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沖擊鉆。
背景技術:
目前的沖擊鉆通常具有幾種工作模式,這幾種工作模式檔位分別是螺絲檔、鉆檔、沖擊檔。使用螺絲檔時,必須將控制檔位調整在螺絲檔;此時,沖擊鉆會依據螺絲檔扭力設定決定何時跳檔,而跳檔時沖擊鉆旋轉馬達持續轉動,但螺絲起子保持靜止狀態,沖擊鉆無法輸出最大扭力。當使用鉆檔時,旋轉馬達和前端鉆頭一直保持相同動作,輸出最大扭力,維持不跳檔。使用沖擊檔時,除了保有原有鉆檔功能外,將同時啟動沖擊機構提供沖擊作用,能更有效率地對水泥墻或其它堅硬對象實施鉆孔作業。為了可依不同需要進行運作與調整,通常會在旋轉馬達與前端配件之間設計沖擊切換裝置,以實現機械上運作調整的需要,并提供使用者設定沖擊鉆的控制接口。
現有的沖擊鉆齒輪箱檔位結構結構復雜,調節行程很大,調節速度慢,操作麻煩,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可快速調節換檔,操作簡單方便,裝置可靠性高的沖擊鉆。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沖擊鉆,包括電機、與所述電機輸出端相連接的沖擊齒輪箱、與所述沖擊齒輪箱輸出端相連接的沖擊輸出軸,所述沖擊齒輪箱包括齒輪箱殼體及齒輪組件,所述齒輪箱殼體包括大徑段與小徑段,所述大徑段套設在所述齒輪組件上,所述小徑段套設在所述沖擊輸出軸上;所述沖擊鉆還包括套設在所述小徑段上的沖擊螺紋圈、與所述沖擊螺紋圈螺紋連接的沖擊力矩套、套設在所述小徑段上并繞其旋轉的沖擊旋轉套、套設在所述小徑段上并與其構成滑移配合的沖擊扭力墊片、套設在所述沖擊輸出軸上的沖擊支架、套設在所述沖擊輸出軸上并與其隨動的旋轉棘輪、與所述小徑段固定連接的固定棘輪,所述沖擊扭力墊片靠近所述沖擊輸出軸前端,所述固定棘輪靠近所述沖擊輸出軸后端,所述旋轉棘輪位于所述沖擊扭力墊片與所述固定棘輪之間,所述旋轉棘輪與所述固定棘輪相互配合,所述沖擊支架與所述固定棘輪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件,所述沖擊扭力墊片與所述沖擊螺紋圈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件;所述大徑段靠近所述沖擊扭力墊片一側的端面上沿其軸向上成型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沿其軸向上布置有至少兩顆鋼球,位于兩端的鋼球分別與所述沖擊扭力墊片及所述齒輪組件中的內齒圈接觸;所述小徑段的前端部成型設置有第一開口,所述沖擊支架的周向外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穿過所述第一開口,所述沖擊旋轉套的前端部成型設置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沖擊旋轉套旋轉過程中與所述第二開口配合。
所述小徑段的外表面沿其軸向上成型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小徑段的內表面沿其軸向上成型設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棘輪的周向外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卡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內;所述沖擊扭力墊片周向內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一凸耳,所述沖擊螺紋圈周向內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及所述第二凸耳均與所述第一凹槽相互配合。
所述第二彈性件為沖擊扭力螺旋彈簧,所述第二彈性件收納于所述第一凹槽內。
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小徑段的外表面上等間隔設置有六條,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小徑段的外表面上等間隔設置有三條,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沖擊支架上等間隔設置有三個,與所述第一凹槽相對應的所述第一凸耳、所述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彈性件、所述通孔的數量均為六個,與所述第二凹槽相對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數量為三個,與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開口、所述第二開口的數量均為三個。
