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化CNC加工機,屬于CNC領域加工機。
背景技術:
CNC加工又稱數控加工,是指在數控機床上進行零件加工的一種工藝方法,數控機床加工與傳統機床加工的工藝規程從總體上說是一致的,但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用數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的機械加工方法。它是解決零件品種多變、批量小、形狀復雜、精度高等問題和實現高效化和自動化加工的有效途徑。
現有CNC加工機大多無法離開人員的操作,無法實現全自動化的操作,而且人工操作容易產生誤差,操作精確度不夠,可能要進行二次加工,影響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化CNC加工機,以解決現有CNC加工機大多無法離開人員的操作,無法實現全自動化的操作,而且人工操作容易產生誤差,操作精確度不夠,可能要進行二次加工,影響了工作效率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自動化CNC加工機,其結構包括:機臺、可滑動裝置、隔板、防護罩、機體、咬合裝置、照明設備、加工器裝置、操作面板、控制電線、固定裝置、轉盤、外罩殼、手柄、玻璃板;所述機臺與隔板固定連接,所述可滑動裝置與機體活動連接,所述防護罩上固定設有玻璃板,所述機體固定設有咬合裝置,所述照明設備與外罩殼固定連接,所述加工器裝置與手柄固定連接,所述操作面板與控制電線活動連接,固定裝置活動設有轉盤,所述機體固定設有外罩殼,所述操作面板包括:顯示屏、控制面板、警報燈裝置,所述控制面板上固定設有顯示屏,所述控制面板與警報燈裝置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機臺與機體通過隔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罩與外罩殼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加工器裝置與可滑動裝置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操作面板與加工器裝置通過控制電線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裝置與機體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全自動化操作,只需設置好數據就可以自動加工,避免了人工操作產生的誤差,精確度更高,提升了工作效率,能避免在進行加工時金屬屑飛出,還能在加工時實時的進行觀察和查看,還能在黑暗環境中進行工作和查看,減小環境對工作的影響。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化CNC加工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操作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臺、2-可滑動裝置、3-隔板、4-防護罩、5-機體、6-咬合裝置、7-照明設備、8-加工器裝置、9-操作面板、10-控制電線、11-固定裝置、12-轉盤、13-外罩殼、14-手柄、15-玻璃板;901-顯示屏、902-控制面板、903-警報燈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CNC加工機,其結構包括:機臺1、可滑動裝置2、隔板3、防護罩4、機體5、咬合裝置6、照明設備7、加工器裝置8、操作面板9、控制電線10、固定裝置11、轉盤12、外罩殼13、手柄14、玻璃板15;所述機臺1與隔板3固定連接,所述可滑動裝置2與機體5活動連接,所述防護罩4上固定設有玻璃板15,所述機體5固定設有咬合裝置6,所述照明設備7與外罩殼13固定連接,所述加工器裝置8與手柄14固定連接,所述操作面板9與控制電線10活動連接,固定裝置11活動設有轉盤12,所述機體5固定設有外罩殼13,所述操作面板9包括:顯示屏901、控制面板902、警報燈裝置903,所述控制面板902上固定設有顯示屏901,所述控制面板902與警報燈裝置903固定連接,所述機臺1與機體5通過隔板3固定連接,所述防護罩4與外罩殼13活動連接,所述加工器裝置8與可滑動裝置2固定連接,所述操作面板9與加工器裝置8通過控制電線10活動連接,所述固定裝置11與機體5固定連接。
在進行使用時,本實用新型設有防護罩4和玻璃板15,避免在進行加工時金屬屑飛出,還能在加工時實時的進行觀察和查看;還設有操作面板9,實現了全自動化的操作,只需設置好數據就可以自動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確度;還設有照明設備7,能在黑暗環境中進行工作和查看。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