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具體的是一種鋼管彎曲成型模。
背景技術:
:
一些彎曲的管件折彎比較麻煩,現有壓型方式為劃線(N條線)分N-1段壓型,零件尺寸難以保證,對操作工技能要求比較高,且壓一件的周期長,壓后R尺寸一致性不好,鋼管圓周面壓痕嚴重需打磨、刮膩子,嚴重影響油漆后外觀質量。
利用現有彎管機設備,設計推彎模,方法可行,但將油壓機壓型工藝改為推彎工藝,模具投入成本很大,推彎模制作周期長。
利用油壓機設計帶凹槽軌跡的正規壓型模,此法可行但壓型反彈經驗值不確定,整套工裝制作周期長,試模合格的風險大。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鋼管彎曲成型模。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鋼管彎曲成型模,包括上、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模座上分別設有上、下模板,上、下模板均由兩側板構成,上、下模板內分別設有上、下模芯,上、下模芯之間放置鋼管,上、下模芯相對的面作為成型面,成型面為曲面,曲面與鋼管的目標彎曲度對應設置。
所述的鋼管彎曲成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模板的接觸面與模芯的成型面同心設置。
所述的鋼管彎曲成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模座上均設有安裝槽,且上、下模座與上、下模板之間設置有加強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成本投入小,操作簡單,模具的強度足夠,在依據產品長度、油壓機噸位、產品尺寸要求下,可以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折彎質量,降低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鋼管彎曲成型模,包括上、下模座1、2,上、下模座1、2上分別設有上、下模板3、4,上、下模板3、4均由兩側板構成,上、下模板3、4內分別設有上、下模芯5、6,上、下模芯5、6之間放置鋼管7,上、下模芯5、6相對的面作為成型面,成型面為曲面,曲面與鋼管7的目標彎曲度對應設置。
上、下模板3、4的接觸面與上、下模芯5、6的成型面均同心設置。
上、下模座1、2上均設有安裝槽8,且上、下模座1、2與上、下模板3、4之間設置有加強筋9。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現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和修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