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噴管端口任意斜切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噴管斜切裝置。
背景技術:
噴管是指通過改變管段內壁的幾何形狀以加速氣流的管道,兩根噴管連成一直線時,連接步驟為:采用普通切割機床將噴管工裝后,用鋸片在噴管的端部切割直口,加工后,將兩根噴管的直口對接,隨后通過法蘭盤連接。對于兩根噴管連成彎形線時,需要更換普通機床的機型,即改變機床上鋸片與噴管之間的角度,才能保證切出的端口與噴管的軸線呈夾角,最后斜口成型后,將兩根斜口對接,將兩斜口的接觸處焊接。因此這種切割機床存在使用不靈活、切割效率低、無法切割出不同角度斜口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使用靈活、能夠切割出任意角度斜口、操作簡單的新型噴管斜切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型噴管斜切裝置,它包括工作臺、鋼絲、切割裝置、固定安裝于工作臺頂表面的垂向油缸,所述的垂向油缸的活塞桿上鉸接有橫梁,切割裝置設置于橫梁的下方,切割裝置由電機A、電機B、鋸片、絲桿、螺母以及固定于橫梁下表面的支架組成,支架上設置有平行于橫梁的電機A,電機A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桿,絲桿上連接有螺母,螺母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垂直于絲桿設置的電機B,電機B的輸出端安裝有鋸片,所述的橫梁的頂部還設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內設置有通孔,所述的垂向油缸的缸筒上旋轉安裝有導輪,所述的工作臺上且位于垂向油缸右側設置有吊耳,所述的鋼絲的一端固定于通孔內,鋼絲的另一端穿過導輪且固定于吊耳上。
所述的固定座設置于橫梁的左端部。
所述的垂向油缸的缸筒上設置有柱體,所述的導輪旋轉安裝于柱體的頂端部。
所述的支架與橫梁之間設置有加強筋。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結構緊湊、使用靈活、能夠切割出任意角度斜口、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發明的工作示意圖;
圖中,1-工作臺,2-鋼絲,3-垂向油缸,4-橫梁,5-電機A,6-電機B,7-鋸片,8-絲桿,9-螺母,10-支架,11-固定座,12-通孔,13-導輪,14-吊耳,15-柱體,16-加強筋,17-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噴管斜切裝置,它包括工作臺1、鋼絲2、切割裝置、固定安裝于工作臺1頂表面的垂向油缸3,所述的垂向油缸3的活塞桿上鉸接有橫梁4,切割裝置設置于橫梁4的下方,切割裝置由電機A5、電機B6、鋸片7、絲桿8、螺母9以及固定于橫梁4下表面的支架10組成,支架10與橫梁4之間設置有加強筋16,支架10上設置有平行于橫梁4的電機A5,電機A5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桿8,絲桿8上連接有螺母9,螺母9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垂直于絲桿8設置的電機B6,電機B6的輸出端安裝有鋸片7,所述的橫梁4的頂部還設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設置于橫梁4的左端部,固定座11內設置有通孔12,所述的垂向油缸3的缸筒上旋轉安裝有導輪13,所述的工作臺1上且位于垂向油缸3右側設置有吊耳14,所述的鋼絲2的一端固定于通孔12內,鋼絲2的另一端穿過導輪13且固定于吊耳14上,導輪13起到了支撐鋼絲2的作用。
所述的垂向油缸3的缸筒上設置有柱體15,所述的導輪13旋轉安裝于柱體15的頂端部。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如圖2所示,將待切割噴管直立的放置于工作臺1上并保持固定,切割斜口時,向右拉動鋼絲2使橫梁4繞鉸接點做順時針旋轉運動,當鋸片7與噴管17之間呈要求的切割角度時固定鋼絲2,隨后啟動電機B6和電機A5,電機B6帶動鋸片7做高速旋轉運動,而電機A5帶動鋸片7向噴管17方向運動,以實現進給運動,切割后在噴管17的端部形成斜口。因此只需改變鋼絲2的長度,即可改變鋸片7與噴管17之間形成的夾角,實現加工出任意角度的斜口,具有使用靈活,操作簡單的特點。此外通過控制垂向油缸3活塞桿的伸出或縮回,可調整鋸片7的高度,從而實現在噴管17的不同位置處進行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