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423121閱讀:32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領域,尤其涉及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
背景技術
精密和超精密磨削是先進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內的一項關鍵技術。隨著對零件加工精度與 加工效率的要求越來越高,國際上許多發達國家把精密和超精密磨削裝備的研究開發列入國 家重點支撐的技術和產業發展方向。精密和超精密磨削裝備相對于普通加工裝備而言,對床 身的剛性、砂輪主軸的剛性和回轉精度、工件安裝的剛性和回轉精度的要求更高。
目前國內生產的磨床,頭架主軸大多采用滾動軸承或稀油潤滑的銅瓦滑動軸承作為支承 元件,而且都是以皮帶傳動方式驅動。由于皮帶傳動容易導入傳動鏈的振動和噪聲,降低了 傳動效率和主軸精度,通常要在主軸傳動端加泄荷裝置來抵消皮帶額外載荷的影響。滾動軸 承由于客觀上存在著滾動體與內外套圈之間的磨損,長時間運轉后,軸承間隙容易發生變化,
因而采用滾動軸承支撐的頭架主軸帶動工件旋轉時,會降低工件的回轉精度,從而導致砂輪 磨削工件的表面輪廓精度下降和表面粗糙度增大。稀油潤滑的銅瓦滑動軸承支撐結構,由于 稀油的供給和回油完全是開放式的,難以形成穩定的高剛度的油膜壓力,從而導致采用稀油 潤滑的銅瓦滑動軸承支撐結構的頭架主軸帶動工件旋轉時,工件的支撐剛性較低,影響了砂 輪磨削工件的表面質量的提高。由于現有的頭架主軸在支承元件和傳動方式兩個方面存在上 述缺陷,導致磨床頭架的剛性較小、回轉精度較低,限制了現有磨削裝備加工精度的進一步提咼。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剛性好、回轉精度高、 減振性能好、無磨損、精度壽命長的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包括套筒、頭架主軸、支撐箱體、連接于 頭架主軸后端的頭架電機和裝設于頭架主軸前端的頭架頂尖,套筒裝設于支撐箱體上,套筒 的后端裝設有后端蓋,套筒的前端裝設有前端蓋,所述頭架主軸的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前液體 靜壓軸承和后液體靜壓軸承支承于套筒上,前液體靜壓軸承和后液體靜壓軸承均與頭架主軸 之間充滿有液體介質,頭架主軸上設有止推軸肩,止推軸肩上套有一圈墊片,所述止推軸肩 和墊片均位于前液體靜壓軸承和前端蓋之間,止推軸肩前端與前端蓋之間留有前端間隙,止 推軸肩后端與前液體靜壓軸承之間留有后端間隙,前端間隙與后端間隙內充滿液體介質構成液體靜壓ih推軸承。
所述套筒的后端裝設有后端蓋,頭架主軸后端通過聯軸器頭架電機連接。
所述頭架主軸后端套裝于頭架電機的轉子內,頭架電機靠近套筒的一端設有法蘭,頭架 電機的定子外殼通過法蘭固定在套筒上。
所述套筒上設有前進液通道、前回液通道、后進液通道、后回液通道、供液通道和設于 套筒中部的套筒回液孔,所述支撐箱體上設有儲液腔,所述前進液通道和后進液通道分別與 供液通道連通,所述前回液通道、后回液通道和套筒回液孔均與儲液腔連通。
所述前液體靜壓軸承上設有第一軸向進液孔、第一徑向進液孔、止推前端進液孔和止推 后端進液孔,前液體靜壓軸承的外壁上設有第一進液環槽,前液體靜壓軸承的內壁上設有第 一靜壓腔,所述墊片上設有通孔和回液孔,所述前端蓋上設有止推前端導液孔和前端蓋回液 通道,第一進液環槽一端與前進液通道連通,另一端經第一徑向進液孔與第一靜壓腔連通, 第一軸向進液孔與第一徑向進液孔連通,止推前端進液孔一端與第一軸向進液孔連通,另一 端依次經通孔、止推前端導液孔與前端間隙連通,止推后端進液孔一端與第一軸向進液孔連 通,另一端與后端間隙連通,前端蓋回液通道經回液孔與前回液通道連通。
