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裝夾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
背景技術:
工裝夾具在工業產品的生產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玻璃模具的加工也不例外。所謂的工裝夾具,是指用于在機械加工中對工件進行夾持或定位,以達到一定工藝要求的特別的裝備或工具。工裝夾具通常需要滿足在產品生產時無干涉現象、定位準確可靠和操縱方便等要求。由于工裝夾具有制造某種產品的專屬的特點,因此通用化程度低,往往由生產產品的生產廠商自行制作,玻璃模具生產廠商也大多以自制的方式配備各種工裝夾具。近幾年來,雖然各式中高檔的加工中心(綜合加工設備)為廣大企業所應用,加工中心加工產品具有速度快和質量好及產品標準化程度高等優勢,但是如果缺乏理想的工裝夾具,則仍然會暴露出加工速度難以提高及產品質量難以保障的問題。由于玻璃模具尤其是瓶罐類玻璃模具基本以彼此對置的兩半模的形式存在,因此當要對各個半模的配合面或者說兩半模的結合面(業界習慣將配合面或結合面統稱為合縫面或合模面)加工諸如氣槽、合模臺階以及對模腔進行圖案雕刻、刻字時,便需要憑借夾具進行裝夾和定位。然而,不論采用何種結構的工裝夾具對玻璃模具半模夾裝,均需盡可能體現快捷鎖定或解鎖并且鎖定可靠與準確,否則難以保障加工 中心對玻璃模具的理想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在已公開的專利文獻中可見諸用于對玻璃模具夾裝的夾具結構,略以例舉的如授權公告號CN101898311B推薦有“在玻璃模具毛坯上銑取定位基準面用的夾具結構”,該專利用于對玻璃模具倒扣狀態下的定位,以便由加工中心對玻璃模具毛坯銑取定位基準面;又如CN101659015B提供有“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裝夾具”,該專利同樣用于對玻璃模具倒扣狀態下的定位;再如CN101891372B和CN101891373B分別披露有“玻璃器皿模夾具”和“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夾具”,該兩項專利方案實質上為抱鉗式構造;又如CN102350651B公告有“結構改進的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夾具裝置”,該專利方案依然適合于對玻璃模具倒扣狀態下的夾住。并不限于上面例舉的專利方案對于玻璃模具的模腔向上狀態下的夾持不具有可借鑒的意義,具體地講,對玻璃模具的合縫面即配合面以及模腔加工時的定位不具有技術上的啟示性。典型的如CN102380777B、CN102350650B 和 CN102423859B 分別揭示的“玻璃模具
加工用的夾具裝置”、“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夾具”和“用于玻璃模具加工的夾具裝置”,這三項專利方案可對玻璃模具在其模腔朝向上的狀態下可靠夾住,以便由加工中心如數控機床對合縫面和模腔進行加工,但是該三項專利方案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需要分別通過一對水平調整機構對玻璃模具的長度方向的兩側表面接觸以調整玻璃模具的水平狀態,又由于需要通過人為對鉗臺驅動機構操作,使鉗臺驅動機構帶動一對鉗臺(專利稱第一鉗臺和第二鉗臺),由一對鉗臺將玻璃模具的兩端挾住,直至使一對壓板將玻璃模具的兩端壓住,因此整體結構甚為復雜,不僅制造難度大,而且使用和維護麻煩,此外,故障幾率相對較高;其二,由于缺乏合理模具升降功能,因此每次裝模和卸模因不便于抓捏而增加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其三,由于一套機構僅適合于裝夾一副玻璃模具的一個半模(一副玻璃模具由兩個般配的半模構成),因此裝夾次數多,從而影響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尤其,將同屬一副即一套玻璃模具的兩個半模分為兩次夾裝會導致整套玻璃模具的精度(配合精度)受到影響。鑒于上述已有技術,仍有改進之必要,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設計,終于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并且在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請人廠區進行了模擬使用,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顯著簡化結構而藉以降低制造難度并且降低使用成本以及體現方便操作和維護、有利于方便玻璃模具裝夾和撤離而藉以減輕工人操作強度、有益于體現理想的定位夾持效果而藉以避免在加工過程中出現松動現象和有便于一次夾裝兩個玻璃模具半模而藉以提高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并且確保成套玻璃模具的兩個半模之間的配合精度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包括一底座板,在該底座板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朝向上的表面各開設有一對彼此并行的調整槽;設置在底座板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的一中心架,在該中心架的頂表面上開設有一對彼此并行的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在各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上配設有一對中心架壓模板;設置在底座板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