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霧劑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氣霧劑自動安裝噴頭設備。
背景技術:
氣霧劑系指含藥、乳液或混懸液與適宜的拋射劑共同裝封于具有特制閥門系統的耐壓容器中,使用時借助拋射劑的壓力將內容物呈霧狀物噴出,其氣霧罐和按壓設備需要進行再次組裝才能達到出廠要求,并且氣霧罐和按壓設備均為一一對應,氣霧罐和按壓設備任何一方出錯,都會造成產品無法出廠的要求,現有的氣霧劑自動安裝噴頭設備,無法精確的為氣霧罐進行送料,會存在送料匹配不一致,影響生產線正常運轉的現象,加劇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霧劑自動安裝噴頭設備,具備螺旋送料保證送料及時、輸送穩定的特點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氣霧劑自動安裝噴頭設備,包括底座、滾輪、壓下裝置、振動輸料器、軌道和收納箱,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裝有滾輪,滾輪間隔設置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滾輪的外表面設置有傳送帶,傳送帶固定套接在滾輪的外圈,滾輪的一側連接有輸送電機,所述輸送電機的輸出軸通過皮帶與滾輪固定套接,輸送電機通過螺絲固定安裝在底座的內部,所述滾輪的上方固定安裝有擋板,擋板平行設置在傳送帶兩側,擋板之間間隔設置有多個型號一致的氣霧罐,氣霧罐平行設置在傳送帶的上方,所述傳送帶的中間部分設置有壓下裝置,壓下裝置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面設置有導柱,導柱的外圈套接有壓下板,導柱與壓下板活動連接,壓下板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有頂出彈簧,所述頂出彈簧的底面與固定底板固定連接,頂出彈簧的頂面與壓下板固定連接,所述壓下板的一側設置有高度調節機構,壓下板與高度調節機構固定連接,壓下板的上端面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與壓下板垂直設置,氣缸的側面也設置有高度調節機構,氣缸與高度調節機構固定裝夾;
所述壓下板的側面設置有振動輸料器,壓下板與振動輸料器之間設置有軌道,壓下板通過軌道與振動輸料器相互連通,所述振動輸料器的底面與底座固定安裝,振動輸料器的側面連接有振動輸料電機,振動輸料器的內部設置為空腔結構,所述振動輸料器的內壁設置有螺旋軌道,螺旋軌道緊密貼附于振動輸料器的側面,螺旋軌道的末端伸出振動輸料器并與軌道無縫連接,所述振動輸料器的右側設置有收納箱,振動輸料器與收納箱對立設置在傳送帶的兩側,收納箱與傳送帶無縫連接。
優選的,所述底座的內部設置為空腔結構,輸送電機固定安裝在底座的空腔內。
優選的,所述導柱的外表面經過光滑打磨,并均勻涂抹有潤滑油。
優選的,所述壓下板的下端面間隔設置有多組型號一致的頂出彈簧,頂出彈簧相互之間平行排列,頂出彈簧與壓下板垂直設置。
優選的,所述螺旋軌道與軌道緊密相連,且螺旋軌道與軌道內部空間尺寸對應吻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的氣霧劑自動安裝噴頭設備,滾輪間隔設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傳送帶固定套接在滾輪的外圈,輸送電機的輸出軸通過皮帶與滾輪固定套接,底座的內部設置為空腔結構,輸送電機固定安裝在底座的空腔內,輸送電機穩定工作,輸送電機帶動傳送帶進行穩定輸送,不會被外物干擾,產生生產阻塞的現象,提高結構穩定性,加強生產線的有效性,傳送帶的中間部分設置有壓下裝置,壓下裝置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的上端面設置有導柱,導柱的外圈套接有壓下板,導柱與壓下板活動連接,導柱的外表面經過光滑打磨,并均勻涂抹有潤滑油,壓下板可以相對導柱進行上下位移,完成壓下做功,壓下板與導柱連接處光滑,做功阻力小,能源利用率高。
2、本實用新型的氣霧劑自動安裝噴頭設備,壓下板的下端面間隔設置有多組型號一致的頂出彈簧,頂出彈簧相互之間平行排列,頂出彈簧與壓下板垂直設置,多組頂出彈簧共同作用,頂出彈簧豎直擺放,使得頂出效果最佳,壓下板在完成按壓的同時能夠順利彈出,提高裝置反復利用率,壓下板通過軌道與振動輸料器相互連通,振動輸料器的內壁設置有螺旋軌道,螺旋軌道緊密貼附于振動輸料器的側面,螺旋軌道的末端伸出振動輸料器并與軌道無縫連接,且螺旋軌道與軌道內部空間尺寸對應吻合,噴頭經過螺旋軌道的梳理和運輸作用后,有序的通過軌道傳遞給壓下板,整個過程循序漸進,不會產生局部擠壓,保證供料平穩,有效,加強整個裝置的穩定性,減少因輸料不穩定造成的生產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振動輸料