所述后液體靜壓軸承上設有第二徑向進液孔,后液體靜壓軸承的外壁上設有第二進液環 槽,后液體靜壓軸承的內壁上設有第二靜壓腔,第二進液環槽一端與后進液通道連通,另一 端經第二徑向進液孔與第一靜壓腔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前液體靜壓軸承、后液體靜壓軸承和液 體靜壓止推軸承實現了液體靜壓式的徑向支撐和軸向支撐,使頭架主軸的回轉精度高、徑向 剛度和軸向剛度提高,帶動工件旋轉時,可使工件旋轉的回轉精度相應提高,承受磨削載荷 的能力增強,同時,頭架主軸與前液體靜壓軸承、后液體靜壓軸承之間形成的靜壓介質膜阻 尼大,非常有利于減少工件加工過程屮工件軸的振動,提高工件軸旋轉穩定性,從而有利于 提高工件的表面輪廓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質量;頭架主軸與前液體靜壓軸承、后液體靜壓軸 承之間無接觸磨損,精度壽命長,降低設備維護成本;頭架主軸的止推軸肩上套有一圈墊片, 止推軸肩和墊片均位于前液體靜壓軸承和前端蓋之間,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墊片,即可調整 前端間隙和后端間隙的大小,對液體靜壓止推軸承的調試和維護都非常方便。頭架主軸后端 通過聯軸器或直接與頭架電機連接,這樣可以提高傳遞效率和整個主軸的回轉精度,同時可 減少設備占ffl空間,減少設備用材,節省設備生產成本,特別是頭架主軸直接與頭架電機連 接時,將電機功能與頭架主軸功能從結構上融為一體,省去了復雜的中間傳動環節,具有結 構緊湊、重量輕、慣性小、振動小、噪聲低、響應快等優點。套筒上所設的前回液通道和后 回液通道用于將液體介質回收至儲液腔,儲液腔內的液體介質可再通過其他管道送回供液箱,使液體介質可以循環利用。本實用新型的研制和使用對于提升精密超精密磨削裝備的整體水
平,進而推進高檔數控磨床的產業化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I處的放大圖。 圖中各標號表示
1、套筒2、頭架主軸
3、頭架電機4、頭架頂尖
5、前液體靜壓軸承6、后液體靜壓軸承
7、后端蓋8、前端蓋
9、聯軸器10、支撐箱體
11、前進液通道12、前回液通道
13、后進液通道14、后回液通道
15、供液通道16、儲液腔
17、套筒回液孔21、止推軸肩
22、墊片31、轉子
32、定子外殼33、法蘭
50、第一環槽靜壓腔51、第一進液環槽
52、第一靜壓腔53、第一軸向進液孔
54、止推前端進液孔55、止推后端進液孔
56、第一徑向進液孔61、第二進液環槽
62、第二靜壓腔63、第二徑向進液孔
81、止推前端導液孔82、前端蓋回液通道
83、第二環槽靜壓腔211、前端間隙
212、后端間隙221、通孔
222、回液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如圖l、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包
括套筒l、頭架主軸2、支撐箱體IO、頭架電機3和頭架頂尖4,頭架頂尖4裝設于頭架主軸 2前端,頭架電機3通過聯軸器9直接連接于頭架主軸2的后端,達到減少設備占用空間,降低設備成本的目的。套筒l的后端裝設有后端蓋7,套筒l的前端裝設有前端蓋8,套筒l 上設有前進液通道11、前回液通道12、后進液通道13、后回液通道14、供液通道15和設于 套筒1中部的套筒回液孔17,支撐箱體10上設有儲液腔16,前進液通道11和后進液通道 13分別與供液通道15連通,前回液通道12、后回液通道14和套筒回液孔17均與儲液腔16 連通。前回液通道12、后回液通道14和套筒回液孔17用于將油液回收至儲液腔16,再通過 其他管道將儲液腔16內的油液送回供油箱,使油液可以循環利用。頭架主軸2的前后兩端分 別通過前液體靜壓軸承5和后液體靜壓軸承6支承于套筒1上。
