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設備涉及機械領域,主要為汽車選換擋推拉索產品特研制的一種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選換擋鉚壓機其加工工序多為人工手動或半自動單工位鉚壓機,鉚壓一根產品護套兩端不同形狀接頭需要兩臺設備、兩付模具,兩人操作,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效率低下,生產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生產技術上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設備提供一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產品穩定性高的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本實用新型設備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包括床身、氣液增壓缸、鉚壓模塊、自動拔鋼芯裝置,電氣上采用觸摸屏、PLC控制,其特征在于:在床身的一側設置工作室,工作室內有鋼制底板平鋪,底板正上方安裝鉚壓模塊,兩端設置自動拔鋼芯裝置。進一步的,所述自動拔鋼芯裝置包括型腔、進位退位氣缸及小型氣缸,自動拔鋼芯裝置下端又設有滑軌。進一步的,所述一端接頭放入型腔后,微動開關得電,鋼芯自動穿入接頭內,按動按鈕,上下模具鉚合,開模時鋼芯自動拔出,從型腔中取出部件后,該套自動拔鋼芯裝置自動退出工作區,同時另一端自動拔鋼芯裝置自動進入工作區,完成另一端接頭鉚壓,該循環結束后,進入下一循環。本實用新型設備在實際應用中有如下優點:1.省人、省設備:一人可在同一臺設備上完成一種產品兩端接頭的鉚壓,實現低成本、低投入。2.自動化程度高:穿鋼芯、拔鋼芯、進位、退位,在電氣控制下,調整設置參數,運行自如,員工操作方便。3.防錯功能:根據不同的產品接頭設計不同的型腔,且裝卸快捷方便。4.產品的一致性得到有效保證。
圖1為本實用新型設備立體結構示意簡圖。圖中標記為:1床身;2工作室;3鉚壓模塊;4氣液增壓缸;5自動拔鋼芯裝置;6型腔;7導向裝置;8底板;9進位退位氣缸;10小型氣缸;11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包括床身1、氣液增壓缸4、鉚壓模塊3、自動拔鋼芯裝置5,電氣上采用觸摸屏、PLC控制,其特征在于:在床身I的一側設置工作室2,工作室2內有鋼制底板8平鋪,底板8正上方安裝鉚壓模塊3,兩端設置自動拔鋼芯裝置5。所述自動拔鋼芯裝置5包括型腔6、進位退位氣缸9及小型氣缸10,且自動拔鋼芯裝置5下端又設有11滑軌。進一步的,所述一端接頭放入型腔后,微動開關得電,鋼芯自動穿入接頭內,按動按鈕,上下模具鉚合,開模時鋼芯自動拔出,從型腔中取出部件后,該套自動拔鋼芯裝置自動退出工作區,同時另一端自動拔鋼芯裝置自動進入工作區,完成另一端接頭鉚壓,該循環結束后,進入下一循環。本實用新型設備在實際應用中有如下優點:省人、省設備一人可在同一臺設備上完成一種產品兩端接頭的鉚壓,實現低成本、低投入。自動化程度高穿鋼芯、拔鋼芯、進位、退位,在電氣控制下,調整設置參數,運行自如,員工操作方便。防錯功能根據不同的產品接頭設計不同的型腔,且裝卸快捷方便。產品的一致性得到有效保證。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設備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做若干調整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設備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包括床身、氣液增壓缸、鉚壓模塊、自動拔鋼芯裝置,電氣上采用觸摸屏、PLC控制,其特征在于:在床身的一側設置工作室,工作室內有鋼制底板平鋪,底板正上方安裝鉚壓模塊,兩端設置自動拔鋼芯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該種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拔鋼芯裝置包括型腔、進位退位氣缸及小型氣缸,自動拔鋼芯裝置下端又設有滑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該種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其特征在于:一端接頭放入型腔后,微動開關得電,鋼芯自動穿入接頭內,按動按鈕,上下模具鉚合,開模時鋼芯自動拔出,從型腔中取出部件后,該套自動拔鋼芯裝置自動退出工作區,同時另一端自動拔鋼芯裝置自動進入工作區,完成另一端接頭鉚壓,該循環結束后,進入下一循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該種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鉚壓機包括鉚壓模塊導向裝置保證上下模具合模后模具口無偏移現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設備提供一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產品穩定性高的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一種選換擋護套接頭鉚壓機包括床身、氣液增壓缸、鉚壓模塊、自動拔鋼芯裝置,電氣上采用觸摸屏、PLC控制,其特征在于在床身的一側設置工作室,工作室內有鋼制底板平鋪,底板正上方安裝鉚壓模塊,兩端設置自動拔鋼芯裝置。所述自動拔鋼芯裝置包括型腔、進位退位氣缸及小型氣缸,自動拔鋼芯裝置下端又設有滑軌。進一步的,所述一端接頭放入型腔后,微動開關得電,鋼芯自動穿入接頭內,按動按鈕,上下模具鉚合,開模時鋼芯自動拔出,從型腔中取出部件后,該套自動拔鋼芯裝置自動退出工作區,同時另一端自動拔鋼芯裝置自動進入工作區,完成另一端接頭鉚壓,該循環結束后,進入下一循環。
文檔編號B21D39/00GK203030769SQ20132004418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8日
發明者肖付軍 申請人:肖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