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轉子的卡環軸承扇葉自動組裝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65489閱讀:428來源:國知局
一種轉子的卡環軸承扇葉自動組裝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轉子的組裝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轉子的卡環軸承扇葉自動組裝機。



背景技術:

轉子是發動機及電動機的核心領域,一般都是包括轉子線圈和轉子軸,在轉子的應用領域,通常需要在轉子軸的一端套接扇葉,兩端都套接卡環和軸承。

現有的轉子卡環、軸承和扇葉的組裝大多都是分步進行,通過多臺組裝設備進行流水線的操作,先通過扇葉組裝裝置進行扇葉的組裝,之后將轉子取出放入壓環裝置的下方進行卡環的組裝,之后再將轉子取出放入軸承組裝裝置中進行軸承的組裝,整個過程中需要多次取放轉子及定位,耗費了大量的生產工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子的卡環軸承扇葉自動組裝機,設計有與配電控制箱連接的豎直轉盤,在轉盤上均勻的開設有與轉子主體部分配合的安裝孔,并且在轉盤的側面設置有與轉盤上的轉子配合的扇葉組裝裝置、卡環組裝裝置和軸承組裝裝置,進而可以實現扇葉、卡環和軸承的一體化組裝,極大的提高了組裝的效率,降低了生產工時。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轉子的卡環軸承扇葉自動組裝機,它包括相互連接的配電控制箱(1)和操作顯示屏(2),所述的配電控制箱(1)上設置有轉盤架(3),所述的轉盤架(3)上安裝有豎直的轉盤(4),且轉盤(4)的驅動電機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所述的轉盤(4)上均勻的開設有與轉子(12)配合的安裝孔,且轉盤(4)側面的配電控制箱(1)上按照轉盤(4)的轉動方向依次設置有與轉盤(4)上的轉子(12)配合的扇葉組裝裝置(8)、卡環組裝裝置(9)和軸承組裝裝置(11),且它們均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進一步的,所述的扇葉組裝裝置(8)包括設置在配電控制箱(1)上的扇葉組裝架(13),所述的扇葉組裝架(13)上設置有扇葉推送氣缸(14),所述的扇葉推送氣缸(14)連接有與轉子軸配合的扇葉推送套(15),且扇葉推送套(15)與轉盤架(3)上設置的扇葉對接塊(16)配合,所述的扇葉對接塊(16)開設在有與扇葉(18)配合的扇葉對接槽,且扇葉對接槽的上部連接有扇葉上料槽(17)、下部與扇葉推送套(15)配合,且轉盤架(3)與扇葉對接槽下部配合的部位開設有與扇葉對接(16)的孔,轉盤(4)另一側的轉盤架(3)上設置有與扇葉推送套(15)同中心線的頂料氣缸(35),所述的扇葉推送氣缸(14)和頂料氣缸(35)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盤架(3)上設置有扇葉壓料座(19),所述的扇葉壓料座(19)上設置有扇葉壓料氣缸(20),所述的扇葉壓料氣缸(20)的下方連接有從上向下插入扇葉對接槽的扇葉壓料塊(21),所述的扇葉壓料氣缸(20)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進一步的,所述的卡環組裝裝置(11)包括設置在機架(1)上的卡環振動送料盤(9),所述的卡環振動送料盤(9)連接有卡環送料槽(30),且卡環送料槽(30)穿入轉盤架(3),所述的卡環送料槽(30)的末端下方開設有出環口,所述的卡環送料槽(30)的上設置有壓環座(31),所述的壓塊座(31)上設置有壓環氣缸(32),所述的壓環氣缸(32)的下方設置有出環口配合的壓環塊(33),所述的卡環振動送料盤(9)和壓環氣缸(32)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盤(4)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與轉盤(4)上的轉子(12)配合的卡環組裝裝置(11)。

