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煉鋼脫氧和合金化的鋁鎂鈦鐵合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煉鋼用鐵合金,特別是一種用于煉鋼脫氧和合金化的鋁鎂鈦鐵合金。
對于冶煉含鈦低合金和微合金鋼,通常是將鋁或鋁鐵等脫氧劑投入鋼水進行鋼的脫氧和向鋼水中投入鈦鐵進行合金化,分別進行。這種分次投料,使煉鋼操作變得復雜,同時也不易保持鋼中合金成分的穩定。鋁和鋁鐵等脫氧劑在空氣中易粉化,不易保存;這類脫氧劑自身脫硫效果差,單用它脫氧,鋼中硫含量一般較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能夠使煉鋼脫氧和合金化一次完成、不僅脫氧效果好,而且具有較好的脫硫效果、同時在空氣中又不易粉化的煉鋼用鋁鎂鈦鐵合金。
本發明提供的鋁鎂鈦鐵合金,其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比)為AI40-60%,Mg1-8%,Ti0.5-10%,余量為Fe。
本發明中鋁的含量較高,主要起煉鋼脫氧作用,1-8%的鎂主要起脫硫作用,因鎂是較好的脫硫劑。但鎂的含量不宜過高,因鎂在鋼中易形成氣泡,過多的鎂會使鋼水沸騰,鎂也會隨氣泡逆出,失去作用。0.5-10的鈦進入鋼水中,起到合金化作用,含鈦鋼的韌性提高。此種鋁鎂鈦鐵合金,不僅可使煉鋼脫氧和合金化一次投料完成,而且其自身由于多金屬成分的相互作用,使其變得堅硬,在空氣中不易粉化,便于長期保存使用。
本發明鋁鎂鈦鐵合金可以通過兩種工藝方法來制備一種方法是用鋁錠、鎂錠、鈦鐵和廢鋼為原料,按預先計算好的配比配料,置于工頻電爐內,經熔化制成符合成分要求的鋁鎂鈦鐵合金。
另一種方法是用鋁礬土、鎂礦石、鋼屑等原料,按預先計算好的配比投料,加煤或焦碳等還原劑,用礦冶爐熔煉成含鋁鎂鐵的液體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鈦鐵,熔煉成符合成分要求的鋁鎂鈦鐵合金。該方法雖然原料成本較低,但電耗大,總生產成本與第一種方法不相上下。
實施例將符合國標的鋁錠52%(重量比,下同)、鎂錠6%、鈦鐵7%,余量為廢鋼,配料,置于工頻電爐內,升溫,熔化,經60分鐘充分熔融成液態,出爐,澆注成塊,即制得成分為AI50%、Mg5%、Ti3%、余量為Te的鋁鎂鈦鐵合金。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煉鋼脫氧和合金化的鋁鎂鈦鐵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化學成分(重量比)為AI40-60%,Mg1-8%,Ti0.5-10%,余量為Fe。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煉鋼脫氧和合金化的鋁鎂鈦鐵合金,其化學成分(重量比)為:Al40-60%,Mg1-8%,Ti0.5-10%,余量為Fe。用其冶煉普通含鈦低合金鋼和微合金鋼,具有將煉鋼脫氧和合金化一次完成、有較好的脫氧和脫硫效果、在空氣中不易粉化的優點。
文檔編號C21C7/06GK1321778SQ0110630
公開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13日
發明者郭慶城 申請人:郭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