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前蓋上料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27121閱讀:900來源:國知局
一種前蓋上料設備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前蓋上料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車載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車載鏡頭需求數量也是大大提升。目前,現有的車載鏡頭組裝線采取人工上手持前蓋,再將第一傳感器芯片與第二傳感器芯片裝配至前蓋。此種組裝方法企業需要較多的組裝人員,企業的生產效率底下,組裝人員的勞動強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前蓋上料設備,其包括前蓋組裝機架、前蓋上料裝置及前蓋抓取裝置;前蓋上料裝置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前蓋抓取裝置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并位于前蓋上料裝置的一側,前蓋抓取裝置分別對應前蓋上料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前蓋上料裝置包括上料安裝座、倉儲機構、上料驅動機構及卡緊機構;倉儲機構位于上料安裝座的一側;上料驅動機構設置于上料安裝座,并位于倉儲機構的一側,上料驅動機構對應倉儲機構與前蓋抓取裝置;卡緊機構設置于上料安裝座的一側,并位于上料驅動機構的一側,卡緊機構對應上料驅動機構。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倉儲機構包括倉儲安裝座、倉儲架及倉儲驅動元件;倉儲安裝座位于上料安裝座的一側;倉儲架設置于倉儲安裝座,倉儲架對應上料驅動機構;倉儲驅動元件設置于倉儲安裝座,倉儲驅動元件的輸出端連接倉儲架。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倉儲機構還包括第一傳感器,第一傳感器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并位于倉儲架的一側。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上料驅動機構包括上料導軌、上料驅動元件及拉料件;上料導軌鋪設于上料安裝座,并位于倉儲機構的一側;上料驅動元件設置于上料安裝座,并位于上料導軌與倉儲機構之間;拉料件設置于上料導軌,拉料件連接上料驅動元件的輸出端,拉料件對應倉儲機構與前蓋抓取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上料驅動機構還包括第二傳感器,第二傳感器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并位于上料導軌的一側,第二傳感器對應拉料件。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卡緊機構包括卡緊驅動元件及卡緊件;卡緊驅動元件設置于上料安裝座,并位于上料導軌的一側;卡緊件設置于卡緊驅動元件的輸出端,卡緊件對應拉料件。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前蓋抓取裝置包括前蓋抓取機械手臂、前蓋抓取固定件、前蓋抓取ccd及前蓋抓取電動夾爪;前蓋抓取機械手臂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并位于前蓋上料裝置的一側;前蓋抓取固定件設置于前蓋抓取機械手臂;前蓋抓取ccd設置于前蓋抓取固定件,前蓋抓取ccd對應前蓋上料裝置;前蓋抓取電動夾爪設置于前蓋抓取固定件,并位于前蓋抓取ccd的一側,前蓋抓取電動夾爪對應前蓋上料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前蓋上料設備還包括除塵裝置,除塵裝置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并位于前蓋上料裝置及前蓋抓取裝置間,除塵裝置對應前蓋抓取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除塵裝置包括除塵抽風筒、除塵安裝筒、除塵蓋板、除塵無桿氣缸、除塵夾緊氣缸及除塵翻轉氣缸;除塵抽風筒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除塵抽風筒位于前蓋上料裝置與前蓋抓取裝置之間;除塵安裝筒設置于除塵抽風筒的頂端;除塵蓋板活動連接于除塵安裝筒的頂端;除塵無桿氣缸設置于除塵安裝筒的側壁,除塵無桿氣缸的輸出端連接除塵蓋板;除塵夾緊氣缸設置于除塵安裝筒的側壁,除塵夾緊氣缸位于除塵無桿氣缸的一側;除塵翻轉氣缸設置于除塵安裝筒的側壁,除塵翻轉氣缸位于除塵無桿氣缸的另一側,除塵翻轉氣缸的輸出端連接除塵夾緊氣缸的輸出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的前蓋上料設備自動上料前蓋至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并將前蓋傳送至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的下一道工序,減少企業的組裝人員,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組裝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的另一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前蓋上料設備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前蓋上料裝置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前蓋抓取裝置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除塵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

