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現有地下連續墻一般先通過挖槽機械在地下挖出導墻槽,再在槽中放入導墻模板支撐,然后人工在兩側綁扎鋼筋網,最后澆筑混泥土,步驟繁雜,效率較低;目前沒有連續編織鋼筋網的機器。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驅動動力輸入軸、間歇傳動機構和法蘭;間歇傳動機構分別傳輸動力給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和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法蘭帶動銑槽鉆頭挖出連續墻導墻槽;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往復交織橫向鋼筋繩儲存架提供的鋼筋繩;縱向鋼筋輸送機構間歇運動,并將鋼筋落入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交織的鋼筋繩中形成鋼筋網。本實用新型可自動在地下挖出地導墻槽,且同時自動編織鋼筋網,從而快速建立地下連續墻。
【專利說明】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地基是建筑物的根基,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對打地基的效率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建筑工地上一般采用鉆孔機械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通過工人編織鋼筋籠,再將鋼筋籠放入樁孔,再往其中澆注混泥土建筑地基,存在步驟繁雜、效率低、耗人力的缺點,而且建立的地基墻不是連續的,強度較低;現有的地下連續墻一般是先通過各種挖槽機械,在地下挖出導墻槽,再在槽中放入導墻模板支撐,然后人工在兩側綁扎鋼筋網,最后往其中澆筑混泥土,步驟繁雜,效率較低;現有的作業方式需要人工爬到地面以下的土槽中作業,存在不安全性。目前尚沒有一種連續編織鋼筋網的機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可自動在地下挖出地導墻槽,且同時自動編織鋼筋網,從而快速建立地下連續墻。
[0004]本實用新型包括主動車廂、從動車廂、中間支撐架、橫向鋼筋繩儲存架、懸臂、法蘭、銑槽鉆頭、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縱向鋼筋輸送機構、間歇傳動機構和驅動機構;所述的主動車廂固定設置有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支架;所述縱向鋼筋輸送機構的底部與主動車廂固定,中部支撐在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支架上;所述間歇傳動機構的底部與主動車廂固定;所述中間支撐架的兩端分別與主動車廂和從動車廂固定;所述的橫向鋼筋繩儲存架固定設置在從動車廂頂部;所述的中間支撐架開設有銑槽鉆頭伸入孔和調節滑槽;排土盤固定在中間支撐架的銑槽鉆頭伸入孔頂端外沿,排土盤開設有對稱的兩個排土槽口 ;弧形擋板固定在中間支撐架底部;弧形擋板的內側面與銑槽鉆頭伸入孔的孔壁對齊設置,且朝向從動車廂的前進方向;所述的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與中間支撐架的調節滑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通過螺栓定位;所述懸臂的一端與從動車廂通過軸承連接,并通過銷定位;所述法蘭的頂部通過推力軸承和滾子軸承支承在懸臂的另一端,推力軸承設置在滾子軸承上方;卡箍夾緊法蘭,且卡箍的底面與推力軸承的頂端接觸;所述銑槽鉆頭的頂部穿過中間支撐架的銑槽鉆頭伸入孔,并與法蘭的底部與通過螺栓連接;所述主動車廂和從動車廂的兩側均鉸接有滾輪;動力輸入軸通過軸承支承在主動車廂上,且兩端均固定有主動車輪;所述的驅動機構驅動動力輸入軸、間歇傳動機構和法蘭;間歇傳動機構分別傳輸動力給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和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法蘭帶動銑槽鉆頭挖出連續墻導墻槽;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往復交織橫向鋼筋繩儲存架提供的鋼筋繩;縱向鋼筋輸送機構間歇運動,并將鋼筋落入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交織的鋼筋繩中形成鋼筋網。
