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床,尤其涉及一種模具移動式沖床。
背景技術:
本實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術中大多數沖床的模具在工作時都是固定不動的,并且現在大多數沖床作業任然處于手工操作狀態,由于操作者單調重復的勞作容易產生疲勞,在操作過程中手要伸到沖頭下,在模具上收放工件,這樣就很容易被沖床上的沖頭弄傷,從而導致操作事故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模具移動式沖床,放置加工工件時手不會放到沖頭下面,確保了加工人員的使用安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模具移動式沖床,包括固定工作臺、沖頭、模具,還包括可移動工作臺,所述可移動工作臺活動連接在所述固定工作臺上,所述模具固定在所述可移動工作臺上,所述可移動工作臺的往復運動與所述沖頭的伸縮運動是同步的,這樣在操作過程中手不用要伸到沖頭下,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
進一步,所述沖頭上設有主動齒條,所述主動齒條與主動齒輪嚙合,所述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同軸連接,所述從動齒輪與從動齒條嚙合,所述從動齒條固定在所述移動工作臺上,方便實現沖頭與移動工作臺的同步運動。
再進一步所述固定工作臺上設有燕尾槽,所述移動工作臺上設有與所述燕尾槽位置相對應的梯形導軌,通過該設置方便移動工作在固定工作臺上滑動。
再進一步所述固定工作臺與所述移動工作臺接觸面上設有潤滑油孔,通過該潤滑油孔能有效地在所述移動工作臺和所述固定工作臺形成潤滑油膜,減少磨損。
再進一步所述移動工作臺材質為球墨鑄鐵,能有效的減少磨損,吸收震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圖2為實施例1實現同步運動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工作臺和固定工作臺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個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是:1-固定工作臺2-移動工作臺3-模具4-加工件5-沖頭6-主動齒條7-主動齒輪8-連接軸9-從動齒輪10-從動齒條11-燕尾槽12-梯形導軌13-潤滑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一種模具移動式沖床,包括固定工作臺1、沖頭5、模具3、可移動工作臺2,所述可移動工作臺2滑動連接在所述固定工作臺上1,所述模具3固定在所述可移動工作臺2上,所述可移動工作臺2的往復運動與所述沖頭5的伸縮運動是同步的,這樣在操作過程中手不用要伸到沖頭下,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
所述沖頭5上設置主動齒條6,主動齒條6與主動齒輪7嚙合,主動齒輪7通過連接軸8與從動齒輪9同軸連接,從動齒輪9與從動 齒條嚙合10,從動齒條10固定在移動工作臺2上,當沖頭5向下運動時通過該同步機構,可移動工作臺2帶動模具3和加工件4向沖頭5下方移動,剛好移動到要求位置時沖頭5沖下完成一次加工;沖頭5向上運動時通過該同步機構,可移動工作臺2帶動模具3和加工件4離開沖頭5下方,方便取放加工件4。
所述固定工作臺1上設有燕尾槽11,所述移動工作臺2上設有與所述燕尾槽11位置相對應的梯形導軌12,所述梯形導軌12與燕尾槽11配合,方便牢靠的實現移動工作臺2在固定工作臺上1的滑動。
所述固定工作臺1與所述移動工作臺2接觸面上設有潤滑油孔13,通過該設置能有效在所述移動工作臺2和所述固定工作臺1形成潤滑油膜,減少磨損。
所述移動工作臺2材質為球墨鑄鐵,能有效的減少磨損吸收沖床沖擊和震動。
實施例2
實施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別在于實現同步運動的方式不同,這里采用同步電機,使沖頭5的運動與可移動工作臺2的運動達到同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