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記載了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支撐板,兩側支撐板間分別設置有轉軸、支撐軸A、支撐軸B,轉軸位于支撐板的上部,支撐軸A、支撐軸B對稱設置在轉軸的下方兩側;轉軸上設置有第一滾輪;支撐軸A上設置有第二滾輪、支撐軸B上設置有第三滾輪;第二滾輪與支撐軸A間、第三滾輪與支撐軸B間均設置有軸承;所述第一滾輪、第二滾輪、第三滾輪的外圓表面上均開設有環形槽。在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滾輪、第二滾輪、第三滾輪的外圓表面上開設的環形槽能夠對油封弧片的厚度方向進行約束,避免加工過程中油封弧片發生扭曲,解決了現有油封弧片因滾床加工而出現的受力不均,零件圓度、平面度和垂直度都無法保證的缺陷。
【專利說明】
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裝置,尤其涉及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汽輪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成為機械功的旋轉式動力機械,又稱蒸汽透平。主要用作發電用的原動機,也可直接驅動各種栗、風機、壓縮機和船舶螺旋槳等。還可以利用汽輪機的排汽或中間抽汽滿足生產和生活上的供熱需要。
[0003]油封是用來封油的機械元件,它將傳動部件中需要潤滑的部件與出力部件隔離,不至于讓潤滑油滲漏,影響汽輪機的正常運行。曲軸油封的密封分為兩處,一處為與安裝孔的靜態密封,一處為與曲軸的動態密封。靜密封是靠油封外圈橡膠與安裝孔的過盈配合;而與曲軸旋轉的動密封則是利用油封唇口的回油溝槽與曲軸的運動匹配,依據螺旋桿栗油原理將唇口與曲軸間隙中的潤滑油栗回發動機曲軸箱內來實現密封。由于是運用栗油原理產生的密封,該動密封只能在油封內外壓差小于一定值時適用。
[0004]現有的汽輪機油封弧片一般采用銅板或鋁板材料,板材厚度d較薄,厚度一般在2.0-3.5mm之間。根據汽輪機轉子大小不同,汽輪機油封弧片直徑不同,由于油封弧片厚度一般大于5mm,一般的成型設備無法生產,為解決此缺陷,現大多采用數控等離子、線切割或激光切割制造油封弧片,但上述成型裝置的生產成本較高且對材料的利用率極低。再者,在加工過程中,現有的滾床常常導致油封弧片受力不均,發生扭曲,零件圓度、平面度、垂直度都無法保證成型。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現有的油封弧片在成型加工過程中受力不均,零件圓度、平面度、垂直度都無法保證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在支撐板,兩側支撐板間分別設置有轉軸、支撐軸A、支撐軸B,轉軸位于支撐板的上部,支撐軸A、支撐軸B對稱設置在轉軸的下方兩側;轉軸上設置有第一滾輪;支撐軸A上設置有第二滾輪、支撐軸B上設置有第三滾輪;第二滾輪與支撐軸A間、第三滾輪與支撐軸B間均設置有軸承;所述第一滾輪、第二滾輪、第三滾輪的外圓表面上均開設有環形槽。
[0008]待要加工油封弧片時,將油封弧片放置在第一滾輪、第二滾輪、第三滾輪上的環形槽中,轉動轉軸,第一滾輪將做周向轉動帶動油封弧片向前移動,油封弧片一移動將分別給第二滾輪、第三滾輪一摩擦力,第二滾輪、第三滾輪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將開始旋轉,放置在環形槽中的油封弧片在三個滾輪的同時碾壓下將成型達到所需半徑。在本方案中,第一滾輪、第二滾輪、第三滾輪的外圓表面上開設的環形槽能夠對油封弧片的厚度方向進行約束,避免加工過程中油封弧片發生扭曲,解決了現有油封弧片因滾床加工而出現的受力不均,零件圓度、平面度和垂直度都無法保證的缺陷。優選地,本方案中的油封弧片采用銅帶或鋁帶成型,替代現有的板材數控下料,提高了對材料的利用率,節約了生產成本。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結構,還包括與支撐板通過螺栓連接的夾板,支撐板的上端開設有凹槽,夾板的中間部位開設有孔A,轉軸穿過夾板上的孔A設置在支撐板的凹槽中;所述支撐板上的凹槽兩側對稱設置有豎形槽;夾板上的孔A兩側對稱設置有孔B;螺栓通過同時貫穿孔B和豎形槽將夾板、支撐板連接在一起。所述支撐板的中心軸兩側對稱設置有橫形槽;支撐軸A穿過其中一個橫形槽與支撐板連接,支撐軸B穿過另外一個橫形槽與支撐板連接。在本方案中,支撐軸A、支撐軸B的兩端帶有螺紋,兩端通過螺母固定在支撐板上。汽輪機轉子大小不同,對汽輪機油封弧片的半徑需求也不同,豎形槽具有一定的長度,橫形槽具有一定寬度,松動螺栓,通過上下移動夾板,或松開螺母左右移動支撐軸A、支撐軸B即可調節第一滾輪、第二滾輪、第三滾輪間的相對位置,使之滿足不同的油封弧片所需成型半徑。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第一滾輪與轉軸間、第二滾輪與支撐軸A間、第三滾輪與支撐軸B間均設置有傳動鍵。本方案中傳動鍵的設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滾輪與轉軸間、第二滾輪與支撐軸A間、第三滾輪與支撐軸B間相互移動。
