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91768閱讀:36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計與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
背景技術
在制造業生產線流程中,經常會需要對特定工件正反兩面進行工藝操作,需要特定的非標工裝夾具,既能精確定位安裝工件,而且還要能夠完成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的自動翻轉。目前,實現工件自動翻轉的方式有齒輪齒條、液壓缸和連桿機構組合等方式。齒輪齒條方式是通過齒輪齒條的嚙合把齒條的直線運動轉化為齒輪的旋轉運動,帶動工件的翻轉,這種方式結構復雜,由于每對齒哨合時有間隙,齒條往復運動時,會存在較大的誤差,使·得整個機構的精度不高。通過液壓缸和連桿機構組合的方式實現工件翻轉,其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安全性低,翻轉過程沒有固定的鉸支點,翻轉不平穩,翻轉過程亦會出現死點,通過慣性越過死點會產生較大的沖擊力,但是旋轉氣缸的旋轉范圍為180° ±5。,精度不聞。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避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克服其結構復雜、精度低,體積大、操作不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目的是通過可拆卸式的安裝托板和翻轉框組合,在旋轉氣缸帶動下使工件準確定位和完成180°翻轉。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氣缸安裝座、旋轉氣缸、聯軸器、動力軸軸承座墊塊、鎖緊螺母、動力軸軸承座、動力軸、彈性碰珠安裝座、安裝托板、從動軸軸承座、從動軸、從動軸軸承座墊塊、壓緊推頭、氣缸支架、壓緊氣缸、翻轉框、截止塊安裝座、截止塊、液壓緩沖器,所述旋轉氣缸和聯軸器分別位于L形氣缸安裝座的垂直支板兩側;氣缸安裝座固定在工作臺上位于動力軸軸承座的一側;聯軸器的一端通過氣缸安裝座上的連接孔與旋轉氣缸的輸出軸連接,聯軸器的另一端與穿過動力軸軸承座的動力軸連接;動力軸的另一端和翻轉框一端的軸安裝孔過盈配合,翻轉框位于動力軸軸承座與從動軸軸承座之間,動力軸軸承座與從動軸軸承座通過軸承座墊塊分別固定在工作臺上;所述翻轉框為長方形,框體兩端設有軸安裝孔,兩端軸安裝孔位于翻轉框中軸線靠近工件安裝托板一側;安裝托板固定在翻轉框內側,安裝托板相對的翻轉框內另一側的中間部位安裝有兩個氣缸支架,壓緊氣缸通過氣缸支架固定在翻轉框上,壓緊推頭與壓緊氣缸活塞桿連接;彈性碰珠安裝座固定在安裝托板上;所述截止塊安裝座和截止塊、液壓緩沖器各為二個;截止塊安裝座呈T字形,二個截止塊安裝座同軸固定在工作臺上兩側位于翻轉框體的下方;截止塊安裝座上一端安裝截止塊,另一端固定液壓緩沖器。所述動力軸為臺階軸,中間部分穿過動力軸軸承座的軸承,軸肩與軸承內圈頂緊,通過鎖緊螺母鎖緊定位。所述從動軸為臺階軸,中心軸向設有臺階孔與徑向圓孔相通,臺階孔的前段設有螺紋與通氣堵頭連接;從動軸的一端和翻轉框的軸安裝孔配合,另一端穿過從動軸軸承座的軸承,軸肩與軸承內圈頂緊,外圈通過卡簧固定。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通過旋轉氣缸、聯軸器、動力軸相互連接帶動翻轉框轉動,調節兩個截止塊的高度保證翻轉精度;通過定位安裝銷實現工件的粗定位,通過彈性碰珠與壓緊氣缸實現工件的完全定位,保證加工過程中工件位置的一致性,定位方式簡單可靠,調節彈性碰珠安裝座的位置可實現不同工件的加工,使用范圍廣;提高了整個工作過程的準確性以及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通過可拆卸式的安裝托盤和翻轉框組合,結構簡單;在旋轉氣缸帶動下使工件準確定位和完成180°翻轉。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第二工位示意圖。圖3為旋轉氣缸安裝座的示意圖。圖4為聯軸器的示意圖。圖5為動力軸的示意圖。圖6為從動軸的示意圖。圖7為從動軸的剖視圖。圖8為截止塊安裝座的示意圖。圖9為截止塊的局部剖視圖。


