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領域,具體而言,特別涉及一種彈簧機。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的彈簧機主要由凸輪機構、送線機構、轉線機構、校直機構以及繞線圓盤組成,使用時,線條通過繞線圓盤輸送至校直機構,然后貫穿送線主軸中心至送線機構最后經過凸輪機構加工成所需要的成品。
送線機構主要由送線滾輪、扇形齒輪、送線齒輪以及電機組成,工作時,電機帶動傘形齒輪轉動,傘形齒輪帶動用于送線滾輪的送線齒輪轉動,從而達到送線滾輪對彈簧鋼絲進行送線的目的,現有的送線機構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傘形齒輪在彈簧機內的裝配位置調節困難導致傘齒之間存在間隙,從而使得傘齒結構不穩定,傳動不可靠,傘齒非常容易受損,進而影響使用壽命和傳動精度;
送線機構內部結構復雜,裝配、拆卸、檢修難度大;
傘形齒輪與送線主軸的偏心設置進一步影響到送線機構的傳動精度。
上述缺陷,導致生產加工的產品誤差較大,次品率高,再者,用于一 對傘齒之間嚙合位置無法精確調節從而導致傘齒容易受損降低了使用壽命,并且由于內部空間所限調整維修也非常困難。
轉線機構大多是轉線箱體背著電機在轉動實現轉線功能,然而該結構也存在較多缺陷,例如:①.因電機末端有電纜線也跟著一起轉動,隨著轉動頻率高,電纜線容易出現接觸不良、老化、損壞等故障;②轉動范圍小,因電纜線的存在,只能旋轉270度,存在轉線死角;③多數結構比較復雜、穩定性差以及裝配檢修不便;針對上述缺陷,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一種利用同步帶帶動轉動的轉線機構,雖然該機構能實現大角度的轉動,但是同步帶具有熱脹冷縮的缺陷,因此加工精度比較低,并且維修更換都很不便。
其中繞線圓盤的具體結構為在繞線圓盤的圓周上固定設置有多組的導線輪組,導線輪組均勻的布置在圓周上。每一個導線輪組包括兩個徑向的導向輪。當鋼絲依次穿過細長的導線筒,繞后鋼絲線依次穿過六個導線輪組的導向輪之間,尤其是在鋼絲穿導線筒以及繞線圓盤的導線輪組的時候十分不方便,且對不同的線材需要使用不同的送線輪,比較費時費力,并且這種設計對于線材的磨損傷害也比較大。
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中的彈簧機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送線機構使用壽命長、傳動精度高,轉線機構轉動角度大、穩定性高,送線輪應用范 圍廣、對線材損傷小的彈簧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彈簧機,包括凸輪機構、送線機構、轉線機構、校直機構以及送線導向機構;
所述送線機構包括轉線主軸以及相對所述轉線主軸可相互轉動設置的送線主軸,所述轉線主軸與送線主軸的中心線重疊,所述送線主軸的一端部設置有橫向傘齒,所述橫向傘齒與所述送線主軸的中心線重疊,所述橫向傘齒兩側分別設置橫向調節螺母組a和橫向調節螺母組b;
所述轉線機構包括轉線電機、轉線小齒輪、轉線大齒輪、轉線箱體以及轉線主軸,所述轉線電機驅動轉線小齒輪,所述轉線小齒輪與轉線大齒輪嚙合傳動,所述轉線大齒輪與轉線箱體固接,所述轉線箱體與轉線主軸固接;
所述送線導向機構包括機架以及設置在機架上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可轉動的送線輪,所述送線輪外圓周上設置有用于容納線材的凹槽,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若干個緊貼凹槽上部且可轉動的導向輪。
在上述彈簧機中,所述送線主軸與減速大齒輪固定,所述減速大齒輪與減速齒軸嚙合傳動,該減速齒軸與減速齒輪聯動,所述減速齒輪與由送線電機驅動轉動的電機齒輪嚙合傳動。
在上述彈簧機中,所述送線輪通過設置在該送線輪中心處的軸承與所 述支撐架相連。
在上述彈簧機中,所述轉線主軸位于送線主軸中間,穿設于固定在轉線箱體上的調節軸,所述調節軸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橫向傘齒嚙合傳動的縱向傘齒,所述調節軸兩端設置有縱向調節螺母組a,所述縱向傘齒的一側設置有縱向鎖緊螺母。
在上述彈簧機中,所述的轉線箱體包括送線主軸、送線滾輪以及驅動送線滾輪轉動的送線齒輪。
在上述彈簧機中,所述橫向調節螺母組a、橫向調節螺母組b以及縱向調節螺母組a、鎖緊螺母中任意一組螺母組中的螺母個數至少有2個。
在上述彈簧機中,所述轉線大齒輪與轉線箱體通過銷軸固定。
在上述彈簧機中,所述減速齒軸與減速齒輪之間固定連接。
在上述彈簧機中,所述的送線輪面板上環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的支撐架整體呈五角星形,所述導向輪設置在所述五角形支撐架的五個端部。
在上述彈簧機中,待加工的線材通過送線滾輪27的牽引經過所述轉線主軸中心線穿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傘形齒輪在工作時,會產生軸向推力,導致齒輪、齒輪軸、軸承等可能發生松動,本案涉及了平鍵以外使用調節螺母緊固,使傳動結構更可靠,使用壽命更長;
2、傳統傘形齒輪的結構設計多為單側支撐,本案設計了雙側支撐,避免了由于軸部扭曲產生異常噪音及磨損以及由于齒輪軸的疲勞,產生齒輪軸的疲勞斷裂;
3、傘形齒輪軸雙向鎖緊螺母的設計,確保傘形齒輪嚙合的精度,從而降低傘形齒輪工作時的噪音及異常磨損,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和傳動精度以及降低了噪音;
4、轉線機構轉動范圍大、對電機電纜線沒有影響、結構簡單、裝配維修方便、穩定性高;
