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刀具,名稱是一種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包括刀柄,刀柄的前面具有刃部,所述的刃部是兩個的,分別是刀柄前面的第一刃部和刀柄后面的第二刃部,刀柄、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形成“T”形結構,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1?2毫米。這樣的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能夠實現生產效率高、兩個圓環凹槽定位準確加工的要求。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1?2毫米,特別適合電機機殼加工的要求。
【專利說明】
_種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刀具,具體地說是涉及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
【背景技術】
[0002]電機殼體內壁兩端具有圓環凹槽,這兩個凹槽是用車刀在機床上加工而成的,精密的電機對這兩個圓環凹槽要求較高的同心度;現有技術中,所用的車刀只是一側具有刀刃,不能滿足生產效率高、兩個圓環凹槽定位準確加工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它能夠實現生產效率高、兩個圓環凹槽定位準確加工的要求。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包括刀柄,刀柄的前面具有刃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刃部是兩個的,分別是刀柄前面的第一刃部和刀柄后面的第二刃部,刀柄、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形成“T”形結構。
[0005]進一步地講,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
[0006]進一步地講,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1-2毫米。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樣的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能夠實現生產效率高、兩個圓環凹槽定位準確加工的要求。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1-2毫米,特別適合電機機殼加工的要求。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其中:1、刀柄2、第一刃部3、第二刃部。
[0010]D一一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在外面的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2]如圖1所示,一種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包括刀柄I,刀柄的前面具有刃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刃部是兩個的,分別是刀柄前面的第一刃部2和刀柄后面的第二刃部3,刀柄、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形成“T”形結構。
[0013]這樣在車電機機殼時,分別可以在殼體前端和后端進刀,即加工機殼的一端時用第一刃部,加工機殼的另一端時用第二刀刃,不用更換車刀、裝刀就可以完成加工,保證兩次加工的同心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具有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0014]進一步地講,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圖中D表示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在外面的距離,這是由于電機機殼前后凹槽常常是不同直徑的凹槽,這樣適合這些電機機殼的加工。
[0015]進一步地講,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1-2毫米,這樣更符合更多電機加工的要求。
[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電機機殼內壁的車刀,包括刀柄,刀柄的前面具有刃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刃部是兩個的,分別是刀柄前面的第一刃部和刀柄后面的第二刃部,刀柄、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形成“T”形結構,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刀,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刃部相比第二刃部更在刀柄的外端1-2毫米。
【文檔編號】B23B27/06GK205496593SQ201620229263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4日
【發明人】尚俊亮, 趙新穎, 賀軍偉, 馬冠偉, 畢紅雪, 時曉霞, 翟國元, 馬根法, 賀寶生
【申請人】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