圖10為氣缸支架的示意圖。
圖11為工件安裝托板的示意圖。
圖12為翻轉框的示意圖。
圖13為工件安裝定位銷的示意圖。
圖14為壓緊推頭的示意圖。
圖15為彈性碰珠安裝座的示意圖。
圖16為彈性碰珠安裝座的局部剖視圖。
圖17為彈性碰珠示意圖。圖中I.截止塊安裝座2.截止塊3.液壓緩沖器4.動力軸軸承座墊塊5.氣缸安裝座6.旋轉氣缸7.聯軸器8.鎖緊螺母9.動力軸軸承座10.軸承11.動力軸12.彈性碰珠安裝座13.工件14.安裝托板15.從動軸軸承座16.從動軸17.從動軸軸承座墊塊18.翻轉框19.壓緊推頭20.氣缸支架21.壓緊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0032]本實施例是一種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通過可拆卸式的安裝托板和翻轉框組合精確定位安裝工件,在旋轉氣缸帶動下完成工件在180°的自動翻轉。參閱圖I
圖17,本發明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由二個截止塊安裝座I、二個截止塊2、二個液壓緩沖器3、動力軸軸承座墊塊4、氣缸安裝座5、旋轉氣缸6、聯軸器
7、鎖緊螺母8、動力軸軸承座9、軸承10、動力軸11、彈性碰珠安裝座12、安裝托板14、從動軸軸承座15、從動軸16、從動軸軸承座墊塊17、翻轉框18、壓緊推頭19、氣缸支架20、壓緊氣缸21組成。旋轉氣缸6和聯軸器7分別設置在位于L形氣缸安裝座5的垂直支板的兩側;氣缸安裝座5底板上設置有兩個通孔,通過螺釘固定在工作臺上位于動力軸軸承座9的一側;聯軸器7的一端通過氣缸安裝座5上的連接孔與旋轉氣缸6的輸出軸連接,聯軸器7的另一端與芽過動力軸軸承座9的動力軸11連接;動力軸11的另一端和翻轉框18 — 端的軸安裝孔過盈配合,翻轉框18位于動力軸軸承座9與從動軸軸承座15之間,動力軸軸承座9與從動軸軸承座15通過動力軸軸承座墊塊4和從動軸軸承座墊塊17分別固定在工作臺上。如圖5所示,動力軸11為圓柱臺階軸,中間部分穿過動力軸軸承座9的軸承10,軸肩與軸承10內圈頂緊,通過鎖緊螺母8鎖緊定位。動力軸11較細的一段表面有一鍵槽,通過平鍵與聯軸器7 —端固定連接;動力軸11較粗的一端和翻轉框18 —端的軸安裝孔過盈配合,翻轉框18 —端的軸安裝孔徑向設置有螺紋孔,通過緊定螺釘將動力軸11壓緊。如圖6、圖7所示,從動軸16為中空的臺階軸,較細的一段沿軸線設置臺階孔,臺階孔的前部分為螺紋孔,用于安裝通氣堵頭;從動軸16較粗的一段徑向開有圓孔與臺階孔相通,給壓緊氣缸21通氣。從動軸16的一端和翻轉框18的軸安裝孔配合,另一端穿過從動軸軸承座15的軸承,軸肩與軸承10內圈頂緊,外圈通過卡簧固定。翻轉框18的軸安裝孔徑向上設有螺紋孔,通過緊定螺釘將從動軸16壓緊。截止塊安裝座I為T字形,兩個截止塊安裝座I同軸固定在工作臺上兩側位于翻轉框18體的下方;截止塊安裝座I上一端安裝截止塊2,另一端固定液壓緩沖器3,如圖8所示。通過調整兩個截止塊2的高度保證翻轉框18的翻轉角度為180°。翻轉框18為長方形,框體兩端設有軸安裝孔,兩端軸安裝孔位于翻轉框18中軸線靠近工件安裝托板14 一側;安裝托板14固定在翻轉框18內一側,安裝托板14相對的翻轉框18內另一側的中間部位安裝有二個氣缸支架20,壓緊氣缸21通過兩個氣缸支架20固定在翻轉框18上,壓緊推頭19與壓緊氣缸21活塞桿連接;彈性碰珠安裝座12固定在安裝托板14上;如
圖11所示,工件安裝托板14為工字形板件,中間部分有兩個銷孔用于安裝工件安裝定位銷。工件安裝定位銷為階梯形方便工件13的拆卸,較粗的一端與工件安裝托板14固定連接,較細的一端用于安裝工件。彈性碰珠安裝座12根據工件的不同長度固定在工件安裝托板14上。彈性碰珠的結構如