[0011]進一步地,所述轉軸、支撐軸A、支撐軸B上均設置有止動螺母,第一滾輪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壓緊;第二滾輪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壓緊;第三滾輪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壓緊;所述止動螺母與第一滾輪、止動螺母與第二滾輪、止動螺母與第三滾輪間均設置有止動墊圈。本方案中止動螺母起到了鎖緊的作用,止動墊圈能夠有效避免止動螺母的脫落或松動。
[0012]進一步地,所述轉軸位于支撐板外側的一端上設置有保護套。本方案中的保護套設置在手握端,避免手與轉軸直接接觸,便于工作人員把持,同時對轉軸也起到了保護作用。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結構,所述轉軸的末端上設置有開口銷,開口銷位于保護套的外側。本方案開口銷的設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保護套從轉軸末端滑出。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兩個支撐板的兩側分別連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設置有可拆卸吊環。本方案中可拆卸吊環的設置便于對成型裝置進行吊裝,優選地,吊環與支撐板間通過螺紋連接,便于拆卸。
[001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1、第一滾輪、第二滾輪、第三滾輪的外圓表面上開設的環形槽能夠對油封弧片的厚度方向進行約束,避免在加工過程中油封弧片發生扭曲,解決了現有油封弧片因滾床加工而出現的受力不均,零件圓度、平面度和垂直度都無法保證的缺陷。油封弧片采用鋼帶或鋁帶成型,替代現有的板材數控下料,提高了對材料的利用率,節約了生產成本。
[0016]2、豎形槽、橫形槽的設置使得第一滾輪、第二滾輪、第三滾輪間的相對位置可調,可滿足不同的油封弧片所需成型半徑。
[0017]3、傳動鍵的設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滾輪與轉軸間、第二滾輪與支撐軸A間、第三滾輪與支撐軸B間相互移動。
[0018]4、止動螺母起到了鎖緊的作用,止動墊圈能夠有效避免止動螺母的脫落或松動。
[0019]5、保護套的設置能夠避免手與轉軸直接接觸,便于工作人員把持,同時對轉軸也起到了保護作用。
[0020]6、開口銷的設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保護套從轉軸末端滑出。
[0021]7、可拆卸吊環便于對成型裝置進行吊裝,吊環與支撐板間通過螺紋連接,便于拆卸和安裝。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的俯視圖;
[0024]圖3為圖2中的A-A向剖視圖;
[0025]圖4為圖2中B-B向剖視圖;
[0026]圖5為開口銷和保護套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6為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7為夾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9]其中附圖標記所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
[0030]1-轉軸,2-支撐軸A,3-支撐軸B,4_支撐板,5_夾板,6_凹槽,7-孔A,8-第一滾輪,9-第二滾輪,I O-第三滾輪,11-軸承,12-環形槽,13-豎形槽,14-孔B,15-橫形槽,16-止動螺母,17-止動墊圈,18-保護套,19-開口銷,20-固定板,21-吊環,22-傳動鍵。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32]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所示,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在支撐板4,兩側支撐板4間分別設置有轉軸1、支撐軸A2、支撐軸B3,轉軸I位于支撐板4的上部,支撐軸A2、支撐軸B3對稱設置在轉軸I下方的兩側;轉軸I上設置有第一滾輪8;支撐軸A2上設置有第二滾輪9、支撐軸B3上設置有第三滾輪10;第二滾輪9與支撐軸A2間、第三滾輪10與支撐軸B3間均設置有軸承11;所述第一滾輪8、第二滾輪9、第三滾輪10的外圓表面上均開設有環形槽12。
[0033]待要加工油封弧片時,將油封弧片放置在第一滾輪8、第二滾輪9、第三滾輪10上的環形槽12中,轉動轉軸I,第一滾輪8將做周向轉動帶動油封弧片向前移動,油封弧片一移動將分別給第二滾輪9、第三滾輪10—摩擦力,第二滾輪9、第三滾輪10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將開始旋轉,放置在環形槽12中的油封弧片在三個滾輪的同時碾壓下將成型達到所需半徑。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滾輪8、第二滾輪9、第三滾輪10的外圓表面上開設的環形槽12能夠對油封弧片的厚度方向進行約束,避免加工過程中油封弧片發生扭曲,解決了現有油封弧片因滾床加工而出現的受力不均,零件圓度、平面度和垂直度都無法保證的缺陷。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油封弧片采用鋼帶或鋁帶成型,替代現有的板材數控下料,提高了對材料的利用率,節約了生產成本。
