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沖壓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安全件如梁類高強度板件在車身結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隨著汽車高強板屈強的不斷增大,對于型面較復雜且型腔較深的地方,在進行壓件時,板件在模具中容易出現開裂、起皺、回彈等現象,也會出現一次拉延板件成型不到位的現象。如此,會大大降低拉延質量,也會給現場調試人員增加較大的工作量。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壓件過程中,降低開裂、起皺現象的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
[0004]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用于對板料進行沖壓,所述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具有上模座和設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上模本體,所述板料緊貼所述上模本體的下表面,所述上模座上設置有壓板,所述壓板能夠沿豎直方向上下運動,所述上模本體上設置有延時機構,所述延時機構位于所述壓板的正下方,所述延時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上模本體內的頂桿和凸柱,所述頂桿和凸柱均豎直設置,且所述凸柱連接于所述頂桿的底部,所述凸柱的下表面為凸面,所述頂桿的上端超出所述上模本體的上表面,所述凸柱與所述上模本體的下表面平齊,且抵靠在所述板料上,當所述上模本體對該板料的其它地方拉延成形完成后,若還需要對其進行局部沖壓時,則將固定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壓板向下運動壓合所述頂桿的上端時,所述凸柱在所述壓板的作用力下,對所述板料完成凸面的成型。
[0005]本發明的效果是:大大降低了開裂、起皺、回彈的現象發生,提高了拉延質量,降低了現場調試人員的工作量。
[0006]進一步地,所述頂桿上端和下端的截面均為矩形,且其一側平齊,另一側設有用于向上卡住所述上模本體的臺階,所述頂桿上端尺寸較其下端尺寸小,當所述壓板未壓合所述頂桿時,所述頂桿上端超出所述上模本體的上表面。
[0007]進一步地,所述凸柱在側向上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為標準跑道形狀,且在豎直方向上的長度較水平方向上的長度長。
[0008]進一步地,所述延時機構還包括限位螺釘,且所述限位螺釘水平伸入所述上模本體,進而貫穿所述通孔,最后固定在所述上模本體上。
[0009]進一步地,所述限位螺釘的螺桿的直徑較所述通孔在豎直方向上的長度小,且與所述通孔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相同,所述凸柱在水平方向上被所述上模本體限制固定,在豎直方向上所述頂桿和凸柱可上下移動一定距離,該距離為所述通孔豎直方向上的長度與該螺桿的直徑差。
[0010]進一步地,所述頂桿下端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凸柱的尺寸。
[0011]進一步地,所述頂桿和所述凸柱一體成型。
【附圖說明】
[0012]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提供的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在未壓合狀態下的局部剖視圖。
[0013]圖2所示為圖1所示的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在壓合狀態下的局部剖視圖。
[0014]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5]1、上模座,11、壓板,2、上模本體,3、延時機構,31、頂桿,32、凸柱,33、臺階,34、通孔,35、螺釘,4、板料。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0017]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的結構示意圖。該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用于給板料4進行沖壓,其包括上模座I和位于上模座I下方的上模本體2,板料4緊貼上模本體2的下表面。
[0018]上模座I上設置有一壓板11,且壓板11能夠沿豎直方向上下滑動。
[0019]上模本體2上設置有延時機構3,延時機構3位于壓板11的正下方。延時機構3包括設置于上模本體2內的兩個頂桿31、兩個凸柱32和一螺釘35。該兩個頂桿31的上端均超出了上模本體2的上表面,且凸柱32連接于頂桿31的底部,凸柱32與上模本體2的下表面平齊,且抵靠在板料4上。
[0020]頂桿31豎直設置,其具有上端和下端。頂桿31的上端和下端的截面均為矩形,且頂桿31的上端和下端的一側平齊,另一側設有用于向上卡住上模本體2的臺階33。頂桿31的上端尺寸較其下端尺寸小,從而防止頂桿31從上模本體2的上表面脫出。
[0021]凸柱32豎直設置,其下表面為凸面,且抵靠在板料4的上表面。凸柱32的尺寸與頂桿31下端的尺寸相等。凸柱32在水平側向上形成一通孔34。通孔34呈標準跑道狀,且在豎直方向上的長度較水平方向上的長度長。