進一步的,所述的軸承組裝裝置(10)包括設置在配電控制箱(1)上的軸承組裝架(22)和轉盤架(3)外側的軸承對接塊(25),所述的軸承對接塊(25)上開設有與軸承(27)配合的軸承對接槽,且轉盤架(3)上開設有與軸承對接槽下部配合的孔,所述的軸承對接槽上部連接有軸承上料槽(26),所述的軸承組裝架(22)上設置有軸承推送氣缸(23),所述的軸承推送氣缸(23)上連接有與軸承對接槽下部配合的軸承推送套(24),且軸承推送套(24)與轉子軸配合,所述的轉盤架(3)上部設置有軸承壓料氣缸(28),所述的軸承壓料氣缸(28)的下部連接有從上向下穿入軸承對接塊(25)內的軸承壓料塊(29),所述的軸承推送氣缸(23)和軸承壓料氣缸(28)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盤(4)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與轉盤(4)上的轉子(12)配合的軸承組裝裝置(10)。

進一步的,所述的配電控制箱(1)位于轉盤(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進料槽(5)和出料槽(6),所述的進料槽(5)和出料槽(6)的內端與轉盤(4)的同一個安裝孔配合,且進料槽(5)的外部外側設置有與進料槽(5)內端的轉子(12)配合的上料氣缸(7),所述的上料氣缸(7)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設計有與配電控制箱連接的豎直轉盤,在轉盤上均勻的開設有與轉子主體部分配合的安裝孔,并且在轉盤的側面設置有與轉盤上的轉子配合的扇葉組裝裝置、卡環組裝裝置和軸承組裝裝置,進而可以實現扇葉、卡環和軸承的一體化組裝,極大的提高了組裝的效率,降低了生產工時。

2、扇葉組裝裝置的設計,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可以精度的將扇葉套接到轉子的轉子軸承上,同時通過頂料氣缸防止轉子在組裝扇葉的過程中發生移動。

3、扇葉壓料氣缸和扇葉壓料塊的設計,可以更好的使扇葉上料槽內的扇葉進入到扇葉對接槽的下部,實現更好的扇葉組裝。

4、卡環組裝裝置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組裝精準,且通過卡環振動送料盤可以實現無間斷的上料。

5、卡環組裝裝置的對稱設計,可以使轉子兩側軸的壓力進行平衡,進而確保卡環組裝的精度。

6、軸承組裝裝置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可以精度的將軸承套接到轉子軸上。

7、軸承組裝裝置的的對稱設計,可以使轉料兩側軸受到的推力互相抵消,進而可以防止在軸承組裝的過程中,轉子出現左右活動,進一步確保軸承套接的精度。

8、進料槽和出料槽的設計,同時配合的上料氣缸,可以實現自動將轉子裝入轉盤上,同時在上料的同時,將組裝完的轉子卸下,實現自動出料。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轉子的卡環軸承扇葉自動組裝機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扇葉組裝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軸承組裝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所示文字標注表示為:1、配電控制箱;2、操作顯示屏;3、轉盤架;4、轉盤;5、進料槽;6、出料槽;7、上料氣缸;8、扇葉組裝裝置;9、卡環振動送料盤;10、軸承組裝裝置;11、卡環組裝裝置;12、轉子;13、扇葉組裝架;14、扇葉推送氣缸;15、扇葉推送套;16、扇葉對接塊;17、扇葉上料槽;18、扇葉;19、扇葉壓料座;20、扇葉壓料氣缸;21、扇葉壓料塊;22、軸承組裝架;23、軸承推送氣缸;24、軸承推送套;25、軸承對接塊;26、軸承上料槽;27、軸承;28、軸承壓料氣缸;29、軸承壓料塊;30、卡環送料槽;31、壓環座;32、壓環氣缸;33、壓環塊;34、卡環;35、頂料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的具體結構為:一種轉子的卡環軸承扇葉自動組裝機,它包括相互連接的配電控制箱1和操作顯示屏2,所述的配電控制箱1上設置有轉盤架3,所述的轉盤架3上安裝有豎直的轉盤4,且轉盤4的驅動電機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所述的轉盤4上均勻的開設有與轉子12配合的安裝孔,且轉盤4側面的配電控制箱1上按照轉盤4的轉動方向依次設置有與轉盤4上的轉子12配合的扇葉組裝裝置8、卡環組裝裝置9和軸承組裝裝置11,且它們均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優選的,所述的扇葉組裝裝置8包括設置在配電控制箱1上的扇葉組裝架13,所述的扇葉組裝架13上設置有扇葉推送氣缸14,所述的扇葉推送氣缸14連接有與轉子軸配合的扇葉推送套15,且扇葉推送套15與轉盤架3上設置的扇葉對接塊16配合,所述的扇葉對接塊16開設在有與扇葉18配合的扇葉對接槽,且扇葉對接槽的上部連接有扇葉上料槽17、下部與扇葉推送套15配合,且轉盤架3與扇葉對接槽下部配合的部位開設有與扇葉對接16的孔,轉盤4另一側的轉盤架3上設置有與扇葉推送套15同中心線的頂料氣缸35,所述的扇葉推送氣缸14和頂料氣缸35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優選的,所述的轉盤架3上設置有扇葉壓料座19,所述的扇葉壓料座19上設置有扇葉壓料氣缸20,所述的扇葉壓料氣缸20的下方連接有從上向下插入扇葉對接槽的扇葉壓料塊21,所述的扇葉壓料氣缸20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優選的,所述的卡環組裝裝置11包括設置在機架1上的卡環振動送料盤9,所述的卡環振動送料盤9連接有卡環送料槽30,且卡環送料槽30穿入轉盤架3,所述的卡環送料槽30的末端下方開設有出環口,所述的卡環送料槽30的上設置有壓環座31,所述的壓塊座31上設置有壓環氣缸32,所述的壓環氣缸32的下方設置有出環口配合的壓環塊33,所述的卡環振動送料盤9和壓環氣缸32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優選的,所述的轉盤4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與轉盤4上的轉子12配合的卡環組裝裝置11。

