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60293閱讀:3239來源:國知局
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機床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線切割加工的穿絲操作過程中,操作工人習慣將鉬絲從位于機床一側的工件的下方穿至工件上方后,掛到上導輪的 V 槽上,再一手拉住鉬絲走到機床的另一側,將鉬絲掛到后導輪的 V 槽上;再把鉬絲頭固定在儲絲筒的一端的螺釘上并壓住鉬絲頭,然后在儲絲筒上纏繞 10 圈左右,蓋上后擋水罩,返回工作臺并罩上工作臺擋水罩,穿絲動作完成,才可開啟機床進行切割加工;線切割加工的拆絲過程參照上述過程,反向操作。由于穿孔過程是從孔的下方穿至上方,由于工件的遮擋,無法看到孔的準確位置,全憑工人用手摸的手感來把直徑在 0.18 毫米左右的鉬絲穿過小孔,非常依賴工人的熟練程度,準確性低,耗時較長;且整個操作過程,工序較多,動作比較繁瑣,工人勞動強度比較大,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線切割中,通過手動穿絲和拆線所引起的準確性低、耗時長、工人勞動強度比較大和生產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應用于線切割機床中,線切割機床包括用于對鉬絲進行導向的導輪和用于存儲鉬絲的儲絲筒,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包括設置在工件的下方用于導入穿過工件的鉬絲的導向水板、以及用于將導向水板導入的鉬絲夾緊并傳送至儲絲筒的鉬絲夾,其中,鉬絲自上而下的貫穿工件的小孔并由導向水板進行導入后,經由鉬絲夾的夾緊和導輪的導向,連同鉬絲夾一同傳送至儲絲筒。

進一步地,鉬絲夾包括用于夾持鉬絲的夾片、以及與夾片相連用于使夾片夾緊鉬絲的夾緊結構。

進一步地,夾緊結構包括與夾片活動連接的第一傳動塊、與第一傳動塊嚙合的第一傳動齒輪、以及用于驅動第一傳動齒輪動作以帶動第一傳動塊做垂直運動的第一電機。

進一步地,鉬絲夾還包括用于框住夾片的夾框,夾片包括第一連接部 、 以及由第一連接部延伸形成的夾持部和推動部;第一傳動塊包括第二連接部、以及由第二連接部延伸形成的勾柄部 和第一齒條部 ,推動部對應卡入勾柄部中 ;第一齒條部與第一傳動齒輪嚙合,第一傳動齒輪與第一電機相連,第一電機驅動第一傳動齒輪轉動以帶動勾柄部 做往復推拉運動以使推動部 推動夾持部 以夾緊或松開鉬絲。

進一步地,鉬絲夾還包括與夾緊結構相連用于使夾緊結構往后退的傳動結構。

進一步地,傳動結構包括具第二齒條部 的第二傳動塊、與第二齒條部 嚙合的第二傳動齒輪、用于驅動第二傳動齒輪動作的第二電機、以及安裝第二電機的第一安裝座,第一傳動塊位于第二傳動塊上,第二電機驅動第二傳動齒輪動作以帶動第一傳動塊和第二傳動塊做水平運動。

進一步地,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還包括用于驅動鉬絲在儲絲筒上纏繞的第三電機以及連接在儲絲筒和第三電機之間的離合器。

進一步地,導向水板上設有呈倒錐形的導向孔,導向孔與工件的小孔相對應 ;當鉬絲夾運動至工件下方時,導向孔遠離工件的一端與鉬絲夾相對應;導向孔的側壁開設有入水孔。

進一步地,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還包括設置在導輪和儲絲筒之間,用于擋住鉬絲和鉬絲夾一同傳送至儲絲筒的擋絲結構。

進一步地,擋絲結構包括具第三齒條部 的滑塊、與第三齒條部 嚙合的第三傳動齒輪、用于驅動第三齒條部 動作的第四電機、以及安裝第四電機的第二安裝座,滑塊沿長度方向上設置有用于擋住鉬絲和鉬絲夾一同傳送至儲絲筒的擋片,第四電機驅動第三傳動齒輪動作以帶動滑塊上的擋片運動以擋住鉬絲和鉬絲夾一同傳送至儲絲筒。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線切割穿絲及拆線結構裝置,將儲絲筒上纏繞的鉬絲導向至工件的小孔處,并固定在導輪上,鉬絲從工件的小孔的上方穿至下方,位于工件小孔下方的導向水板導入穿過工件的鉬絲,鉬絲夾夾持穿過導向水板導入的鉬絲并傳送至儲絲筒固定。由于整個穿孔過程處于用戶的視野范圍內,從而使得穿孔過程準確度高,大大縮短了穿絲的時間,減輕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并且穿絲之后的動作由鉬絲夾和傳動機構自動完成,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使得線切割的穿絲和過程簡單快捷,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拆絲時的工作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的夾片與第一傳動塊的配合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的夾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的夾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的夾片與夾框的裝配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的第一傳動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的傳動機構的裝配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的導向水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優選實施例的擋絲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注說明:

10、導輪;20、鉬絲夾;30、儲絲筒;40、導向水板;21、夾片;22、第一傳動塊;23、第一傳動齒輪;24、夾框;211、第一連接部;212、夾持部;213、推動部;221、第二連接部;222、勾柄部;223、第一齒條部;271、第二齒條部;25、第二傳動齒輪;26、第一安裝座;27、第二傳動塊; 41、導向孔;42、入水孔;50、擋絲結構;51、滑塊;52、第二安裝座;511、擋片;512、第三齒條部;53、第三傳動齒輪;54、第四電機。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應用于線切割機床中,線切割機床包括用于對鉬絲進行導向的導輪10和用于存儲鉬絲的儲絲筒30,在本實施例中,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包括設置在工件的下方用于導入穿過工件的鉬絲的導向水板40、以及用于將導向水板40導入的鉬絲夾緊并傳送至儲絲筒30的鉬絲夾20,其中,鉬絲自上而下的貫穿工件的小孔并由導向水板40進行導入后,經由鉬絲夾20的夾緊和導輪10的導向,連同鉬絲夾20一同傳送至儲絲筒30。

