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75981閱讀:816來源:國知局
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避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



背景技術:

在加工一種薄壁中空零件時,因為壁薄工件中容易,產生振動,導致尺寸和外觀不良。

所以就需要一種避震裝置,進行避震,現有的一些避震裝置,穩定性較低,且不具備調節高度的能力,使得其實用性較低,使用范圍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包括上頂板、頂桿、下底板、上端桿和下端桿,所述頂桿上方螺紋固定有上頂板,所述頂桿下方螺紋固定有下底板,所述頂桿是由上端桿和下端桿螺紋連接而成,所述上端桿上方焊接有上連接螺紋柱,所述上端桿內部設置有內螺紋槽一,所述下端桿上表面焊接有內螺紋柱,所述下端桿下表面焊接有下連接螺紋柱,所述上頂板下表面中心處設置有內螺紋槽二,所述下底板上表面中心處設置有內螺紋槽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上頂板和下底板均為圓柱形結構,且上頂板的直徑小于下底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內螺紋槽一和內螺紋柱均為圓柱形結構,直徑相同,可以進行螺紋嚙合固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上頂板上表面粘貼有減震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下底板下表面粘貼有防滑墊。

本發明中,首先,頂桿是由上端桿和下端桿螺紋連接而成,上端桿內部設置有內螺紋槽一,下端桿上表面焊接有內螺紋柱,上端桿和下端桿利用內螺紋柱和內螺紋槽一螺紋嚙合固定,從而可以旋轉上端桿和下端桿,調節內螺紋柱在內螺紋槽一內部的高度,從而達到調節頂桿的長度,使得該避震裝置高度可調,實用性更強,使用范圍更廣,其次通過上頂板上表面粘貼有減震墊,有效提高了該避震裝置的性能,再有通過上頂板和下底板均為圓柱形結構,且上頂板的直徑小于下底板,下底板下表面粘貼有防滑墊,有效的提高了該避震裝置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頂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上頂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下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上頂板、2-頂桿、3-下底板、4-上連接螺紋柱、5-內螺紋槽一、6-上端桿、7-內螺紋柱、8-下端桿、9-下連接螺紋柱、10-內螺紋槽二、11-減震墊、12-防滑墊、13-內螺紋槽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4,一種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包括上頂板1、頂桿2、下底板3、上端桿6和下端桿8,頂桿2上方螺紋固定有上頂板1,頂桿2下方螺紋固定有下底板3,頂桿2是由上端桿6和下端桿8螺紋連接而成,上端桿6上方焊接有上連接螺紋柱4,上端桿6內部設置有內螺紋槽一5,下端桿8上表面焊接有內螺紋柱7,下端桿8下表面焊接有下連接螺紋柱9,上頂板1下表面中心處設置有內螺紋槽二10,下底板3上表面中心處設置有內螺紋槽三13。

上頂板1和下底板3均為圓柱形結構,且上頂板1的直徑小于下底板3,內螺紋槽一5和內螺紋柱7均為圓柱形結構,直徑相同,可以進行螺紋嚙合固定,上頂板1上表面粘貼有減震墊11,下底板3下表面粘貼有防滑墊12,上連接螺紋柱4和內螺紋槽二10均為圓柱形結構,尺寸和規格一致,下連接螺紋柱9和內螺紋槽三13均為圓柱形結構,尺寸和規格一致。

工作原理:該高度可調的避震裝置使用時,首先利用上連接螺紋柱4螺紋固定在上頂板1下表面中心處的內螺紋槽二10中,再將下連接螺紋柱9螺紋固定在下底板3上表面中心處的內螺紋槽三13中,此時便完成了該避震裝置的安裝,使用時,首先將該避震裝置放置到需要避震物品的內部,此時可以利用雙手分別握住上端桿6和下端桿8進行旋轉,調節內螺紋柱7在內螺紋槽一5內部的高度,從而達到調節頂桿2的高度,使得該避震裝置的上頂板1和下底板3能夠很好的貼合在需要避震物品內部的上表壁和下表壁,保證避震的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