關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傳感器芯片”、“第二傳感器芯片”等,并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其僅僅是為了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組件或操作而已。

請參閱圖1及圖2,其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的兩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前蓋上料設備,其用于生產組裝車載鏡頭,前蓋上料設備將前蓋上料至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并將前蓋傳送至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的下一道工序。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包括通過傳送裝置4依序連接的前蓋上料設備1、第一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2及第二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3。至少一前蓋料盤5置于前蓋上料設備1,至少一第一傳感器芯片料盤6置于第一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2,至少一第第二傳感器芯片料盤7置于第二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3;爾后,前蓋上料設備1自動上料前蓋至傳送裝置4,傳送裝置4傳送前蓋至第一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2;爾后,第一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2將第一傳感器芯片組裝至前蓋;爾后,傳送裝置4傳送前蓋及第一傳感器芯片至第二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3,第二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3將第二傳感器芯片組裝至前蓋,第二傳感器芯片位于第一傳感器芯片的上方;爾后,第二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3燒錄第一傳感器芯片及第二傳感器芯片,完成組裝車載鏡頭的工作。

再一并參閱圖3,其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前蓋上料設備1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前蓋上料設備1包括前蓋組裝機架11、前蓋上料裝置12、前蓋抓取裝置13及除塵裝置14。前蓋組裝機架11通過傳送裝置4連接第一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2。前蓋上料裝置12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11。前蓋抓取裝置13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11,前蓋抓取裝置13位于前蓋上料裝置12的一側,前蓋抓取裝置13分別對應前蓋上料裝置12與傳送裝置4。除塵裝置14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11,除塵裝置14位于前蓋上料裝置12與前蓋抓取裝置13之間,除塵裝置14位于傳送裝置4的一側,除塵裝置14對應前蓋抓取裝置13。至少一前蓋料盤5置于前蓋上料裝置1;爾后,前蓋上料裝置1驅動單個前蓋料盤5至對應前蓋抓取裝置13的工位,前蓋抓取裝置13檢測前蓋的外形及尺寸是否合格,若前蓋的外形及尺寸不合格,則前蓋抓取裝置13將不良前蓋抓取,前蓋抓取裝置13將不良前蓋置于不良品放置區;若前蓋的外形及尺寸合格,則前蓋抓取裝置13抓取前蓋移動至對應除塵裝置14的工位;爾后,前蓋抓取裝置13將前蓋置于除塵裝置14,除塵裝置14除去前蓋的灰塵;爾后,前蓋抓取裝置13驅動前蓋至對應傳送裝置4的工位,前蓋抓取裝置4將前蓋置于傳送裝置4,傳送裝置4傳送前蓋至對應第一傳感器芯片組裝設備2的工位。

再一并參閱圖4,其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前蓋上料裝置12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前蓋上料裝置12包括上料安裝座121、倉儲機構122、上料驅動機構123及卡緊機構124。倉儲機構122位于上料安裝座121的一側。上料驅動機構123設置于上料安裝座121,上料驅動機構123位于倉儲機構122的一側,上料驅動機構123對應倉儲機構122。卡緊機構124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11,并位于上料安裝座121的一側,卡緊機構124對應上料驅動機構123。具體應用時,上述的倉儲機構122包括倉儲安裝座1221、倉儲架1222及倉儲驅動元件1223。倉儲安裝座1221位于上料安裝座121的一側。倉儲架1222設置于倉儲安裝座1221,倉儲架1222對應上料驅動機構123。倉儲驅動元件1223設置于倉儲安裝座1221,倉儲驅動元件1223的輸出端連接倉儲架1222。至少一前蓋料盤5置于倉儲架1222;上料驅動機構123驅動倉儲架1222,使得至少一前蓋料盤5對應上料驅動機構123;爾后,上料驅動機構123驅動前蓋料盤5至對應則前蓋抓取裝置13的工位,于此同時,卡緊機構124卡緊前蓋料盤5,防止前蓋抓取裝置13抓取前蓋時,前蓋料盤5移動。具體應用時,上述的倉儲驅動元件1223為伺服電機,當然,倉儲驅動元件1223也可為其它驅動元件,于此不再贅述。

