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車銑復合機床。
背景技術:
車銑是利用銑刀旋轉和工件旋轉的合成運動來實現對工件的切削加工,使工件在形狀精度、位置精度、已加工表面完整性等多方面達到使用要求的一種先進切削加工方法。車銑復合加工不是單純的將車削和銑削兩種加工手段合并到一臺機床上,而是利用車銑合成運動來完成各類表面的加工,是在當今數控技術得到較大發展的條件下產生的一種新的切削理論和切削技術。
國際上對復合化機床尚無明確定義,目前正處于創新發展之中。復合加工又叫完全加工、多功能加工。早期曾將加工中心稱為復合加工機床。但是隨著復合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現在的復合加工機床與以前所稱的復合加工機床有了本質上的區別。復合加工機床通過一次裝夾零件完成多種加工工序,縮短了加工時間,提高了加工精度,因而受到用戶的歡迎。數控車銑復合機床是復合加工機床的一種主要機型,通常是在數控車床上實現平面銑削、鉆孑L攻絲、銑槽等銑削加工工序,具有車削、銑削以及鏜削等復合功能,能夠實現一次裝夾、全部完上的加工理念。
車銑復合加工機床的運動包括銑刀旋轉、工件旋轉、銑刀軸向進給和徑向進給四個基本運動。依據工件旋轉軸線與刀具旋轉軸線相對位置的不同,車銑復合加工主要可分為軸向車銑加工、正交車銑加工以及一般車銑加工。其中軸向車銑和正交車銑是應用范圍最廣泛的兩類車銑加工方法。軸向車銑 加工由于銑刀與工件的旋轉軸線相互平行,因此它不但可以加工外圓柱表面,也可加工內孔表面。正交車銑加工由于銑刀與工件的旋轉軸線相互垂直,在內孔直徑較小時它不能對內孔進行加工,但在加工外圓柱表面時由于銑刀的縱向行程不受限制,且可以采用較大的縱向進給,因此,在加工外圓柱表面時效率較高。
與常規數控加工工藝相比,車銑復合加工具有的突出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縮短產品制造工藝鏈,提高生產效率。可以安裝多種特殊刀具,新型的刀具排布,減少換刀時間,提高加工效率,車銑復合加工可以實現一次裝夾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加工工序,從而大大縮短產品制造工藝鏈。這樣一方面減少了由于裝卡改變導致的生產輔助時間,同時也減少了工裝卡具制造周期和等待時間,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效率。
(2)減少裝夾次數,提高加工精度。裝卡次數的減少避免了由于定位基準轉化而導致的誤差積累。同時,目前的車銑復合加工設備大都具有在線檢測的功能,可以實現制造過程關鍵數據的在位檢測和精度控制,從而提高產品的加工精度;高強度一體化的床身設計,提高了對難切削材料的重力加工能力;該機床配置有自動送料裝置,可以實現自動上料來連續,基本實現單臺機床的流水線作業。
(3)減少占地面積,降低生產成本。緊湊美觀的外形設計,改善了空間利用方式,維護修理更方便讓客戶得到最大的滿意;雖然車銑復合加工設備的單臺價格比較高,但由于制造工藝鏈的縮短和產品所需設備的減少,以及工裝夾具數量、車間占地面積和設備維護費用的減少,能夠有效降低總體固定資產的投資、生產運作和管理的成本。
在車銑復合機床的正常工作中,需要依次將多個毛坯工件輸送至車銑復合機床的工作平臺上,而現有的車銑復合機床是通過人工來對毛坯工件進行搬運,重量較大的毛坯工件和重復多次的搬運會增加車銑復合機床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也不利于提高勞動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車銑復合機床。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方案實現:
一種車銑復合機床,包括機床本體,在所述機床本體上設有工作臺面,在所述工作臺面上設有夾緊定位旋轉機構和滑動板,在所述滑動板上部對應設有車削刀架和銑削刀架,在所述機床本體上設有橫向的滑動桿,所述滑動板沿滑動桿滑動,在所述機床本體的側邊設有毛坯工件提升單元,所述毛坯工件提升單元包括底架,在所述底架上設有工件暫存托架,在所述底架上設有導軌,“X”形結構的搬運架其中一端的支腿在導軌上滑動,在所述搬運架上設有工件放置臺,所述搬運架另一端的支腿與鉸接件對應連接,所述搬運架還與螺母固定座對應連接,所述螺母固定座與螺旋桿對應連接,電機驅動螺旋桿旋轉。
