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冶金設備的安裝方法,具體指一種輥式板帶熱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輥式板材(帶)熱矯直機是板材生產線上常用的矯直設備,該設備主要由矯直機機架、上橫梁、下橫梁、輥盒等部件組成,其中矯直機機架包括傳動側機架和操作側機架。在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中,由于機架和下橫梁的外形尺寸不規則以及機架和下橫梁設計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常規的安裝方法:即先安裝操作側機架和傳動側機架,然后再安裝下橫梁無法實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下橫梁兩側端不與機架內側面聯結,而是將兩側完全置于機架窗口內,且在機架中間部位處設有一固定擋塊,使得機架即使傾斜吊裝也無法就位,這種特殊的構造形式使得按常規的安裝方法無法實現。
為此,我們根據這種機架和下橫梁構造的特殊性,設計了一種專門用于此種結構形式的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方法,以解決常規安裝方法無法實現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輥式板帶熱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方法,操作便捷、高效、安全,解決了常規方法無法實現的技術難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輥式板帶熱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方法,所述熱矯直機包括相對設置的傳動側機架和操作側機架,以及位于中間連接兩側機架的上、下橫梁,在安裝下橫梁時,先安裝傳動側機架,然后將下橫梁的一端套入傳動側機架內,并用固定支座將下橫梁水平支撐固定后,再將下橫梁的另一端與操作側機架套裝到位,最后用天車將下橫梁向上吊起,取出固定支座,將下橫梁與兩側機架通過連接螺栓連接固定。
作為本案的優化方案,所述固定支座為上下端面水平的矩形框架結構,并采用鋼板δ=30mm制作。
作為本案的優化方案,所述下橫梁的底部至少支撐有2個固定支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針對熱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構造的特殊性,設計專用于此類結構形式的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方法,以解決常規安裝方法無法實現的難題;操作便捷、高效、安全,省時省力,滿足機架與下橫梁的安裝要求、確保安裝精度的同時,縮短了安裝的施工周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熱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傳動側機架與下橫梁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熱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裝配完成示意圖;
圖4為發明熱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安裝中的固定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傳動側機架,2-操作側機架,3-下橫梁,4-固定支座,5-連接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及其效果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1-4所示,一種輥式板帶熱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方法,所述熱矯直機包括相對設置的傳動側機架1和操作側機架2,以及位于中間連接兩側機架的上、下橫梁,在安裝下橫梁3時,先安裝傳動側機架1,然后將下橫梁3的一端套入傳動側機架1內,并用固定支座4將下橫梁3水平支撐固定后,再將下橫梁3的另一端與操作側機架2套裝到位,最后用天車將下橫梁3向上吊起,取出固定支座4,將下橫梁3與兩側機架通過連接螺栓5連接固定,即可完成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其中,固定支座4為上下端面水平的矩形框架結構,并采用鋼板δ=30mm制作,以滿足其用于支撐所需的強度要求;進一步地,下橫梁3的底部至少支撐有2個固定支座4,一方面保證了下橫梁3在安裝過程中的水平穩定性,提高了機架與下橫梁3的安裝精度,另一方面方便人工操作,省時省力。
經過對矯直機機架及下橫梁的安裝方法進行分析、比較,我們設計出本發明所述的快速有效的安裝方法,并對該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技術攻關,使其得以安全實施。采用本安裝方法進行矯直機機架與下橫梁設備的安裝可以安全、快速、高質量的完成了,攻克了一大設備安裝技術難題,在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方法上開創了先河,填補了一項國內外空白。
利用本發明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方法在包鋼寬厚板熱矯直機設備安裝中,快速、安全、精確地完成了熱矯直機安裝任務,并一次成功。由于包鋼寬厚板生產線上矯直機機架和下橫梁的安裝施工方法技術構思巧妙,具有新穎性和施工的高效性,保證了矯直機安裝任務在施工工期內順利完成。
以上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并不會局限本發明,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啟示下,所做出的其它等同變型和改進,均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