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軸承內外圈超精研磨油石流體加壓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加工技術領域,一種軸承內外圈超精研磨油石流體加壓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精密軸承制作過程中,軸承內外圈滾道超精研磨是精密軸承套圈加工的最終加工,其目的在于改善套圈滾道表面圓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最終實現提高軸承的精度及使用壽命。該滾道的超精加工工藝方法采取單頭或雙頭粗超和精超兩工步加工方式,其中控制粗超、精超的壓力要分別調整。常用的控制粗超、精超壓力流體的控制方式如
圖1所示,由二位三通換向閥和兩個減壓閥由管路連接,設計要求減壓閥應盡可能地接近被控制的元件,中間的過渡元件,尤其是有泄漏的元件越少越好,現有技術中減壓閥的后面,工作缸前面的兩位三通換向閥為非標準閥門,購買和安裝都不方便,而且該滑閥本身的泄漏,使其工作壓力不是非常穩定,不利于系統可靠運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軸承內外圈超精研磨油石流體加壓控制裝置,進行粗超、精超壓力的轉換,實現了元件標準化,減少了不可靠因素,解決了系統壓力穩定調整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軸承內外圈超精研磨油石流體加壓控制裝置,在減壓閥的后邊,工作缸的前面由梭閥替代系統中的兩位三通換向閥,在梭閥的兩邊分別由管路連接兩個減壓閥,使用梭閥配合系統中換向閥通斷來進行粗超、精超的壓力的轉換,那一路壓力大,就選擇那一路的流體;系統的流體通過減壓閥減壓后,經過梭閥選擇,進入下一環節的工作缸內。
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積極效果該軸承內外圈超精研磨油石流體加壓控制裝置選用簡單,符合國內外標準,安裝方便,壓力調整穩定,有利于系統可靠運行。
圖面說明
圖1是流體加壓控制裝置現有的氣動控制原理簡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氣動控制原理簡圖如
圖1、圖2中所示1-兩位三通換向閥,2-減壓閥,3-梭閥,4-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該軸承內外圈超精研磨油石流體加壓控制裝置,在減壓閥(2)的后邊,工作缸的前面由梭閥(3)替代系統中的兩位三通換向閥(1),在梭閥的兩邊分別由管路(4)連接兩個減壓閥,使用梭閥配合系統中換向閥通斷來進行粗超、精超的壓力的轉換,哪一路壓力大,就選擇哪一路的流體;系統的流體通過減壓閥減壓后,經過梭閥選擇,進入下一環節的工作缸內。
權利要求1.一種軸承內外圈超精研磨油石流體加壓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減壓閥(2)的后邊,工作缸的前面由梭閥(3)替代系統中的兩位三通換向閥(1),在梭閥的兩邊分別由管路(4)連接兩個減壓閥。
專利摘要一種軸承內外圈超精研磨油石流體加壓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減壓閥(2)的后邊,工作缸的前面由梭閥(3)替代系統中的兩位三通換向閥(1),在梭閥的兩邊分別由管路(4)連接兩個減壓閥,通過減壓閥減壓后,使用梭閥配合系統中換向閥通斷來進行粗超、精超的壓力的轉換,哪一路壓力大,就選擇哪一路的流體;經過梭閥選擇,進入下一環節的工作缸內;實現了元件標準化,減少了不可靠因素,解決了系統壓力穩定調整的問題。
文檔編號B24B47/00GK2850819SQ200520032038
公開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30日
發明者楊立芳, 李萬校, 丁海善, 段富宣, 姬國強, 王世鋒, 楊守鎮 申請人: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