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絲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滾絲輪,包括滾絲輪本體(1)和中心孔(2),所述中心孔(2)邊緣設有2、3或4個鍵槽(3),所述滾絲輪本體(1)的截面呈圓環形,所述滾絲輪本體(1)的外表面設有牙紋(4),所述牙紋(4)沿垂直于中心孔(2)的軸向方向布置,所述牙紋(4)分為牙冠(5)和牙根(6),所述牙根(6)的底部設有容屑槽(7),所述滾絲輪本體的材料采用DC53鋼,增加了滾絲輪的強度,所述容屑槽(7)是半圓柱形,可以收集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多余廢屑,提高了生產率,保證了螺栓或絲杠的加工精度。
【專利說明】滾絲輪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滾絲輪。
【背景技術】
[0002]滾絲輪是在滾絲機上利用金屬塑性變形的特性在金屬桿上滾壓出螺紋的一種工具,適用于加工高強度螺栓或絲杠等。在加工過程中,市場上普通材料制成的滾絲輪的壽命較短,所生產的螺栓或絲杠精度也不穩定。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提高了生產率且保證生產的螺栓或絲杠精度穩定的滾絲輪。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滾絲輪,包括滾絲輪本體和中心孔,所述中心孔邊緣設有鍵槽,所述滾絲輪本體的截面呈圓環形,所述滾絲輪本體的外表面設有牙紋,所述牙紋沿垂直于中心孔的軸向方向布置,所述牙紋分為牙冠和牙根,所述牙根的底部設有容屑槽,滾絲輪本體的材料采用DC53鋼。
[0005]優先的,所述容屑槽7呈半圓柱形。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滾絲輪本體的材料采用DC53鋼,增強了耐磨性,其牙根的底部設有廢屑槽,可以收集在加工的過程中產生的多余廢屑,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證了螺栓或絲杠的精度。
[0007]【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滾絲輪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發明滾絲輪的橫剖面剖視圖。
[0009]圖3為螺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標記為:
1、滾絲輪本體;2、中心孔;3、鍵槽;4、牙紋;5、牙冠;6、牙根;7、容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3,本發明滾絲輪,包括滾絲輪本體I和中心孔2,所述中心孔2邊緣設有鍵槽3,所述滾絲輪本體I的材料采用DC53鋼,所述滾絲輪本體I的截面呈圓環形,所述滾絲輪本體I的外表面設有牙紋4,所述牙紋4沿垂直于中心孔2的軸向方向布置,所述牙紋4分為牙冠5和牙根6,所述牙根6的底部設有容屑槽7。
[0012]本發明滾絲輪所述容屑槽7呈半圓柱形,比其它形狀在加工過程中收集更多余廢屑,提高了生產率,保證了螺栓或絲杠的加工精度。
[0013]以上,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滾絲輪,包括滾絲輪本體(1)和中心孔(2),所述中心孔(2)邊緣設有鍵槽(3),所述滾絲輪本體(1)截面呈圓環形,所述滾絲輪本體(1)的外表面設有牙紋(4),所述牙紋(4)沿垂直于中心孔(2)的軸向方向布置,所述牙紋(4)分為牙冠(5)和牙根(6),所述牙根(6)的底部設有容屑槽(7),其特征是:所述滾絲輪本體的材料采用DC53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絲輪,其特征是:所述容屑槽(7)呈半圓柱形。
【文檔編號】B21H3/04GK103785784SQ201310702148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王順福 申請人:青島星晨機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