復參閱圖4,上述的倉儲機構122還包括第一傳感器1224,第一傳感器1224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11,并位于倉儲架1222的一側。第一傳感器1224感應至少一前蓋料盤5置于倉儲架1222是否到位,若至少一前蓋料盤5置于倉儲架1222不到位,前蓋上料設備1發出報警提示,提示工作人員檢查;若至少一前蓋料盤5置于倉儲架1222到位,則前蓋上料設備1正常工作;并且,第一傳感器1224還起到檢測倉儲架1222是否具有前蓋料盤5,若倉儲架1222無前蓋料盤5,則前蓋上料設備1發出報警提示,提示工作人員放置前蓋料盤5;若倉儲架1222具有前蓋料盤5,則前蓋上料設備1正常工作。

復參閱圖4,上料驅動機構123包括上料導軌1231、上料驅動元件1232及拉料件1233。上料導軌1231鋪設于上料安裝座1232,上料導軌1231位于倉儲機構122的一側。上料驅動元件1232設置于上料安裝座121,上料驅動元件1232位于上料導軌1231與倉儲機構122之間。拉料件1233設置于上料導軌1231,拉料件1233連接上料驅動元件1232的輸出端,拉料件1233對應倉儲機構122。卡緊機構124包括卡緊驅動元件1241及卡緊件1242。卡緊驅動元件1241設置于上料安裝座121,卡緊驅動元件1241位于上料導軌1231的一側。卡緊件1242設置于卡緊驅動元件1241的輸出端,卡緊件1242對應拉料件1233。至少一前蓋料盤5置于倉儲架1222;上料驅動機構123驅動倉儲架1222,使得至少一前蓋料盤5對應上料驅動機構123;爾后,上料驅動元件1232驅動拉料件1233沿上料導軌1231移動至對應至少一前蓋料盤5,拉料件1233拉取前蓋料盤5;爾后,上料驅動元件1232驅動拉料件1233及前蓋料盤5沿上料導軌1231移動至對應前蓋抓取裝置13的工位;爾后,卡緊驅動元件1241驅動卡緊件1242移動,卡緊件1242卡緊前蓋料盤5;爾后,前蓋抓取裝置13抓取前蓋。具體應用時,上述的上料驅動元件1232為伺服電機,當然,上料驅動元件1232也可為其它驅動元件,于此不再贅述。

復參閱圖4,上料驅動機構123還包括第二傳感器1234,第二傳感器1234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11,并位于上料導軌1231的一側,第二傳感器1234對應拉料件1233。上料驅動元件1232驅動拉料件1233及前蓋料盤5沿上料導軌1231移動至對應第二傳感器1234的工位,第二傳感器1234感應單個前蓋料盤5移動到位,上料驅動元件1232停止驅動工作,于此同時,卡緊驅動元件1241驅動卡緊件1242移動,卡緊件1242卡緊前蓋料盤5;待前蓋抓取裝置13抓取前蓋,第二傳感器1234感應單個前蓋料盤5是否具有前蓋,若第二傳感器1234感應單個前蓋料盤5具有前蓋,則前蓋抓取裝置13繼續工作;若第二傳感器1234感應單個前蓋料盤5無前蓋,則前蓋上料設備1發出報警提示,提示工作人員搬離空前蓋料盤5。