所述沖擊支架與所述沖擊輸出軸之間設置有多顆兩兩相連的鋼珠。
所述第一彈性件為沖擊螺旋彈簧。
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沖擊鉆,其小徑段的外表面沿其軸向上成型設置有第一凹槽,小徑段的內表面沿其軸向上成型設置有第二凹槽,固定棘輪的周向外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卡合在第二凹槽內;沖擊扭力墊片周向內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一凸耳,沖擊螺紋圈周向內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二凸耳,第一凸耳及第二凸耳均與第一凹槽相互配合。采用此種技術方案,連接可靠性高且結構緊湊。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沖擊鉆,其第二彈性件為沖擊扭力螺旋彈簧,第二彈性件收納于第一凹槽內。采用此種技術方案,沖擊扭力螺旋彈簧可靠性高,第二彈性件收納于第一凹槽內,可實現對沖擊扭力螺旋彈簧的限位,且有效利用空間,進一步提高了裝置的緊湊性及可靠性。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沖擊鉆,其第一凹槽在小徑段的外表面上等間隔設置有六條,第二凹槽在小徑段的外表面上等間隔設置有三條,第一凸起部在沖擊支架上等間隔設置有三個,與第一凹槽相對應的第一凸耳、第二凸耳、第二彈性件、通孔的數量均為六個,與第二凹槽相對應的第二凸起部的數量為三個,與第一凸起部相對應的第一開口、第二開口的數量均為三個。采用此種技術方案,采用等間隔布置,使各部件工作時受力均勻,連接更加牢固可靠,更進一步提高了裝置的可靠性。
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沖擊鉆,其沖擊支架與沖擊輸出軸之間設置有多顆兩兩相連的鋼珠。采用此種技術方案,多顆鋼球可起到端面軸承的作用,成本低且裝配方便,結構緊湊。
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沖擊鉆,其第一彈性件為沖擊螺旋彈簧。采用此種技術方案,沖擊螺旋彈簧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沖擊鉆,結構緊湊,可快速調節換檔,操作簡單方便,裝置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1的爆炸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齒輪箱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沖擊旋轉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沖擊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沖擊螺紋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固定棘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沖擊扭力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電機1,沖擊輸出軸2,齒輪箱殼體3,沖擊螺紋圈4,沖擊力矩套5,沖擊旋轉套6,沖擊扭力墊片7,沖擊支架8,旋轉棘輪9,固定棘輪10,第一彈性件11,第二彈性件12,鋼球13,內齒圈14,鋼珠15,大徑段31,小徑段32,第二凸耳41,第二開口61,第一凸耳71,第一凸起部81,第二凸起部101,通孔311,第一開口321,第一凹槽322,第二凹槽32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至圖9所示,一種沖擊鉆,包括電機1、與電機輸出端相連接的沖擊齒輪箱、與沖擊齒輪箱輸出端相連接的沖擊輸出軸2,沖擊齒輪箱包括齒輪箱殼體3及齒輪組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齒輪箱殼體3包括大徑段31與小徑段32,大徑段31套設在齒輪組件上,小徑段32套設在沖擊輸出軸2上,本實施例中,大徑段31與小徑段32可采用一體成型式結構;
