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軋輥磨床砂輪主軸用偏心套的驅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軋輥磨床的部件,具體為軋輥磨床砂輪主軸用偏心套的驅動結構。
背景技術:
軋輥磨床的砂輪主軸安裝于磨架,所述磨架安裝于滑板,所述磨架與所述滑板之間設置圓柱形導軌,所述滑板置于床身。磨床磨削軋輥時,磨架附著滑板在床身上移動的同時在驅動機構的帶動下沿著圓柱形導軌作小角度的轉動,從而實現曲線磨削。由于磨架的重量大,磨架帶動砂輪進給時慣性大,靈敏度差,磨削出的工件精度也差。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軋輥磨床砂輪主軸用偏心套的驅動結構,在偏心套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偏心套帶動砂輪進給,其靈敏度較高,磨削的工件精度也較高。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數控電機、擺桿,所述數控電機轉軸連接蝸桿,所述蝸桿與蝸輪嚙合,所述蝸輪套裝于滾珠絲桿,所述滾珠絲桿與絲桿螺母螺合,所述絲桿螺母安裝于直線滾動導軌副,所述擺桿的一端為叉口,所述叉口扣住偏心套,所述擺桿的另一端壓裝于所述絲桿螺母,所述擺桿的中間部位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
將本實用新型的偏心套套裝于砂輪主軸,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偏心套帶動砂輪主軸作小角度的轉動,砂輪主軸的軸心作短距離的偏移,從而實現對工件的曲線磨削,整個機構結構緊湊,靈敏度好,驅動砂輪主軸轉動時精度較高,從而避免了現有軋輥磨床,其通過驅動結構帶動磨架轉動,實現曲線磨削,而磨架的重量大,磨架帶動砂輪進給時慣性大,靈敏度差,磨削出的工件精度較差的缺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數控電機2、擺桿1,數控電機2轉軸連接蝸桿4,蝸桿4與蝸輪3嚙合,蝸輪3套裝于滾珠絲桿5,滾珠絲桿5與絲桿螺母7螺合,絲桿螺母7安裝于直線滾動導軌副8,擺桿1的一端為叉口,叉口扣住偏心套10,擺桿1的另一端壓裝于絲桿螺母7,擺桿1的中間部位與油缸6的活塞桿連接。下面結合圖1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動作過程數控機構控制電機2按要求轉動,經過蝸輪3、蝸桿4帶動滾珠絲桿5轉動,由于滾珠絲桿螺母7已由直線滾動導軌副8限制了自由度,故當絲桿5轉動時,滾珠絲桿螺母7將沿直線滾動導軌副8上下移動,從而驅動偏心套擺桿1上下擺動,偏心套回轉,使砂輪主軸9獲得驅近或退離工件的位移ΔX,從而在整個輥面長度內實現了曲線磨削。油缸6可以使砂輪立即退離工件的表面,為斷電保護機構。
權利要求1.軋輥磨床砂輪主軸用偏心套的驅動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數控電機、擺桿,所述數控電機轉軸連接蝸桿,所述蝸桿與蝸輪嚙合,所述蝸輪套裝于滾珠絲桿,所述滾珠絲桿與絲桿螺母螺合,所述絲桿螺母安裝于直線滾動導軌副,所述擺桿的一端為叉口,所述叉口扣住偏心套,所述擺桿的另一端壓裝于所述絲桿螺母,所述擺桿的中間部位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軋輥磨床砂輪主軸用偏心套的驅動結構。其驅動偏心套帶動砂輪進給,靈敏度較高,磨削的工件精度也較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數控電機、擺桿,所述數控電機轉軸連接蝸桿,所述蝸桿與蝸輪嚙合,所述蝸輪套裝于滾珠絲桿,所述滾珠絲桿與絲桿螺母螺合,所述絲桿螺母安裝于直線滾動導軌副,所述擺桿的一端為叉口,所述叉口扣住偏心套,所述擺桿的另一端壓裝于所述絲桿螺母,所述擺桿的中間部位與油缸的活塞桿連接。
文檔編號B24B47/00GK2822879SQ20052007483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8日
發明者劉建清, 吳智躍 申請人:無錫開源機床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