前液體靜壓軸承5采用過盈配合裝設于套筒1前端,頭架主軸2上設有止推軸肩21,止 推軸肩21上套有一圈墊片22,止推軸肩21和墊片22均位于前液體靜壓軸承5和前端蓋8 之間,其中墊片22的厚度大于止推軸肩21的厚度,墊片22 —端與前液體靜壓軸承5接觸, 另一端與前端蓋8接觸,止推軸肩21前端與前端蓋8之間留有前端間隙211,止推軸肩21 后端與前液體靜壓軸承5之間留有后端間隙212,前端間隙211與后端間隙212內充滿液體 介質構成液體靜壓止推軸承,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墊片22,即可調整前端間隙211和后端間 隙212的大小,對液體靜壓止推軸承的調試和維護都非常方便。
前端蓋8上設有止推前端導液孔81和前端蓋回液通道82,并在與止推軸肩21相對的端 面上設有第二環槽靜壓腔83。墊片22上設有通孔221和回液孔222。前液體靜壓軸承5上設 有第一軸向進液孔53、第一徑向進液孔56、止推前端進液孔54和止推后端進液孔55,前液 體靜壓軸承5的外壁上設有第一進液環槽51 ,前液體靜壓軸承5的內壁上設有第一靜壓腔52, 前液體靜壓軸承5靠近止推軸肩21的端面上設有第一環槽靜壓腔50。墊片22上設有通孔221 和回液孔222,前端蓋8上設有止推前端導液孔81和前端蓋回液通道82,第一進液環槽51 一端與前進液通道11連通,另一端經第一徑向進液孔56與第一靜壓腔52連通,第一軸向進 液孔53與第一徑向進液孔56連通,止推前端進液孔54—端與第一軸向進液孔53連通,另 一端依次經通孔221、止推前端導液孔81與前端間隙211連通,止推后端進液孔55 —端與 第一軸向進液孔53連通,另一端與后端間隙212連通,前端蓋回液通道82經回液孔222與 前回液通道12連通。
后端蓋7上設有后端蓋定位凸臺,后端蓋7通過該凸臺定位并與套筒1配合連接,后液 體靜壓軸承6采用過盈配合裝設于套筒1后端。后液體靜壓軸承6上設有第二徑向進液孔63, 后液體靜壓軸承6的外壁上設有第二進液環槽61,后液體靜壓軸承6的內壁上設有第二靜壓 腔62,第二進液環槽61 —端與后進液通道13連通,另一端經第二徑向進液孔63與第二靜 壓腔62連通。
液體介質通過各徑向進液孔迅速的填充到靜壓腔形成徑向支撐靜壓介質膜,使頭架主軸2懸浮于該靜壓介質膜上,對頭架主軸2徑向定位;同時,通過止推進液孔迅速的填充到前 端間隙211和后端間隙212,在止推軸肩21前后形成軸向支撐靜壓介質膜,用該靜壓介質膜 對頭架主軸2軸向定位。
本實施例屮采用高壓液體潤滑油作為液體介質,下面結合高壓液體潤滑油在本實用新型 裝置中的流經路線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前液體靜壓軸承5的油流路線高壓液體潤滑油經一部分供液通道15進入套筒1的前進 液通道11,經前進液通道11進入前液體靜壓軸承5上的第一進液環槽51,并經第一進液環 槽51進入第一徑向進液孔56,再通過第一徑向進液孔56進入第一靜壓腔52,形成徑向支撐 靜壓油膜,使頭架主軸2懸浮于該靜壓油膜上,對頭架主軸2徑向定位,并使頭架主軸2不 與前液體靜壓軸承5的內壁之間產生摩擦;第一靜壓腔52內的高壓液體潤滑油從前后兩側泄 漏,從后側泄漏的高壓液體潤滑油直接從套筒1的套筒回液孔17回到儲液腔16,從前側泄 漏的高壓液體潤滑油經回液孔222回流到套筒1的前回液通道12,再從前回液通道12回流 至儲液腔16,儲液腔16內的高壓液體潤滑油可再通過其他管道送回供油箱,使油液可以循 環利用,使從第一靜壓腔52內泄漏的油液可以不斷得到補充。
