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作煉鋼合金化劑的釩-硅-鋇-鐵復合合金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用于煉鋼的合金化劑,具體地說,涉及—種硅—鋇—釩—鐵復合合金。
本發明還涉及該合金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鈮在鋼中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元素,它能使鋼的結晶組織細化,從而提高鋼的強度、韌性、塑性及耐磨性。當鋼中含釩達0.03—0.05%時它可以降低鋼的時效敏感性并可改善鋼錠的表面質量。當鋼中含釩達0.01—0.04%時,釩可提高鋼的高溫淬火和退火性能。
目前鋼水釩合金化的常規工藝是先用脫氧元素,如鋁、錳、硅等使鋼水脫氧,再用釩—鐵合金使之合金化。這種工藝的缺點是1.使用常規的釩—鐵合金。釩—鐵的生產工藝比較復雜先從釩渣中提煉五氧化二釩,然后用電硅熱法將其還原生成釩—鐵。現有技術的生產釩—鐵的工藝的提取三氧化二釩的步驟包括粉碎、焙燒、浸出、沉淀、熔化及冶煉等工序,因而十分繁雜,此外還產生大量廢酸、廢水、廢渣等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其治理又十分困難。2.當脫氧后將釩—鐵加入鋼水時,由于脫氧劑不能及時均勻地分布在鋼水中,所加的釩—鐵中的釩得不到脫氧元素的及時保護,結果釩的收得率不高。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用作鋼水合金化劑的硅—鋇—釩—鐵復合合金。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有益于環保的該合金的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硅—鋇—釩—鐵復合合金含有重量百分比為30—75%的硅、3—25%的鋇、0.5—10%的釩及余量的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本發明的合金根據需要還可含有選自錳5-70%、鍶1-10%、鈣1-15%、鋁2-20%中的一種或幾種。
上述合金的生產方法包括將配比符合上述合金成分的原料在礦熱爐還原的步驟。
本發明的硅—鋇—釩—鐵復合合金所含的硅和鋇起脫氧的作用。該合金在鋼水中熔化時,其中的硅和鋇首先將其周圍鋼水中的氧脫除,從而保護了該合金中的釩,結果使釩的收得率提高。附加的選自錳、鍶、鈣、鋁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目的在于滿足不同的鋼種的需要。
本發明的所述復合合金的生產方法用釩渣作釩的來源,并從中直接還原出釩。釩渣是釩—鐵共生礦提去鐵后所剩的殘渣。該方法比現有技術的生產釩—鐵合金的方法顯然簡單得多。盡管用該方法生產的合金釩的含量較低,但用其生產低合金鋼已經足夠了。
本發明的硅—鋇—釩—鐵合金是一種復合合金,其中的釩由于受到硅和鋇的保護,使其收得率得以提高。該合金的生產工藝使釩直接還原,結果降低了生產成本。
下面通過實施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將85公斤硅石、20公斤重晶石、20公斤釩渣、70公斤焦碳粒及5公斤鋼屑在礦熱爐中熔煉,結果得到成分為硅,45%、鋇,10%、釩,3%、鐵,40%的硅—鋇—釩—鐵復合合金。
實施例2。
用得自實施例1的合金冶煉20MV鋼。合金化過程十分順利,而且鋼水中的總氧含量為8-16PPm。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煉鋼合金化劑的釩-硅-鋇-鐵復合合金,它含有重量百分比為30-75%的硅、3-25%的鋇、0.5-10%的釩及余量的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煉鋼合金化劑的釩-硅-鋇-鐵復合合金,其特征在于它還含有選自錳5-70%、鍶1-10%、鈣1-15%、鋁2-20%中的一種或幾種。
3.按權利要求1或2的用作煉鋼合金化劑的釩-硅-鋇-鐵復合合金的生產方法,它包括將配比符合上述合金成分的原料在礦熱爐中還原的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作練鋼合金化劑的釩-硅-鋇-鐵復合合金,它含有重量百分比為30-75%的硅、3-25%的鋇、0.5-10%的釩及余量的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該合金中的釩因受到硅、鋇的保護而不被氧化,致使其收得率提高。本發明的生產該合金的方法是將釩渣、硅石和重晶石在礦熱爐中一起還原,從而簡化了提釩的工藝。
文檔編號C22C29/00GK1730702SQ20051009322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3日
發明者謝廷聲 申請人:謝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