并且與所述調整槽固定的各一個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和各一個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其中: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位于所述中心架與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之間;用于承托玻璃模具的一對托模導塊,該一對托模導塊中的其中一個托模導塊設置在位于所述底座板的所述一端的所述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上,而一對托模升降導塊中的另一個托模導塊設置在位于底座板的所述另一端的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包括構成有箱體腔的箱體、鎖定塊導桿、鎖定塊、鎖定塊移動作用缸、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和托模導塊連接座,箱體的兩端在對應于所述調整槽的位置與所述底座板固定,鎖定塊導桿以水平狀態移動地設置在箱體的一端并且探入到箱體腔內,鎖定塊位于箱體腔內并且與鎖定塊導桿探入箱體腔內的一端固定,鎖定塊移動作用缸固定在箱體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該鎖定塊移動作用缸的鎖定塊移動作用缸柱伸展到箱體腔內并且與鎖定塊固定連接,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設置在箱體的所述另一端的上部,并且該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的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柱伸展到所述的箱體腔內,托模導塊連接座設在箱體腔內并且與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柱固定,所述的托模導塊上下移動地設置在箱體腔內,并且與所述的托模導塊連接座固定連接。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鎖定塊朝向所述托模導塊的一側的表面構成有一鎖定塊斜面,而在托模導塊的底部并且在對應于鎖定塊斜面的位置構成有一托模導塊斜面,該托模導塊斜面與鎖定塊斜面相配合,并且該托模導塊斜面的傾斜方向與鎖定塊斜面的傾斜方向相反。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鎖定塊導桿上套置有一彈簧,該彈簧的一端支承在所述箱體的所述一端的壁體上,而彈簧的另一端支承在所述鎖定塊上。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鎖定塊移動作用缸和所述的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均為油缸或氣缸。在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托模導塊朝向所述托模導塊連接座的一端端面上固定有一聯桿,該聯桿與托模導塊連接座固定,并且在托模導塊的上部固定有一玻璃模具托塊,在該玻璃模具托塊上構成有一托模腔。在本實用新型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托模腔的形狀呈V字形。在本實用新型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包括鎖模支架、鎖模作用缸和鎖模頂桿,鎖模支架在對應于所述調整槽的位置與所述底座板固定,在該鎖模支架的頂表面上開設有與所述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相并行的鎖模支架壓模板調整槽,在該鎖模支架壓模板調整槽上配設有一對鎖模支架壓模板,鎖模作用缸以水平狀態固定在鎖模支架背對所述中心架的一側,鎖模頂桿的一端與鎖模作用缸的鎖模作用缸柱連接,另一端構成有一頂桿,該頂桿與開設在鎖模支架上的頂桿讓位孔滑動配合。在本實用新型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鎖模支架的高度是與所述中心架的高度相一致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鎖模作用缸為油缸或氣缸。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之一,由于整體結構相對于已有技術顯著簡單,因此不僅可以方便制作,而且使用和維護容易;之二,由于可由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使托模導塊自動升降,因而有助于操作者方便地將玻璃模具安頓至托模導塊上或者從托模導塊上撤離玻璃模具,從而減輕操作者的作業強度;之三,由于可通過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并且在中心架的配合下對玻璃模具可靠鎖定,因此不會出現松動現象;之四,由于在底座板的兩端各設有一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和一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因而可以一次裝夾兩個玻璃模具半模`,從而可提高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并且能保障一套模具的兩個半模之間的理想的配合精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范疇。