[0005]所述的間歇傳動機構包括間歇傳動機構箱體、槽輪軸、從動槽輪、主動銷輪軸、槽輪軸、第二圓柱齒輪、主動銷輪、蝸桿軸、第三鏈輪、第一圓柱齒輪、蝸輪、蝸輪軸、第二錐齒輪、中間軸、第三錐齒輪和蝸輪蝸桿減速機;所述的間歇傳動機構箱體與主動車廂固定;所述的蝸桿軸、主動銷輪軸和槽輪軸平行設置,且均通過軸承支承在間歇傳動機構箱體上;所述的蝸輪軸通過軸承支承在間歇傳動機構箱體上,蝸輪和第二錐齒輪均與蝸輪軸通過鍵連接;所述蝸桿軸的螺旋齒與蝸輪嚙合;所述的第三鏈輪和第一圓柱齒輪均與蝸桿軸通過鍵連接,第二圓柱齒輪和主動銷輪均與主動銷輪軸通過鍵連接,從動槽輪與槽輪軸通過鍵連接;所述的第一圓柱齒輪與第二圓柱齒輪嚙合;主動銷輪的銷軸與從動槽輪連接;所述的槽輪軸與蝸輪蝸桿減速機的輸入軸連接;蝸輪蝸桿減速機的輸出軸與中間軸通過聯軸器連接;中間軸通過軸承支承在主動車廂上;所述的第三錐齒輪與中間軸通過鍵連接。
[0006]所述的橫向鋼筋繩儲存架包括固定在從動車廂頂部的多個橫向鋼筋繩滾筒支撐架和橫向鋼筋繩引導架;每個橫向鋼筋繩滾筒支撐架設有沿豎直方向排布的多個滾筒掛鉤;每個橫向鋼筋繩引導架設有沿豎直方向排布的多根引導桿。
[0007]所述的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包括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機架、第一雙螺旋軸、第二雙螺旋軸、第一滑塊組件、第二滑塊組件、第三滑塊組件、第四滑塊組件、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一導向板、第二導向板和第一錐齒輪;所述的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機架豎直設置,與中間支撐架的調節滑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通過螺栓定位;所述的第一雙螺旋軸和第二雙螺旋軸分別鉸接在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機架的一端;第一雙螺旋軸和第二雙螺旋軸的一端均開設有第一雙螺旋槽,另一端均開設有第二雙螺旋槽;第一雙螺旋槽和第二雙螺旋槽對稱設置,且均包括相互交叉的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的兩端均通過圓弧槽連接;所述的第一錐齒輪和第一鏈輪均固定在第一雙螺旋軸上,第二鏈輪固定在第二雙螺旋軸上,第一鏈輪與第二鏈輪通過鏈條連接;第一錐齒輪與間歇傳動機構的第二錐齒輪嚙合;所述的第一滑塊組件和第二滑塊組件對中設置;第一滑塊組件與第一雙螺旋軸的第一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一導向板的一端通過螺栓連接;第二滑塊組件與第一雙螺旋軸的第二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二導向板的一端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的第三滑塊組件和第四滑塊組件對中設置;第三滑塊組件與第二雙螺旋軸的第一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一導向板的另一端通過螺栓連接;第四滑塊組件與第二雙螺旋軸的第二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二導向板的另一端通過螺栓連接。
[0008]所述的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平行設置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第一導向板的內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多個第一鋼筋繩導孔和第一鋼筋繩槽口,且最高處為第一鋼筋繩導孔;所述第二導向板與第一導向板內側相對的一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多個第二鋼筋繩槽口和第二鋼筋繩導孔,且最高處為第二鋼筋繩槽口 ;第一鋼筋繩導孔、第二鋼筋繩導孔及第二鋼筋繩槽口的數量與第一鋼筋繩槽口的數量相等;每個第一鋼筋繩導孔與對應的第二鋼筋繩槽口設置在同一高度,每個第一鋼筋繩槽口與對應的第二鋼筋繩導孔設置在同一高度。
