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冷雙刃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一種內冷雙刃鉆,一種內冷雙刃鉆,包括鉆柄、鉆桿及鉆頭,所述鉆頭包括錐部及圓桿部,所述鉆頭上開設有沿其軸向設置并貫穿整個鉆頭的直槽,所述直槽的橫截面為扇形,所述直槽的兩側分別與所述鉆頭的錐部、圓桿部相交處的二個棱邊為二道刃口;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鉆柄、鉆桿及鉆頭內部并且依次貫穿所述鉆柄、鉆桿及鉆頭的冷卻孔。本發明的內冷雙刃鉆,具有結構更加可靠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內冷雙刃鉆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涉及的一種內冷雙刃鉆。
【背景技術】
[0002]鉆頭是用以在實體材料上鉆削出通孔或盲孔,并能對已有的孔擴孔的刀具,常用的鉆頭主要結構組成包括錐面及圓桿,在圓桿上開設雙絞螺旋式的排屑槽,開槽后圓桿的剩余部分的前棱邊即為切削刃,切削刃與排屑槽均為雙絞螺旋式結構,通過切削刃對零件進行切削加工,碎屑從排屑槽內排出,同時對鉆頭的排屑槽噴射冷卻液以對鉆頭進行冷卻降溫。這種結構的鉆頭,其開設的排屑槽為螺旋式,即要排屑又要流通冷卻液,排屑槽的尺寸不能設計得過小,因此相對地鉆頭的最小直徑一般都非常小,在加工時時常發生鉆頭被折斷的意外,特別是小尺寸的鉆頭,發生折斷的幾率就更高,在這種情形下只能更換新的鉆頭才能進行加工,比較浪費時間。因此現有的鉆頭存在結構不可靠的缺點,既影響了操作人員的心情,也降低了加工效率。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內冷雙刃鉆,它具有結構更加可靠的優點。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內冷雙刃鉆,包括鉆柄、鉆桿及鉆頭,所述鉆頭包括錐部及圓桿部,所述鉆頭上開設有沿其軸向設置并貫穿整個鉆頭的直槽,所述直槽的橫截面為扇形,所述直槽的兩側分別與所述鉆頭的錐部、圓桿部相交處的二個棱邊為二道刃口 ;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鉆柄、鉆桿及鉆頭內部并且依次貫穿所述鉆柄、鉆桿及鉆頭的冷卻孔。
[0005]優選地,所述直槽的扇形圓心角為90°?180°。
[0006]優選地,所述直槽的扇形圓心角為120°。
[0007]優選地,所述冷卻孔包括單孔段與雙孔段,所述單孔段位于所述鉆柄內,所述雙孔段位于所述鉆頭內,所述雙孔段在鉆桿內交叉匯合并連通所述單孔段。
[0008]優選地,所述單孔段位于所述鉆柄端面部分設置有內螺紋。
[0009]優選地,所述鉆桿的直徑等于所述鉆頭圓桿部的直徑。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鉆頭,通過在所述鉆頭上開設直槽,直槽的橫截面為扇形,直槽的兩側分別與所述鉆頭的錐部、圓桿部相交,相交的二個棱邊即構成鉆頭的二道刃口,直槽作為排屑槽,因此本發明的鉆頭最小徑向尺寸等于鉆頭圓桿部的半徑,而最大徑向尺寸等于圓桿部的直徑,相較于普通螺旋式鉆頭具備尺寸厚實的優勢,不容易折斷,結構上更加可靠,不需要頻繁因鉆頭折斷而需要進行更換,節省額外的時間可以用于有效作業;本發明相比于現有螺旋式鉆頭,因作為排屑槽的直槽位于鉆頭的一側,直接采用直槽作為冷卻通道時不能對整個鉆頭進行冷卻,會造成冷卻不均的缺點,增加了鉆頭內部的冷熱應力,因此通過在鉆頭內部開設冷卻孔以對鉆頭進行冷卻,避免了因提升鉆頭結構可靠性而帶來的冷卻缺陷。因此本發明的內冷雙刃鉆不僅具備現有螺旋式鉆頭的全部優點,還通過可靠的結構設計使其具備較高的抗折斷能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0012]圖中:
10、鉆柄20、鉆桿30、鉆頭
31、錐部32、圓桿部33、直槽
34、刃口40、冷卻孔41、單孔段
42、雙孔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0014]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是一種一種內冷雙刃鉆,包括鉆柄10、鉆桿20及鉆頭30,所述鉆頭30包括錐部31及圓桿部32,所述鉆頭30上開設有沿其軸向設置并貫穿整個鉆頭30的直槽33,所述直槽33的橫截面為扇形,所述直槽33的兩側分別與所述鉆頭30的錐部31、圓桿部32相交處的二個棱邊為二道刃口 34 ;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鉆柄10、鉆桿20及鉆頭30內部并且依次貫穿所述鉆柄10、鉆桿20及鉆頭30的冷卻孔40。