液體靜壓止推軸承的油流路線高壓液體潤滑油經一部分供液通道15進入套筒1的前進 液通道ll,經前進液通道ll進入前液體靜壓軸承5上的第一進液環槽51,并經第一進液環 槽51進入第一徑向進液孔56,再依次經第一軸向進液孔53、止推前端進液孔54、通孔221、 止推前端導液孔81后進入第二環槽靜壓腔83,再填滿前端間隙211,另一路通過止推后端進 液孔55進入第一環槽靜壓腔50,再填滿后端間隙212,在前端間隙211和后端間隙212內分 別形成一層軸向支撐靜壓油膜,對頭架主軸2軸向定位,并使止推軸肩21不與前液體靜壓軸 承5、前端蓋8之間產生摩擦;從前端間隙211和后端間隙212泄出的油液依次經回液孔222、 前回液通道12進入儲液腔16,儲液腔16內的高壓液體潤滑油可再通過其他管道送回供油箱, 使油液可以循環利用,使從前端間隙211和后端間隙212內泄漏的油液可以不斷得到補充。
后液體靜壓軸承6的油流路線高壓液體潤滑油一部分經供液通道15進入套筒1的后進 液通道13,經后進液通道13進入后液體靜壓軸承6上的第二進液環槽61,再經第二徑向進 液孔63進入第二靜壓腔62,形成徑向支撐靜壓油膜,使頭架主軸2懸浮于該靜壓油膜上, 對頭架主軸2徑向定位,并使頭架主軸2不與后液體靜壓軸承6的內壁之間產生摩擦;第二 靜壓腔62內的高壓液體潤滑油從前后兩側泄漏,從前側泄漏的高壓液體潤滑油直接從套筒1 的套筒回液孔17回到儲液腔16,從后側泄漏的高壓液體潤滑油經后端蓋7與套筒1后端形 成的槽形儲油區進入套筒1后端的一徑向小孔后,進入后回液通道14,再從后回液通道14 回流至儲液腔16,儲液腔16內的高壓液體潤滑油可再通過其他管道送回供油箱,使油液可以循環利用,使從第二靜壓腔62內泄漏的油液可以不斷得到補充。
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包括套
筒l、頭架主軸2、支撐箱體IO、頭架電機3和頭架頂尖4,頭架頂尖4裝設于頭架主軸2前 端,頭架主軸2后端套裝于頭架電機3的轉子31內,頭架電機3靠近套筒1的一端設有法蘭 33,頭架電機3的定子外殼32通過法蘭33固定在套筒1上,將電機的功能與頭架主軸2的 功能從結構上融為一體,省去了復雜的中間傳動環節,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慣性小、振 動小、噪聲低、響應快等優點。套筒l的前端裝設有前端蓋8,套筒l上設有前進液通道ll、 前回液通道12、后進液通道13、后回液通道14、供液通道15和設于套筒1中部的套筒回液 孔17,支撐箱體10上設有儲液腔16,前進液通道11和后進液通道13分別與供液通道15連 通,前回液通道12、后回液通道14和套筒回液孔17均與儲液腔16連通。前回液通道12、 后回液通道14和套筒回液孔17用于將油液回收至儲液腔16,再通過其他管道將儲液腔16 內的油液送回供油箱,使油液可以循環利用。頭架主軸2的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前液體靜壓軸 承5和后液體靜壓軸承6支承于套筒1上。
前液體靜壓軸承5采用過盈配合裝設于套筒1前端,頭架主軸2上設有止推軸肩21,止 推軸肩21上套有一圈墊片22,止推軸肩21和墊片22均位于前液體靜壓軸承5和前端蓋8 之間,其中墊片22的厚度大于止推軸肩21的厚度,墊片22 —端與前液體靜壓軸承5接觸, 另一端與前端蓋8接觸,止推軸肩21前端與前端蓋8之間留有前端間隙211,止推軸肩21 后端與前液體靜壓軸承5之間留有后端間隙212,前端間隙211與后端間隙212內充滿液體 介質構成液體靜壓止推軸承,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墊片22,即可調整前端間隙211和后端間 隙212的大小,對液體靜壓止推軸承的調試和維護都非常方便。