[0009]所述的縱向鋼筋輸送機構包括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機架、槽盤軸、槽盤和第四錐齒輪;所述的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機架整體呈圓筒形,頂部與端蓋可拆卸連接,底部中心開設有槽盤軸支承孔,底部邊沿開設有鋼筋伸出孔;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機架的底部與主動車廂固定,中部支撐在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支架上;所述槽盤軸的頂部通過軸承支承在端蓋內,底部通過軸承支承在槽盤軸支承孔內,且底端伸出槽盤軸支承孔外與第四錐齒輪固定;所述的第四錐齒輪與間歇傳動機構的第三錐齒輪嚙合;多個槽盤等距固定在槽盤軸上;槽盤的外圓面沿圓周均布開設有多個鋼筋槽,不同槽盤的鋼筋槽在圓周方向上位置對應。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可自動在地下挖連續墻導墻槽,且同時在導墻槽內自動編織出鋼筋網,進而快速建立地下連續墻,無需人工焊接鋼筋籠子,也無需起吊并將鋼筋籠子放入導墻槽中,提高了建筑地基的效率,降低了人力勞動量,達到了高效、安全的作業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的一個側視立體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的另一個側視立體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主動車廂的立體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中間支撐架的立體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懸臂與法蘭的裝配立體圖;
[0017]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間歇傳動機構的結構立體圖;
[0018]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縱向鋼筋輸送機構與間歇傳動機構的傳動關系示意圖;
[0019]圖8-1為本實用新型中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的裝配立體圖;
[0020]圖8-2為本實用新型中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頂部的局部結構立體圖;
[0021]圖8-3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雙螺旋軸的的結構立體圖;
[0022]圖8-4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導向板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3]圖8-5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導向板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9-1為本實用新型中縱向鋼筋輸送機構底部的局部結構立體圖;
[0025]圖9-2為本實用新型中縱向鋼筋輸送機構的槽盤軸與槽盤的裝配立體圖;
[0026]圖9-3為本實用新型中槽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8]如圖1、2、3、4和5所示,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包括主動車廂12、從動車廂1、中間支撐架32、橫向鋼筋繩儲存架、懸臂3、法蘭39、銑槽鉆頭40、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縱向鋼筋輸送機構、間歇傳動機構和驅動機構;主動車廂12固定設置有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支架12-1 ;縱向鋼筋輸送機構的底部與主動車廂12固定,中部支撐在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支架12-1上;間歇傳動機構的底部與主動車廂12固定;中間支撐架32的兩端分別與主動車廂12和從動車廂I固定;橫向鋼筋繩儲存架固定設置在從動車廂I頂部;中間支撐架32開設有銑槽鉆頭伸入孔和調節滑槽;排土盤32-1固定在中間支撐架32的銑槽鉆頭伸入孔頂端外沿,排土盤32-1開設有對稱的兩個排土槽口 ;弧形擋板32-2固定在中間支撐架32底部;弧形擋板32-2的內側面與銑槽鉆頭伸入孔的孔壁對齊設置,且朝向從動車廂I的前進方向;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與中間支撐架32的調節滑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通過螺栓定位;懸臂3的一端與從動車廂I通過軸承連接,并通過銷定位;法蘭39的頂部通過推力軸承和滾子軸承支承在懸臂3的另一端,推力軸承設置在滾子軸承上方;卡箍41夾緊法蘭39,且卡箍41的底面與推力軸承的頂端接觸;銑槽鉆頭40的頂部穿過中間支撐架32的銑槽鉆頭伸入孔,并與法蘭39的底部與通過螺栓連接;銑槽鉆頭轉動時,泥土順著弧形擋板32-2向上移動并從排土盤32-1的排土槽口順利排到地面;主動車廂12和從動車廂I的兩側均鉸接有滾輪;動力輸入軸通過軸承支承在主動車廂12上,且兩端均固定有主動車輪27 ;驅動機構驅動動力輸入軸、間歇傳動機構和法蘭39 ;間歇傳動機構分別傳輸動力給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和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法蘭39帶動銑槽鉆頭40挖出連續墻導墻槽;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往復交織橫向鋼筋繩儲存架提供的鋼筋繩;縱向鋼筋輸送機構間歇運動,并將鋼筋落入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交織的鋼筋繩中形成鋼筋網。
[0029]如圖1、2、6和7所示,間歇傳動機構包括間歇傳動機構箱體14、槽輪軸18、從動槽輪17、主動銷輪軸42、槽輪軸18、第二圓柱齒輪19、主動銷輪20、蝸桿軸25、第三鏈輪21、第一圓柱齒輪22、蝸輪23、蝸輪軸24、第二錐齒輪28、中間軸26、第三錐齒輪10_2和蝸輪蝸桿減速機;間歇傳動機構箱體14與主動車廂12固定;蝸桿軸25、主動銷輪軸42和槽輪軸18平行設置,且均通過軸承支承在間歇傳動機構箱體14上;蝸輪軸24通過軸承支承在間歇傳動機構箱體14上,蝸輪23和第二錐齒輪28均與蝸輪軸24通過鍵連接;蝸桿軸25的螺旋齒25-1與蝸輪23嚙合;第三鏈輪21和第一圓柱齒輪22均與蝸桿軸25通過鍵連接,第二圓柱齒輪19和主動銷輪20均與主動銷輪軸42通過鍵連接,從動槽輪17與槽輪軸18通過鍵連接;第一圓柱齒輪22與第二圓柱齒輪19嚙合;主動銷輪20的銷軸與從動槽輪17連接;槽輪軸18與蝸輪蝸桿減速機的輸入軸連接;蝸輪蝸桿減速機的輸出軸與中間軸26通過聯軸器連接;中間軸26通過軸承支承在主動車廂12上;第三錐齒輪10-2與中間軸26通過鍵連接。
[0030]如圖1、4、8-1、8_2和8_3所示,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包括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機架34、第一雙螺旋軸4、第二雙螺旋軸35、第一滑塊組件5、第二滑塊組件33、第三滑塊組件36、第四滑塊組件37、第一鏈輪6、第二鏈輪38、第一導向板7、第二導向板31和第一錐齒輪29 ;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機架34豎直設置,與中間支撐架32的調節滑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通過螺栓定位;第一雙螺旋軸4和第二雙螺旋軸35分別鉸接在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機架34的一端;第一雙螺旋軸4和第二雙螺旋軸35的一端均開設有第一雙螺旋槽4-1,另一端均開設有第二雙螺旋槽4-2 ;第一雙螺旋槽4-1和第二雙螺旋槽4-2對稱設置,且均包括相互交叉的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的兩端均通過圓弧槽連接;第一錐齒輪29和第一鏈輪6均固定在第一雙螺旋軸4上,第二鏈輪38固定在第二雙螺旋軸35上,第一鏈輪6與第二鏈輪38通過鏈條連接;第一錐齒輪29與間歇傳動機構的第二錐齒輪28嚙合;第一滑塊組件5和第二滑塊組件33對中設置;第一滑塊組件5與第一雙螺旋軸4的第一雙螺旋槽4-1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一導向板7的一端通過螺栓連接;第二滑塊組件33與第一雙螺旋軸4的第二雙螺旋槽4-2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二導向板31的一端通過螺栓連接;第三滑塊組件36和第四滑塊組件37對中設置;第三滑塊組件36與第二雙螺旋軸35的第一雙螺旋槽4-1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一導向板7的另一端通過螺栓連接;第四滑塊組件37與第二雙螺旋軸35的第二雙螺旋槽4-2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二導向板31的另一端通過螺栓連接。
[0031]如圖8-4和8-5所不,第一導向板7和第二導向板31平行設置在同一豎直面上;第一導向板7的內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十二個第一鋼筋繩導孔7-1和第一鋼筋繩槽口 7-2,且最高處為第一鋼筋繩導孔7-1 ;第二導向板31與第一導向板7內側相對的一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十二個第二鋼筋繩槽口 31-1和第二鋼筋繩導孔31-2,且最高處為第二鋼筋繩槽口 31-1 ;每個第一鋼筋繩導孔7-1與對應的第二鋼筋繩槽口 31-1設置在同一高度,每個第一鋼筋繩槽口 7-2與對應的第二鋼筋繩導孔31-2設置在同一高度。
[0032]如圖1、3、7、9-1、9_2和9_3所示,縱向鋼筋輸送機構包括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機架8、槽盤軸9、槽盤9-1和第四錐齒輪10-1 ;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機架8整體呈圓筒形,頂部與端蓋可拆卸連接,底部中心開設有槽盤軸支承孔8-2,底部邊沿開設有鋼筋伸出孔8-1 ;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機架8的底部與主動車廂12固定,中部支撐在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支架12-1上;槽盤軸9的頂部通過軸承支承在端蓋內,底部通過軸承支承在槽盤軸支承孔8-2內,且底端伸出槽盤軸支承孔外與第四錐齒輪10-1固定;第四錐齒輪10-1與間歇傳動機構的第三錐齒輪10-2嚙合;十個槽盤9-1等距固定在槽盤軸9上;槽盤9-1的外圓面沿圓周均布開設有五十個鋼筋槽9-2,不同槽盤的鋼筋槽在圓周方向上位置對應。
[0033]如圖1所示,橫向鋼筋繩儲存架包括固定在從動車廂I頂部的六個橫向鋼筋繩滾筒支撐架2-1和兩個橫向鋼筋繩引導架2-2 ;每個橫向鋼筋繩滾筒支撐架2-1設有沿豎直方向排布的九個滾筒掛鉤;每個橫向鋼筋繩引導架2-2設有沿豎直方向排布的九根引導桿。
[0034]該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的工作原理:
[0035]將主動車廂12的主動車輪27、主動車廂12和從動車廂I的滾輪放置在滑軌13上;縱向鋼筋輸送機構中放滿五十根鋼筋,每根鋼筋嵌入十個槽盤9-1對應的鋼筋槽9-2內;驅動機構的一個電機將動力傳遞給法蘭39,法蘭39帶動銑槽鉆頭40切削泥土,泥土順著弧形擋板32-2向上移動并從排土盤32-1的排土槽口順利排到地面;將二十四個繞有鋼筋繩的鋼筋繩滾筒放置在二十四個滾筒掛鉤上,二十四個鋼筋繩滾筒的鋼筋繩分為十八組繞過十八根引導桿,每根鋼筋繩分別穿過一個第一鋼筋繩導孔7-1或第二鋼筋繩導孔31-2,且均固定到銑槽鉆頭40挖出的連續墻導墻槽的起始槽段側壁上。驅動機構的另一個電機將一部分動力通過行星齒輪減速機傳遞給第三圓柱齒輪11-1,另一部分動力傳到驅動軸15 ;第三圓柱齒輪11-1經第四圓柱齒輪11-2將動力傳遞給動力輸入軸,從而使主動車輪27轉動,此時鋼筋繩不斷地從鋼筋繩滾筒中拉出來;驅動軸15帶動第四鏈輪16,第四鏈輪16帶動第三鏈輪21,第三鏈輪21將運動傳遞給蝸桿軸25帶動蝸輪23和第一圓柱齒輪22轉動;蝸輪將運動傳遞給蝸輪軸24和第二錐齒輪28,第二錐齒輪28帶動第一錐齒輪29,第一錐齒輪29轉動將運動傳遞給第一雙螺旋軸4,第一雙螺旋軸通過第一鏈輪6、鏈條和第二鏈輪38帶動第二雙螺旋軸35同步轉動,從而帶動第一導向板7和第二導向板31實現往復性的橫向移動,穿過第一鋼筋繩導孔7-1和第二鋼筋繩導孔31-2的鋼筋繩實現橫向交織運動;第一圓柱齒輪22帶動第二圓柱齒輪19,第二圓柱齒輪19將運動傳遞給主動銷輪軸42帶動主動銷輪20,進而將運動傳遞給從動槽輪17,實現槽輪軸18的間歇運動,槽輪軸18通過蝸輪蝸桿減速機、中間軸26、第三錐齒輪10-2和第四錐齒輪10-1將間歇運動傳遞給縱向鋼筋輸送機構的槽盤軸9,槽盤軸9轉動帶動槽盤9-1中的鋼筋沿圓周移動,當鋼筋移到鋼筋伸出孔8-1時從縱向鋼筋輸送機構中落下,并剛好落入處于交織狀態的鋼筋繩中;橫向鋼筋交織機構交織一次,縱向鋼筋輸送機構間歇性落下一根鋼筋。驅動機構的兩個電機配合使用,主動車廂12推著該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向前移動,銑槽鉆頭40在地下挖出連續墻導墻槽,橫向鋼筋交織機構和縱向鋼筋輸送機構就在連續墻導墻槽中編織出鋼筋網。
