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包括水槽與至少三臺壓平裝置,所述壓平裝置包括氣缸,所述氣缸上設置有氣缸活動柱,氣缸活動柱穿過氣缸固定板與導柱固定板固定連接,采用至少兩根導柱設置于導柱固定板兩側并與導柱固定板活動連接,導柱上部兩側均設有導正板,活動滾壓輪通過設置于導正板之間的軸承與導柱滑動連接。第一和第三壓平裝置的固定滾壓輪固定設置于導柱下部,第二壓平裝置的固定滾壓輪滑動設置于導柱下部,所述第二壓平裝置導柱底部設有彈簧。采用本實用新型成本低,當產品過水變形后利用此三組設備直接將變形的產品逐個校正,使其整形過程變緩,確保產品扭曲度可滿足客戶要求。
【專利說明】-種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000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形裝置,特別是一種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
【背景技術】 [0003]
[0004] 對于寬厚比較大的鋁板而言,要做到在線T4的困難很大,主要是產品高溫遇冷 水會急速冷卻而變形。目前常用的處理方法有:1、采用分段式過水處理,前段熱水,后段常 溫水,此法的特點是產品過水后變形雖然小,但是硬度會有影響,強度降低;2、改善過水槽, 采用霧冷加水冷的方式,此設備現已可購買到,但是價格及高,達100多萬。
【發明內容】
[0005]
[0006]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整形裝置硬度降低,成本高的問題。
[0007]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包括水槽 與至少三臺壓平裝置,所述壓平裝置包括氣缸,所述氣缸上設置有氣缸活動柱,氣缸活動柱 穿過氣缸固定板與導柱固定板固定連接,采用至少兩根導柱設置于導柱固定板兩側并與導 柱固定板活動連接,導柱上部兩側均設有導正板,活動滾壓輪通過設置于導正板之間的軸 承與導柱滑動連接;第一和第三壓平裝置的固定滾壓輪固定設置于導柱下部,第二壓平裝 置的固定滾壓輪滑動設置于導柱下部,所述第二壓平裝置導柱底部設有彈簧。作為優化,所 述壓平裝置按照第一壓平裝置、第二壓平裝置和第三壓平裝置依次排列于水槽中。
[0008] 作為優化,所述導柱外部設有與氣缸固定板適配的氣缸支撐板。
[0009] 作為優化,所述軸承通過設置于導正板之間的軸承固定板與導正板活動連接。
[0010] 工作原理:通過汽缸的上下運動帶動導柱固定板,再通過固定在導柱固定板上的 導柱帶動活動滾壓輪的上下運動,由于固定活動滾壓輪的軸承固定板只能在導正板內上下 運動,故可保證活動滾壓輪與固定滾壓輪在堅直方向。當汽缸向下運動到位時,活動滾亞輪 會壓緊從兩個滾壓輪之間的鋁板。通過調整汽缸的進氣閥控制壓緊力的大小。
[0011]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由于固定活動滾壓輪的軸承 固定板只能在導正板內上下運動,故可保證活動滾壓輪與固定滾壓輪在堅直方向,保證鋁 板出口整形的平整度,三個壓平裝置均設置于同一水槽中,水溫沒有變化,不會對硬度和強 度產生影響,當產品過水變形后利用此三組設備直接將變形的產品逐個校正,使其整形過 程變緩,確保產品扭曲度可滿足客戶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0013]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壓平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壓平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0017] 如附圖1、附圖2和附圖3所示一種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包括水槽(未圖示)與至 少三臺壓平裝置,所述壓平裝置包括氣缸1,所述氣缸1上設置有氣缸活動柱2,氣缸活 動柱2穿過氣缸固定板3與導柱固定板4固定連接,采用至少兩根導柱5設置于導柱 固定板4兩側并與導柱固定板4活動連接,導柱5上部兩側均設有導正板6,活動滾壓 輪7通過設置于導正板6之間的軸承8與導柱5滑動連接;第一和第三壓平裝置的固 定滾壓輪9固定設置于導柱5下部,第二壓平裝置的固定滾壓輪9滑動設置于導柱5 下部,所述第二壓平裝置導柱5底部設有彈簧10。所述壓平裝置按照第一壓平裝置、第二 壓平裝置和第三壓平裝置依次排列于水槽中。所述導柱5外部設有與氣缸固定板3適配 的氣缸支撐板11。所述軸承8通過設置于導正板6之間的軸承固定板12與導正板6 活動連接。
[0018] 通過汽缸1的上下運動帶動導柱固定板4,再通過固定在導柱固定板4上的導 柱5帶動活動滾壓輪7的上下運動,由于固定活動滾壓輪7的軸承固定板12只能在導 正板6內上下運動,故可保證活動滾壓輪7與固定滾壓輪9在堅直方向。當汽缸1向下運 動到位時,活動滾亞輪7會壓緊從兩個滾壓輪之間的鋁板。通過調整汽缸1的進氣閥控 制壓緊力的大小。
【權利要求】
1. 一種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與至少三臺壓平裝置, 所述壓平裝置包括氣缸,所述氣缸上設置有氣缸活動柱,氣缸活動柱穿過氣缸固 定板與導柱固定板固定連接,采用至少兩根導柱設置于導柱固定板兩側并與導柱 固定板活動連接,導柱上部兩側均設有導正板,活動滾壓輪通過設置于導正板之 間的軸承與導柱滑動連接;第一和第三壓平裝置的固定滾壓輪固定設置于導柱下 部,第二壓平裝置的固定滾壓輪滑動設置于導柱下部,所述第二壓平裝置導柱底 部設有彈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平裝 置按照第一壓平裝置、第二壓平裝置和第三壓平裝置依次排列于水槽中。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柱外 部設有與氣缸固定板適配的氣缸支撐板。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板出口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通 過設置于導正板之間的軸承固定板與導正板活動連接。
【文檔編號】B21D1/02GK203886979SQ201420210119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8日
【發明者】鄭博文 申請人:明達鋁業科技(太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