再一并參閱圖5,其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前蓋抓取裝置13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前蓋抓取裝置13包括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前蓋抓取固定件132、前蓋抓取ccd133及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11,并位于傳送裝置4與前蓋上料裝置12間。前蓋抓取固定件132設置于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前蓋抓取ccd133設置于前蓋抓取固定件132,前蓋抓取ccd133對應前蓋上料裝置12。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設置于前蓋抓取固定件132,并位于前蓋抓取ccd133的一側,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對應前蓋上料裝置12、除塵裝置14及傳送裝置4。第二傳感器1234感應單個前蓋料盤具有前蓋;爾后,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驅動前蓋抓取固定件132移動至對應單個前蓋料盤5的工位,于此同時,前蓋抓取固定件132帶動前蓋抓取ccd133及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移動至對應單個前蓋料盤5的工位;爾后,前蓋抓取ccd133拍攝位于單個前蓋料盤5的前蓋外形及尺寸是否合格,前蓋抓取ccd133一并拍攝前蓋的坐標,前蓋抓取ccd133傳送前蓋的坐標、外形及尺寸至前蓋上料設備1;爾后,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驅動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夾取位于單個前蓋料盤5的前蓋;若前蓋的外形及尺寸不合格,則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驅動前蓋抓取固定件132、前蓋抓取ccd133、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及前蓋移動至對應不良品放置區的工位,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將不良品置于不良品放置區;若前蓋的外形及尺寸合格,則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驅動前蓋抓取固定件132、前蓋抓取ccd133、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及前蓋移動至對應除塵裝置14的工位,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將前蓋置于除塵裝置14,除塵裝置14除去前蓋的灰塵;爾后,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驅動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抓取前蓋;爾后,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驅動前蓋抓取固定件132、前蓋抓取ccd133、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及前蓋移動至對應傳送裝置4的工位,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將前蓋置于傳送裝置4。

再一并參閱圖6,其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除塵裝置14的示意圖。如圖所示,除塵裝置14包括除塵抽風筒141、除塵安裝筒142、除塵蓋板143、除塵無桿氣缸144、除塵夾緊氣缸145及除塵翻轉氣缸146。除塵抽風筒141設置于前蓋組裝機架11,除塵抽風筒141位于前蓋上料裝置12及前蓋抓取裝置13間,除塵抽風筒141位于傳送裝置4的一側。除塵安裝筒142設置于除塵抽風筒141的頂端。除塵蓋板143活動連接于除塵安裝筒142的頂端。除塵無桿氣缸144設置于除塵安裝筒142的側壁,除塵無桿氣缸144的輸出端連接除塵蓋板143。除塵夾緊氣缸145設置于除塵安裝筒142的側壁,除塵夾緊氣缸145位于除塵無桿氣缸144的一側。除塵翻轉氣缸146設置于除塵安裝筒142的側壁,除塵翻轉氣缸146位于除塵無桿氣缸144的另一側,除塵翻轉氣缸146的輸出端連接除塵夾緊氣缸145的輸出端。除塵抽風筒141及除塵安裝筒142連接氣源,除塵裝置14的初始狀態為除塵無桿氣缸144驅動除塵蓋板143離開除塵安裝筒142;爾后,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將前蓋置于除塵夾緊氣缸145,除塵夾緊氣缸145夾緊前蓋;爾后,除塵無桿氣缸144驅動除塵蓋板143連接除塵安裝筒142,除塵蓋板143與除塵安裝筒142形成一除塵空間;爾后,除塵抽風筒141及除塵安裝筒142通入氣源,除去前蓋正面的灰塵;爾后,除塵翻轉氣缸146驅動前蓋翻轉,除去前蓋反面的灰塵;爾后,除塵抽風筒141及除塵安裝筒142停止通入氣源,除塵無桿氣缸144驅動除塵蓋板143離開除塵安裝筒142;爾后,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驅動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夾取前蓋。

具體應用時,上述的倉儲驅動元件1223、第一傳感器1224、上料驅動元件1232、第二傳感器1234、卡緊驅動元件1241、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前蓋抓取ccd133、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除塵無桿氣缸144、除塵夾緊氣缸145及除塵翻轉氣缸146均電連接前蓋上料設備1的控制plc,前蓋上料設備1的控制plc控制倉儲驅動元件1223、第一傳感器1224、上料驅動元件1232、第二傳感器1234、卡緊驅動元件1241、前蓋抓取機械手臂131、前蓋抓取ccd133、前蓋抓取電動夾爪134、除塵無桿氣缸144、除塵夾緊氣缸145及除塵翻轉氣缸146作動,以達到前蓋上料設備1自動化控制之功效。

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前蓋上料設備自動上料前蓋至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并將前蓋傳送至車載鏡頭生產組裝線的下一道工序,減少企業的組裝人員,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組裝人員的勞動強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