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鑄造雙金屬復合鋼板的設備與方法

文檔序號:3257545閱讀:29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鑄造雙金屬復合鋼板的設備與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切削金屬機械加工方面的金屬復合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鑄造高鉻、高鎳耐磨耐蝕耐高溫復合鋼板的設備與方法。在國際專利分類表中應該分為B21大類。
背景技術
目前,制造高鉻等雙金屬復合鋼板,主要方法是手工焊條堆焊法,生產工藝效率低,成本高、復合面不平整,質量不好,生產不安全。等離子弧堆焊法是近幾年發展起來一項新技術,用于堆焊高鉻高鎳復合鋼板,等離子弧堆焊焊料需事先把高鉻、高鎳合金進行熔煉制成粉狀顆粒,無形中增加了生產工續及成本。需用等子堆焊機進行逐行堆焊,堆焊面幅少,生產規格長200cm×寬100cm×堆焊厚度1cm復合板需要5-6小時。堆焊工作效率低、復合鋼板表面不平等缺點,不易成批生產。等離子堆焊機結構復雜,操作不方便,設備易損壞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產設備簡單、操作簡便、投資比較少的鑄造雙金屬復合鋼板的兩種設備與方法。
本發明目的方法是通過下述兩種設備方案實現的設備一、外感應加熱方式。設備二、內電阻加熱方式。兩種方法都能實現本發明目的一雙金屬鋼板。所述的鑄造雙金屬鋼板共同設備包括模具(4)、澆鑄口(6),在所述模具(4)的上面設有排氣孔(5),主要特點在于所述模具(4)為中空的長方體,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內部分別能放置兩塊需復合的鋼板(3)在所述模具(4)的兩側設有兩組澆鑄管道(12),所述兩組澆鑄口(6)連接到澆鑄管道(12)的外口上,在所述模具(4)的上面設置兩組惰性氣體輸入孔(11),鑄造時可當排氣孔,在所述惰性氣體輸入孔(11)的外口上連接兩組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在所述模具(4)的內側對應有兩個所需復合金屬型腔(7)。
設備一、外感應加熱方式模具(4)中心位置放置耐高溫石墨型蕊(13)起到導磁固定鋼板作用,在所述模具(4)的外側面繞有感應線圈(2),所述設備有一個感應電源(1),所述感應電源(1)的兩個輸出端連接所述的感應線圈(2)的兩端。
設備二、內電阻加熱方式模具(4)內側設置了電阻加熱裝置型蕊(16),它由多組電阻絲或硅碳棒組成,外面由耐火材料所包埋;所述設備有一個加熱電源(14),所述電源的兩個輸出端導線(15)連接所述電阻加熱裝置(16)的兩端。
在具體實施例中,設備一所述的感應電源(1)為工頻感應電源、中頻感應電源、高頻感應電源。設備二所述的電源(14)為交流電源、直流電源。
所述的模具(4)的材料為耐高溫的高強度非金屬材料。
所述的模具(4)的材料為耐火料。
所述的鋼板型材(3)為普通碳鋼和低合結鋼,實施例中所述的普鋼板幾何尺寸長200cm×寬100cm×厚度0.6cm,也可使用長10-600cm寬10-200cm厚度0.1-20cm的鋼板。
所述的高合金雙金屬復合板是由本發明采用一次性鑄造(釬焊)工藝制成,有典型的鑄造特征。實施例中復合鋼板合金層(9)的幾何尺寸為長200cm×100cm×厚度1cm,也可鑄造合金層長10-600cm寬10-200cm厚度0.1-20cm的雙金屬板。合金材料成份為鐵、鎳、銅、鋅、鋁、銀基大量材料和中量鉻、錳、鎢、釩材抖和少量碳、硅、硼、鈦材料組成。
在所述模具(4)內部,設備一、設有耐高溫型蕊(13)材料為石墨、也可用其它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金屬氧化物制造。設備二、電阻加熱裝置型蕊(16)是多組電阻絲或硅碳棒組成,外面由耐火材料所包埋,材料包括非金屬材料、金屬氧化物制造。