[0022]螺釘35伸入于上模本體2的側面,且貫穿凸柱32的通孔34,從而固定在上模本體2上。螺釘35具有螺桿,且該螺桿的直徑較通孔34在豎直方向上的長度小,且與通孔34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相同。如此,當上模本體2的下表面未放置板料4時,在水平方向上凸柱32被上模本體2限制不動,在豎直方向上頂桿31和凸柱32可上下移動,且上下移動的距離H為通孔34在豎直方向上的長度與該螺桿的直徑差。
[0023]請參閱圖2,當上模座I的壓板11向下壓延時機構3的頂桿31時,頂桿31帶動凸柱32向下滑動,此時頂桿31的上端與上模本體2的上表面平齊,且頂桿31與上模本體2之間形成一間隙。凸柱32在壓板11的作用力下,對板料4完成凸面的成型。
[0024]可以理解地,凸柱32的尺寸也可以大于頂桿31下端的尺寸,且凸柱32和頂桿31
一體成型。
[0025]本發明由于在上模本體2上設置了延時機構3,當需要將板料4沖壓成型面較復雜且型腔較深的型面時,可先對其它地方進行沖壓,再使用延時機構3對該局部的型腔較深的地方進行單獨沖壓,如此,大大降低了開裂、起皺、回彈的現象發生,提高了拉延質量,降低了現場調試人員的工作量。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用于對板料(4)進行沖壓,所述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具有上模座(I)和設置在所述上模座(I)下方的上模本體(2),所述板料(4)緊貼所述上模本體(2)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I)上設置有壓板(11),所述壓板(11)能夠沿豎直方向上下運動,所述上模本體(2)上設置有延時機構(3),所述延時機構(3)位于所述壓板(11)的正下方,所述延時機構(3)包括設置于所述上模本體(2)內的頂桿(31)和凸柱(32),所述頂桿(31)和凸柱(32)均豎直設置,且所述凸柱(32)連接于所述頂桿(31)的底部,所述凸柱(32)的下表面為凸面,所述頂桿(31)的上端超出所述上模本體(2)的上表面,所述凸柱(32)與所述上模本體(2)的下表面平齊,且抵靠在所述板料(4)上,當所述上模本體(2)對該板料(4)的其它地方拉延成形完成后,若還需要對其進行局部沖壓時,則將固定在所述上模座(I)上的壓板(11)向下運動壓合所述頂桿(31)的上端時,所述凸柱(32)在所述壓板(11)的作用力下,對所述板料⑷完成凸面的成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31)上端和下端的截面均為矩形,且其一側平齊,另一側設有用于向上卡住所述上模本體(2)的臺階(33),所述頂桿(31)上端尺寸較其下端尺寸小,當所述壓板(11)未壓合所述頂桿(31)時,所述頂桿(31)上端超出所述上模本體(2)的上表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32)在側向上形成一通孔(34),所述通孔(34)為標準跑道形狀,且在豎直方向上的長度較水平方向上的長度長。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時機構(3)還包括限位螺釘(35),且所述限位螺釘(35)水平伸入所述上模本體(2),進而貫穿所述通孔(34),最后固定在所述上模本體(2)上。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釘(35)的螺桿的直徑較所述通孔(34)在豎直方向上的長度小,且與所述通孔(34)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相同,所述凸柱(32)在水平方向上被所述上模本體(2)限制固定,在豎直方向上所述頂桿(31)和凸柱(32)可上下移動一定距離,該距離為所述通孔(34)豎直方向上的長度與該螺桿的直徑差。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31)下端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凸柱(32)的尺寸。7.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31)和所述凸柱(32) —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用于對板料進行沖壓,所述沖壓模具拉延模結構具有上模座和設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上模本體,所述板料緊貼所述上模本體的下表面,所述上模座上設置有壓板,所述壓板能夠沿豎直方向上下運動,所述上模本體上設置有延時機構,所述延時機構位于所述壓板的正下方,所述延時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上模本體內的頂桿和凸柱,所述頂桿和凸柱均豎直設置,且所述凸柱連接于所述頂桿的底部,所述凸柱的下表面為凸面,所述頂桿的上端超出所述上模本體的上表面,所述凸柱與所述上模本體的下表面平齊,且抵靠在所述板料上。
【IPC分類】B21D22/20, B21D37/10
【公開號】CN105013947
【申請號】CN201510407673
【發明人】宋麗, 李華, 毛振華
【申請人】數碼模沖壓技術(武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4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