圖17所示,其中間的一段較粗兩端較細小,較細較短的一端上套有彈簧,將彈性碰珠固定在彈性碰珠安裝座12上,通過壓縮彈簧使彈性碰珠較細較長的一端壓緊工件。由于工件13上的銷孔的孔徑比工件安裝定位銷較細端的直徑小,工件與工件安裝定位銷有間隙,通過彈性碰珠消隙,與壓緊氣缸壓緊一起使工件完全定位。工作過程中工件13通過工件安裝定位銷,彈性碰珠和壓緊推頭19固定在工件安裝托板14上。一個工作循環中,旋轉氣缸6通過聯軸器7帶動動力軸11旋轉,動力軸11與翻轉框18過盈配合,從而帶動翻轉框旋轉,接近截止塊2時通過液壓緩沖器3緩沖,碰到截止塊2時停止旋轉。旋轉氣缸6反向旋轉通過聯軸器7帶動動力軸11反向旋轉,動力軸11與翻轉框18配合,帶動翻轉框18反向旋轉,接近截止塊2時通過液壓緩沖器3緩沖,碰到截止塊2時停止旋轉,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經測試,采用本實用新型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使工件重復安裝定位精度為±0. 01mm,翻轉精度為±0.3'。·
權利要求1.一種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缸安裝座、旋轉氣缸、聯軸器、動力軸軸承座墊塊、鎖緊螺母、動力軸軸承座、動力軸、彈性碰珠安裝座、安裝托板、從動軸軸承座、從動軸、從動軸軸承座墊塊、壓緊推頭、氣缸支架、壓緊氣缸、翻轉框、截止塊安裝座、截止塊、液壓緩沖器, 所述旋轉氣缸和聯軸器分別位于L形氣缸安裝座的垂直支板兩側;氣缸安裝座固定在工作臺上位于動力軸軸承座的一側;聯軸器的一端通過氣缸安裝座上的連接孔與旋轉氣缸的輸出軸連接,聯軸器的另一端與穿過動力軸軸承座的動力軸連接;動力軸的另一端和翻轉框一端的軸安裝孔過盈配合,翻轉框位于動力軸軸承座與從動軸軸承座之間,動力軸軸承座與從動軸軸承座通過軸承座墊塊分別固定在工作臺上; 所述翻轉框為長方形,框體兩端設有軸安裝孔,兩端軸安裝孔位于翻轉框中軸線靠近工件安裝托板一側;安裝托板固定在翻轉框內側,安裝托板相對的翻轉框內另一側的中間部位安裝有兩個氣缸支架,壓緊氣缸通過氣缸支架固定在翻轉框上,壓緊推頭與壓緊氣缸活塞桿連接;彈性碰珠安裝座固定在安裝托板上;所述截止塊安裝座和截止塊、液壓緩沖器各為二個;截止塊安裝座呈T字形,二個截止塊安裝座同軸固定在工作臺上兩側位于翻轉框體的下方;截止塊安裝座上一端安裝截止塊,另一端固定液壓緩沖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軸為臺階軸,中間部分穿過動力軸軸承座的軸承,軸肩與軸承內圈頂緊,通過鎖緊螺母鎖緊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軸為臺階軸,中心軸向設有臺階孔與徑向圓孔相通,臺階孔的前段設有螺紋與通氣堵頭連接;從動軸的一端和翻轉框的軸安裝孔配合,另一端穿過從動軸軸承座的軸承,軸肩與軸承內圈頂緊,外圈通過卡簧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工件定位的自動翻轉裝置,通過旋轉氣缸、聯軸器帶動動力軸旋轉,動力軸與翻轉框過盈配合,從而帶動翻轉框旋轉,調節兩個截止塊的高度保證其翻轉精度;通過定位安裝銷對工件進行初始定位,通過彈性碰珠與壓緊氣缸實現工件的完全定位,保證其加工過程中工件位置的一致性,定位方式簡單可靠、精度高;調節彈性碰珠安裝座的位置可實現對不同工件的加工,使用范圍廣、操作方便;提高了整個工作過程的準確性以及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通過可拆卸式的安裝托板和翻轉框組合,結構簡單;既能精確定位安裝工件,而且還能夠在旋轉氣缸帶動下使工件準確定位和完成工件在180°的自動翻轉。
文檔編號B23Q7/00GK202716111SQ20122040182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4日
發明者李樹軍, 楊凱, 楊小丹, 胡輝, 張培培, 秦現生, 譚小群 申請人:西北工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