沖擊鉆還包括套設在小徑段32上的沖擊螺紋圈4、與沖擊螺紋圈4螺紋連接的沖擊力矩套5、套設在小徑段32上并繞其旋轉的沖擊旋轉套6、套設在小徑段32上并與其構成滑移配合的沖擊扭力墊片7、套設在沖擊輸出軸2上的沖擊支架8、套設在沖擊輸出軸2上并與其隨動的旋轉棘輪9、與小徑段32固定連接的固定棘輪10,沖擊扭力墊片7靠近沖擊輸出軸2前端,固定棘輪10靠近沖擊輸出軸2后端,旋轉棘輪9位于沖擊扭力墊片7與固定棘輪10之間,旋轉棘輪9與固定棘輪10相互配合,沖擊支架8與固定棘輪10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件11,沖擊扭力墊片7與沖擊螺紋圈4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件12,本實施例中,固定棘輪10與旋轉棘輪9相對的面上成型設置有相嚙合的波浪形齒;
大徑段31靠近沖擊扭力墊片7一側的端面上沿其軸向上成型設置有通孔311,通孔311內沿其軸向上布置有至少兩顆鋼球13,位于兩端的鋼球13分別與沖擊扭力墊片7及齒輪組件中的內齒圈14接觸,本實施例中,每個通孔內鋼球13的數量均為兩顆,采用此種設計,能起到扭力檔位的作用;
小徑段32的前端部成型設置有第一開口321,沖擊支架8的周向外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一凸起部81,第一凸起部81穿過第一開口321,沖擊旋轉套6的前端部成型設置有第二開61,第一凸起部81在沖擊旋轉套6旋轉過程中與第二開口61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小徑段32的外表面沿其軸向上成型設置有第一凹槽322,小徑段32的內表面沿其軸向上成型設置有第二凹槽323,固定棘輪10的周向外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二凸起部101,第二凸起部101卡合在第二凹槽內323;沖擊扭力墊片7周向內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一凸耳71,沖擊螺紋圈4周向內表面上成型設置有第二凸耳41,第一凸耳71及第二凸耳4均與第一凹槽322相互配合,連接可靠性高且結構緊湊。
第二彈性件12為沖擊扭力螺旋彈簧,第二彈性件12收納于第一凹槽內,沖擊扭力螺旋彈簧可靠性高,第二彈性件12收納于第一凹槽322內,可實現對沖擊扭力螺旋彈簧的限位,且有效利用空間,進一步提高了裝置的緊湊性及可靠性。
第一凹槽322在小徑段32的外表面上等間隔設置有六條,第二凹槽323在小徑段32的外表面上等間隔設置有三條,第一凸起部81在沖擊支架8上等間隔設置有三個,與第一凹槽322相對應的第一凸耳71、第二凸耳41、第二彈性件12、通孔311的數量均為六個,與第二凹槽323相對應的第二凸起部101的數量為三個,與第一凸起部81相對應的第一開口321、第二開口61的數量均為三個,采用等間隔布置,使各部件工作時受力均勻,連接更加牢固可靠,更進一步提高了裝置的可靠性。
沖擊支架8與沖擊輸出軸2之間設置有多顆兩兩相連的鋼珠15,本實施例中,此處的鋼珠15數量為十五顆,多顆鋼珠15可起到端面軸承的作用,成本低且裝配方便,結構緊湊。第一彈性件11為沖擊螺旋彈簧,沖擊螺旋彈簧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本實施例中,旋轉沖擊旋轉套6即可切換功能,三個檔位上沖擊旋轉套6始終扣在齒輪箱殼體3前端不會脫離。在沖擊檔時,沖擊輸出軸2上裝配的沖擊支架8上的第一凸起部81與沖擊旋轉套6上的第二開口61位置對應,沖擊輸出軸2可以沿軸向前后移動,在沖擊輸出軸2前端受到壓力后,沖擊輸出軸2上的旋轉棘輪9會與固定在小徑段32上的固定棘輪10接觸,在第一彈性件11即沖擊螺旋彈簧的作用下旋轉棘輪9又會與固定棘輪10分離,在旋轉棘輪9與固定棘輪10不斷的接觸與分離中,產生沖擊功能,此時沖擊扭力墊片7被沖擊旋轉套6壓住,使沖擊齒輪箱沒有脫扣功能。在鉆檔與螺絲檔時,沖擊支架8上的第一凸起部81頂在沖擊旋轉套6的端面上,第一凸起部81沒有落入第二開口61中,此時旋轉棘輪9不能與固定棘輪10接觸,沖擊鉆沒有沖擊功能。但在鉆檔時,沖擊扭力墊片7被沖擊旋轉套6壓住,沖擊齒輪箱也沒有脫扣功能,而在螺絲檔時,沖擊旋轉套6沒有壓住沖擊扭力墊片7,沖擊扭力墊片7是松動的,可以前后跳動,此時靠第二彈性件12即沖擊扭力螺旋彈簧調節扭力。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