敬請參見圖1,給出了一底座板1,在該底座板I的一端(圖示位置狀態的左端)以及另一端(圖示位置狀態的右端)各開設有一對彼此并行的調整槽11,由圖所示,調整槽11開設在底座板I在使用狀態下朝向上的一側,并且調整槽11的橫截面形狀呈英文字母的T字形,更確切地講呈倒置的T字形,這種調整槽11在機械行業中通常稱為T形槽。給出了一中心架2,該中心架2優選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底座板I的長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在中心架2的頂表面上并且位于頂表面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各開設有一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21,在各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21上配設有至少一對中心架壓模板211。由圖所示,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21的橫截面形狀如同對調整槽11的描述。在底座板I的一端即前述的左端以及另一端即前述的右端各設置有一個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和各一個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方案具有相同結構的兩個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和兩個相同結構的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其中:位于一端以及另一端的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均位于前述的中心架2與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之間。又,由于兩個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的結構是彼此相同的,及,由于兩個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的結構是相同的,因此申請人在下面僅針對其中之一進行詳細描述。優選而非絕對限于的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包括箱體31、鎖定塊導桿32、鎖定塊33、鎖定塊移動作用缸34、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和托模塊連接座36,在箱體31的兩端即圖示位置狀態的前端和后端的兩側各延伸有一箱體固定耳312,在各箱體固定耳312上開設有固定耳固定孔3121,藉由固定耳固定孔3121與設置在前述的調整槽11內的第一 T形螺釘111固定而使箱體31固定于底座板I上。由圖所示,箱體I構成一箱體腔311,并且該箱體腔311的上部的居中位置是敞口的,以便下面還要描述的托模導塊5與之配合。鎖定塊導桿32以水平狀態移動地設置在箱體31的一端并且探入到箱體腔311內,優選的方案是在箱體I的一端的壁體上開設一導桿移動孔313,將鎖定塊導桿32移動地插置在該導桿移動孔313內。鎖定塊33位于箱體腔311內,該鎖定塊33朝向鎖定塊導桿32的一側與鎖定塊導桿32固定,并且在鎖定塊33朝向上面已經提及的托模導塊5的一側構成有一鎖定塊斜面331,該鎖定塊斜面331的傾斜程度優選為10°。在前述的鎖定塊導桿32上還套設有一彈簧321,該彈簧3321的一端支承在箱體31的前述一端的內壁上,而彈簧321的另一端支承在鎖定塊33朝向鎖定塊導桿32的一側的壁體上。鎖定塊移動作用缸34固定在箱體31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該鎖定塊移動作用缸34的鎖定塊移動作用缸柱341伸展到箱體腔311內,并且與前述的鎖定塊33固定連接。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設置在箱體31的前述另一端的上部(或者稱頂部),并且該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的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柱351伸展到箱體腔311內。托模導塊連接 座36位于箱體腔311內并且與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柱351的末端固定。前述的鎖定塊移動作用缸34和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在本實施例中均擇用油缸,然而如果改用氣缸,那么應當視為等效替代而依然屬于本實用新型范疇。上面提及的托模導塊5上下移動地與箱體腔311相配合,在該托模導塊5的底部并且在對應于前述鎖定塊斜面331的位置構成有一托模導塊斜面51,該托模導塊斜面51與鎖定塊斜面331相配合,并且該托模塊斜面51的傾斜方向與鎖定塊斜面331的傾斜方向相反。又,托模導塊斜面51的傾斜程度為10°。由圖所示,在托模導塊5朝向前述的托模導塊連接座36的一端端面上固定有一聯桿52,該聯桿52在途經開設在箱體31的箱腔分隔板314上的聯桿孔3141后插入前述的托模塊連接座36上的聯桿固定孔361,并且用螺釘521固定。及,在托模導塊5的上部用固定螺釘532固定有一玻璃模具托塊53,在該玻璃模具托塊53上構成有一形狀趨向于英文字母的V字形的托模腔531,該托模腔531的功用從其字面釋意可知用于供圖示的玻璃模具6的背面擱置。[0027]請繼續見圖1,給出的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包括鎖模支架41、鎖模作用缸42和鎖模頂桿43,在鎖模支架41的對應兩側的底部各構成有一固定折邊413,在各固定折邊413上開設有一對折邊固定孔,藉由折邊固定孔在對應于前述的調整槽11的位置并且與設置在調整槽11內的第二 T形螺釘112固定,再用限定螺母1121限定,從而使鎖模支架41固定于底座板I上。