【權利要求】
1.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包括主動車廂、從動車廂、中間支撐架、橫向鋼筋繩儲存架、懸臂、法蘭、銑槽鉆頭、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縱向鋼筋輸送機構、間歇傳動機構和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動車廂固定設置有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支架;所述縱向鋼筋輸送機構的底部與主動車廂固定,中部支撐在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支架上;所述間歇傳動機構的底部與主動車廂固定;所述中間支撐架的兩端分別與主動車廂和從動車廂固定;所述的橫向鋼筋繩儲存架固定設置在從動車廂頂部;所述的中間支撐架開設有銑槽鉆頭伸入孔和調節滑槽;排土盤固定在中間支撐架的銑槽鉆頭伸入孔頂端外沿,排土盤開設有對稱的兩個排土槽口 ;弧形擋板固定在中間支撐架底部;弧形擋板的內側面與銑槽鉆頭伸入孔的孔壁對齊設置,且朝向從動車廂的前進方向;所述的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與中間支撐架的調節滑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通過螺栓定位;所述懸臂的一端與從動車廂通過軸承連接,并通過銷定位;所述法蘭的頂部通過推力軸承和滾子軸承支承在懸臂的另一端,推力軸承設置在滾子軸承上方;卡箍夾緊法蘭,且卡箍的底面與推力軸承的頂端接觸;所述銑槽鉆頭的頂部穿過中間支撐架的銑槽鉆頭伸入孔,并與法蘭的底部與通過螺栓連接;所述主動車廂和從動車廂的兩側均鉸接有滾輪;動力輸入軸通過軸承支承在主動車廂上,且兩端均固定有主動車輪;所述的驅動機構驅動動力輸入軸、間歇傳動機構和法蘭;間歇傳動機構分別傳輸動力給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和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法蘭帶動銑槽鉆頭挖出連續墻導墻槽;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往復交織橫向鋼筋繩儲存架提供的鋼筋繩;縱向鋼筋輸送機構間歇運動,并將鋼筋落入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交織的鋼筋繩中形成鋼筋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間歇傳動機構包括間歇傳動機構箱體、槽輪軸、從動槽輪、主動銷輪軸、槽輪軸、第二圓柱齒輪、主動銷輪、蝸桿軸、第三鏈輪、第一圓柱齒輪、蝸輪、蝸輪軸、第二錐齒輪、中間軸、第三錐齒輪和蝸輪蝸桿減速機;所述的間歇傳動機構箱體與主動車廂固定;所述的蝸桿軸、主動銷輪軸和槽輪軸平行設置,且均通過軸承支承在間歇傳動機構箱體上;所述的蝸輪軸通過軸承支承在間歇傳動機構箱體上,蝸輪和第二錐齒輪均與蝸輪軸通過鍵連接;所述蝸桿軸的螺旋齒與蝸輪嚙合;所述的第三鏈輪和第一圓柱齒輪均與蝸桿軸通過鍵連接,第二圓柱齒輪和主動銷輪均與主動銷輪軸通過鍵連接,從動槽輪與槽輪軸通過鍵連接;所述的第一圓柱齒輪與第二圓柱齒輪嚙合;主動銷輪的銷軸與從動槽輪連接;所述的槽輪軸與蝸輪蝸桿減速機的輸入軸連接;蝸輪蝸桿減速機的輸出軸與中間軸通過聯軸器連接;中間軸通過軸承支承在主動車廂上;所述的第三錐齒輪與中間軸通過鍵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鋼筋繩儲存架包括固定在從動車廂頂部的多個橫向鋼筋繩滾筒支撐架和橫向鋼筋繩引導架;每個橫向鋼筋繩滾筒支撐架設有沿豎直方向排布的多個滾筒掛鉤;每個橫向鋼筋繩引導架設有沿豎直方向排布的多根引導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