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可調式切料機構的模具。
背景技術:
在工件沖壓時,需要采用沖頭對工件進行沖壓,沖壓后的工件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步,沖壓完成后,如果工件的長度不符合標準,還得重新進行裁切,但是裁切需要使用到裁切工具,又得進行下一道的工序,因此,增加了工作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根據工件的長度即厚度,方便的調節切料機構的位置,使得在沖壓時即可一步到位完成剪切,無需在實施下一步的切料工作,提供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的帶可調式切料機構的模具。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帶可調式切料機構的模具,包括上模板及安裝于上模板下端的下模板,上模板的下端兩側各設置一個支撐桿,支撐桿支撐上模板,上模板的下端設置有一沖頭,沖頭兩側的上模板下端設置有兩個切料機構;
下模板的上端安裝有兩個定位板,工件放置于兩個定位板的上端面,所述工件通過兩個鎖緊機構鎖緊,鎖緊機構安裝于下模板的上端面;
所述切料機構包括一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的外壁設置有外螺紋,調節桿設置于上模板上端開設的橫向滑軌內,調節桿的上端安裝有第一調節螺母,調節桿的下端安裝有第二調節螺母,調節桿的底部安裝有一個刀架,切割刀片插入于刀架內。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鎖緊機構包括一拉桿,拉桿的底部設置一根彈簧,彈簧的一端連接拉桿的底面,彈簧的另一端連接下模板的上端面,整個彈簧呈拉伸狀。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拉桿的上端安裝有一個固定夾板,工件的一端卡裝于固定夾板內。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沖頭的上端連接驅動桿,驅動桿的上端連接一液壓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模具沖壓時,可根據工件的長度即厚度,方便的調節切料機構的位置,使得在沖壓時即可一步到位完成剪切,無需在實施下一步的切料工作,提供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所示,包括上模板4及安裝于上模板4下端的下模板8,上模板4的下端兩側各設置一個支撐桿6,支撐桿6支撐上模板4,上模板4的下端設置有一沖頭3,沖頭3兩側的上模板4下端設置有兩個切料機構;
下模板8的上端安裝有兩個定位板7,工件5放置于兩個定位板7的上端面,所述工件5通過兩個鎖緊機構鎖緊,鎖緊機構安裝于下模板8的上端面;
所述切料機構包括一調節桿2,所述調節桿2的外壁設置有外螺紋,調節桿2設置于上模板4上端開設的橫向滑軌內,調節桿2的上端安裝有第一調節螺母1,調節桿2的下端安裝有第二調節螺母13,調節桿2的底部安裝有一個刀架14,切割刀片15插入于刀架14內,調節桿2可在橫向滑軌內左右移動位置,如果想要高度調節,只要調節下端的第二調節螺母,向上調節,調節桿的伸出長度越長,然后再通過第一調節螺母兩端鎖緊調節桿。
若想要更換切割刀具,只要拉出切割刀片,重新插入不同規格的切割刀片即可,使用非常靈活。
其中,鎖緊機構包括一拉桿11,拉桿11的底部設置一根彈簧9,彈簧9的一端連接拉桿11的底面,彈簧9的另一端連接下模板8的上端面,所述拉桿11的上端安裝有一個固定夾板12,工件5的一端卡裝于固定夾板12內,整個彈簧9呈拉伸狀,將工件放置于定位板上,為了保證工件不晃動,可將工件插入于固定夾板內,然后通過彈簧的反彈力拉緊工件,保證兩端與定位板壓緊。
沖頭3的上端連接驅動桿,驅動桿的上端連接一液壓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模具沖壓時,可根據工件的長度即厚度,方便的調節切料機構的位置,使得在沖壓時即可一步到位完成剪切,無需在實施下一步的切料工作,提供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