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混合料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混合料成型模具,一般包括模沖、陰模,模沖又可分為上模沖、下模沖,上模沖成型產品的上端面,下模沖成型下端面;陰模成型產品的與端面垂直的面。對于有臺階的產品,一般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在模沖上設置臺階,二是增加模沖;臺階高度較高時,為了保證產品的密度均勻性,必須通過使用“增加模沖”的方式進行處理;產品臺階較低時,兩種方式都可以使用,若使用“在模沖上設置臺階”的方式,則臺階的高度就是不可變的,如果一個系列的產品,只有某個臺階的高度或形狀不同,其它的都相同的情況下,則需要做多個不同的模沖,浪費材料和成本;若使用“增加模沖”的方式,高度是變的可調了,但由于模沖之間的配合有間隙,每一次成型壓制時,配合的間隙都不盡相同,產品之間就會有一定的差異,而且“增加模沖”的方式,有時受到壓機或模架的限制,能夠設置的模沖數量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混合料成型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混合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陰模、上模沖、下模沖,陰模和上模沖及下模沖圍成一個成型腔,所述上模沖或下模沖包括固定桿、沖體和沖頭,所述沖體為中空形狀,兩端設置有臺階孔,上端面為工作面,下端面為固定端;所述固定桿位于沖體內部,并與沖體相配合,沖體的上臺階孔與沖頭相配合,所述沖頭緊固在固定桿的上端,所述沖頭和沖體之間設置有調節塊。
所述沖頭與固定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固定桿的下端面略高于沖體的下端面,固定桿的下端面設有固定孔,沖頭的上端面也設置固定孔。
所述固定孔為六角槽或四方槽。
所述調節塊的數量為0-5塊。
所述沖體的固定端設有銷孔,所述沖體的下端面設有斜面,斜面與底面的夾角為3-7o,長度為3-5mm。
還包括芯棒,固定桿為中空形狀,芯棒與固定桿的中空形狀相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混合料成型模具,把整體的模沖分成了四部分,即固定桿、沖體、沖頭、調節塊,沖頭的工作面可以制作不同的形狀或高度,不再需要制作不同的模沖進行調節;調節高度時還可以通過調節塊進行調節;由于沖頭與固定桿、沖體配合為固接,模沖工作時三者的位置相對位置關系不會發生變化,因此解決了“模沖之間的配合有間隙,每一次成型壓制時,配合的間隙都不盡相同,產品之間就會有一定的差異”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混合料成型模具,沖體的固定端還設有銷孔,起到定位模沖的作用;沖體的下端面設有斜面,斜面與底面的夾角為3~7o,長度為3-5mm,這是由于模具在成型壓制時,下模沖與陰模配合,具有一定的配合間隙,在成型壓制過程中,會有一些粉末從間隙中落下來,這些粉末就會落到模沖的周圍,并聚集;斜面可以減少聚集的粉末對壓制過程的影響,增加壓制過程的穩定性,同時,斜面也能減少應力集中,可以較好的釋放應力,增加模具的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混合料成型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桿,2-沖體,3-沖頭,4-調節塊,5-銷孔,6-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一種混合料成型模具,包括陰模、上模沖、下模沖,陰模和上模沖及下模沖圍成一個成型腔,上模沖或下模沖包括固定桿1、沖體2、沖頭3;沖體2為中空形狀,兩端設置有臺階孔,上端面為工作面,下端面為固定端;固定桿1位于沖體2內部,并與沖體2相配合,沖體2的上臺階孔與沖頭3相配合,沖頭3緊固在固定桿1的上端,在沖頭3和沖體2之間設置有調節塊4,調節塊4用于調節沖頭3工作面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結構特點還包括芯棒,固定桿1為中空形狀,芯棒與固定桿1的中空形狀相配合。
沖頭3與固定桿1通過螺紋連接,固定桿1的底下端面略高于沖體2的下端面,固定桿的下端面設有固定孔,沖頭的上端面也設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為六角槽或四方槽,調節塊的數量為0-5塊,沖體2的固定端設有銷孔5,起到定位模沖的作用。
沖體2的下端面設有斜面6,斜面6與底面的夾角為3~7o,長度為3-5mm。由于模具在成型壓制時,下模沖與陰模配合,具有一定的配合間隙,在成型壓制過程中,會有一些粉末從間隙中落下來,這些粉末就會落到模沖的周圍,并聚集;本實用新型斜面的設置可以減少聚集的粉末對壓制過程的影響,增加壓制過程的穩定性,同時,斜面也能減少應力集中,可以較好的釋放應力,增加模具的壽命。
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實用新型。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實施案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里的實施案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揭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