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雙齒履帶板終鍛模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094368閱讀:422來源:國知局
雙齒履帶板終鍛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涉及一種鍛壓機械的零件,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鍛造雙齒履帶板的鍛模。其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能夠用于雙齒履帶板的終鍛造的雙齒履帶板終鍛模。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下端面上設有上模左凹槽(11)、左飛邊倉上半凹槽(12)、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上半型腔(13)和右飛邊倉上半凹槽(14),下模上端面上設有下模左凸臺(21)、左飛邊倉下半凹槽(22)、左飛邊橋(25)、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右飛邊橋(26)、右飛邊倉下半凹槽(24)和后飛邊橋(27),下模上還設有兩個終鍛齒形腔(28)。
【專利說明】雙齒履帶板終鍛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鍛壓機械的零件,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鍛造雙齒履帶板的鍛模。
【背景技術】
[0002]履帶板是工程機械的底盤件之一,常用在挖掘機、推土機、履帶式起重機和攤鋪機等工程機械上。先前的履帶板大部分都是采用鑄造工藝生產的,其生產周期長,表面質量差,機械性能差,成品率不高,這主要是鑄造工藝本身帶來的,鑄造工藝有其無法避免的缺陷:金屬液在凝固過程中由于氣泡的存在,在形成鑄件的過程中易造成氣孔、縮孔。目前也有一部分履帶板是軋制出來的,不過軋制工藝更適于大批量生產,材料的利用率不高,若小批量生產的話成本太高。雙齒履帶板是履帶板中的一種,本申請的說明書附圖圖1示出了雙齒履帶板的外形立體圖。目前一般鍛造工藝制出的產品的力學性能較鑄造工藝制出的產品更好,若要將鍛造工藝應用在雙齒履帶板的制造過程中,則需要有相應的模具。從圖1中可以看出,雙齒履帶板包括板體部P,板體部P的下端面上有兩條較凸出的齒2',若采用鍛造工藝,只采用一種模具較難使得鍛件成形,所以鍛造過程要分解成預鍛和終鍛過程,相應的就需要分別設計模具。其中預鍛的主要目的是對鍛料分料定位,形成粗略的外形,以方便之后終鍛成最終的形狀。本申請的說明書附圖圖2示出了用于預鍛過程的預鍛模的剖視圖,圖中I"為上模,2"為下模,從圖中可以看出,預鍛形成的鍛件,其齒形不飽滿,鍛件的背面有隆起的凸塊。終鍛的目的就是要將預鍛成的鍛件鍛打成最終的形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用于雙齒履帶板的終鍛造的雙齒履帶板終鍛模。
[0004]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其中所述上模的下端面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上模左凹槽、左飛邊倉上半凹槽、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上半型腔和右飛邊倉上半凹槽,所述上模左凹槽位于上模下端面的左側邊緣,所述上模左凹槽、左飛邊倉上半凹槽和右飛邊倉上半凹槽均沿前后方向設置;
[0005]所述下模的上端面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下模左凸臺、左飛邊倉下半凹槽、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和右飛邊倉下半凹槽,下模左凸臺位于下模上端面的左側邊緣,所述左飛邊倉下半凹槽與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之間設有左飛邊橋,所述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與右飛邊倉下半凹槽之間設有右飛邊橋,所述下模的上端面上在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的后邊緣處設有后飛邊橋,所述下模上還設有左右兩個終鍛齒形腔,兩個終鍛齒形腔位于所述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的下方且兩個終鍛齒形腔均與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連通,所述兩個終鍛齒形腔均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左飛邊倉下半凹槽與左飛邊倉上半凹槽共同構成左飛邊倉,所述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與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上半型腔共同構成雙齒履帶板板體部型腔,所述右飛邊倉下半凹槽與右飛邊倉上半凹槽共同構成右飛邊倉。
[0006]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其中所述上模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別設有一個上模吊裝孔,所述下模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別設有一個下模吊裝孔。
[0007]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給出了一種雙齒履帶板終鍛造用的模具構造,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的上模下端面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上模左凹槽、左飛邊倉上半凹槽、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上半型腔和右飛邊倉上半凹槽,下模的上端面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下模左凸臺、左飛邊倉下半凹槽、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和右飛邊倉下半凹槽,下模上還設有左右兩個終鍛齒形腔、左飛邊橋、右飛邊橋和后飛邊橋,工作時將預鍛成的鍛件的兩個齒對應地放在兩個終鍛齒形腔內,當上模下行時會鍛打鍛件背部隆起的凸塊,這樣一部分鍛料會進入終鍛齒形腔使齒形飽滿從而形成最終的齒形,一部分鍛料會充滿雙齒履帶板板體部型腔,多余的鍛料經飛邊橋進入飛邊倉,于是就將鍛料鍛打為最終的形狀了,之后取下鍛件就可進行后續的切邊等工藝步驟。所以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能夠用于雙齒履帶板的終鍛造。
[0008]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中上模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別設有一個上模吊裝孔,下模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別設有一個下模吊裝孔時,方便人們利用這些吊裝孔對上模和下模進行吊運。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雙齒履帶板的立體圖;
