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刃帶鏟鉆刀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鏟鉆刀片,尤其是涉及一種雙刃帶鏟鉆刀片,屬于一種五金
加工工具。
背景技術:
現有市場中通常采用舍棄式刀具鏟鉆來代替普通麻花鉆,該舍棄式刀具鏟鉆的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它一般分為刀桿和刀片,刀片鉆削時對孔壁的支撐長度是刀片的長度,而且只是單根刃帶進行支撐,所以鉆削時存在切削振動,切削時的平穩性差,尤其是在孔鉆穿的瞬間存在特別大的振動,這就大大縮短了刀片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切削時的平穩性好,使用壽命長的雙刃帶鏟鉆刀片。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雙刃帶鏟鉆刀片包括刀頭和刀體,所述刀頭固定在刀體上,所述刀體中設置有至少兩個連接孔,該連接孔為通孔狀結構,所述刀體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槽,所述雙刃帶鏟鉆刀片為一體式結構,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刀體的左側設置有左刃帶和左支撐凸條,所述左刃帶和刀體的正面齊平,所述左刃帶和左支撐凸條之間存在間距,所述刀體的右側設置有右刃帶和右支撐凸條,所述右刃帶和刀體的背面齊平,所述右刃帶和右支撐凸條之間存在間距。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刀頭為等腰三角形結構,該等腰三角形結構的刀頭的兩條腰上均設置有分屑槽。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刀頭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有一條正面斷屑槽和一條背面斷屑槽,該正面斷屑槽和背面斷屑槽均為傾斜狀結構。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左支撐凸條和刀體的背面齊平,所述右支撐凸條和刀體的正面齊平。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刀頭的頂部為鉆尖,該鉆尖上設置有修磨橫刃。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定位槽為矩形結構。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連接孔的數量為兩個,該連接孔為階梯孔結構。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連接孔的軸線與刀體垂直。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定位槽的數量為一個,該定位槽位于刀體的底部的中央位置。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等腰三角形結構的刀頭的頂角度數為90-150度。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在刀體的左側設置有左刃帶和左支撐凸條,在刀體的右側設置有右刃帶和右支撐凸條,刀片在使用時,通過左支撐凸條和右支撐凸條能夠對刀片起到穩定的支撐作用,確保切削時的平穩性,即使在孔鉆穿的瞬間也不會出現特別大的振動,從而大大延長了刀片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雙刃帶鏟鉆刀片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雙刃帶鏟鉆刀片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例。參見圖1至圖4,本實施例中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包括刀頭I和刀體2,刀頭I固定在刀體2上,該雙刃帶鏟鉆刀片為一體式結構。本實施例的刀體2中設置有兩個連接孔24,該連接孔24為通孔狀結構,連接孔24的軸線與刀體2垂直。本實用新型中連接孔24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通常至少為兩個,該連接孔24優選為階梯孔結構。本實施例中的刀體2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槽23,定位槽23的數量為一個,該定位槽23為矩形結構,且定位槽23位于刀體2的底部的中央位置。本實施例中的刀體2的左側設置有左刃帶21和左支撐凸條25,其中,左刃帶21和刀體2的正面齊平,左支撐凸條25和刀體2的背面齊平,左刃帶21和左支撐凸條25之間存在間距。本實施例中的刀體2的右側設置有右刃帶22和右支撐凸條26,其中,右刃帶22和刀體2的背面齊平,右支撐凸條26和刀體2的正面齊平,右刃帶22和右支撐凸條26之間存在間距。本實施例中的刀頭I為等腰三角形結構,刀頭I的頂部為鉆尖12,該鉆尖12上設置有修磨橫刃13。在等腰三角形結構的刀頭I的兩條腰上均設置有三根分屑槽14,本實用新型中分屑槽14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本實施例中的等腰三角形結構的刀頭I的頂角度數為120度,本實用新型中等腰三角形結構的刀頭I的頂角度數通常為90-150 度。本實施例中的刀頭I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有一條正面斷屑槽11和一條背面斷屑槽,該正面斷屑槽11和背面斷屑槽均為傾斜狀結構。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刀片的正面為X面,刀片的背面為y面,其實,從刀片的結構來講,刀片的正面和刀片的背面是相同的,即只要刀片旋轉108度后,刀片的正面和刀片的背面是互換了,本實用新型是為了描述方面,才定義為正面和背面的。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稱等可以不同,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凡依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者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雙刃帶鏟鉆刀片,包括刀頭和刀體,所述刀頭固定在刀體上,所述刀體中設置有至少兩個連接孔,該連接孔為通孔狀結構,所述刀體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槽,所述雙刃帶鏟鉆刀片為一體式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體的左側設置有左刃帶和左支撐凸條,所述左刃帶和刀體的正面齊平,所述左刃帶和左支撐凸條之間存在間距,所述刀體的右側設置有右刃帶和右支撐凸條,所述右刃帶和刀體的背面齊平,所述右刃帶和右支撐凸條之間存在間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為等腰三角形結構,該等腰三角形結構的刀頭的兩條腰上均設置有分屑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有一條正面斷屑槽和一條背面斷屑槽,該正面斷屑槽和背面斷屑槽均為傾斜狀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撐凸條和刀體的背面齊平,所述右支撐凸條和刀體的正面齊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的頂部為鉆尖,該鉆尖上設置有修磨橫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為矩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的數量為兩個,該連接孔為階梯孔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的軸線與刀體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數量為一個,該定位槽位于刀體的底部的中央位置。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刃帶鏟鉆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結構的刀頭的頂角度數為90-150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刃帶鏟鉆刀片。現有市場中通常采用舍棄式刀具鏟鉆來代替普通麻花鉆,該舍棄式刀具鏟鉆的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切削時的平穩性差。本實用新型包括刀頭和刀體,所述刀頭固定在刀體上,所述刀體中設置有至少兩個連接孔,該連接孔為通孔狀結構,所述刀體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槽,所述雙刃帶鏟鉆刀片為一體式結構,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刀體的左側設置有左刃帶和左支撐凸條,所述左刃帶和刀體的正面齊平,所述左刃帶和左支撐凸條之間存在間距,所述刀體的右側設置有右刃帶和右支撐凸條,所述右刃帶和刀體的背面齊平,所述右刃帶和右支撐凸條之間存在間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合理,切削時的平穩性好,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B23B51/00GK203003220SQ201220713998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朱冬偉 申請人:浙江欣興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