優選的,所述的軸承組裝裝置10包括設置在配電控制箱1上的軸承組裝架22和轉盤架3外側的軸承對接塊25,所述的軸承對接塊25上開設有與軸承27配合的軸承對接槽,且轉盤架3上開設有與軸承對接槽下部配合的孔,所述的軸承對接槽上部連接有軸承上料槽26,所述的軸承組裝架22上設置有軸承推送氣缸23,所述的軸承推送氣缸23上連接有與軸承對接槽下部配合的軸承推送套24,且軸承推送套24與轉子軸配合,所述的轉盤架3上部設置有軸承壓料氣缸28,所述的軸承壓料氣缸28的下部連接有從上向下穿入軸承對接塊25內的軸承壓料塊29,所述的軸承推送氣缸23和軸承壓料氣缸28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優選的,所述的轉盤4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與轉盤4上的轉子12配合的軸承組裝裝置10。

優選的,所述的配電控制箱1位于轉盤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進料槽5和出料槽6,所述的進料槽5和出料槽6的內端與轉盤4的同一個安裝孔配合,且進料槽5的外部外側設置有與進料槽5內端的轉子12配合的上料氣缸7,所述的上料氣缸7連接到配電控制箱1。

具體使用時,先往進料槽5中進料,同時往扇葉上料槽17內放置扇葉18,往軸承上料槽26中放入軸承,往卡環振動送料盤9中放入卡環34,并使卡環振動送料盤9振動,之后通過轉盤4轉動,使第一個安裝孔與進料槽5對接,然后通過上料氣缸7將第一個轉子12送入安裝孔中,之后通過轉盤4轉動,繼續往后續的安裝孔中裝入轉子,第一個轉子1先經過扇葉組裝工位,先通過頂料氣缸35頂住轉子12的一端,然后通過扇葉壓料氣缸20帶動扇葉壓料塊21將一個扇葉18壓入扇葉對接塊16的下部,之后通過扇葉推送氣缸14帶動扇葉推送套15將扇葉18推送至轉子12的轉子軸上,然后使扇葉組裝裝置8回位,繼續轉動轉盤4,使第一個轉子12位于卡環組裝工位,通過壓環氣缸32帶動壓環塊33將卡環34從出環口壓入到轉子軸上,完成壓環組裝,之后繼續轉動,使第一個轉子進入到軸承組裝工位,過軸承壓料氣缸28帶動軸承壓料塊29將一個軸承27壓入軸承對接塊25的下部,之后通過軸承推送氣缸23帶動軸承推送套24將軸承27推送至轉子12的轉子軸上,之后使軸承組裝裝置回位,然后繼續轉動轉盤4,使第一個轉子12位于起始工位,然后通過上料氣缸7將后續的轉子推入安裝孔,同時將組裝好的轉子12推出到出料槽6,完成一個轉子12的整個組裝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