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特別涉及一種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日益提高,對燈的要求則不僅僅局限于照明, 而更多的則是以燈具作為裝飾品,對于燈具的裝飾則需要在燈具上安 裝燈飾球,這種燈飾球上具有多個菱形面,加工起來對精度的要求比 較高,目前,用于燈飾球磨拋的夾具主要由安裝于外殼內的蝸輪及蝸 桿配合構成對燈飾球的旋轉,外殼上需要設置供蝸輪及蝸桿放置的容 腔,而大部分生產廠家對夾具中的外殼都采用開敞式設計,既外殼上 的容腔都是在外殼的側壁面上直接開設,這樣設置只能使用單邊軸 配,而且加工不方便,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其它零部件的作用可能導 致外殼的形變,從而影響到蝸桿與蝸輪之間嚙合的間隙,蝸桿與蝸輪 之間的間隙過小則又可能導致其卡住,使蝸輪不能正常轉動,由于燈 飾球的磨拋所要求的精度比較高,出現上技術問題則會造成燈飾球的 報廢,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增加了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工方便,運 行穩定,且外殼本體不會發生形變的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燈飾球 磨拋機的夾具,包括有外殼本體,相互嚙合的蝸桿及蝸輪,所述的外 殼本體上設有供蝸輪及蝸桿放置的容腔,所述的容腔為沿外殼本體內
部橫向設置、且貫穿外殼本體的通槽,容腔內設有抵壓件,該抵壓件 處于蝸桿與容腔內壁之間,構成抵壓件與蝸桿之間的抵壓定位配合。 此項設置中外殼本體上供蝸輪及蝸桿放置的容腔為沿外殼本體內部橫向設置、且貫穿外殼本體的通槽,這樣外殼本體便形成一個封 閉式殼體,在使用過程中,外殼本體不會發生形變而導致蝸桿晃動, 而容腔內設有抵壓件,該抵壓件處于蝸桿與容腔內壁之間,構成抵壓 件與蝸桿之間的抵壓定位配合則是進一步保證了蝸桿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抵壓件為塑性凹塊,該抵壓件 與蝸桿抵觸的一端為弧面。
此項設置中抵壓件為塑性凹塊,選折塑性材料是為了防止蝸桿的 磨損,抵壓件與蝸桿抵觸的一端為弧面,這樣設置使得蝸桿與抵壓件 的摩擦減少,保證了蝸桿的正常運轉。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容腔內設有兩組抵壓件,各 組抵壓件分別呈對稱設置,且每組中為三個,分別置于蝸桿的中部及 兩端,所述的位于蝸輪處的抵壓件的兩側邊與蝸輪之間留有間隙。
此項設置中容腔內設有兩組抵壓件,各組抵壓件分別呈對稱設 置,且每組中設有三個抵壓件,分別置于蝸桿的中部及兩端,所述的 位于蝸輪處的抵壓件的兩側邊與蝸輪之間留有間隙,這樣設置使得蝸 桿的上下及左右都被抵壓件包覆,蝸桿則不會產生晃動。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抵壓件與蝸桿抵觸的端面上 設有對應的缺槽。
此項設置中抵壓件與蝸桿抵觸的端面上設有對應的缺槽,這樣設 置是因為抵壓件與蝸桿長期處于摩擦狀態,抵壓件產生微小的磨損后 蝸桿與抵壓件之間的間隙不會變大。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抵壓件與容腔貼合的一端與 穿透外殼本體的調節螺釘相抵觸,并與之構成微調抵壓配合。
此項設置中抵壓件與容腔貼合的一端與穿透外殼本體的調節螺 釘相抵觸,并與之構成微調抵壓配合,這樣設置則是進一步保證了蝸 桿處于容腔內不會肆意晃動,當抵壓件被磨損后,借助調節螺釘對抵 壓件進行調節,抵壓件與蝸桿之間的間距則又可回來原始狀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外殼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上抵壓件的結構示意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下抵壓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 一種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包 括有外殼本體l,相互嚙合的蝸桿3及蝸輪2,所述的外殼本體l上 設有供蝸輪2及蝸桿3放置的容腔11,所述的容腔11為沿外殼本體 1內部橫向設置、且貫穿外殼本體1的通槽,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 所述的外殼本體1大體呈矩形,上述所說的容腔11沿外殼本體1內 部橫向設置,這里取決于外殼本體1的安裝角度的橫向,既容腔11 設于外殼本體1短邊的端面上,且貫穿整個外殼本體l,當然,該容 腔11的寬度根據蝸桿3的直徑設置,容腔11的長度則根據蝸桿3與 蝸輪2嚙合后的體積而定。