在所述滑動板上設有凸出的滑槽,所述車削刀架和銑削刀架在所述滑槽上滑動。
在所述搬運架內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穿過螺母固定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一種車銑復合機床在工作前將待處理的毛坯工件放置在工件暫存托架,此時“X”形結構的搬運架收縮到最低端,從而導致工件放置臺 的位置低于工件暫存托架,在工作時,打開電機,電機驅動螺旋桿旋轉,使得與之連接的螺母固定座向前運動,這樣就推動“X”形結構的搬運架其中一端的支腿在導軌上滑動,使得“X”形結構的搬運架逐漸展開,然后工件放置臺就頂起可放置在工件暫存托架上的毛坯工件,工件放置臺逐漸上升直至與工作臺面相匹配,這樣就可以方便機床操作人員對毛坯工件進行拿取或者便于其他的機械抓取至機床的工作臺面,在一批毛坯工件處理完成后,使電機反轉,工作臺面下降,放置新的毛坯工件或者停止工作,整個過程自動化程度高,極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車銑復合機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機床本體,2為夾緊定位旋轉機構,3為滑動板,4為車削刀架,5為銑削刀架,6為滑槽,7為滑動桿,8為底架,9為工件暫存托架,10為導軌,11為搬運架,12為鉸接件,13為螺母固定座,14為螺旋桿,15為電機,16為工件放置臺,17為連接桿,18為工作臺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一種車銑復合機床,包括機床本體1,在所述機床本體1上設有工作臺面18,在所述工作臺面18上設有夾緊定位旋轉機構2和滑動板3,在所述滑動板3上部對應設有車削刀架4和銑削刀架5,在所述機床本體1上設有橫向的滑動桿7,所述滑動板3沿滑動桿7滑動,在所述機床本體1的側邊設有毛坯工件提升單元,所述毛坯工件提升單元包括底架8,在所述底架8上設有工件暫存托架9,在所述底架8上設有導軌10,“X”形結構的搬運架11其中一端的支腿在導軌10上滑動,在所述搬運架11上設有工件放置臺16, 所述搬運架11另一端的支腿與鉸接件12對應連接,所述搬運架11還與螺母固定座13對應連接,所述螺母固定座13與螺旋桿14對應連接,電機15驅動螺旋桿14旋轉。
在所述滑動板3上設有凸出的滑槽6,所述車削刀架4和銑削刀架5在所述滑槽6上滑動。在所述搬運架11內設有連接桿17,所述連接桿17穿過螺母固定座13。通過連接桿帶動搬運架11在導軌上滑動。
本實用新型一種車銑復合機床在工作前將待處理的毛坯工件放置在工件暫存托架,此時“X”形結構的搬運架收縮到最低端,從而導致工件放置臺的位置低于工件暫存托架,在工作時,打開電機,電機驅動螺旋桿旋轉,使得與之連接的螺母固定座向前運動,這樣就推動“X”形結構的搬運架其中一端的支腿在導軌上滑動,使得“X”形結構的搬運架逐漸展開,然后工件放置臺就頂起可放置在工件暫存托架上的毛坯工件,工件放置臺逐漸上升直至與工作臺面相匹配,這樣就可以方便機床操作人員對毛坯工件進行拿取或者便于其他的機械抓取至機床的工作臺面進行車銑處理(其中本實用新型中車銑處理具體過程以及相關結構為現有公知技術,在此不再贅述),在一批毛坯工件處理完成后,使電機反轉,工作臺面下降,放置新的毛坯工件或者停止工作,整個過程自動化程度高,極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盡管已經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和列舉,應當理解,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對上述實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