[003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結構,還包括與支撐板4通過螺栓連接的夾板5,支撐板4的上端開設有凹槽6,夾板5的中間部位開設有孔A7,轉軸I穿過夾板5上的孔A7設置在支撐板4的凹槽6中;所述支撐板4上的凹槽6兩側對稱設置有豎形槽13;夾板5上的孔A7兩側對稱設置有孔B14;螺栓通過同時貫穿孔B14和豎形槽13將夾板5、支撐板4連接在一起。所述支撐板4的中心軸兩側對稱設置有橫形槽15;支撐軸A2穿過其中一個橫形槽15與支撐板4連接,支撐軸B3穿過另外一個橫形槽15與支撐板4連接。
[0035]在本實施例中,支撐軸A2、支撐軸B3的兩端帶有螺紋,兩端通過螺母固定在支撐板4上。汽輪機轉子大小不同,對汽輪機油封弧片的半徑需求也不同,豎形槽13具有一定的長度,橫形槽15具有一定寬度,松動螺栓,通過上下移動夾板5,或松開螺母左右移動支撐軸A2、支撐軸B3即可調節第一滾輪8、第二滾輪9、第三滾輪10間的相對位置,使之滿足不同的油封弧片所需成型半徑。
[003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第一滾輪8與轉軸I間、第二滾輪9與支撐軸A2間、第三滾輪10與支撐軸B3間均設置有傳動鍵22。本實施例中傳動鍵22的設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滾輪8與轉軸I間、第二滾輪9與支撐軸A2間、第三滾輪10與支撐軸B3間相互移動。
[0037]進一步地,所述轉軸1、支撐軸A2、支撐軸B3上均設置有止動螺母16,第一滾輪8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16壓緊;第二滾輪9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16壓緊;第三滾輪9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16壓緊;所述止動螺母16與第一滾輪8、止動螺母16與第二滾輪9、止動螺母16與第三滾輪10間均設置有止動墊圈17。本實施例中止動螺母16起到了鎖緊的作用,止動墊圈17能夠有效避免止動螺母16的脫落或松動。
[0038]進一步地,所述轉軸I位于支撐板4外側的一端上設置有保護套18。本實施例中的保護套18設置在手握端,避免手與轉軸I直接接觸,便于工作人員把持,同時對轉軸I也起到了保護作用。
[003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結構,所述轉軸I的末端上設置有開口銷19,開口銷19位于保護套18的外側。本實施例開口銷19的設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保護套18從轉軸I末端滑出。
[004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兩個支撐板4的兩側分別連接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上設置有可拆卸吊環21。本實施例中可拆卸吊環21的設置便于對成型裝置進行吊裝,優選地,吊環與支撐板4間通過螺紋連接,便于拆卸。
[0041 ] 實施例1
[0042]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在支撐板4,兩側支撐板4間分別設置有轉軸1、支撐軸A2、支撐軸B3,轉軸I位于支撐板4的上部,支撐軸A2、支撐軸B3對稱設置在轉軸I下方的兩側;轉軸I上設置有第一滾輪8;支撐軸A2上設置有第二滾輪9、支撐軸B3上設置有第三滾輪10;第二滾輪9與支撐軸A2間、第三滾輪10與支撐軸B3間均設置有軸承11;所述第一滾輪8、第二滾輪9、第三滾輪10的外圓表面上均開設有環形槽12。
[0043]實施例2
[0044]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還包括與支撐板4通過螺栓連接的夾板5,支撐板4的上端開設有凹槽6,夾板5的中間部位開設有孔A7,轉軸I穿過夾板5上的孔A7設置在支撐板4的凹槽6中;所述支撐板4上的凹槽6兩側對稱設置有豎形槽13;夾板5上的孔A7兩側對稱設置有孔B14;螺栓通過同時貫穿孔B14和豎形槽13將夾板5、支撐板4連接在一起。
[0045]實施例3
[0046]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2的基礎上,所述支撐板4的中心軸兩側對稱設置有橫形槽15;支撐軸A2穿過其中一個橫形槽15與支撐板4連接,支撐軸B3穿過另外一個橫形槽15與支撐板4連接。
[0047]實施例4
[0048]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2或實施例3的基礎上,所述第一滾輪8與轉軸I間、第二滾輪9與支撐軸A2間、第三滾輪10與支撐軸B3間均設置有傳動鍵22。