在鎖模支架41的頂表面上開設有與前述的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21相并行的鎖模支架壓模板調整槽411,在該鎖模支架壓模板調整槽411上配設有一對鎖模支架壓模板4111。 鎖模作用缸42以水平狀態固定在鎖模支架41背對前述中心架2的一側,鎖模頂桿43的一端通過連接螺釘432與鎖模作用缸42的鎖模作用缸柱421連接,具體而言,將連接螺釘432在穿過鎖模頂桿43上的螺釘孔433后與預設在鎖模作用缸柱421的端面上的孔4211固定,鎖模頂桿43的另一端構成或稱固定有一頂桿431,該頂桿431與開設在鎖模支架41上的頂桿讓位孔412滑動配合。在本實施例中,鎖模支架41的高度是與前述的中心架2的高度相一致的,也就是說鎖模支架41的頂表面與中心架2的頂表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的鎖模作用缸42選用油缸,同樣的道理,如果改用氣缸,則無疑認為等效性變化而依然屬于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內容范疇。申請人:在上面提及的中心架壓模板211與設置在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21內的第三T形螺釘212固定,并且由限制螺母2121限定;前述的鎖模支架壓模板4111與設置在鎖模支架壓模板調整槽411內的第四T形螺釘4112固定,并且由限位螺母41121限定。申請人: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當要將兩個玻璃模具6(指一副或稱一套玻璃模具6的兩個半模)設置到位于中心架2兩側的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以及由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鎖定時,首先在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的工作下,使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柱351向缸體內縮進,帶動托模塊連接座36上行,由于托模導塊5通過其聯桿52與托模塊連接座36固定,因此由托模塊連接座36帶動托模導塊5從箱體31的箱體腔311浮起(SP上行)。接著將圖示的玻璃模具6的背部(業界習慣稱外圓面)擱置到玻璃模具托塊53的托模腔531上。再接著,前述的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反向工作,按前述相反過程而使托模導塊5下行并進入箱體腔311內。緊接著,鎖定塊移動作用缸34工作,由其鎖定塊移動作用缸柱341牽引或稱拉動鎖定塊33,在此過程中,由鎖定塊斜面331對托模導塊斜面51作用,從而使托模導塊5可靠地定位在箱體腔311內。與此同時,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的鎖模作用缸42工作,鎖模作用缸柱421向缸體內位移,帶動鎖模頂桿43,使鎖模頂桿43的頂桿431的端面與玻璃模具6的端面接觸并且頂緊于玻璃模具6的端面。最后,由操作者將中心架壓模板211以及鎖模支架壓模板4111朝著玻璃模具6的合縫面的方向扳展,從而由中心架壓模板211以及鎖模支架壓模板4111對玻璃模具6限位,由此而完成了對玻璃模具的夾裝,以供加工中心對玻璃模具的合縫面加工氣槽和合模臺階以及對模腔進行圖案雕刻和/或刻字,等等。加工完成后按前述的相反過程而將玻璃模具6撤離并且將下兩個有待于加工的玻璃模具6安置。由公知常識所知,當玻璃模具6的規格發生變化時,則可通過將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及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在底座板I上的位置進行調整而予以滿足。
權利要求1.一種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板(1),在該底座板(I)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朝向上的表面各開設有一對彼此并行的調整槽(11);設置在底座板(I)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的一中心架(2),在該中心架(2)的頂表面上開設有一對彼此并行的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21),在各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21)上配設有一對中心架壓模板(211);設置在底座板(I)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并且與所述調整槽(11)固定的各一個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和各一個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其中: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位于所述中心架(2)與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之間;用于承托玻璃模具的一對托模導塊(5),該一對托模導塊(5)中的其中一個托模導塊(5)設置在位于所述底座板(I)的所述一端的所述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上,而一對托模升降導塊(5)中的另一個托模導塊(5)設置在位于底座板(I)的所述另一端的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3)包括構成有箱體腔(311)的箱體(31)、鎖定塊導桿(32)、鎖定塊(33)、鎖定塊移動作用缸(34)、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和托模導塊連接座(36),箱體(31)的兩端在對應于所述調整槽(11)的位置與所述底座板(I)固定,鎖定塊導桿(32)以水平狀態移動地設置在箱體(31)的一端并且探入到箱體腔(311)內,鎖定塊(33)位于箱體腔(311)內并 