所述的鑄造雙金屬復合鋼板的方法,其主要特點在于1)設備方法一、通過設在模具(4)的左右端面上的預留的所需復合鋼板型材(3)的中心上放置耐高溫型蕊(13)材料為石墨起到導磁固定鋼板作用。設備方法二、通過設在模具(4)的左右端面上預留的所需復合鋼板型材(3)的中心上放置內加熱電阻型蕊(16)起到加溫固定鋼板作用。把兩組型材鋼板(3)插入模具(4)中,在型材鋼板(3)與模具(4)之間形成所需要兩組復合金屬型腔(7),在所述的模具(4)之間形成氣密封;2)通過兩組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和兩組惰性氣體輸入孔(11),把惰性氣體輸入到所述的兩組鋼板型腔(7)內,從排氣孔(5)排去復合合金型腔(7)內的空氣,一直到惰性氣體充滿復合合金型腔(7);3)用設備方法一啟動感應電源(1),通過設置在模具(4)外感應線圈(2)模具內的型材鋼板(3)加熱到高溫。用設備方法二啟動交流、直流電源(14)通過導線(15)連接電阻接頭(17)加熱設置在模具(4)中心的鋼板(3)到高溫;4)通過模具(4)兩側的兩個澆鑄口(6)和兩個澆鑄管道(12)把所需復合合金液體澆鑄到鋼板型腔(3)兩組合金型腔(7)內,一直到合金液體充滿兩組復合板型腔(7),合金液體與型材鋼板(3)結合為一體,形成雙金屬鋼板,澆鑄合金液體時形成的多余物從對應的兩個排氣孔(5)排出;5)停止澆鑄復合合金液體、關閉設備方法一、感應電源(1)、關閉設備方法二、交流、直流電源(14)關閉停止輸入惰性氣體;6)緩慢冷卻到常溫后,把模具(4)與雙金屬鋼板分離,把雙金屬鋼板排放整齊。
在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高溫為400-1250℃。實踐中使用溫度為1100±50℃所述的惰性氣體為氬氣。這里選擇氬氣主要是因為其價格比較便宜、投資比較小的原因,當然也可以選擇He、Ne、Kr、Xe等氣體。
由于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鑄造設備相當簡單,其操作方法也非常簡便,每次生產兩塊復合鋼板,增加模具可進行機械化連續生產。投資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因而使雙金屬鋼板的制造成本大為降低,更為重要的是使用本發明所制造的雙金屬鋼板的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


及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其中附圖1是利用本發明兩種設備方法所制造的產品——雙金屬復合鋼板的構造示意圖。
附圖2是鑄造雙金屬鋼板的設備方法一、外感應加熱方法設備的結構圖。
附圖3是設備方法一、外感應加熱方法插入型材鋼板(3)準備進行鑄造雙金屬鋼板時的設備的結構圖。
附圖4是鑄造雙金屬鋼板的設備方法二、電阻內加熱設備的結構圖。
附圖5是設備方法二、內電阻加熱插入型材鋼板(3),準備進行鑄造雙金屬鋼板時的設備的結構圖。
附圖1是雙金屬的鋼板構造示意圖,它是利用本發明兩種方法所制造的產品。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特在此繪出。在該附圖中可以看到,雙金屬由兩部分組成型材(3)鋼板和復合合金鋼板(9)。其中,復合雙金屬鋼板是由合金液體澆鑄而成,本發明的一個突出的特點。這是本發明和已有技術的重大區別之一所述鋼板取材于型材;而已有技術是等離子堆焊。上述區別顯示出本發明具有下述優點第一選用現成的型材作復合基體,鋼板厚度可隨意選擇,復合合金層厚度也可隨意選擇;第二一次性鑄造(釬焊)工藝與堆焊方法相比提高幾倍生產速度,生產成本降低,價格便宜。
附圖2是鑄造雙金屬鋼板的設備方法一、外感應加熱方法設備的結構圖。從該附圖中可以了解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在附圖2中可以看到1感應電源、2感應線圈、4模具、7復合合金型腔、6澆鑄口、5排氣孔、11進氣口、8惰性氣體輸入管道、10耐高溫石墨型蕊的上下對稱放置口、13耐高溫型蕊、12澆鑄管道、8惰性氣體輸入管道。