通常,利用線切割機床對工件進行孔加工時,首先在工件的需打孔的大概位置開一小孔,然后利用數控系統控制程序對小孔進行精確加工。對小孔進行精確加工時,需要將用于線切割的鉬絲穿過小孔。通過上述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將加工用的鉬絲纏繞在儲絲筒30 的兩端,將鉬絲通過導輪 10 拉至工件處,然后從工件的小孔的上方穿至下方,鉬絲穿過工件的小孔后,位于工件下方的導向水板40導入穿過工件的鉬絲,鉬絲夾30將夾持該穿過導向水板40導入的鉬絲頭,并傳送至儲絲筒30固定,從而方便快捷地將鉬絲穿過工件的小孔 ,并通過鉬絲夾 20自動傳送至儲絲筒30,從而使鉬絲的穿孔過程顛覆傳統的從工件下方穿至工件上方的工藝,穿孔過程精確度高。

優選地,如圖3和圖4所示,鉬絲夾20包括用于夾持鉬絲的夾片21、以及與夾片21相連用于使夾片21夾緊鉬絲的夾緊結構。具體地,如圖3至圖6所示,夾緊結構包括與夾片21活動連接的第一傳動塊22、與第一傳動塊22嚙合的第一傳動齒輪23、以及用于驅動第一傳動齒輪23動作以帶動第一傳動塊22做垂直運動的第一電機。鉬絲夾20還包括用于框住夾片21的夾框24,夾片 21包括第一連接部 211、 以及由第一連接部211延伸形成的夾持部 212和推動部 213;第一傳動塊22包括第二連接部221、以及由第二連接部221延伸形成的勾柄部 222和第一齒條部 223,推動部 213 對應卡入勾柄部 222 中 ;第一齒條部 223與第一傳動齒輪23嚙合,第一傳動齒輪23與第一電機相連,第一電機驅動第一傳動齒輪23轉動以帶動勾柄部 222做往復推拉運動以使推動部 213推動夾持部 212以夾緊或松開鉬絲。本實用新型提出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通過夾緊結構以使鉬絲夾20夾緊鉬絲,使鉬絲夾20與鉬絲一起連動以自動傳送至儲絲筒30,以實現穿絲的自動操作,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使得線切割的穿絲過程簡單快捷,提高了生產效率。

優選地,如圖8所示,鉬絲夾20還包括與夾緊結構相連用于使夾緊結構前進或后退的傳動結構。具體地,傳動結構包括具第二齒條部 271的第二傳動塊27、與第二齒條部 271嚙合的第二傳動齒輪25、用于驅動第二傳動齒輪25動作的第二電機、以及安裝第二電機的第一安裝座26,第一傳動塊22位于第二傳動塊27上,第二電機驅動第二傳動齒輪23動作以帶動第一傳動塊22和第二傳動塊27做水平運動。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通過傳動結構使夾緊結構在鉬絲夾20夾緊鉬絲之后進行后退運動,以使鉬絲夾20與鉬絲一起連動并自動傳送至儲絲筒30,以實現穿絲的自動操作,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使得線切割的穿絲過程簡單快捷,提高了生產效率。

優選地,本實施例提供的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還包括用于驅動鉬絲在儲絲筒30上纏繞的第三電機以及連接在儲絲筒30和第三電機之間的離合器。如圖2所示,鉬絲夾20的一端連接一條牽引線,牽引線的另一端固定在儲絲筒30上,第三電機帶動儲絲筒30轉動以使夾住鉬絲的鉬絲夾20一同被傳送疊合到儲絲筒30上,并用鉬絲把鉬絲夾20綁縛在儲絲筒30上數圈,完成線切割機床操作工人原來由手動完成的動作。

優選地,如圖9所示,導向水板40上設有呈倒錐形的導向孔41,導向孔61與工件的小孔相對應 ;當鉬絲夾20運動至工件下方時,導向孔41遠離工件的一端與鉬絲夾20相對應 ;導向孔41的側壁開設有入水孔42。

由于鉬絲直徑小,容易彎曲,從而通過該導向水板 40 將鉬絲導向至停留在導向孔41 正下方的鉬絲夾20,并且導向孔 41 與入水孔 42連通,從而鉬絲在用于線切割加工時,通過噴水口加水至導向孔 41 中,由于導向孔 41呈倒錐形,從而使水從導向孔 41 底端流出的水少,而注入導向孔41 的水多,該導向孔41內將蓄滿水,使加工沖水效果好。

優選地,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還包括設置在導輪10和儲絲筒30之間用于擋住鉬絲和鉬絲夾20一同傳送至儲絲筒30的擋絲結構50。具體地,擋絲結構包括具第三齒條部 512的滑塊51、與第三齒條部 512嚙合的第三傳動齒輪53、用于驅動第三齒條部 512動作的第四電機54、以及安裝第四電機54的第二安裝座52,滑塊51沿長度方向上設置有用于擋住鉬絲和鉬絲夾20一同傳送至儲絲筒30的擋片511,第四電機54驅動第三傳動齒輪53動作以帶動滑塊51上的擋片511運動以擋住鉬絲和鉬絲夾20一同傳送至儲絲筒30。本實施例提供的用于線切割的穿絲及拆絲自動裝置,通過擋絲結構50可適時的控制走絲的長度,自動化程度高。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