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滾輪、20傳送帶、21輸送電機、22擋板、23氣霧罐、3壓下裝置、30固定底板、31導柱、32壓下板、33頂出彈簧、34高度調節機構、35氣缸、4振動輸料器、40振動輸料電機、41螺旋軌道、5軌道、6收納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一種氣霧劑自動安裝噴頭設備,包括底座1、滾輪2、壓下裝置3、振動輸料器4、軌道5和收納箱6,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安裝有滾輪2,滾輪2間隔設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滾輪2的外表面設置有傳送帶20,傳送帶20固定套接在滾輪2的外圈,滾輪2的一側連接有輸送電機21,輸送電機21的輸出軸通過皮帶與滾輪2固定套接,輸送電機21通過螺絲固定安裝在底座1的內部,底座1的內部設置為空腔結構,輸送電機21固定安裝在底座1的空腔內,輸送電機21穩定工作,輸送電機21帶動傳送帶20進行穩定輸送,不會被外物干擾,產生生產阻塞的現象,提高結構穩定性,加強生產線的有效性,滾輪2的上方固定安裝有擋板22,擋板22平行設置在傳送帶20兩側,擋板22防止氣霧罐23在輸送過程中受外力,避免氣霧罐23掉落的現象發生,擋板22之間間隔設置有多個型號一致的氣霧罐23,氣霧罐23平行設置在傳送帶20的上方,傳送帶20的中間部分設置有壓下裝置3,壓下裝置3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底板30,固定底板30與底座1固定連接,固定底板30的上端面設置有導柱31,導柱31的外圈套接有壓下板32,導柱31與壓下板32活動連接,導柱31的外表面經過光滑打磨,并均勻涂抹有潤滑油,壓下板32可以相對導柱31進行上下位移,完成壓下做功,壓下板32與導柱31連接處光滑,做功阻力小,能源利用率高,壓下板32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有頂出彈簧33,頂出彈簧33的底面與固定底板30固定連接,頂出彈簧33的頂面與壓下板32固定連接,壓下板32的下端面間隔設置有多組型號一致的頂出彈簧33,頂出彈簧33相互之間平行排列,頂出彈簧33與壓下板32垂直設置,多組頂出彈簧33共同作用,頂出彈簧33豎直擺放,使得頂出效果最佳,壓下板32在完成按壓的同時能夠順利彈出,提高裝置反復利用率,壓下板32的一側設置有高度調節機構34,壓下板32與高度調節機構34固定連接,壓下板32的上端面設置有氣缸35,氣缸35與壓下板32垂直設置,氣缸35的側面也設置有高度調節機構34,氣缸35與高度調節機構34固定裝夾。
壓下板32的側面設置有振動輸料器4,壓下板32與振動輸料器4之間設置有軌道5,壓下板32通過軌道5與振動輸料器4相互連通,振動輸料器4的底面與底座1固定安裝,振動輸料器4的側面連接有振動輸料電機40,振動輸料器4的內部設置為空腔結構,振動輸料器4的內壁設置有螺旋軌道41,螺旋軌道41緊密貼附于振動輸料器4的側面,螺旋軌道41的末端伸出振動輸料器4并與軌道5無縫連接,螺旋軌道41與軌道5緊密相連,且螺旋軌道41與軌道5內部空間尺寸對應吻合,噴頭在振動輸料器4內部螺旋上升,經過螺旋軌道41的梳理和運輸作用后,噴頭有序的通過軌道5傳遞至壓下板32,整個過程循序漸進,不會產生局部擠壓,保證供料平穩,有效,加強整個裝置的穩定性,減少因輸料不穩定造成的生產浪費,振動輸料器4的右側設置有收納箱6,振動輸料器4與收納箱6對立設置在傳送帶20的兩側,收納箱6與傳送帶20無縫連接,收納箱6針對經過封口的氣霧罐23進行集中收集,縮短生產周期。
綜上所述:本氣霧劑自動安裝噴頭設備,滾輪2間隔設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傳送帶20固定套接在滾輪2的外圈,輸送電機21的輸出軸通過皮帶與滾輪2固定套接,輸送電機21穩定工作,輸送電機21帶動傳送帶20進行穩定輸送,避免生產阻塞的現象,提高結構穩定性,傳送帶20的中間部分設置有壓下裝置3,壓下裝置3的上端面設置有導柱31,導柱31的外圈套接有壓下板32,導柱31的外表面均勻涂抹有潤滑油,壓下板32與導柱31連接處光滑,做功阻力小,能源利用率高,壓下板32的側面設置有振動輸料器4,壓下板32與振動輸料器4之間設置有軌道5,壓下板32通過軌道5與振動輸料器4相互連通,振動輸料器4的底面與底座1固定安裝,振動輸料器4的側面連接有振動輸料電機40,振動輸料器4的內部設置為空腔結構,振動輸料器4的內壁設置有螺旋軌道41,螺旋軌道41的末端伸出振動輸料器4并與軌道5無縫連接,螺旋軌道41與軌道5緊密相連,噴頭在振動輸料器4內部螺旋上升,經過螺旋軌道41的梳理和運輸作用后,噴頭有序的通過軌道5傳遞給壓下板32,整個過程循序漸進,不會產生局部擠壓,保證供料平穩,有效,加強整個裝置的穩定性,減少因輸料不穩定造成的生產浪費。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