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模具加工,具體為一種后輪鼓加強件模具。
背景技術:
1、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
2、在對后輪鼓加強件進行加工時,需要利用特制的模具進行注塑加工,但現有這種模具加工時存在無法方便的將模具板進行固定,從而使得在加工過程中,模具板容易發生晃動,進而影響模具生產,故需要根據上述問題進行相應的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后輪鼓加強件模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后輪鼓加強件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左右兩側靠兩端的位置均安裝有固定板,且下模座的頂端靠邊緣的位置安裝有六組滑座,六組所述滑座的內部均滑動設置有滑動板,且六組滑動板的內部均開設有限位槽,六組所述限位槽的內部均活動放置有磁鐵柱,且六組磁鐵柱的頂端均活動螺接有固定帽,六組所述滑動板的一端均安裝有卡板,所述上模座的頂端靠中間的位置安裝有模具板,且模具板的側表面靠卡板的位置均開設有卡槽,所述上模座的底端開設有模具槽。
3、優選的,所述模具板的內部設置有后輪鼓加強件本體。
4、優選的,所述下模座通過四組固定板與上模座相安裝設置。
5、優選的,六組所述滑動板的一端寬度大小均與卡槽的兩側內壁之間的距離大小相適配。
6、優選的,六組所述卡板的一側表面均為圓弧設置,且六組卡板的圓弧面弧度大小與對應卡槽的一側內壁弧度大小相適配。
7、優選的,所述上模座的底端開設有六組收納槽,且六組收納槽的內框大小與卡板的外框大小相適配并呈一一對應設置。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通過滑座、滑動塊、限位槽、磁鐵柱、固定帽、卡板和卡槽等零部件設置可有效的解決現有模具加工時存在無法方便的將模具板進行固定,從而使得在加工過程中,模具板容易發生晃動,進而影響模具生產的問題。
1.一種后輪鼓加強件模具,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左右兩側靠兩端的位置均安裝有固定板(11),且下模座(1)的頂端靠邊緣的位置安裝有六組滑座(12),六組所述滑座(12)的內部均滑動設置有滑動板(13),且六組滑動板(13)的內部均開設有限位槽(14),六組所述限位槽(14)的內部均活動放置有磁鐵柱(15),且六組磁鐵柱(15)的頂端均活動螺接有固定帽(16),六組所述滑動板(13)的一端均安裝有卡板(17),所述上模座(2)的頂端靠中間的位置安裝有模具板(18),且模具板(18)的側表面靠卡板(17)的位置均開設有卡槽(19),所述上模座(2)的底端開設有模具槽(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后輪鼓加強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板(18)的內部設置有后輪鼓加強件本體(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后輪鼓加強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通過四組固定板(11)與上模座(2)相安裝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后輪鼓加強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六組所述滑動板(13)的一端寬度大小均與卡槽(19)的兩側內壁之間的距離大小相適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后輪鼓加強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六組所述卡板(17)的一側表面均為圓弧設置,且六組卡板(17)的圓弧面弧度大小與對應卡槽(19)的一側內壁弧度大小相適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后輪鼓加強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的底端開設有六組收納槽(22),且六組收納槽(22)的內框大小與卡板(17)的外框大小相適配并呈一一對應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