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導向定位感應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工業快速發展,汽車沖壓模具開發方式也逐漸由手工生產向自動化高精度方向發展。在自動化生產沖壓模具中,通過感應器對板料距離變化提供信號實現沖壓模具工作控制。
如圖1所示,現有方案中感應器12’通過l形固定支架11’固定安裝在模具上,這種方案中,感應器12’通過坯料10’邊緣提供信號,但由于坯料10’的邊緣面積過小,感應信號差,不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感應信號穩定,不受坯料邊緣影響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
本發明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包括:底座;驅動塊,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驅動塊的一端形成連接端,另一端形成抵觸端;感應板,固定設置在所述驅動塊的所述連接端;感應器,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感應器具有感應頭,所述感應頭朝向所述感應板;其中,所述驅動塊的滑動方向至少為靠近所述感應器滑動,和遠離所述感應器滑動。
如上所述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其中,還包括:固定支架,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感應器固定設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并且,所述感應器外還設置有調節螺母,以調整所述感應器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其中,還包括:導向塊,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導向塊的底面設置第一通槽,所述驅動塊滑動地套設在所述第一通槽內。
如上所述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其中,所述驅動塊位于所述連接端和所述抵觸端之間的部分形成有導滑面;所述抵觸端形成斜面,所述斜面朝向待定位件的進入方向。
如上所述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其中,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形成通孔,在所述通孔內滑動的設置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的一端形成抵擋部,所述抵擋部的直徑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徑,所述導向桿的另一端形成連接部,與所述驅動塊固定連接。
如上所述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其中,在所述導向桿外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抵頂在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驅動塊之間。
如上所述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其中,導向塊形成限位面,所述限位面朝向待定位件的進入的方向,以對所述待定位件進行限位和導向。
如上所述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其中,所述底座為沖壓模具的下模。
本發明的導向定位感應設備通過驅動塊實現感應,待定位件進入后抵頂驅動塊的抵觸端,使驅動塊滑動,從而帶動感應板向朝向感應器的方向滑動,從而被感應器感應到。這樣,無論待檢測件的邊緣尺寸大小,都通過抵頂驅動塊,實現感應信號的穩定,提高了設備的適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感應設備;
圖2為本申請導向定位感應設備的工作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導向定位感應設備的爆炸圖;
圖4為本申請導向定位感應設備中部分零件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現有技術:10’-坯料;11’-固定支架;12’-感應器。
本申請:11-固定支架;24-感應板;12-感應器;3-導向塊;13-調節螺母;301-腰形臺階孔;21-限位桿;302-第一通槽;22-彈簧;303-限位面;23-驅動塊;304-定位鍵槽;231-螺紋底孔;10-待定位件;232-導滑面;233-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本發明公開一種導向定位感應設備(以下簡稱設備),該設備包括底座、驅動塊23、感應板24和感應器12,其中,驅動塊23一端形成連接端,另一端形成抵觸端,連接端與感應板24固定連接,具體鏈接方式例如焊接、粘接、螺接等,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感應器12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感應器12具有朝向感應板24的感應頭。
驅動塊23的抵觸端用于和待定位件10接觸,待定位件10抵頂抵觸端,從而使驅動塊23向靠近感應器12的方向滑動,這樣感應板24在驅動塊23的帶動下,就靠近了感應器12,最終使感應器12能夠感應到。當然,驅動塊23還可以向遠離感應器12的方向滑動,這一般是一次感應結束后。
優選的,抵觸端形成斜面233,斜面朝向待定位件10的進入方向,這樣保證待定位件10能順暢的推動驅動塊23,而不會形成卡滯(例如沒有該斜面233,待定位件10可能卡在抵觸端的邊緣)。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感應器12通過固定支架11與底座固定連接,感應器12固定設置在固定支架11上,并且,感應器12外還設置有調節螺母13,以調整所述感應器12的位置。固定支架11一般通過螺釘與底座連接。
優選的,本設備還具有導向塊3,其可以起到對驅動塊23的導滑功能,還能實現對待定位件10的導向限位功能。該導向塊3固定設置在底座上,在導向塊3的底面設置第一通槽302,述驅動塊23滑動地套設在所述第一通槽302內。第一通槽302形成了對導向塊3的限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不使用導向塊3對驅動塊23,可以直接在底座和驅動塊23上設置導向結構,例如滑槽滑軌等。
在驅動塊23可以具有導滑面232,其優選的位于連接端和抵觸端之間的部分成,其作用是提高滑動的流暢度。在不使用導向塊3對驅動塊23限位時,該導滑面232可以朝向底座。在使用導向塊3對驅動塊23限位時,該導滑面232可以朝向底座,也可以朝向導向塊3的滑槽,即及可以在驅動塊23的底面也可以是在頂面,當然,也可以兩面都設置。需要理解,驅動塊23可以在任意和其它零部件接觸的面形成上述導滑面232。
現在說明導向塊3的對待定位件10的導向限位功能,導向塊3形成限位面303,限位面303朝向待定位件10的進入的方向,以對待定位件10進行限位和導向。一般的該限位面303是在導向塊3的邊緣處。以定位件10行進的方向為前,該限位面303在驅動塊23的后方。即,待定位件10先接觸到該限位面303,之后在抵頂驅動塊23的抵觸端。
在固定支架11上形成通孔,在通孔內滑動的設置導向桿21,導向桿21的一端形成抵擋部,抵擋部的直徑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徑,導向桿的另一端形成連接部,與驅動塊23固定連接。在導向桿21外套設有彈簧22,所述彈簧22抵頂在所述固定支架11和驅動塊23之間。優選的,該限位桿21可以為纖維螺栓,抵擋部可以為螺栓的螺栓帽。
優選的,底座為沖壓模具的下模,即本申請的設備用于沖壓模具,待定位件10為坯料(板材),具體的下面以一個完整實施例說明。
感應器12:通過調節螺母13固定安裝在固定支架11上,固定支架11固定安裝在下模上。
限位桿21:穿過固定支架11、彈簧22,底部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安裝在驅動塊23上,在被待定位件10抵頂后,感應器12感應到感應板24,彈簧22處于壓縮狀態,未抵頂時,驅動塊23為頂出狀態。
驅動塊23:朝向(靠近)感應器12的一側底面加工有螺紋底孔231;抵觸端和連接端之間有凹槽,凹槽底面及兩側面為導滑面232,分別于導向塊3上的第一通槽302接觸導滑。
感應板24:為l形結構,固定安裝在驅動塊23靠近感應器12的一端。
導向塊3:頂面加工有腰形臺階孔301;底部加工有定位鍵槽304,用于對導向塊3限位,以方便其安裝。
沖壓工作的送料過程中,當料邊較寬的地方運動至驅動塊23位置時,先與驅動塊23的斜面233滑動接觸,然后推動驅動塊23移動(朝向感應器12),彈簧22逐漸被壓縮,感應板24逐漸靠近感應器12,感應器12提供信號,然后送料停止、模具閉合進行沖壓工作。
沖壓完成后,上模抬起,坯料送出,驅動塊23通過彈簧22復位,然后進行下一個沖次的工作內容。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發明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