀架組件和右刀架組件分別通過左控制器和右控制器控制,左、右控制器與控制柜相連接。所述的左刀架組件包括與左杠桿滑動配合的左刀架座、安裝在左刀架座內的左驅動裝置和安裝在左刀架座上通過左驅動裝置驅動的左滑塊以及安裝左滑塊端部的左刀具,所述的左刀具通過左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的右刀架組件包括與右杠桿滑動配合的右刀架座、安裝在右刀架座內的右驅動裝置和安裝在右刀架座上通過右驅動裝置驅動的右滑塊以及安裝右滑塊端部的右刀具,所述的右刀具通過右驅動裝置驅動。為了能夠方便工件放在工作臺上加工時,無需轉動工件就能夠進行對工件各個位置進行加工,所述的工作臺裝置包括固定在機床基座上的底座和轉盤,轉盤與底座之間轉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采用左刀架組和右刀架組的結合,能夠有效地提高機床對工件的加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勞動力;采用旋轉式的工作臺,能夠更加方便操作,減少工作量,避免了在轉動工件時造成安全隱患。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機床基座,21.底座,22.轉盤,3.左立柱,4.右立柱,5.頂梁,6.左導軌,7.右導軌,8.橫梁,81.凹槽,9.左控制器,10.右控制器,11.左杠桿,12.右杠桿,13-1.左刀架座,13-2.左驅動裝置,13-3.左滑塊,13-4.左刀具,14-1.右刀架座,14-2.右驅動裝置,14-3.右滑塊,14-4.右刀具,15.控制柜。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圖I所示的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包括機床基座I,在機床基座I上安裝的底座21,底座21上設置轉盤22,轉盤22與底座21之間轉動連接,在機床基座I兩側分別固定有左立柱3和右立柱4,左立柱3和右立柱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梁5,在左立柱3側邊安裝有控制柜15,左立柱3和右立柱4的表面上分別設置有左導軌6和右導軌7,左、右導軌6、7上滑動連接有橫梁8,橫梁8通過控制柜15控制,在橫梁8兩端分別設置有左控制器9和右控制器10,橫梁8上開設有凹槽81,凹槽81內依次設置有左杠桿11和右杠桿12,左、右杠桿11、12上分別滑動連接有左刀架組件和右刀架組件,左刀架組件包括與左杠桿11滑動配合的左刀架座13-1、安裝在左刀架座13-1內的左驅動裝置13-2和安裝在左刀架座13-1上通過左驅動裝置13-2驅動的左滑塊13-3以及安裝左滑塊13-3端部的左刀具13_4,左刀具13-4通過左驅動裝置13-2驅動,左驅動裝置13-2通過左控制器9控制,右刀架組件包括與右杠桿12滑動配合的右刀架座14-1、安裝在右刀架座14-1內的右驅動裝置14-2和安裝在右刀架座14-1上通過右驅動裝置14-2驅動的右滑塊14-3以及安裝右滑塊14_3端部的右刀具14-4,右刀具14-4通過右驅動裝置14-2驅動,右驅動裝置14_2通過右控制器10控制,左、右控制器9、10與控制柜15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可以同時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工件放置在工作臺上的轉盤22上,啟動控制柜15,控制柜15控制橫梁8在左、右導軌6、7上滑動,滑動至合適位置后停止滑動,此時控制柜15控制左、右控制器9、10,利用左、右控制器9、10控制左、右刀架組件在左、右杠桿11、12上滑動,滑動至合適位置后,左、右刀架組件內的左、右驅動裝置13-2、14-2驅動左、右滑塊13-3、14-3在左、右刀架座13_1、14_1上縱向移動,同時帶動左、右刀具13-4、14-4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 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其特征是包括機床基座(I)和設置在機床基座(I)上的工作臺裝置,所述的機床基座(I)兩側分別固定有左立柱(3)和右立柱(4),左立柱(3)和右立柱(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梁(5),所述的左立柱(3)側邊安裝有控制柜(15),左立柱(3)和右立柱(4)的表面上分別設置有左導軌(6)和右導軌(7),左、右導軌(6、7)上滑動連接有橫梁(8),橫梁(8)通過控制柜(15)控制,所述的橫梁(8)兩端分別設置有左控制器(9)和右控制器(10),橫梁(8)上開設有凹槽(81),凹槽(81)內依次設置有左杠桿(11)和右杠桿(12),左、右杠桿(11、12)上分別滑動連接有左刀架組件和右刀架組件,所述的左刀架組件和右刀架組件分別通過左控制器(9)和右控制器(10)控制,左、右控制器(9、10)與控制柜(15)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刀架組件包括與左杠桿(11)滑動配合的左刀架座(13-1)、安裝在左刀架座(13-1)內的左驅動裝置(13-2)和安裝在左刀架座(13-1)上通過左驅動裝置(13-2)驅動的左滑塊(13_3)以及安 裝左滑塊(13-3)端部的左刀具(13-4),所述的左刀具(13-4)通過左驅動裝置(13_2)驅動,所述的右刀架組件包括與右杠桿(12)滑動配合的右刀架座(14-1)、安裝在右刀架座(14-1)內的右驅動裝置(14-2)和安裝在右刀架座(14-1)上通過右驅動裝置(14-2)驅動的右滑塊(14-3)以及安裝右滑塊(14-3)端部的右刀具(14-4),所述的右刀具(14_4)通過右驅動裝置(14-2)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臺裝置包括固定在機床基座(I)上的底座(21)和轉盤(22),轉盤(22)與底座(21)之間轉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包括機床基座和設置在機床基座上的工作臺裝置,左立柱和右立柱的表面上分別設置有左導軌和右導軌,左、右導軌上滑動連接有橫梁,橫梁通過控制柜控制,橫梁上開設有凹槽,凹槽內依次設置有左杠桿和右杠桿,左、右杠桿上分別滑動連接有左刀架組件和右刀架組件,左刀架組件和右刀架組件分別通過左控制器和右控制器控制,左、右控制器與控制柜相連接。所述的一種雙柱立式數控機床,采用左刀架組和右刀架組的結合,能夠有效地提高機床對工件的加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勞動力;采用旋轉式的工作臺,能夠更加方便操作,減少工作量,避免了在轉動工件時造成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B23Q1/01GK202491076SQ201220112929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3日
發明者李棟, 蔡親泉 申請人:李棟, 蔡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