從附圖中可以看到模具(4)是一個重要部件,該部件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在所述模具(4)的上面設有兩組排氣孔(11),所述模具(4)為中空的長方體,在所述模具(4)的下側兩端設有兩組澆鑄管道(12),兩組澆鑄口(6)連接到澆鑄管道(12)的外口上,在所述模具(4)的上面設置兩組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在所述惰性氣體輸入孔(11)的外口上連接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在所述模具(4)的內側有兩個復合合金型腔(7),耐高溫石墨型蕊(13)插入上下對稱放置口(10)兩側放置好型材鋼板兩塊(3)長200cm×寬100cm×厚0.6cm,所述的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正好是用于澆鑄鋼板的空間。在該附圖中還可以看到,所述設備有一個感應電源(1),所述感應電源(1)的兩個輸出端連接所述的感應線圈(2)的兩端。所述的感應電源(1)為工頻感應電源、中頻感應電源、高頻感應電源。至于感應電源,則屬于已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
所述的模具(4)的材料為耐高溫的高強度的非金屬材料。例如,可以是耐火材料、陶瓷材料等。
附圖3是設備方法一、外感應加熱方法插入型材鋼板(3)準備進行鑄造雙金屬鋼板時的設備的結構圖。當進行鑄造雙金屬復合板時,第一步工序是通過設在模具(4)的左、右端面上的預留的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中心部位設置石墨型蕊(13)起到導磁固定鋼板作用(上述兩放置口可以從附圖2中清楚地看到),把兩塊型材鋼板(3)插入到模具(4)中,型材鋼板(3)插入的位置要滿足預定的雙金屬復合板的尺寸的要求。完成上述這一步之后,就可以實現兩個目的第一在型材鋼板(3)與模具(4)之間形成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為澆注合金復合作好了準備;第二在所述的型材鋼板(3)之間形成氣密封(結合附圖1和附圖2一起看),這就為第二步工序作好準備。
第二步工序是通過兩組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和兩組惰性氣體輸入孔(11),把惰性氣體輸入到所述的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內,從兩組排氣孔(5)排去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內的空氣,一直到惰性氣體充滿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后,即為第三步工序作好準備。
第三步工序是啟動感應電源(1),把設置在感應線圈(2)內的型材鋼板(3)加熱到高溫。在加熱型材鋼板(3)時,惰性氣體一直在通著。也即是說在惰性氣體的保護下加熱型材鋼板(3)這可以防止型材鋼板(3)氧化。當加熱到高溫后,即為第四步工序作好準備。
第四步工序是通過兩組澆鑄口(6)和兩組澆鑄管道(12)把溶煉好的復合合金液體澆鑄到模具(4)兩側合金兩組型腔(7)內,一直到合金液體充滿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此時,合金液體分別與兩塊型材鋼板(3)結合為一體,形成兩張雙金屬鋼板。澆鑄合金液體時形成的多余物(包括澆鑄時形成的殘渣、蒸汽等)從兩組排氣孔(5)排出。在澆鑄過程中,惰性氣體在通著,型材鋼板(3)一直加熱在高溫狀態。在合金液體充滿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后,即為第五步工序作好準備。
第五步工序是停止澆鑄合金液體、關閉感應電源(1)、停止輸入惰性氣體。然后進一步完成第六步工序。
第六步工序是緩慢冷卻到400℃以下或常溫后,把模具(4)與兩組雙金屬鋼板分離(模具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可以方便地分開),把兩塊復合好的雙金屬鋼板排放整齊。
附圖4是鑄造雙金屬鋼板的設備方法二、電阻內加熱設備的結構圖。
