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主要用于。本發明屬于加工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多邊形鈦合金框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技戰術水平的提高,飛航武器的彈體外形及內部結構逐漸向輕量化、一體化等方面進行,支撐飛航武器向更遠程、更快速和更精準的方向發展。鈦合金作為耐高溫金屬在舵翼結構上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形成了大量的鈦合金框架類零件。
數控加工在機械加工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平板類零件的加工精度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完全可以滿足多邊形拐角的加工成型需求。鈦合金電子束焊接技術逐漸成熟,對接焊縫強度可達到本體強度的90%以上,滿足鈦合金框架的使用要求。
現有多邊形鈦合金框架制作方法存在如下不足:(1)采用鑄造方法成型的鈦合金框架機械加工量大,精度不易保證,加工成本高;(2)采用焊接方法成型的鈦合金框架接頭設計在尖角位置,焊縫厚度大,焊接功率大,焊接難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的不足之處,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邊形鈦合金框架制作方法,旨在提供一種快速低成本的制造方法,以期降低鈦合金多邊形框架制作成本,縮短制造周期。
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先將鈦合金多邊形框架設計拆分為多種板類簡易零件,再對板材進行機械加工,最后組焊形成框架零件本體;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以多邊形的內型面邊界交線作為分割基準線;
第二步:以分割基準線為準,以相鄰兩邊中較長邊為偏移方向,分割基準線平行偏移1~5mm作為分割線;
第三步:沿分割線,將板材分割為若干部分;
第四步:各部分拼接,接頭位置設定形成對接焊縫;
第五步:焊縫處利用電子束對接焊,進行框架的制作成型。
在以上方案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地優化如下:
在第二步中,分割基準線平行偏移,優選偏移量為3mm;
在第三步中,將板材分割為若干部分是指將板材分割為與多邊形的邊數數量相等部分;可以采用八邊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了一種新的鈦合金框架成型方式,通過焊接接頭的位置設計,避開了加工及焊接的難點,框架的焊接方法變得簡單,焊接質量可以有效保證,同時,機械加工量也很小,降低了鈦合金多邊形框架制作成本,縮短了制造周期。該方法實現鈦合金多邊形框架快速低成本制造。
附圖說明
圖1鈦合金多邊形框架制作示意圖;
圖2柵格舵外形示意圖;
圖3柵格舵拆分示意圖。
圖中標記分別表示:1—分割基準線平行偏移量,2—電子束對接焊縫,3—拆分接頭,4—拆分件1,5—拆分件2,6—拆分件3。
圖1中虛線為分割基準線,焊縫線位置為實際分割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在某航天產品柵格舵加工過程中,其外形框為鈦合金多邊形框架。該方案采用多邊形的內型面邊界交線偏移3mm作為拆分線進行拆分,拆分結果見圖3,具體是拆分接頭1件,拆分件1共2件,拆分件2共4件,拆分件3共2件。根據拆分的結果使用鈦合金板材進行拆分零件加工,采用電子束焊接的方式最終焊接成柵格舵的鈦合金外形框架。
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以八邊形的內型面邊界交線作為分割基準線;
第二步:以分割基準線為準,以相鄰兩邊中較長邊為偏移方向,分割基準線平行偏移3mm作為分割線;
第三步:沿分割線,將板材分割為八個部分;
第四步:各部分對接形成多邊形,接頭位置設定形成對接焊縫;
第五步:焊縫處利用電子束對接焊,進行框架的制作成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發明的專利范圍,故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包含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