前端蓋8上設有止推前端導液孔81和前端蓋回液通道82,并在與止推軸肩21相對的端 面上設有第二環槽靜壓腔83。墊片22上設有通孔221和回液孔222。前液體靜壓軸承5上設 有第一軸向進液孔53、第一徑向進液孔56、止推前端進液孔54和止推后端進液孔55,前液 體靜壓軸承5的外壁上設有第一進液環槽51 ,前液體靜壓軸承5的內壁上設有第一靜壓腔52, 前液體靜壓軸承5靠近止推軸肩21的端面上設有第一環槽靜壓腔50。墊片22上設有通孔221 和回液孔222,前端蓋8上設有止推前端導液孔81和前端蓋回液通道82,第一進液環槽51 一端與前進液通道ll連通,另一端經第一徑向進液孔56與第一靜壓腔52連通,第一軸向進 液孔53與第一徑向進液孔56連通,止推前端進液孔54—端與第一軸向進液孔53連通,另 一端依次經通孔221、止推前端導液孔81與前端間隙211連通,止推后端進液孔55—端與 第一軸向進液孔53連通,另一端與后端間隙212連通,前端蓋回液通道82經回液孔222與 前回液通道12連通。法蘭33上設有法蘭定位凸臺,法蘭33通過該凸臺裝配在套筒1后端,后液體靜壓軸承 6采用過盈配合裝設于套筒1后端。后液體靜壓軸承6上設有第二徑向進液孔63,后液體靜 壓軸承6的外壁上設有第二進液環槽61,后液體靜壓軸承6的內壁上設有第二靜壓腔62,第 二進液環槽61 —端與后進液通道13連通,另一端經第二徑向進液孔63與第二靜壓腔62連 通。
液體介質通過各徑向進液孔迅速的填充到靜壓腔形成徑向支撐靜壓介質膜,使頭架主軸 2懸浮于該靜壓介質膜上,對頭架主軸2徑向定位;同時,通過止推進液孔迅速的填充到前 端間隙211和后端間隙212,在止推軸肩21前后形成軸向支撐靜壓介質膜,用該靜壓介質膜 對頭架主軸2軸向定位。
本實施例中的油液流徑路線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別僅在于從第二靜壓腔62后側泄漏 的高壓液體潤滑油經法蘭33與套筒1裝配后形成的槽形儲油區進入套筒1的后端的徑向小孔 后,再回到回液通道14,再從后回液通道14回流至儲液腔16。
本實用新型通過前液體靜壓軸承5、后液體靜壓軸承6和液體靜壓止推軸承實現了對頭 架主軸2的液體靜壓式的徑向支撐和軸向支撐,使頭架主軸2的回轉精度高、徑向剛度和軸 向剛度提高,帶動工件旋轉時,可使工件旋轉的回轉精度相應提高,承受磨削載荷的能力增 強,同時,頭架主軸2與前液體靜壓軸承5、后液體靜壓軸承6之間形成的靜壓油膜阻尼大, 非常有利于減少工件加工過程中工件軸的振動,提高工件軸旋轉穩定性,從而有利于提高工 件的表面輪廓加工精度和丁件表面質量;頭架主軸2與前液體靜壓軸承5、后液體靜壓軸承6 和前端蓋8之間無接觸磨損,精度壽命長,降低設備維護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研制和使用對 十提升精密超精密磨削裝備的整體水平,進而推進高檔數控磨床的產業化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包括套筒(1)、頭架主軸(2)、支撐箱體(10)、連接于頭架主軸(2)后端的頭架電機(3)和裝設于頭架主軸(2)前端的頭架頂尖(4),套筒(1)裝設于支撐箱體(10)上,套筒(1)的后端裝設有后端蓋(7),套筒(1)的前端裝設有前端蓋(8),其特征在于所述頭架主軸(2)的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前液體靜壓軸承(5)和后液體靜壓軸承(6)支承于套筒(1)上,前液體靜壓軸承(5)和后液體靜壓軸承(6)均與頭架主軸(2)之間充滿有液體介質,頭架主軸(2)上設有止推軸肩(21),止推軸肩(21)上套有一圈墊片(22),所述止推軸肩(21)和墊片(22)均位于前液體靜壓軸承(5)和前端蓋(8)之間,止推軸肩(21)前端與前端蓋(8)之間留有前端間隙(211),止推軸肩(21)后端與前液體靜壓軸承(5)之間留有后端間隙(212),前端間隙(211)與后端間隙(212)內充滿液體介質構成液體靜壓止推軸承。