[0011]圖2為雙齒履帶板預鍛模的正視剖視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第一個實施例在前側右上視角的立體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第一個實施例在前側右下視角的立體圖;
[0014]圖5為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第一個實施例在中部位置的正視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雙齒履帶板終鍛模第一個實施例,包括上模I和下模2,上模I位于下模2的正上方,參見圖4,上模I的下端面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上模左凹槽11、左飛邊倉上半凹槽12、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上半型腔13和右飛邊倉上半凹槽14,上模左凹槽11位于上模I下端面的左側邊緣,上模左凹槽11、左飛邊倉上半凹槽12和右飛邊倉上半凹槽14均沿前后方向設置,參見圖3,下模2的上端面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下模左凸臺21、左飛邊倉下半凹槽22、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和右飛邊倉下半凹槽24,下模左凸臺21位于下模2上端面的左側邊緣,左飛邊倉下半凹槽22與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之間設有左飛邊橋25,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與右飛邊倉下半凹槽24之間設有右飛邊橋26,下模2的上端面上在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的后邊緣處設有后飛邊橋27,下模2上還設有左右兩個終鍛齒形腔28,兩個終鍛齒形腔28位于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的下方且兩個終鍛齒形腔28均與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連通,兩個終鍛齒形腔28均沿前后方向設置,當上模I與下模2對合時,參見圖5,左飛邊倉下半凹槽22與左飛邊倉上半凹槽12共同構成左飛邊倉,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與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上半型腔13共同構成雙齒履帶板板體部型腔,右飛邊倉下半凹槽24與右飛邊倉上半凹槽14共同構成右飛邊倉。
[0016]工作時,將預鍛形成的鍛件放置到下模上,使兩個齒對應地位于兩個終鍛齒形腔28內,下模下行并鍛打鍛件,這時預鍛件背部隆起的凸塊被鍛打使得鍛料充滿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并且使一部分鍛料進入兩個終鍛齒形腔28內從而使得鍛件形成最終的形狀,多余的鍛料經過飛邊橋進入飛邊倉內,之后取下鍛件并去除多余的飛邊就完成了履帶板的終鍛造。
[0017]在本實施例中,上模I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別設有一個上模吊裝孔15,下模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別設有一個下模吊裝孔29。這樣能夠方便人們利用這些吊裝孔對上模和下模進行吊運。
[0018]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齒履帶板終鍛模,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I)位于下模(2)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I)的下端面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上模左凹槽(11)、左飛邊倉上半凹槽(12)、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上半型腔(13)和右飛邊倉上半凹槽(14),所述上模左凹槽(11)位于上模(I)下端面的左側邊緣,所述上模左凹槽(11 )、左飛邊倉上半凹槽(12)和右飛邊倉上半凹槽(14)均沿前后方向設置; 所述下模(2)的上端面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下模左凸臺(21)、左飛邊倉下半凹槽(22)、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和右飛邊倉下半凹槽(24),下模左凸臺(21)位于下模(2)上端面的左側邊緣,所述左飛邊倉下半凹槽(22)與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之間設有左飛邊橋(25),所述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與右飛邊倉下半凹槽(24)之間設有右飛邊橋(26),所述下模(2)的上端面上在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的后邊緣處設有后飛邊橋(27),所述下模(2)上還設有左右兩個終鍛齒形腔(28),兩個終鍛齒形腔(28)位于所述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的下方且兩個終鍛齒形腔(28)均與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 )連通,所述兩個終鍛齒形腔(28 )均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左飛邊倉下半凹槽(22)與左飛邊倉上半凹槽(12)共同構成左飛邊倉,所述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下半型腔(23)與雙齒履帶板板體部上半型腔(13)共同構成雙齒履帶板板體部型腔,所述右飛邊倉下半凹槽(24)與右飛邊倉上半凹槽(14)共同構成右飛邊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齒履帶板終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別設有一個上模吊裝孔(15),所述下模(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別設有一個下模吊裝孔(29)。
【文檔編號】B21J13/02GK203390143SQ201320487200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9日
【發明者】焦偉祥, 翟子琢, 趙偉, 張開舉, 孫加增, 劉松偉, 鄧淋方, 馬麗 申請人:衡水中鐵建鑄鍛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