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齒輪去毛刺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小模數齒輪是指模數小于1mm的齒輪,廣泛應用于航空機械、電子產品、精密機械、儀器儀表和計時機構中,由于小模數齒輪的尺寸較小且精度要求較高,在成型后需要進行去毛刺處理和拋光處理,現有常用的設備是毛刺機和滾動拋光機類專用設備,和簡易的弓形夾持工具。去毛刺機和滾動拋光機適合于大批量生產,但易損傷齒輪面和己加工的外形尺寸精度;簡易人工手持弓形夾工具,勞動強度大,手易疲勞,夾持不可靠,零件易飛出磕碰損傷零件,弓形夾頂尖為固定軸,與齒輪頂尖孔摩擦,易損傷頂尖孔的精度,影響后工序加工精度。
現有技術中有一篇發明專利CN103706887B,公開了一種精密小模數齒輪去毛刺夾持工具,包括固定力臂和活動力,所述固定力臂由長臂,短臂和連接臂構成,所述長臂和短臂分別固定在連接臂兩端且兩者之間平行設置,所述連接臂軸向制有通孔,夾持軸置于通孔內且其上端與上鉗板固定連接,夾持軸下端設有壓縮彈簧且用螺堵封堵在通孔內,在長臂靠近連接臂一端制有導向孔,導向軸一端置于導向孔內,所述導向軸另一端與上鉗板固定連接,在長臂和連接臂之間還設有肋板,活動力臂通過轉軸鉸接在肋板上,所述活動力臂最前端設有卡鉗,所述卡鉗進入連接臂內卡進夾持軸上制有的卡槽內,所述上鉗板的內端面設有頂尖,短臂內端面設有定位座,上鉗板和短臂共同形成夾持鉗口。
在進行夾緊時,就將小模數齒輪放置在定位座上,然后調節頂尖抵緊小模數齒輪,實現小模數齒輪的夾緊,然后手持該工具稍作傾斜,齒輪在徑向與軸向的合力作用下,可以邊旋轉,邊去毛刺,拋光。
雖然上述工具可以有效夾緊小模數齒輪,但是頂尖與小模數齒輪直接接觸,且繞頂尖旋轉,如果夾緊力過大很容易造成小模數齒輪磨損報廢,如果夾緊力太小,就不能實現有效夾緊,在拋光過程中容易被甩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精密小模數齒輪的夾持機構,以解決夾緊力過大易造成小模數齒輪磨損報廢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提供一種精密小模數齒輪的夾持機構,包括固定力臂和活動力臂,活動力臂與固定力臂平行設置,所述固定力臂包括手持部和夾持部,手持部一端設有凸輪式的凸起;夾持部表面轉動連接有支撐座,支撐座上放置有小模數齒輪,夾持部上開有豎向的圓孔,圓孔底部設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頂端連接有滑動軸,滑動軸頂端與活動力臂相抵,滑動軸與夾持部鉸接,所述活動力臂包括長臂和短臂,短臂內開有空腔,空腔內裝有液壓油,空腔與手持部相對的一端設有用于擠壓液壓油的擠壓裝置,擠壓裝置與凸輪式的凸起相抵,空腔與夾持部相對的一端可拆卸連接有頂尖,頂尖內部中空且與空腔連通,頂尖底部設有氣囊,頂尖與氣囊接觸處開有出油口,出油口與氣囊內部連通,且頂尖底部的側壁上開有通孔,通孔位于氣囊內部。
本基礎方案的原理在于:將小模數齒輪放置在支撐座上,然后人工拿起固定力臂的手持部,同時頂尖抵緊小模數齒輪的上表面,然后轉動手持部,由于手持部與滑動軸鉸接,則隨著手持部的轉動可以調整滑動軸在圓孔內上下滑動,從而調節頂尖對小模數齒輪的抵緊力;由于擠壓裝置與夾持部的凸起相抵,夾持部轉動的同時可以使擠壓裝置向上移動,空腔內裝有液壓油,擠壓裝置將液壓油擠入頂尖內部,并且從頂尖頂部的通孔中流至氣囊內部,脹滿氣囊,此時氣囊對小模數齒輪施加向下的壓緊力,保證小模數齒輪夾緊的可靠性。
本基礎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中設置了氣囊,并且在夾緊的同時將液壓油充滿氣囊,從而實現軟壓緊,實時調整壓緊力的大小和方向,保證小模數齒輪在拋光時不會發生磨損。