如圖5、圖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容腔11內 設有抵壓件4,該抵壓件4為塑性凹塊,該抵壓件4處于蝸桿3與容 腔11內壁之間,既抵壓件4的一端與容腔內壁111貼合,另一端與 蝸桿3抵觸,構成抵壓件4與蝸桿3之間的抵壓定位配合,所述的抵 壓定位是由于抵壓件4與蝸桿3之間本身存在一定的間隙,而這種間 隙是在經過調試的,以保證蝸桿3在受到抵壓件4固定后還能夠正常 運轉,所述的容腔11內設有兩組抵壓件4,各組抵壓件4分別呈對 稱設置,每組中的數量為三個,分別置于蝸桿3的中部及兩端,所述 的位于蝸輪2處的抵壓件4的兩側邊與蝸輪2之間留有間隙,這里需 要說明的是,各組中只設置一個抵壓件4也是可行的,只需將其放置 于蝸桿3的中部即可,但是為了使蝸桿3能夠更為穩定的運轉,本實 用新型采用每組三個,所述的置于蝸桿3上端(既與蝸輪同一端)的 可稱為上抵壓件41,而置于蝸桿3下端的可稱為下抵壓件42,所述的上、下抵壓件與蝸桿3抵觸的一端分別為弧面43,該弧面43上設 有對稱的缺槽431,這樣設置不僅能使蝸桿3正常運轉,而且可防止 蝸桿3上下晃動,也可依靠弧面43的兩頂點防止蝸桿3左右晃動, 缺槽431的設置則是由于蝸桿3長期與抵壓件4之間產生微小的摩 擦,抵壓件4雖為耐磨材質,經過長期使用也不可避免會用所磨損, 抵壓件4上的弧面43的弧度則會變大,若不設置缺槽431,隨著抵 壓件4的磨損,蝸桿3則會隨著抵壓件4上的弧面43的變大而下滑, 抵壓件4與蝸桿3之間調試好的間隙則會受到影響,蝸桿3也就會產 生晃動,從而影響到加工的精度。
所述的上抵壓件41和下抵壓件42與容腔11貼合的一端分別與 穿透外殼本體的調節螺釘5相抵觸,并與之構成微調抵壓配合,當抵 壓件4被磨損后,借助調節螺釘5對抵壓件進行調節,抵壓件4與蝸 桿3之間的間距則又可回到原始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包括有外殼本體,相互嚙合的蝸桿及蝸輪,所述的外殼本體上設有供蝸輪及蝸桿放置的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為沿外殼本體內部橫向設置、且貫穿外殼本體的通槽,容腔內設有抵壓件,該抵壓件處于蝸桿與容腔內壁之間,構成抵壓件與蝸桿之間的抵壓定位配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抵壓件為塑性凹塊,該抵壓件與蝸桿抵觸的一端為弧面。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容腔內設有兩組抵壓件,各組抵壓件分別呈對稱設置,且 每組中的數量為三個,分別置于蝸桿的中部及兩端,所述的位于蝸輪 處的抵壓件的兩側邊與蝸輪之間留有間隙。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抵壓件與蝸桿抵觸的端面上設有對應的缺槽。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抵壓件與容腔貼合的一端與穿透外殼本體的調節螺釘 相抵觸,并與之構成微調抵壓配合。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抵壓件與容腔貼合的一端與穿透外殼本體的調節螺釘相抵觸, 并與之構成微調抵壓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特別涉及一種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包括有外殼本體,相互嚙合的蝸桿及蝸輪,所述的外殼本體上設有供蝸輪及蝸桿放置的容腔,所述的容腔為沿外殼本體內部橫向設置、且貫穿外殼本體的通槽,容腔內設有抵壓件,該抵壓件處于蝸桿與容腔內壁之間,構成抵壓件與蝸桿之間的抵壓定位配合。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加工方便,運行穩定、且外殼本體不會發生形變的燈飾球磨拋機的夾具。
文檔編號B24B11/02GK201161358SQ200820032138
公開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2日
發明者黃松壽 申請人:黃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