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棒材軋制線活套器托輥澆水冷卻裝置,用于軋鋼連軋生產線。
背景技術:
在棒材連軋生產中,特別是在精軋區域,活套器作為軋機機架間速度匹配的緩沖調節裝置,是連軋線軋機機組速度自動調節控制系統實現微張力或者無張力軋制必不可少的設備。連軋生產中,張力來源于機架之間的金屬秒流量差,當下游機架的秒流量小于上游軋機秒流量時,軋件在機間架出現堆鋼軋制情況,這一狀況下極易導致堆鋼事故。當下游機架的秒流量大于上游機架的秒流量時,機架間就存在張力,張力過大時屬于拉鋼軋制,棒材的精度無法保證,因此連軋過程中必須調整好機架間張力,無張力或者微張力軋制為理想情況,這個過程中活套器的穩定和持久的工作是關鍵。
現有技術中的活套器如圖1所示,包括壓下輥、活套支架、托輥、活套底座、活套液壓缸,壓下輥安裝于活套支架上,托輥通過活套液壓缸安裝于活套底座上,活套液壓缸用于驅動托輥升降,壓下輥與托輥配合用于軋件的軋制,在運行作業過程中,托輥由于持久的高速轉動和升降,軋件和托輥之間由于不斷的摩擦和起套落套沖擊,使得托輥出現磨損或者溫度過高造成托輥軸承潤滑油被燒干后損壞,造成過鋼不穩、堆鋼等事故,因此需加裝冷卻水管進行澆水降溫,為使得安裝方便,冷卻水管通常直接臨時安裝于托輥上方,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下述問題:
(1)將冷卻水管安裝在活套器的最上方,距離活套器托輥1米高,不能正確澆正托輥,過低又會影響鋼坯經過,同時軋件覆蓋在托輥上面的部分冷卻水主要被軋件擋住,不能有效的接觸到托輥,冷卻效果受到影響;
(2)只能對一處澆水,能澆活套器起套,就不能澆活套器落套;
(3)發生堆鋼事故,容易將澆水裝置沖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冷卻效果更好、使用更方便的棒材軋制線活套器托輥澆水冷卻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棒材軋制線活套器托輥澆水冷卻裝置,包括壓下輥、活套支架、托輥、活套底座、活套液壓缸,壓下輥安裝于活套支架上,托輥通過活套液壓缸安裝于活套底座上,活套液壓缸用于驅動托輥升降,壓下輥與托輥配合用于軋件的軋制,托輥配合設有冷卻水管,冷卻水管設于托輥側下方,并且出水口朝向托輥設置;冷卻水管的開關通過觸碰開關進行控制;觸碰開關設于托輥的連接部件上,使得觸碰開關的觸發通過托輥的升降進行控制。
進一步的是:冷卻水管的出水口設置成V字形。
進一步的是:冷卻水管出水口設于托輥的出鋼一側。
進一步的是:活套液壓缸的液壓桿兩邊分別固定設置有擋水板。
實施時,軋件通過活套器進入下架軋機后,經過掃描或者咬鋼信號控制,活套液壓缸起套,托輥在升起過程中觸發觸碰開關,冷卻水管打開,朝向托輥噴水,從觸發后到托輥升至最高點的整個過程進行澆水冷卻,托輥托起軋件并穩定運行,達到微張力或無張力軋制的目的,冷卻水管持續澆水冷卻,保證了托輥輥面冷卻效果,減少托輥面磨損。軋件過完后,活套落套,托輥在落套過程中再次觸發觸碰開關,冷卻水關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澆水裝置位于活套器下方,不容易引起堆鋼事故,同時也不容易受到堆鋼事故的損壞。
(2)澆水裝置位于活套器下方且距離適中,能夠保證冷卻水有效冷卻到托輥表面。
(3)冷卻水管呈V型發散形水口,澆水面廣,在活套的起套、落套和與軋件的運行中均能起到冷卻作用。
(4)新增觸碰開關使得軋件在一開始經過活套咬入軋機直至起套的過程中冷卻水處于關閉狀態,這一過程不受冷卻水冷卻,軋件頭部溫度較好,沒有黑頭咬入堆鋼的事故,同時在過鋼間隙冷卻水關閉能夠降低用水量。
(5)擋水板的設置對液壓缸起到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觸碰開關安裝處局部放大圖;
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1-壓下輥、2-活套支架、3-軋件、4-托輥、5-冷卻水管、6-活套底座、7-活套液壓缸、8-觸碰開關、9-擋水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壓下輥1、活套支架2、托輥4、活套底座6、活套液壓缸7,壓下輥1安裝于活套支架2上,托輥4通過活套液壓缸7安裝于活套底座6上,活套液壓缸7用于驅動托輥4升降,壓下輥1與托輥4配合用于軋件3的軋制,托輥4配合設有冷卻水管5,冷卻水管5設于托輥4側下方,并且出水口朝向托輥4設置;冷卻水管5的開關通過觸碰開關8進行控制,具體地,可通過控制冷卻水管5上的電動閥門或冷卻水管5的供水電機實現;觸碰開關8設于托輥4的連接部件上,使得觸碰開關8的觸發通過托輥4的升降進行控制。
實施時,軋件3通過活套器進入下架軋機后,經過掃描或者咬鋼信號控制,活套液壓缸7起套,托輥4在升起過程中觸發觸碰開關8,冷卻水管5打開,朝向托輥4噴水,從觸發后到托輥4升至最高點的整個過程進行澆水冷卻,托輥4托起軋件3并穩定運行,達到微張力或無張力軋制的目的,冷卻水管5持續澆水冷卻,保證了托輥4輥面冷卻效果,減少托輥面磨損。軋件3過完后,活套落套,托輥4在落套過程中再次觸發觸碰開關5,冷卻水關閉。
如圖3所示,冷卻水管5的出水口優選設置成V字形。采用V型發散形水口,澆水面廣,在活套的起套、落套和與軋件的運行中均能起到冷卻作用,另外一方面,由于澆水面廣,還可對托輥兩端軸承也起到降溫作用,防止潤滑油被烤干流失。為具有更好的冷卻效果,冷卻水管5出水口設于托輥4的出鋼一側,使用時在出鋼一側朝向托輥4噴水。
優選地,活套液壓缸7的液壓桿兩邊分別固定設置有擋水板9,可防止水渣對液壓缸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