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后端裝設有后端蓋(7),頭架主軸(2)后端通過聯軸器(9)頭架電機(3)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頭架主軸(2)后端套裝于頭架電機(3)的轉子(31)內,頭架電機(3)靠近套筒(1)的一端設有法蘭(33),頭架電機(3)的定子外殼(32)通過法蘭(33)固定在套筒(1)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上設有前進液通道(11)、前回液通道(12)、后進液通道(13)、后回液通道(14)、供液通道(15)和設于套筒(1)中部的套筒回液孔(17),所述支撐箱體(10)上設有儲液腔(16),所述前進液通道(11)和后進液通道(13)分別與供液通道(15)連通,所述前回液通道(12)、后回液通道(14)和套筒回液孔(17)均與儲液腔(16)連通。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液體靜壓軸承(5)上設有第一軸向進液孔(53)、第一徑向進液孔(56)、止推前端進液孔(54)和止推后端進液孔(55),前液體靜壓軸承(5)的外壁上設有第一進液環槽(51),前液體靜壓軸承(5 )的內壁上設有第一靜壓腔(52),所述墊片(22)上設有通孔(221 )和回液孔(222),所述前端蓋(8)上設有止推前端導液孔(81)和前端蓋回液通道(82),第一進液環槽(51)一端與前進液通道.(ll)連通,另一端經第一徑向進液孔(56)與第一'靜壓腔(52)連通,第一軸向進液孔(53)與第一徑向進液孔(56)連通,止推前端進液孔(54) —端與第一軸向進液孔(53)連通,另一端依次經通孔(221)、止推前端導液孔(81)與前端間隙(211)連通,止推后端進液孔(55) —端與第一軸向進液孔(53)連通,另一端與后端間隙(212)連通,前端蓋回液通道(82)經回液孔(222)與前回液通道(12)連通。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液體靜壓軸承(6)上設有第二徑向進液孔(63),后液體靜壓軸承(6)的外壁上設有第二進液環槽(61),后液體靜壓軸承(6)的內壁上設有第二靜壓腔(62),第二進液環槽(61) —端與后進液通道(13)連通,另一端經第二徑向進液孔(63)與第二靜壓腔(62)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液體靜壓軸承(6)上設有第二徑向進液孔(63),后液體靜壓軸承(6)的外壁上設有第二進液環槽(61),后液體靜壓軸承(6)的內壁上設有第二靜壓腔(62),第二進液環槽(61) —端與后進液通道(13)連通,另一端經第二徑向進液孔(63)與第二靜壓腔(62)連通。
專利摘要可實現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靜壓頭架,包括套筒、頭架主軸、支撐箱體、裝設于頭架主軸前端的頭架頂尖和連接于頭架主軸后端的頭架電機,套筒裝設于支撐箱體上,套筒的前端裝設有前端蓋,頭架主軸的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前液體靜壓軸承和后液體靜壓軸承支承于套筒上,前液體靜壓軸承和后液體靜壓軸承均與頭架主軸之間充滿有液體介質,頭架主軸上設有止推軸肩,止推軸肩上套有一圈墊片,止推軸肩和墊片均位于前液體靜壓軸承和前端蓋之間,止推軸肩前端與前端蓋之間留有前端間隙,止推軸肩后端與前液體靜壓軸承之間留有后端間隙,前端間隙與后端間隙內充滿液體介質構成液體靜壓止推軸承。該頭架具有剛性好、回轉精度高、減振性能好、精度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B24B41/04GK201291421SQ20082015930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9日
發明者熊萬里, 紀宗輝, 袁巨龍, 鄧新春, 陽雪兵 申請人:湖南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