本發明的鉆頭30,通過在所述鉆頭30上開設直槽33,直槽33的橫截面為扇形,直槽33的兩側分別與所述鉆頭30的錐部31、圓桿部32相交,相交的二個棱邊即構成鉆頭30的二道刃口 34,直槽33作為排屑槽,因此本發明的鉆`頭30最小徑向尺寸等于鉆頭30圓桿部32的半徑,而最大徑向尺寸等于圓桿部32的直徑,相較于普通螺旋式鉆頭具備尺寸厚實的優勢,不容易折斷,結構上更加可靠,不需要頻繁因鉆頭折斷而需要進行更換,節省額外的時間可以用于有效作業;本發明相比于現有螺旋式鉆頭,因作為排屑槽的直槽33位于鉆頭的一側,直接采用直槽33作為冷卻通道時不能對整個鉆頭30進行冷卻,會造成冷卻不均的缺點,增加了鉆頭30內部的冷熱應力,因此通過在鉆頭30內部開設冷卻孔40以對鉆頭30進行冷卻,避免了因提升鉆頭結構可靠性而帶來的冷卻缺陷。因此本發明的內冷雙刃鉆不僅具備現有螺旋式鉆頭的全部優點,還通過可靠的結構設計使其具備較高的抗折斷能力。
[0015]為了提高切削速度,所述直槽33的扇形圓心角為90°~180°,使二個刃口 34之間的距離確定在一個合理的數值,即可以提高切削效率,同時也能保證鉆頭結構可靠性處于合理的程度,同時兼顧二者,最為優選地,所述直槽33的扇形圓心角為120°,可以使鉆頭結構在同時要求切削速度和結構可靠下達到比較平衡的效果。
[0016]因二個刃口 34在切削時產生的熱量最高,冷卻也是最為優先的要求,因此所述冷卻孔40包括單孔段41與雙孔段42,所述單孔段41位于所述鉆柄10內,所述雙孔段42位于所述鉆頭30內,所述雙孔段42在鉆桿20內交叉匯合并連通所述單孔段41,雙孔段42中的雙孔分別位于靠近二個刃口 34的位置,向單孔段41注入冷卻液后可以直達刃口 34位置進行冷卻,以提高冷卻效果。當鉆頭不使用而閑置時,冷卻孔40可以會被意外進入的雜質堵塞,因此所述單孔段41位于所述鉆柄10端面部分設置有內螺紋,可以在閑置時在冷卻孔40端面上安裝螺釘以封閉冷卻孔40,保持其暢通。[0017]此外,為了進一步地提高鉆頭結構可靠性,所述鉆桿20的直徑等于所述鉆頭30圓桿部32的直徑,使鉆桿20向鉆頭30傳遞扭矩時,鉆頭30受力更平穩,不會因意外受力而受到損傷。
[0018]本發明的內冷雙刃鉆,具有結構更加可靠的優點。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內冷雙刃鉆,包括鉆柄(10)、鉆桿(20)及鉆頭(30),所述鉆頭(30)包括錐部(31)及圓桿部(32),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頭(30)上開設有沿其軸向設置并貫穿整個鉆頭(30)的直槽(33),所述直槽(33)的橫截面為扇形,所述直槽(33)的兩側分別與所述鉆頭(30)的錐部(31)、圓桿部(32)相交處的二個棱邊為二道刃口(34);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鉆柄(10)、鉆桿(20)及鉆頭(30)內部并且依次貫穿所述鉆柄(10)、鉆桿(20)及鉆頭(30)的冷卻孔(4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冷雙刃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33)的扇形圓心角為90。?18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冷雙刃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33)的扇形圓心角為1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冷雙刃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孔(40)包括單孔段(41)與雙孔段(42),所述單孔段(41)位于所述鉆柄(10)內,所述雙孔段(42)位于所述鉆頭(30)內,所述雙孔段(42 )在鉆桿(20 )內交叉匯合并連通所述單孔段(4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冷雙刃鉆,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孔段(41)位于所述鉆柄(10)端面部分設置有內螺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冷雙刃鉆,其特征在于,所述鉆桿(20)的直徑等于所述鉆頭(30)圓桿部(32)的直徑。
【文檔編號】B23B51/06GK103551632SQ201310508913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4日
【發明者】朱勝雷 申請人:無錫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