且與鎖定塊導桿(32)探入箱體腔(311)內的一端固定,鎖定塊移動作用缸(34)固定在箱體(31)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該鎖定塊移動作用缸(34)的鎖定塊移動作用缸柱(341)伸展到箱體腔(311)內并且與鎖定塊(33)固定連接,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設置在箱體(31)的所述另一端的上部,并且該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的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柱(351)伸展到所述的箱體腔(311)內,托模導塊連接座(36)設在箱體腔(311)內并且與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柱(351)固定,所述的托模導塊(5)上下移動地設置在箱體腔(311)內,并且與所述的托模導塊連接座(36)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鎖定塊(33)朝向所述托模導塊(5)的一側的表面構成有一鎖定塊斜面(331),而在托模導塊(5)的底部并且在對應于鎖定塊斜面(331)的位置構成有一托模導塊斜面(51),該托模導塊斜面(51)與鎖定塊斜面(331)相配合,并且該托模導塊斜面(51)的傾斜方向與鎖定塊斜面(331)的傾斜方向相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鎖定塊導桿(32)上套置有一彈簧(321),該彈簧(321)的一端支承在所述箱體(31)的所述一端的壁體上,而彈簧(321)的另一端支承在所述鎖定塊(33)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定塊移動作用缸(34)和所述的托模導塊升降作用缸(35)均為油缸或氣缸。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模導塊(5)朝向所述托模導塊連接座(36)的一端端面上固定有一聯桿(52),該聯桿(52)與托模導塊連接座(36)固定,并且在托模導塊(5)的上部固定有一玻璃模具托塊(53),在該玻璃模具托塊(53)上構成有一托模腔(53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模腔(531)的形狀呈V字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4)包括鎖模支架(41)、鎖模作用缸(42)和鎖模頂桿(43),鎖模支架(41)在對應于所述調整槽(11)的位置與所述底座板(I)固定,在該鎖模支架(41)的頂表面上開設有與所述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21)相并行的鎖模支架壓模板調整槽(411),在該鎖模支架壓模板調整槽(411)上配設有一對鎖模支架壓模板(4111),鎖模作用缸(42)以水平狀態固定在鎖模支架(41)背對所述中心架(2)的一側,鎖模頂桿(43)的一端與鎖模作用缸(42)的鎖模作用缸柱(421)連接,另一端構成有一頂桿(431),該頂桿(431)與開設在鎖模支架(41)上的頂桿讓位孔(412)滑動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模支架(41)的高度是與所述中心架(2)的高度相一致的。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模 作用缸(42)為油缸或氣缸。
專利摘要一種玻璃模具內腔及合縫面加工用的夾具結構,包括底座板,其一端以及另一端的表面各開設調整槽;中心架,其頂表面上開設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在各中心架壓模板調整槽上配設中心架壓模板;設置在底座板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各一個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和各一個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位于中心架與玻璃模具端面自動鎖定機構之間;一個托模導塊設置在位于底座板的一端的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上,另一個托模導塊設置在位于底座板的另一端的托模導塊自動升降機構上。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使用和維護容易;減輕操作者的作業強度;不會出現松動現象;提高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能保障一套模具的兩個半模之間的理想的配合精度。
文檔編號B23Q3/08GK203092207SQ201320048239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9日
發明者戈劍鳴 申請人:蘇州東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