包括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機架、第一雙螺旋軸、第二雙螺旋軸、第一滑塊組件、第二滑塊組件、第三滑塊組件、第四滑塊組件、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一導向板、第二導向板和第一錐齒輪;所述的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機架豎直設置,與中間支撐架的調節滑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通過螺栓定位;所述的第一雙螺旋軸和第二雙螺旋軸分別鉸接在橫向鋼筋繩交織機構機架的一端;第一雙螺旋軸和第二雙螺旋軸的一端均開設有第一雙螺旋槽,另一端均開設有第二雙螺旋槽;第一雙螺旋槽和第二雙螺旋槽對稱設置,且均包括相互交叉的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的兩端均通過圓弧槽連接;所述的第一錐齒輪和第一鏈輪均固定在第一雙螺旋軸上,第二鏈輪固定在第二雙螺旋軸上,第一鏈輪與第二鏈輪通過鏈條連接;第一錐齒輪與間歇傳動機構的第二錐齒輪嚙合;所述的第一滑塊組件和第二滑塊組件對中設置;第一滑塊組件與第一雙螺旋軸的第一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一導向板的一端通過螺栓連接;第二滑塊組件與第一雙螺旋軸的第二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二導向板的一端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的第三滑塊組件和第四滑塊組件對中設置;第三滑塊組件與第二雙螺旋軸的第一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一導向板的另一端通過螺栓連接;第四滑塊組件與第二雙螺旋軸的第二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二導向板的另一端通過螺栓連接; 所述的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平行設置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第一導向板的內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多個第一鋼筋繩導孔和第一鋼筋繩槽口,且最高處為第一鋼筋繩導孔;所述第二導向板與第一導向板內側相對的一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多個第二鋼筋繩槽口和第二鋼筋繩導孔,且最高處為第二鋼筋繩槽口 ;第一鋼筋繩導孔、第二鋼筋繩導孔及第二鋼筋繩槽口的數量與第一鋼筋繩槽口的數量相等;每個第一鋼筋繩導孔與對應的第二鋼筋繩槽口設置在同一高度,每個第一鋼筋繩槽口與對應的第二鋼筋繩導孔設置在同一高度。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下自動挖槽與鋼筋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縱向鋼筋輸送機構包括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機架、槽盤軸、槽盤和第四錐齒輪;所述的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機架整體呈圓筒形,頂部與端蓋可拆卸連接,底部中心開設有槽盤軸支承孔,底部邊沿開設有鋼筋伸出孔;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機架的底部與主動車廂固定,中部支撐在縱向鋼筋輸送機構支架上;所述槽盤軸的頂部通過軸承支承在端蓋內,底部通過軸承支承在槽盤軸支承孔內,且底端伸出槽盤軸支承孔外與第四錐齒輪固定;所述的第四錐齒輪與間歇傳動機構的第三錐齒輪嚙合;多個槽盤等距固定在槽盤軸上;槽盤的外圓面沿圓周均布開設有多個鋼筋槽,不同槽盤的鋼筋槽在圓周方向上位置對應。
【文檔編號】B21F27/20GK204225176SQ201420644912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1日
【發明者】俞高紅, 吳國環, 虞佳萍, 張偉權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