本發明目的方法二,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所述的鑄造雙金屬鋼板的設備包括模具(4)、兩組澆鑄口(6),在所述模具(4)的上面設有兩組排氣孔(5),主要特點在于所述模具(4)為中空的長方體,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在所述模具(4)的兩側設有兩組澆鑄管道(12),所述兩組澆鑄口(6)連接到澆鑄管道(12)的外口上,在所述模具(4)的上面設置兩組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鑄造時可當排氣孔,在所述惰性氣體輸入孔(11)的外口上連接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在所述模具(4)的內側對應有二個所需復合金屬型腔(7);在所述模具(4)的內側設置了電阻加熱裝置(16)它由多組電阻絲或硅碳棒組成;所述設備有一個加熱電源(14),所述電源的兩個輸出端導線(15)連接所述電熱加熱裝置(17)的兩端。
在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電源(14)為交流電源、直流電源。
所述的模具(4)的材料為耐高溫的高強度的非金屬材料。
所述的鋼板型材(3)其特征與方法一、相同。
所述的合金層(9)其特征與方法一、相同在所述模具(4)上、中心設有高溫加熱型蕊(16)材料為電阻絲或硅碳棒,左右兩面上分別預留有兩塊鋼板型材(3)。所述的鑄造雙金屬復合鋼板的方法,其主要特點在于1)通過設在模具(4)的左右端面上的預留的所需復合鋼板型材(3)的中心上放置高溫加熱型蕊(16)材料為電阻絲或硅碳棒,把型材鋼板(3)插入模具(4)中,在型材鋼板(3)與模具(4)之間形成所需要兩組復合金屬型腔(7),在所述的模具(4)之間形成氣密封;2)通過兩組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和兩組惰性氣體輸入孔(11),把惰性氣體輸入到所述的兩組合金型腔(7)內,從兩組排氣孔(5)排去復合合金型腔(7)內的空氣,一直到惰性氣體充滿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3)啟動加熱電源(14),把設置高溫電阻加熱型蕊(16)兩側兩張型材鋼板(3)加熱到高溫;4)通過兩組澆鑄口(6)和兩組澆鑄管道(12)把所需復合合金液體澆鑄到兩組合金型腔(7)內,一直到合金液體充滿兩組復合金型腔(7),合金液體與型材鋼板(3)結合為一體,形成雙金屬鋼板,澆鑄合金液體時形成的多余物從兩組排氣孔(5)排出;5)停止澆鑄復合合金液體、關閉加熱電源(14)、停止輸入惰性氣體;6)緩慢冷卻到常溫后,把模具(4)與雙金屬鋼板分離,把雙金屬鋼板排放整齊。
在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高溫為400-1250℃。實踐中使用溫度是1100±50℃。
所述的惰性氣體為氬氣。這里選擇氬氣主要是因為其價格比較便宜、投資比較小的原因,當然也可以選擇He、Ne、Kr、Xe、氮等氣體。

及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其中附圖1是雙金屬的鋼板構造示意圖,它是利用本發明實施第二種方法所制造的產品。細節方法一已述。
附圖4是鑄造雙金屬鋼板的內加熱設備的結構圖。從該附圖中可以了解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在附圖4中可以看到14電源、16電阻加熱裝置、4模具、7復合合金型腔、6澆鑄口、5排氣孔、8惰性氣體輸入管道、10高溫加熱型蕊上下放置口、12澆鑄管道、11惰性氣體輸入孔。從附圖中可以看到模具(4)是一個重要部件,該部件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在所述模具(4)的上面設有兩組排氣孔(5),所述模具(4)為中空的長方體,在所述模具(4)的下側設有澆鑄兩組管道(12),兩組澆鑄口(6)連接到兩組澆鑄管道(12)的外口上,在所述模具(4)的上面設置兩組惰性氣體輸入孔(11),在所述兩組惰性氣體輸入口(11)的外口上連接兩組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在所述模具(4)的內側有對應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插入兩塊型材鋼板(3)時,所述的復合合金型腔(7)正好是用于澆鑄合金的空間。在該附圖中還可以看到,所述設備有一個電源(14),所述電源(14)的兩條導線(15)輸出端連接電阻器接頭(17)所述電阻加熱器(16)的兩端。所述的電源(14)為交、直流電源。電源,則屬于已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