[0049]實施例5
[0050]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2或實施例3或實施例4的基礎上,所述轉軸1、支撐軸A2、支撐軸B3上均設置有止動螺母16,第一滾輪8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16壓緊;第二滾輪9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16壓緊;第三滾輪9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16壓緊;所述止動螺母16與第一滾輪8、止動螺母16與第二滾輪9、止動螺母16與第三滾輪1間均設置止動墊圈17。
[0051 ] 實施例6
[0052]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5中任意一項的基礎上,所述轉軸I位于支撐板4外側的一端上設置有保護套18。
[0053]實施例7
[0054]本實施例在實施例6的基礎上,所述轉軸I的末端上設置有開口銷19,開口銷19位于保護套18的外側。
[0055]實施例8
[0056]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實施例7的基礎上,所述兩個支撐板4的兩側分別連接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上設置有可拆卸吊環21。
[0057]如上所述,可較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
【主權項】
1.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兩個平行設置在支撐板(4),兩側支撐板(4)間分別設置有轉軸(1)、支撐軸A(2)、支撐軸B(3),轉軸(I)位于支撐板(4)的上部,支撐軸A(2)、支撐軸B(3)對稱設置在轉軸(I)的下方兩側;轉軸(I)上設置有第一滾輪(8);支撐軸A(2)上設置有第二滾輪(9)、支撐軸B(3)上設置有第三滾輪(10);第二滾輪(9)與支撐軸A(2)間、第三滾輪(10)與支撐軸B(3)間均設置有軸承(11);所述第一滾輪(8)、第二滾輪(9)、第三滾輪(10)的外圓表面上均開設有環形槽(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與支撐板(4)通過螺栓連接的夾板(5),支撐板(4)的上端開設有凹槽(6),夾板(5)的中間部位開設有孔A(7),轉軸(I)穿過夾板(5)上的孔A(7)設置在支撐板(4)的凹槽(6)中;所述支撐板(4)上的凹槽(6)兩側對稱設置有豎形槽(13);夾板(5)上的孔A(7)兩側對稱設置有孔B( 14);螺栓通過同時貫穿孔B( 14)和豎形槽(13)將夾板(5)、支撐板(4)連接在一起。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板(4)的中心軸兩側對稱設置有橫形槽(15);支撐軸A(2)穿過其中一個橫形槽(15)與支撐板(4)連接,支撐軸B(3)穿過另外一個橫形槽(15)與支撐板(4)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滾輪(8)與轉軸(I)間、第二滾輪(9)與支撐軸A(2)間、第三滾輪(10)與支撐軸B( 3)間均設置有傳動鍵(22)。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軸(I)、支撐軸A(2)、支撐軸B(3)上均設置有止動螺母(16),第一滾輪(8)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16)壓緊;第二滾輪(9)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16)壓緊;第三滾輪(9)的一側通過軸肩限位,另一側通過止動螺母(16)壓緊;所述止動螺母(16)與第一滾輪(8)、止動螺母(16)與第二滾輪(9)、止動螺母(16)與第三滾輪(1 )間均設置有止動墊圈(1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軸(I)位于支撐板(4)外側的一端上設置有保護套(18)。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軸(I)的末端上設置有開口銷(19 ),開口銷(19 )位于保護套(18 )的外側。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輪機油封弧片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兩個支撐板(4)的兩側分別連接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上設置有可拆卸吊環(21)。
【文檔編號】B21D5/14GK205496323SQ201620342319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2日
【發明人】林剛
【申請人】德陽市東汽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