方案二: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所述擠壓裝置包括活動連接在空腔內部的活塞,活塞底部設有豎直的第二彈簧,第二彈簧底部設有推桿,推桿與凸起相抵,推桿時刻與凸起相抵,擠壓空腔內部的液壓油,充滿氣囊,加強壓緊力。
方案三: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所述支撐座表面開有凹槽,凹槽內放置小模數齒輪,可以精準定位,保證夾緊的準確性。
方案四: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所述固定力臂一端設有微調螺釘,活動力臂的長臂與微調螺釘相對的一側開有螺紋孔,提高夾緊精度,方便小模數齒輪后續拋光處理。
方案五: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所述頂尖與空腔卡接,方便拆卸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精密小模數齒輪的夾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固定力臂1、手持部11、夾持部12、活動力臂2、長臂21、短臂22、微調螺釘3、螺紋孔4、空腔5、活塞6、第二彈簧7、推桿8、支撐座9、小模數齒輪10、頂尖13、第一彈簧14、滑動軸15、氣囊16、通孔17。
實施例
基本如附圖1所示:本方案中的精密小模數齒輪10的夾持機構包括下方的固定力臂1和上方的活動力臂2,固定力臂1包括夾持部12和手持部11,夾持部12左側通過軸承連接有支撐座9,支撐座9上開設有凹槽,凹槽內放置小模數齒輪10,夾持部12右側開有圓孔,圓孔底部焊接有第一彈簧14,第一彈簧14頂端焊接有滑動軸15,滑動軸15頂端與活動力臂2的短臂22相抵,滑動軸15與手持部11左端一體成型的凸起鉸接,手持部11右端轉動連接有微調螺釘3,微調螺釘3旋入長臂21的螺紋孔4內,短臂22內開有空腔5,空腔5內裝滿液壓油,空腔5右端開口滑動連接有活塞6,活塞6頂部焊接有豎直的第二彈簧7,第二彈簧7的底端焊接有推桿8,推桿8下方于凸輪相抵;空腔5左端開口卡接有頂尖13,頂尖13的底端與小模數齒輪10的頂部相抵,。
如圖2所示:頂尖13的底端粘接有氣囊16,且頂尖13底部的側壁上開有兩個通孔17。
操作時,首先將小模數齒輪10放置在凹槽內,轉動手持部11,使滑動軸15向下滑動,推動活動力臂2向下移動,使頂尖13的底部與小模數齒輪10的上表面接觸,然后調節微調螺釘3旋入活動力臂2的螺紋孔4的深度,實現微調,與此同時,凸起時刻與推桿8接觸,當頂尖13與小模數齒輪10相抵后,此時凸起的最大半徑處與推桿8相抵,從而推動推桿8向上移動,同時壓縮第二彈簧7,使活塞6向上移動,此時空腔5內的液壓油受到擠壓將流至頂尖13內部,由于頂尖13底部的側壁上開有通孔17,且外部粘接有氣囊16,因此,液壓油將會被擠壓至氣囊16內,并且充滿氣囊16,氣囊16內部裝滿液壓油后,將會膨脹擠壓小模數齒輪10,使小模數齒輪10夾持更加可靠。
然后移動整個機構靠近去毛刺機,由于支撐座9通過軸承安裝在固定力臂1上,則可以在去毛刺機的帶動下轉動,并且頂尖13處有氣囊16抵緊,保證隨時適應不同的情況,實時壓緊,且頂尖13不會與小模數齒輪10發生較大的磨損,小模數齒輪10拋光完成后,繼續轉動手持部11,推桿8不再與凸起的最大半徑處相抵,推桿8下移,帶動活塞6下移,空腔5內產生負壓,從而將頂尖13內的液壓油重新帶回空腔5內,便于下次利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