所述的模具(4)的材料為耐高溫的高強度的非金屬材料。例如,可以是耐火材料、陶瓷材料等。
附圖5是設備方法二、內電阻加熱插入型材鋼板(3),準備進行鑄造雙金屬鋼板時的設備的結構圖。當進行鑄造雙金屬復合板時,第一步工序是通過設在模具(4)的左、右端面上的預留的復合合金型腔(7),中心部位設置電阻加熱型蕊(16)(上述兩放置口可以從附圖4中清楚地看到),把兩塊型材鋼板(3)插入到模具(4)中,型材鋼板(3)插入的位置要滿足預定的雙金屬復合板的尺寸的要求。完成上述這一步之后,就可以實現兩個目的第一在型材鋼板(3)與模具(4)之間形成兩組復合合金型腔(7),為澆注合金復合作好了準備;第二在所述的型材鋼板(3)之間形成氣密封(結合附圖4和附圖5一起看),這就為第二步工序作好準備。
第二步工序是與方法一相同第三步工序是啟動交流或直流加熱電源(14),其它與方法一相同。
第四步工序是與方法一同。
第五步工序是與方法一同。
第六步工序是與方法一同。
上述兩種方法實施例工序可通過增加模具(4)數量以大批量地周期、循環地進行生產,這可以使生產效率更為提高。改變模具(4)的尺寸,就可以生產不同規格的雙金屬鋼板。
在方法一、方法二工序中所述的高溫為400-1250℃。最佳溫度是1100±50℃。在整個程序中所使用的惰性氣體為氬氣。因為氬氣最為便宜,當然也使雙金屬鋼板的生產成本最低。原則上也可以使用其它保護氣體,當然也可以選擇He、Ne、Kr、Xe等氣體,只要安全、不氧化、便宜即可。
實驗證明,本發明所涉及的兩種設備相當簡單,生產工藝也比較簡短、容易操作,因此可以使生產效率大為提高;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整個生產工序是在通著惰性保護氣體時,在高溫下進行的,這使型材鋼板和復合合金之間由原子相結合,復合層結合的非常牢固,從而使雙金屬鋼板的質量大為提高。
權利要求
1.雙金屬復合板生產的方法,目前采用等離子弧堆焊法,用于堆焊高鉻高鎳復合鋼板。屬于與本發明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征是復合鋼板的基板為普通鋼板,表面復合一層合金材料。本發明區別于等離子弧堆焊法的技術特征是本發明是采取一次性鑄造技術,用時短。本發明鑄造雙金屬復合鋼板用兩種設備采取兩種不同方法來實現所述設備一、外感應加熱式。設備二、內電阻加熱方式。共同設備包括模具(4),兩組澆鑄口(6),在所述模具(4)的上面設有兩組排氣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4)為中空長方體,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在所述模具(4)的下側設有兩組澆鑄管道(12)所述的兩組澆鑄口(6)連接到澆鑄管道(12)的外接上,在所述模具(4)上面設置兩組惰性氣體輸入孔(11),在所述惰性氣體輸入孔(11)的外口上連接兩組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在所述模具(4)的內側有兩組合金型腔(7)。1)所述設備一、模具(4)的中心位置設有耐高溫石墨型蕊(13)起到導磁固定鋼板作用,在所述模具(4)的外側面繞有感應線圈(2),所述設備有一個感應電源(1),所述感應電源(1)的兩個輸出端連接所述的感應線圈(2)的兩端。2)所述設備二、在所述模具(4)中心(10)的內側設有電阻加熱裝置(16);所述設備有一個交流、直流電源(14),所述交流、直流電源(14)的兩個輸出端兩導線連接(15)所述的電阻加熱裝置(16)的兩端。