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窄帶鋼軋制過程中的強化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卻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窄帶鋼軋制過程中的強化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窄帶鋼軋制過程中,對鋼帶的終軋溫度都是通過調整軋制速度來控制的,這樣在軋制終軋溫度要求較低的鋼種時,生產效率就會降低,而且終軋溫度的差距較大。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傳統采用的通過調整軋制速度來控制終軋溫度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 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窄帶鋼軋制過程中的強化冷卻裝置,該裝置通過在連軋機組中間增加強制冷卻系統對軋件進行軋前冷卻,可以在保持終軋溫度的前提下提高軋制效率,減小終軋溫度的溫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窄帶鋼軋制過程中的強化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設置在成品機架前3架、4架和5架之間的I號冷卻水頭和設置在成品機架前5架和6架之間的2號冷卻水頭,I號冷卻水頭通過I號氣動閥與水泵連接;2號冷卻水頭通過2號氣動閥與水泵連接;在水泵前設有總閥。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水泵的水壓在0. 3Mp以上,I號氣動閥和2號氣動閥的口徑不低于80_。I號氣動閥和2號氣動閥與接收軋機電流信號的控制系統連接,取軋機電流信號對兩個氣動閥門進行控制,保證鋼在頭部通過后才開水,減少頭部溫降。本實用新型在成品機架前3架、4架、5架和6架中間各設一個冷卻裝置,用單獨的水泵對其進行供水,要保證水壓在0. 3Mp以上,對兩個冷卻裝置各設一路水管,兩個水管各安裝一個氣動閥門口徑不低于80_。取終軋溫度的信號,對二個水頭的關閉進行智能控制,減少終軋溫度差。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的提聞乳制效率,在生廣常規優帶時,可以提聞20%的效率,減少溫差可以提高成品的品質,并能減少軋痕,降低輥耗。在生產2. 65*180mm的65Mn時,要保持960°C以下的終軋溫度,原來的成品機架的速度只能控制在7. 8m/s,利用本實用新型后,可以將成品機架速度提高到9. 5m/s。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窄帶鋼軋制過程中的強化冷卻裝置,見圖1,該裝置包括設置在成品機架前3架、4架和5架之間的I號冷卻水頭I和設置在成品機架前5架和6架之間的2號冷卻水頭2,I號冷卻水頭I通過I號氣動閥11與水泵3連接;2號冷卻水頭2通過2號氣動閥21與水泵3連接;在水泵3前設有總閥4。水泵3的水壓在0. 3Mp以上,I號氣動閥11和2號氣動閥21的口徑不低于80mm。I號氣動閥11和2號氣動閥21與接收軋機電流信號的控制系統連接,根據軋機電流信號對兩個氣動閥門進行控制,保證鋼在頭部通過后才開水,減少頭部溫降。用單獨的水泵對I號冷卻水頭I和2號冷卻水頭2進行供水,能夠有效的提高軋制效率,在生廣常規優帶時,可以提聞20%的效率,減少溫差可以提聞成品的品質,并能減少軋痕,降低輥耗。 在生產2. 65*180mm的65Mn時,可以將成品機架速度提高到9. 5m/s。
權利要求1.一種窄帶鋼軋制過程中的強化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設置在成品機架前3架、4架和5架之間的I號冷卻水頭(I)和設置在成品機架前5架和6架之間的2號冷卻水頭(2),I號冷卻水頭(I)通過I號氣動閥(11)與水泵(3)連接;2號冷卻水頭(2)通過2號氣動閥(21)與水泵(3 )連接;在水泵(3 )前設有總閥(4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窄帶鋼軋制過程中的強化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的水壓在0. 3Mp以上,I號氣動閥(11)和2號氣動閥(21)的口徑不低于80m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窄帶鋼軋制過程中的強化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1號氣動閥(11)和2號氣動閥(21)與接收軋機電流信號的控制系統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窄帶鋼軋制過程中的強化冷卻裝置,包括設置在成品機架前3架、4架和5架之間的1號冷卻水頭和設置在成品機架前5架和6架之間的2號冷卻水頭,1號冷卻水頭通過1號氣動閥與水泵連接;2號冷卻水頭通過2號氣動閥與水泵連接;在水泵前設有總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連軋機組中間增加強制冷卻系統對軋件進行軋前冷卻,可以在保持終軋溫度的前提下提高軋制效率,減小終軋溫度的溫差。
文檔編號B21B45/02GK202479230SQ20122012160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明者孫秀華 申請人: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