5、送線導向機構使用范圍廣、操作簡單、對線材損害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送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轉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送線導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送線導向機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送線輪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凸輪機構1,送線機構2,轉線機構3,校直機構4,送線導向機構5,轉線主軸6,送線主軸7,橫向傘齒8,橫向調節螺母組a9,橫向調節螺母組b10,轉線電機11,轉線小齒輪12,轉線大齒輪13,轉線箱體 14,機架15,支撐架16,凹槽17,導向輪18,減速大齒輪19,減速齒軸20,減速齒輪21,電機齒輪22,軸承23,縱向傘齒24,縱向調節螺母組a25,縱向鎖緊螺母26,送線滾輪27,送線齒輪28,銷軸29,送線電機30,送線輪31、調節軸3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根據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彈簧機,包括凸輪機構1、送線機構2、轉線機構3、校直機構4以及送線導向機構5,所述送線機構2包括轉線主軸6以及相對所述轉線主軸6可相互轉動設置的送線主軸7,所述轉線主軸6與送線主軸7的中心線重疊,所述送線主軸7的一端部設置有橫向傘齒8,所述橫向傘齒8與所述送線主軸7的中心線重疊,所述橫向傘齒8兩側分別設置橫向調節螺母組a9和橫向調節螺母組b10;
所述轉線機構3包括轉線電機11、轉線小齒輪12、轉線大齒輪13、轉線箱體14以及轉線主軸6,所述轉線電機11驅動轉線小齒輪12,所述轉線小齒輪12與轉線大齒輪13嚙合傳動,所述轉線大齒輪13與轉線箱體14固接,所述轉線箱體14與轉線主軸6固接;
所述送線導向機構5包括機架15以及設置在機架15上支撐架16,所 述支撐架16上設置有可轉動的送線輪5,所述送線輪5外圓周上設置有用于容納線材的凹槽17,所述支撐架16上設置有若干個緊貼凹槽17上部且可轉動的導向輪18。
所述送線主軸7與減速大齒輪19固定,所述減速大齒輪19與減速齒軸20嚙合傳動,所述減速齒軸20與減速齒輪21之間固定,所述減速齒輪21與由送線電機30驅動轉動的電機齒輪22嚙合傳動。
所述送線輪5通過設置在該送線輪5中心處的軸承23與所述支撐架16相連。
所述轉線主軸6位于送線主軸7中間,穿設于固定在轉線箱體14上的調節軸32,所述調節軸32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橫向傘齒8嚙合傳動的縱向傘齒24,所述調節軸32兩端設置有縱向調節螺母組a25,所述縱向傘齒24的一側設置有縱向鎖緊螺母26。
所述的轉線箱體14包括送線主軸7、送線滾輪27以及驅動送線滾輪27轉動的送線齒輪28。
所述橫向調節螺母組a9、橫向調節螺母組b10以及縱向調節螺母組a25、鎖緊螺母中任意一組螺母組中的螺母個數至少有2個。
本實施例中,所述轉線大齒輪13與轉線箱體14通過銷軸29固定。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送線輪5面板上環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的支撐架16整體呈五角星形,所述導向輪18設置在所述五角形支撐架16的五個 端部。
待加工的線材通過送線滾輪27的牽引經過所述轉線主軸6中心線穿出。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轉線伺服電機通過伺服減速機帶動轉線小齒輪12轉動,轉線小齒輪12帶動轉線大齒輪13轉動,轉線大齒輪13與轉線箱14體固定連接,轉線大齒輪13帶動轉線箱體14轉動,轉線箱體14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有轉線主軸5,因此轉線主軸5也隨轉線箱體14一起轉動,實現轉線的目的。
工作時,送線伺服電機輸出軸帶動電機齒輪22轉動,電機齒輪22帶動減速齒輪21轉動,由于減速齒輪21通過減速齒軸20帶動減速大齒輪19轉動,因此,減速齒輪21在轉動的同時減速齒軸20也隨之轉動,進一步減速大齒輪19帶動送線主軸5轉動,送線主軸5上的橫向傘齒8因此跟著轉動,橫向傘齒8帶動縱向傘齒24轉動,縱向傘齒24帶動用于驅動送線滾輪27轉動的送線齒輪28轉動,從而達到送線滾輪27對彈簧鋼絲進行送線的目的,需要說明的是,送線滾輪27以及帶動送線滾輪27轉動的送線齒輪28結構和位置關系屬于常規設計,在此就不再贅述。
工作前,將線材環繞在凹槽17內部,線材輸送的過程中,送線輪31轉動,導向輪18隨之轉動,然后通過導向輪18對線材進行限位,實現線材送線,相對現有技術該結構其使用范圍更廣,針對不同粗細的線材皆可 使用,并且,還具有操作簡單、對線材導向效果好、損害小等諸多優點。
本實用新型由于傘形齒輪之間的相互位置可調節,避免了由于傘齒之間空隙所造成的受損,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和傳動精度,并且,由于傘齒與送線主軸的同心設計,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傳動精度,同時,在設計上簡化了齒輪之間的結構,因此更加便于產品的裝配、拆卸及檢修。
相比較現有產品,本實用新型加工范圍加大,平面、立體的產品都可以加工,一些復雜的產品,通過常規設備加工后還需手工進行二次加工,本實用新型用于彈簧機的轉線機構可以一次成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本實用新型減少工裝刀具,通過轉線后,一個工位或工裝可以加工多次,從而減少了工裝,刀具數量和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