所述復合雙金屬鋼板的兩種方法,其特征在于1)通過設在模具(4)的左、右兩側面上的預留的兩塊型材鋼板(3),把型材鋼板(3)插入模具(4)中,在型材鋼板(3)與模具(4)之間形成兩組合金型腔(7),在所述的上放置口(10)和下放置口與型材鋼板(3)之間形成氣密封;2)通過兩組惰性氣體輸入管道(8)和兩組惰性氣體輸入孔(11),把惰性氣體輸入到所述的合金型腔(7)內,從排氣孔(5)排去兩組合金型腔(7)內的空氣,一直到惰性氣體充滿合金型腔(7);3)啟動實施例方法一、感應電源(1),把設置在感應線圈(2)內的型材鋼(3)加熱到高溫4)啟動實施例方法二、交流、直流電源(14),把設置在模具(4)電阻型蕊(16)內兩側的材鋼(3)加熱到高溫5)通過兩組澆鑄口(6)和兩組澆鑄管道(12)把合金液體澆鑄到兩組合金型腔(7)內,一直到合金液體充滿型腔(7)合金液體與型材鋼板(3)結合為一體,形成雙金屬復合板,澆鑄合金液體時形成的多余物從兩組排氣孔(5)排出,每次產出兩張復合鋼板;6)停止澆鑄合金液體、關閉感應電源(1)、交流、直流電源(14)停止輸入惰性氣體;7)緩慢冷卻到常溫后,把模具(4)與雙金屬鋼板分離,把兩塊雙金屬鋼板排放整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雙金屬鋼板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實施例設備一、感應電源(1)為工頻感應電源、中頻感應電源、高頻感應電源。實施例設備二所述的電源(14)為交流、直流電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雙金屬鋼板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的模具(4)的材料為耐高溫的高強度非金屬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鑄造雙金屬鋼板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實施例方法一所述模具(4)的上、下端面上分別預留有耐高溫石墨型蕊(13)上下對稱放置口(10)和型材鋼板(3)的兩側排放位置。在實施例方法二所述模具(4)的上、下端面上分別預留有耐高溫加熱電阻型蕊(16)上下對稱放置口(10)和型材鋼板(3)的兩側下放置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設備一、高溫石墨型蕊(13)材料為石墨,也可用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制作。設備二、所述的電阻加熱型蕊(16)是金屬合金電阻,或硅碳棒加熱材料制成,外面包埋耐高溫材料,由非金屬材料、金屬氧化物材料制成。
6.根據權利1要求所述的雙金屬復合鋼板是由本發明采用一次性鑄造(釬焊)工藝制成,有典型的鑄造特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溫為400--125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氣體為氬氣,及He、Ne、Kr、Xe及氮等氣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金屬復合鋼板是由型材普通鋼板(3)與澆鑄的合金(9)鑄造(釬焊)而成。普通鋼板幾何尺寸為長10-600cm寬10---200cm厚度0.1---20cm澆鑄的合金(9)幾何尺寸長10-600cm寬10-200cm厚度0.1-20cm。澆鑄合金大量成份為鐵、銅、鎳、銀、鋅、鋁基金屬材料,及中量鉻、錳、鎢、釩少量碳、硅、鈦元素材料組成等。
全文摘要
一種鑄造雙金屬復合鋼板的設備與方法,所述模具為中空的長方體,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在鑄造模具的下側設有兩組澆鑄管道,澆鑄口連接到兩組澆鑄管道的外口上。在模具的上面設置兩組惰性氣體輸入孔,在惰性氣體輸入孔的外口上連接惰性氣體輸入管道。在鑄造模具的內側設有兩個復合合金型腔及兩張普通鋼板。發明方法一是外感應加熱方式。模具外側面繞有感應線圈。有一個感應電源,連接感應線圈的兩端。方法二是內部加熱方式。在鑄造模具內側由金屬電阻絲、或硅碳棒制成的電加熱型蕊,外部設置交直流電源。目的都是把模具中的鐵板加熱,惰性氣體保護,在高溫下進行的,鋼板合金材料之間原子結合的非常牢固,每次產兩塊復合鋼板,從而使雙金屬復合板的生產速度與質量大為提高。
文檔編號B22D7/00GK1768980SQ20041003604
公開日2006年5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1日
發明者韓國強, 李艷, 韓冬 申請人:韓冬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